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晨《都挺好》爆火:成长的宿命,就是超越你的原生家庭

姚晨《都挺好》爆火:成长的宿命,就是超越你的原生家庭

书单 内地女星 2019-03-13 06:55:02 766


最近,国产剧《都挺好》正在热播,书单君也看了几集。


其中,姚晨饰演的小女儿明玉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按理说,明玉出生在有明显问题的原生家庭:长辈重男轻女,她既没被父母疼爱过,也没得到过兄长的尊重。


可她并没有因此怨天尤人,对父母耿耿于怀,反倒在母亲去世后,担起了赡养父亲的担子。


原生家庭对人的一生有深远影响,可为什么明玉还是活出了自己的天地?她的故事,对我们又有怎样的启示?


今天,书单君想和你分享一本与此相关的书:《走出原生家庭创伤》。



它的作者,心理咨询师朵拉陈认为,原生家庭能塑造我们的过去,却不能束缚我们的现在和未来。


一个人成长的功课,就是超越原生家庭,与过去的自己和解告别。




为何原生家庭会伤人?


《都挺好》中,明玉的原生家庭最大的问题,就是重男轻女。


母亲极其疼爱明玉的两个哥哥,早餐给他们吃鸡蛋煎火腿,明玉只能吃一碗泡饭,有时候回到家还要给哥哥洗衣服。


大哥出国留学,母亲擅自主张将明玉的房间卖掉,连提前知会一声都没有,直接把她所有的东西都扔在门口。二哥想出去旅行,母亲痛快地给了他2000块,但是明玉有考上清华的实力,问母亲要1000块学习辅导费,却被直接拒绝。


“苏明玉,你是个女孩,怎么能跟你两个哥哥比呢?我们只负责养你到18岁,你以后还要嫁人。我们也不需要你养老。”


其实,重男轻女并不是明玉母亲毫无来由的偏见。可以说,她自己就是重男轻女思想的受害者。


当年,明玉的外婆为了让自己唯一的儿子转成城镇户口,逼迫明玉母亲嫁给了拥有城镇户口的明玉父亲。



《走出原生家庭创伤》认为,重男轻女思想属于典型的“创伤代际传递”——


父母把自己内心的创伤,通过亲子教养的方式又传递给了下一代,甚至再下一代。


像明玉母亲这样的女性,对重男轻女思想一面深受其害,一面又前赴后继地成为其同谋。


朵拉陈说:


原生家庭之伤,既是个人和家庭的悲剧,也是时代和环境的余孽。人们往往会用制造更多痛苦的办法来应对自身的痛苦。因此,伤害与失调便会像家族魔咒一般,代代相传。


书中还归纳了原生家庭伤人的一些其他原因。


比如,权力过渡受阻。


在孩子年幼的时候,父母当然是家庭的权力核心,是说了算的人。但当孩子到了青春期,父母就要适当地给孩子一些自主权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家庭观,直到子女成年后完全独立,父母子女之间,过渡成为平等的、相互尊重的成年人之间的关系。


如果权力过渡受阻,父母不愿放手,孩子没做好成人准备,就会出现“啃老族”等现象。


还有一种原生家庭伤人的情况可能更常见,那就是父母没有健全的边界意识,与子女产生共依赖关系。


也就是说,在亲子关系中,父母将自己的所有的情感、价值和希望都寄托在子女身上,只有感受到了子女对自己的依赖,父母才会获得价值和满足感。



朵拉陈就接触过这样一个案例。


一位母亲在被父亲抛弃后,感到痛苦、失望和羞耻,以致于在“儿子的照顾者”这个角色之外,找不到其他的存在感。


她把儿子的幸福当作自己的幸福,把儿子的成败看成自己的成败。在潜意识里,她不能接受儿子离开自己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所以,这名母亲的儿子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大学一毕业就申请了全额奖学金出国读博。尽管内心十分愧疚和纠结,但他坚信,这可能是对母亲和自己最好的选择。


托尔斯泰曾说: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没有人的原生家庭是完美的,但书单君认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成年人,应该拥有自我成长的意识和能力。

[ 你的原生家庭模式是什么样子呢?文末有一个测评,帮助你了解你与父母之间的情感类型。]



如何走出原生家庭之伤?


《走出原生家庭创伤》中说:原生家庭之伤不是你的错,但走出原生家庭之伤却是你的责任。


承担起这一责任,意味着你要直面痛苦和不幸,了解创伤的源头,采取必要的行动保护自己,并勇敢地做出改变,让自己从过去的创伤中痊愈。


书中给出了一些相关的建议。


比如,用心接纳当下的自己。


接纳是一种对现实的积极承认,承认我们的创伤,承认原生家庭的局限,承认我们对父母的复杂情感,不拘泥于过去,也不担忧未来,而是专注地活在此时此刻。


就像明玉做的那样,她生在这样的原生家庭,但没有自怨自艾,而是通过努力在职场上创造自己的价值。


她接受母亲的偏见,在母亲去世时,拿出40万为母亲办了一场风光的丧礼。


她接受父亲的懦弱自私,但还是带着他逛商场,还邀请父亲与自己同住,告诫父亲保护好自己的钱包。


当遇到真爱时,她坦陈了自己在原生家庭中受到的伤害、委屈、羞愧和挫败,也理解父母的局限性。



再比如,抛开面具,拥抱更多的人生选择。


朵拉陈接待过一位叫吉米的来访者,因为成绩好,工作好,他需要时刻为父母维持面子,从不在兄妹面前犯错,一直戴着“模范生”的面具。


可是,他也渴望成长、渴望表达、渴望被理解。


经过引导,他撕下了“模范生”的面具,发现自己原来可以在家人面前犯错,也可以展示自己脆弱的一面,亲情是家人能够接纳自己的全部,而不是仅仅爱着他“模范生”的面具。


第三,走出“永恒的受害者”模式。


很多被原生家庭伤害过的人,会以为自己一无所有,已经被原生家庭“毁了一生”——“我没有其它选择”“我必须要去做这个”“我没有能力去做那个”……


面对成长的契机,他们却本能地退缩和逃避。


在心理学上,这叫做“习得性无助”。


这样人,往往会把自己定位成“永恒的受害者”:工作中感觉老板不重视,同事排挤,生活中觉得伴侣冷漠,朋友轻视……



朵拉陈认为,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他们选择了向原生家庭之伤带来的恐惧感和无力感投降,主动放弃了人生的掌舵权。


她的建议是,不要退缩,要勇敢说“不”——


“不,我不愿意。”

“不,我不想这么做。”

“不,我不同意这样。”


《走出原生家庭创伤》中说:作为成年人,我们完全有力量去建立和坚持自己的边界。


勇敢地追逐理想中的生活,合理地表达情绪和需求,重新书写自己的人生故事,你本来就有这样的权力。




成长,就是超越你的原生家庭


每个人都无法选择原生家庭,但我们必须学会自己成长。


无论过去是泥潭还是沼泽,你总得一脚一脚地走出来,走向你该去往的方向。


《走出原生家庭创伤》认为,如果想自我疗愈,离开原生家庭是必要的。


首先是在生活中不再依赖原生家庭的照顾,其次是在感情上不再需要原生家庭的准许。


这两者是成长的必由之路,完成它们,才算是一个拥有独立自我的成年人。


《都挺好》的明玉就是这么做的,她自己打工赚钱,实现了经济独立,情感上也放弃了对父母的“依赖”,而是建立和经营自己的亲密关系。



这样的“出走”当然没那么好受,但好在你可以寻求原生家庭之外的帮助。


美剧《老友记》中的瑞秋从小深受父母宠爱,但在嫁人这件事情上,她忤逆了父母的意愿,一个人跑到咖啡馆做女招待。


残酷的现实生活让她感到恐惧和害怕,但当她想回到父母的羽翼下时,是老友们鼓励她剪断父亲给她的信用卡,彻底切断父母在生活中对她的照料。


老友们对她说:欢迎来到新世界,它很糟糕,但你还是会爱上它。



有人可能会问,当我们走出原生家庭,应该原谅父母吗?


我的朋友小林,只因自己是女孩,便从小被父亲拳脚相加,被母亲辱骂,那是她这辈子都无法抹去的噩梦。


她的内心对父母有着无尽的憎恨和厌恶,曾想过这辈子都不原谅他们。


但后来她发现,如果不能原谅父母,她的内心就永远被原生家庭之伤所束缚。这种束缚,让她无法摆脱童年的阴影,无法开始新的生活。


让我们获得幸福的,不会是仇恨,而是宽恕。


所以,原谅父母,是每个人最终走出原生家庭之伤,获得内心宁静的关键因素。


沉溺于过去的苦痛,叫创伤;学会与过去和解,让自己活在当下,才叫成长。



 ✎✎✎


《走出原生家庭创伤》中讲,爱是一种能力,而不是天赋。


走向愈合创伤之路,不单单是为了我们自己拥有幸福健康的人生,也是为了家庭中下一代子女的健康成长。


每一次坦然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每一次感悟真我的引领,我们都在努力做出释放负能量,为大家庭的发展积攒爱与能量,推动着新家庭朝着幸福美满的方向去靠近。


心理大师弗洛姆曾说:痛苦和伤害只存在于过去,当你用爱与尊严对待他人时,上帝都会治愈你。


不被爱不是你的错,但你要学会爱自己。


我们无法选择出身,无法选择父母,无法选择家庭,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成为更好的人。


所谓成长,就是超越自己的原生家庭,而不是被其所捆绑。


这是一生课题,也是一生宿命。


相信你的爱与努力,终会让你遇到更好的自己。



主笔 | 小九  编辑 | 黑羊

图源 | 《都挺好》《老友记》



这里有一个原生家庭关系评估

帮助你详细分析

你与父母之间的情感类型


好书推荐


宝爸宝妈们是不是有这样的困扰:


孩子看了很多书,但是却什么都记不住,故事没办法复述完整,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也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


给大家推荐一本给孩子的阅读工具书,通过有趣的图案和策略,一步步引导孩子,把一本书读出更大的价值,让深度阅读的能力陪伴孩子一生。


P.S.限时优惠只剩5小时不要错过啦~


点击下图,即可查看


遇到更好的自己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