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philia
《工作细胞》与「血小板风波」
七月的新番之王当属《工作细胞》。从7月8日开播至今,在购买了其版权的Bilibili上,《工作细胞》的播放量已经突破4000万,弹幕数量也高达120多万。《工作细胞》领跑七月开播的四十二部动画,把被寄予厚望的《Overlord》和《我的英雄学院》也斩下马来——要知道,《工作细胞》在B站可是「付费番」(大会员优先观看)。
《工作细胞》其实是一部科普番,原作是清水茜在《讲谈社》连载的同名漫画,讲述拟人化了的人体细胞在体内的工作(及其恋爱,是的)场景。在这部由David Production制作、铃木健一监督的动画中,观众将通过形象和性格各异的红血球、白血球、血小板、T细胞等角色,观察人体遭遇擦伤到花粉过敏乃至癌症等大小毛病时体内的「夏日大作战」。
《工作细胞》甚至一度把B站推上风口浪尖。但这并非因为它确实高水准、高人气,而是因为「血小板」风波——一群「血小板」角色的粉丝冲进百度「血小板吧」,用非常粗鄙的语言扬言占领该本是相关疾病病友交流的贴吧,只因他们要将这里打造成「血小板」的角色贴吧。此事引起了轰动,甚至上了电视新闻,一时之间使得动漫爱好者、二次元文化再度遭受严重挞伐和污名化。
激萌血小板角色成了本次事件的导火索
B站官方很快发布声明,并经过一番调查之后,证实了本次风波实为某个与B站有冲突的个人及其粉丝的「反串黑」,欲图在B站被央视点名之际乘势再度抹黑B站及其用户。水落石出之后,幕后黑手被众人唾弃,而《工作细胞》这部新番却也因此极大提高了曝光度,并凭借着诚意与实力开始了新番屠榜,其二次创作也已经「血洗B站」。
《工作细胞》为什么好看
许多观众在评价《工作细胞》时会说:「当年要是有这一部动画,我的生物学肯定满分。」不同于热血少年漫,《工作细胞》并没有一条对抗终极大魔王的关键主线,它是一个一个的单元剧,每一集讲述一种身体的毛病——从微恙到绝症——以及我们体内「37兆2千亿个细胞」的日常工作与作战实况。
在《工作细胞》中,人体被描绘成一座巨大而有序的工厂城市,每一个器官、每一个细胞、甚至是每一次人体的应激反应都被趣味十足地形象化:本应运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红血球是个元气妹子,却有着路痴属性;具有游走功能的白细胞是个电波男,时刻在一线与病菌作战;巨噬细胞是个优雅华丽的怪力女仆,抡起柴刀以一敌百;而人的胃成了红白血球约会时参观的水族馆;打个喷嚏成了火箭倒数读秒继而升空爆炸……
一方面,充满奇思妙想的设计充分将人体「陌生化」,但每一集所集中处理的又是常见的人体毛病;另一方面,许多观众对诸多细胞的特性又不甚了解,但角色设计不避讳脸谱化,熟悉二次元「数据库」的观众一看到人设就能立刻理解该角色的性格与特征。这一来一回,既熟悉又充满新意,大大减轻了观众在观看过程中的代入与理解的负担。
与此同时,《工作细胞》设置了能登麻美子非常温柔的旁白解说,每一种新登场的细胞和疾病都配有画面暂停以供解说。换言之,《工作细胞》不仅娱乐性满载,其科普含量和教育品质也是显而易见的——清水老师坦诚,创作的初衷就是减轻日本初、高中生学习免疫学的负担。
设定之外,动画制作组的实力与认真也是不遑多让。上文提过,《工作细胞》由David Production制作、由铃木健一监督。铃木健一曾经执导《漂流武士》《JoJo的奇妙冒险》,主创成员还包括负责系列构成的柿原优子(《月色真美》《花牌情缘》),担任角色设计的吉田隆彦(《王牌投手-振臂高挥》《飙速宅男》),以及统筹配乐的末广健一郎和MAYUKO(《逃避虽可耻但有用》《Re: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等。
制作组一方面非常尊重原作,高度还原了「方形高光」、「工厂标语」等诸多微小细节,连原作者都十分佩服;配乐方面也丝毫不马虎,例如在描述杉树花粉过敏一集中,运用多种风格的音乐描绘出了世界末日的震撼与事后风和日丽的惬意。另一方面,充分动员女画师表现角色的可爱与帅气,又在表现与病菌作战时,丝毫不忌讳血浆迸发的厮杀场面,甚至调用自己制作JoJo的经验充分玩梗,分镜流畅又魄力十足,使得观赏体验MAX,令人捧腹开怀。
此外,担纲配音的也多为业内顶尖声优,例如花泽香菜(红血球)、前野智昭(白血球)、杀手T细胞(小野大辅)、T淋巴细胞(樱井孝宏)、巨噬细胞(井上喜久子)、记忆细胞(中村悠一)、肥大细胞(川澄绫子)等等。倍受喜爱的花泽香菜在本作中放飞自我、欢脱至极,把路痴速递少女演绎得相当生动。
当然,《工作细胞》背后可是有着业内顶尖资源的Sony旗下Aniplex,以及日本最大的综合出版社兼百年老店讲谈社。台前幕后的统筹与制作、番剧本身的诚意与实力,加上国内B站的营销,《工作细胞》这么好看也是必然的。
人体探幽的传统与创新
在「万物皆可萌」的日式二次元文化中,把人体细胞拟人化显然不足为奇,《工作细胞》也不是第一部人体探幽的影视作品。
2001年上映的好莱坞电影《终极细胞战》(Osmosis Jones,又名「捍胃战士」)讲述的正好也是一个白血球对抗病菌的故事。这部由法莱利兄弟执导的影片虚实结合,人体外的内容由真人演出,人体内的则是动画。当然,「屎尿屁大师」兄弟的恶趣味(甚至可以说是低俗)在本片中同样不加掩饰,以至于影片的最初评级是PG-13(未满13岁的儿童须家长辅导观看)。
对国产动画记忆犹新的观众还会想起童年里那只猫——《蓝猫淘气三千问》系列也有这样一个主打人体健康科普的系列,其名为《健康特攻队》。人体在这部动画中成了一个体系齐备的王国,而病毒与免疫系统的交火则被刻画成人体王国的内忧外患。这一部剧其实是国产动画的又一精品,更是请来了北京协和医院担任其医学指导,可惜在2008年,在动画至今仍被视为幼儿专属的我国,《健康特攻队》的境遇可想而知——当然,其科普并不严谨,幻想色彩太重,免疫学知识对儿童又过于晦涩。
还有另外一些作品涉足过人体微观,例如1987年的多国联合制作的动画《人体大奇航》(Once Upon A Time…Life)也以同样的拟人手法,向儿童介绍了生命起源和人体诸多器官及功能。美国经典的儿童科普作品《科学怪校车》(The Magic Bus,又名「鬼马黄巴士」)上个世纪末也曾以动画的形式,从内部展示了人体的消化系统。
甚至早在上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就已经有真人电影从科幻的角度呈现人体的奥秘。《神奇旅程》(Fantastic Voyage)便是第一部利用微缩科技深入人体拍摄的科幻电影,曾获最佳艺术指导和最佳视觉效果两项金像奖;后来的《惊异大奇航》(Innerspace)可以说是其精神续作,并在《末代皇帝》夺得最佳影片的第60届奥斯卡上收获了一座最佳视觉效果。
《神奇旅程》
《惊异大奇航》
正如《惊异大奇航》的原名「Innerspce」(内太空)所传递的,人类对身体内部的求索,从来就不亚于对天地玄黄的探知。比起「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前辈,《工作细胞》的精彩就在于动画手法老少咸宜,不追求视觉奇观与剧情猎奇,以创意恰如其分地联结教育性与娱乐性,其人气是逻辑的结果。如果《工作细胞》的连载能够更具规模,那么它成为另一个《黑塔利亚》也就指日可待。
黑化……及其启示
据统计,《工作细胞》的漫画在今年一月已经突破150万册。借助动画化,其衍生作《工作细胞-Black》也应运而出,6月起开始在原作者的监修下由其他画家绘制出版。诚如其名,《工作细胞-Black》是原作实打实的「黑化」版本,它侧重的是更加不健康的人体环境与更加残酷且重口味的细胞工作。
目录标题已经充分透露了内容取向
然而如果只是出于猎奇,那么阅读《工作细胞-Black》所能获得的刺激就不如观看一部BBC纪录片另加一部爱情动作片。或许应该说,它真正的用意在于以漫画手法展示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人体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在传递知识的同时提醒读者呵护自己,这与《工作细胞》原作殊途同归。
正如那句话:「当你感到孤独时,想想身上还有几十亿个细胞为你而活。」而几十亿分之一的概率所结合并顺利出生的你,作为宇宙奇迹之一的每一个我们,便有了与这副垂死的肉身并肩作战的勇气。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hongmomgs
往期精彩内容
大家讨论是枝裕和最佳作品总是遗忘它,太不公平了! | 刘起专栏
大卫·林奇《双峰2:最终档案》
探索神秘世界的奇书
18份FBI绝密档案资料
超真实触感+游戏般体验+收藏级品质
扫描上方二维码
购买《双峰》系列套装
扫描上方二维码购买《双峰:最终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