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的《朗读者》为什么火了?

董卿的《朗读者》为什么火了?

书单 内地女星 2017-02-26 07:06:23 393


上一期,书单君和“书米”们分享了我对“一毛钱股份没拿到”文章的看法:《想对那个创业者妻子说:一个男人能走多远,是由他的妻子决定的》(☜点击阅读)


上周,央视新推出了一档文化综艺节目《朗读者》,昨晚播出了第二期,大家看了吗?


像我这种已经渐渐不太看电视的人,都被《朗读者》温情感人的格调打动了,朋友圈里还有人表示,想重新拾起丢了多年的朗读习惯,比起妖艳的网红综艺,这节目简直不要熨帖太多。


今天,书单君和大家分享影评作者罗罔极的文章,看看到底是什么,让《朗读者》成了综艺节目中的“清流”?


2月,2017年的开场戏已收尾。


作为一个影视评论者,最使我感到惊讶的是,我最近看国产综艺的时长,竟已不低于看电影的时长。


《见字如面》《奇葩大会》《中国诗词大会》……


以上列举,除《奇葩大会》是网综之外,其余都是过了电视审查的“正规节目”


▲国产综艺《见字如面》备受观众欢迎


我想,这是值得我们欣喜的。


真正优质的“中国综艺”,终于从《跑男》所开辟出来的流俗泥沼中脱颖而出,并有望将主流的电视节目观,引领到一个传播文化的具有更深意义的层面。


而我认为,这其中最优秀的,当属CCTV1最新的一档综艺——


《朗读者》



看完第一集《朗读者》,我给它起了个外号——


《见字如面》2.0版。


如果说《见字如面》9.0的豆瓣高分堪称惊艳,那么《朗读者》的9.2分,则可说是几近完美。



才看个序幕,我就被董卿由内至外的、极具知性的魅力吸引住了。


朗读是传播文字

而人则是展现生命

将值得关注的生命

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

就是我们的《朗读者》



打开一本书,节选一段文字,把它朗读出来。


看似简单的形式,其中包含无穷的故事。


朗读者,未必是名人,而是有过经历的、具有内在底蕴的,真正“有故事”的人。


蒋励,妇产科医生,志愿远赴阿富汗,帮助战火中的孕妇接生,挽救了三千多名婴儿的性命。


在阿富汗危险的医院内,她能清楚听到外面的炮弹轰鸣声。


虽然围墙外头

他们时时刻刻会有这种生命的威胁

但是在我们医院围墙里头

我们却能够给他们提供这种

生的希望



生活在和平的当代中国,我们总会误以为战争已经远去。


但事实上,《辛德勒的名单》讲述的事,每天都在发生。


当西亚、中东、非洲等地数以万计的生命惨遭屠杀时,我们其中大多数人会轻叹一句“太可怕了”,然后从新闻频道换台,继续享用啤酒和炸鸡。


只有极少数勇者,他们会去感受生命拯救生命,将自身生命的价值最大化。



朗读环节,蒋励朗读了鲍勃·迪伦一首歌的歌词,《答案在风中飘扬》。


这首词,创作于1962年,那是极端黑暗的越战时期。


那时,美国男性不断被送上战场,屠杀越南人,被越南人屠杀。


即便是能侥幸回国的美国老兵,也并未受到国家和民众的关注。据统计,后来有8万老兵,因战争留下的内心阴霾而自杀。


《阿甘正传》中也收录了这首歌


鲍勃·迪伦曾说过一段话——


我认为最有罪的

是那些看到不对的东西,心里也知道那不对

但就是不愿正视的人



所以,在蒋励的这段朗读中,其实包含着对我们无关群众的一些指责


而我们,理应接受这些指责


一个人要有多少只耳朵

才能听见人们的悲泣

要牺牲多少条生命

才能知道太多的人

已经死去



第一集《朗读者》的主题,是“遇见”


蒋励遇见阿富汗的妇女和婴儿,从中明白了战争的种种不人道。


张梓琳遇见女儿,从中体悟到一名女性应有的成长,以及专属于她们的母性魅力。


愿你慢慢长大;

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

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

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

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



有人说,这只是央视的一碗鸡汤而已。


我不否认。


“心灵鸡汤”,这一被妖魔化的词,现在无疑令许多人反感。


但,这就像你忽略《霸王别姬》,而去拿《小时代》《爵迹》举例,然后说中国电影全是垃圾一样,是极不客观的。


苍白空洞的毒鸡汤毁人而真材实料的好鸡汤能养人


当一个男人,倾尽所有,用十年的时间,为心爱的姑娘建造一座鲜花山谷时,你感不感动?



结婚26年,依然写情诗,依然每天腻歪。


我知道,你可能并不信。


我一个朋友看到这一幕时,她的第一反应是嗤之以鼻:“骗人的。”


罗伯特·麦基在《故事》(关于剧本创作的经典书籍)一书中提到,进入21世纪后,古典浪漫的、“罗朱恋”式的永恒爱情故事,已不再流行。



取而代之,人们更愿意相信的,是《泰坦尼克》式的一夜情,《廊桥遗梦》《英国病人》式的婚外情……


除此之外,还有《革命之路》式的婚姻幻灭


《革命之路》


这是为什么呢?


我认为,这件事的本质,与时代无关。归根结底,其实是不读书闹的。


人若不读书,观念就会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狭隘化


许多人说不信爱情,只是因为所处的环境没有发生爱情;许多人说相信爱情,只是因为从小生活在父母和睦的象牙塔里。


懂得思辨的人会明白:爱情是个抽象词汇,于每个人的意义都不完全相同。



只要去读书,你就会明白:一样东西是否存在,与你是否拥有、是否见过毫无关系。


只要去读书,你就会发现:自己所处的世界是多么局限。


在不读书的刘能眼中,谢大脚和村主任即代表着一切。


刘能是《乡村爱情》系列中的角色


是的,《朗读者》《见字如面》等优质综艺,归根结底是在倡导阅读



不得不承认,在这些节目中,那些嘉宾们,以及董卿本人,全都那么优雅。


观众可能不禁问,他们是怎样做到的?


而答案,就是节目最核心的主题:人遇见文字,即“阅读”。


96岁的许渊冲,被医生诊断患了癌症,生命仅剩7年。


然而10年之后,他依然奋战在凌晨3点的书桌前,翻阅《莎士比亚》大全集。



舒庆春童年时,家境贫寒,读不起书。


后来,他遇见宗月大师,宗月大师帮助他遇见了文字。


这一举动,使人间少了一个茫茫平庸者,成就了一位伟大的老舍。



《朗读者》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感染力?


因为现在,上至领导、公知,下到百姓、小资,都在倡导同一个主旋律——


读书


打开电视,你常能看到这样舒服的公益广告——


在书中

不仅有眼前

还有诗和远方



那么,不读书,究竟有多可怕?


我想起一部德国电影,名字也叫《朗读者》。


电影中,凯特·温丝莱特饰演了一位女文盲汉娜。


她目光呆滞,举止笨拙。面对情欲,她没有任何浪漫的挑逗,只是像野兽般粗莽直上。


她看重尊严,但言语空洞。一边无法把控自己的负面情绪,一边武断地说——


你根本无法影响我的情绪



因为羞于承认自己是个文盲,汉娜被纳粹诬陷入狱,后半生在监牢中度过。


她一生中最灿烂的时期,是躺在少年米夏的怀里,听他朗读文学。



读书,成为这个女人抵挡世界的盾牌。只有在读书时,听别人的故事,她才能遗忘自己的丑陋和孤独。


多年以后,汉娜在狱中,终于决定面对自己,开始学习识字。


然而,一切为时已晚。


最后的结局里,绝望的汉娜脚踩书本,上吊自杀。



无知导致武断,形成恶性循环,使人泥溷在一厢情愿的灰色世界中。


而只有读书,你才可以摆脱谢大脚,摆脱眼前的泥沼。


在书中

可以和优秀的人物为伴

思想共舞


你相信世上有善,是因为懂得墨子的无私;你相信世上有恶,是因为懂得纳粹的残暴;你相信世上有礼,是因为懂得儒家的宽容;你相信世上有神,是因为懂得圣经的真义。


你的三观,不再受自身所处时代与环境的束缚,而是经过思辨再突破后的,真正属于自己的“独立意识”


《朗读者》的格调之所以高出其他综艺一大截,归根结底一句话——


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之举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