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塑造人的人,首先应该塑造好自己。
”
这是演员佟瑞欣在第九届上海“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表彰仪式上说的一句话。对一个演员来说,“塑人”就是塑艺,“塑己”就是塑德。有德无艺不行,有艺无德不立,究竟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是德艺双馨?2018年1月12日下午,多位优秀电视艺术工作者齐聚上海文联文艺大厅接受表彰,他们也许能给你很好的诠释。
第九届上海“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事迹简介
以艺为根,践行匠人精神
2016年,大型医疗纪实片《人间世》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人间世》的总制作人李振宇在表彰会上说:“以前,节目在电视端播出之后,基本上就算大功告成了。但现在我们强调播出仅仅是传播的开始,以电视传播为中心的生产惯性应该被打破。”他和自己的团队在电视版的基础上,再加工、挖掘、制作了覆盖全媒的各类产品,最终取得了现象级的突破。不满足于现状,敢于创新,精益求精,这种创作态度本质上就是匠人精神。
李振宇
德艺双馨,以艺为根。德艺双馨的电视艺术工作者就是那些对电视艺术抱有虔诚的信念,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勤奋实践,努力探究,不断创新和升华自己的作品,时刻不忘匠人精神的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国家一级演员吕京便是如此。他一直从事艺术表演工作,勤奋敬业,精益求精。在《济公外传》《围城》《婆婆媳妇小姑》《国家公诉》等五十余部影视剧,《留守女士》《长生》《正红旗下》《商鞅》等近三十台话剧中,塑造了各种精彩角色,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1977》剧照
←《商鞅》剧照
吕京
电视艺术工作者除了要不断寻求突破,还要心系民生,深入群众,进而升华自己的作品,这也是践行匠人精神的体现。编剧何晴的作品里始终蕴含着强烈的现实主义态度,由她创作的《小别离》作为第一部直面中学生留学热的国产电视剧,同时聚焦亲子、教育、民生各类热门社会话题,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与共鸣。
何晴
↑《小别离》剧照
同样关注民生现实的还有上海尚世影业有限公司总编辑鲁书潮,由他主持策划的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构思巧妙地反映了现实生活,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鲁书潮善于发现和挖掘百姓身边的故事,策划制作的电视剧几乎获得过所有国内影视剧类的重大奖项。
↑《媳妇的美好时代》剧照
鲁书潮
以德为先,不忘社会责任
“当‘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以92岁的高龄登上《开讲啦》的舞台,为大家讲述了他为保守国家最高机密30年不曾回家却今生无悔的故事时,无数现场观众落泪,同时网络上引发了上亿网友的传播、致敬,我觉得传播这样的正能量就是我一直以来的传媒梦想。”表彰会上,上海唯众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 CEO杨晖在谈到由她带领打造的节目《开讲啦》时这样说。好的节目应该是能“守正出奇”,在给观众带来愉悦的同时,也能够满足观众更深层次的精神需求。
←杨晖
德艺双馨者,以德为先。坚守职业理想、职业良知,不为娱乐而娱乐,关注公益,时刻把社会责任感放在心中,这是德艺双馨的另一层内涵。
上海真实传媒有限公司的制片人柳遐也是这次表彰队伍中的一个。作为一名资深的电视工作者,她始终高标准要求自己,打造了多档有社会效益的优质作品,她的创新栏目《经典重访》获得了业界的广泛好评,不久前的新栏目《医道》同样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柳遐
除了在作品中弘扬正能量,一些电视艺术工作者还热心公益,努力用自己的力量回馈社会。兼任上海星时代文化公益中心理事长的佟瑞欣,经常组织做一些社会的公益活动,包括到贫困地区支教、组织敬老节、帮助贫困儿童等。
↑《长征大会师》剧照
佟瑞欣
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卫视中心副总监张颂华则一直致力于上海广播电视台公益媒体群的打造。2014年,艺术人文频道、七彩戏剧频道、经典 947 频率、戏剧曲艺频率整合成为迄今为止国内第一家广播电视公益媒体群,为传播经典艺术、弘扬中华文化贡献了力量。
张颂华
这样的人还有很多,比如制作了多个精品财经节目的资深主持人金瑜,国产原创动画片《大耳朵图图》的导演速达等。
金瑜
工作内,他们心系艺术,关注民生,时刻践行匠人精神,工作外,他们心系他人,关注公益,尽自己所能回报社会。他们讲品位,重艺德,努力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的喜爱和欢迎,为众多电视艺术工作者树立了榜样,是货真价实的“德艺双馨”。
速达
表彰会毫无疑问是对他们的努力和成绩的肯定。相信这份荣誉也将激励、鞭策他们继续在自己的岗位上、在这个社会中用作品打动更多的人、创造更多价值。
链接:
往期回顾
聚焦 | 老书店变脸,小鲜肉当道,逆生长的4.0版书店都长啥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