作者:Owen Gleiberman
译者:Issac
校对:内田枸杞子
来源:《综艺》
去年,汤姆·克鲁斯在拍摄《碟中谍6:全面瓦解》的时候,摔断了脚踝处的两块骨头,这样的事故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包括经验老道的特技人员,但是对于克鲁斯的名声来讲,这可不是一件好事儿。
这次事故的视频流出,视频中可以看到克鲁斯从一座建筑飞跃到另一座建筑,这可是令他成名的特技表演之一,不过,随后就看到克鲁斯脚踝受伤,在屋顶上跛着脚走着。
而这一次跛脚蹒跚的遭遇也立刻成为了克鲁斯星途江河日下的隐喻。有人认为,去年已经五十五岁的克鲁斯要再拍他那些特技镜头的话,年纪未免有些大了,同时,面对他那太过脆弱的骨头以及(只是也许)愈加黯淡的星光,他是在打一场败仗。
但是,这一年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碟中谍6:全面瓦解》开画周末所获得的票房是该系列六部电影中最高的。
影评人也认为这部电影是该系列中最扣人心弦的一部,喧闹的拍摄惊险片的永动机又一次提醒人们,在你开始盘点汤姆·克鲁斯的过往的时候(数出来吧:低质粗俗的《鸡尾酒》、上《奥普拉脱口秀》时跳上沙发的场景、《新木乃伊》的失败),会发现他总会以一种大胆新鲜的方式让你记住他。
三十年来,他一直都是这么做的,而现在他所获得的票房成绩也是他扮演伊森·亨特时程式化的特技热所带来的。
《碟中谍6:全面瓦解》(2018)
克鲁斯拍他的特技镜头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可以回溯到拍《少数派报告》(2002)和《碟中谍2》(2000)的时候,但是我第一次将他当做「特技作者」是在《碟中谍4》(2011)的时候,拍这部片子的时候,他趴在迪拜的哈利法塔上,离地面足有2700英尺高,创造出了有史以来最令人头晕目眩的动作场面之一。
《碟中谍4》(2011)
我对此存在偏见(比如,我极度恐高),但是无可否认的是《碟中谍4》普遍激起了人们对于从高空坠落的恐惧,这种手法会让希区柯克大笑以及颤抖。(译者注:此处作者是在揶揄影片的恐高手法小儿科,连希区柯克看了都会发笑,因为希区柯克的《迷魂记》《西北偏北》中都有过对恐高体验精妙的营造)。
克鲁斯无比敬业,要让电影充满力量,这一点极为重要。这位演员将你和他一起置于高楼之上,让你感觉自己就像是蜘蛛侠一样,只不过一旦掉下去就必死无疑。
《碟中谍4》(2011)
这些特技表演已经成为构建克鲁斯演员这一身份的重要部分,在《碟中谍6:全面瓦解》中,他们还让动作戏带有尽力宣泄情感的特质,让我们相信我们所看到的东西,相信在这因数码技术而虚假的年代里少有的真正的震撼。
当克鲁斯拍真实的HALO(高跳低开的伞降方式)镜头时,他在昏暗的背景下跳出飞机,他必须要表演106遍这样的特技动作才能拍完这个镜头,他真刀真枪实拍的方式,让这个无比危险却又神奇精彩的时刻令人胆寒;任何特效都无法复制这种感觉。
当他在片中高潮上演生死追逐戏码并征用直升机的时候,他担任飞行员,作出旋转潜入水面的动作时,让观众陷入了动作戏中,无法自拔。
《碟中谍6:全面瓦解》(2018)
你可以说克鲁斯已经成为了他自己的费尼尔司·泰勒·巴纳姆(译者注:历史上的「马戏之王」),他邀请自己的观众站上前来,观看他接下来所要做的疯狂之事,并以这种方式让电影票大卖。但我也可以说,克鲁斯「拼死做出高难度动作才让我之所以是我」的表演特技的方式有着壮观瑰丽的一面。
现在大家普遍认为我们已经进入了后电影明星时代,在这个时代,再也没有「马戏团」演员了,因为真正让电影大卖的是各种华丽梦幻的想象以及商业经营的概念(至少,宏观来看是这样)。克鲁斯在特技表演上的努力是用以抵挡其星途暗淡的一种方式,但这也是面对电影明星之死的一种方式。
《碟中谍6:全面瓦解》围绕的是错综复杂的双面间谍活动,但这部电影真正要讲的故事不是剧本中的而是为电影本身打下了坚实基础的故事:汤姆·克鲁斯带来的实打实的「电影奇观 vs. CGI技术」,「克鲁斯 vs. 电影」越来越不需要演员的趋势,「克鲁斯 vs. 」所有会把他变成其大片中被吹嘘美化了的支柱的力量(译者注:此处的vs.是在形容讽刺电影的这些单一特质)。
这是一场克鲁斯作为艺人的战争,是一次他作为大胆追求艺术之人充满激情的拼搏。另外,这也是他为自己设定的一次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坚持电影明星的本质,并且——通过跃向空中的方式——保持真实。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hongmomgs
往期精彩内容
大卫·林奇《双峰2:最终档案》
探索神秘世界的奇书
18份FBI绝密档案资料
超真实触感+游戏般体验+收藏级品质
扫描上方二维码
购买《双峰》系列套装
扫描上方二维码购买《双峰:最终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