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梵高的向日葵将慢慢凋零

假如梵高的向日葵将慢慢凋零

Hf中文官网 欧美男星 2018-06-28 18:49:56 1432


You may know that the peony is Jeannin’s, the hollyhock belongs to Quost, but the sunflower is mine in a way.

(你或许知道牡丹是简纳的,蜀葵是廓思特的,那向日葵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属於我的。)


梵高在给弟弟费奥的信中这样写。假如有一天梵高的黄色向日葵在画中慢慢凋零,从鲜艳的花枯萎成霉烂的残枝,你还会继续爱梵高吗?


《花瓶里的三朵向日葵》(1888)

图片来源 Wikimedia Commons



《花瓶里的五朵向日葵》(1888)

图片来源 Wikimedia Commons


荷兰和比利时研究人员花了两年时间研究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收藏的《向日葵》,最近发现因为梵高使用了对光线敏感的颜料铬黄(Chrome yellow)作画,所以原本充满活力的颜色将会逐渐淡化为橄榄棕色;他们同时带来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人的肉眼暂时看不到这种褪色,但专家亦无法预料何时会到达这一天。在这一天来临和找到解决办法之前,博物馆可以调暗灯光来减低恶化的速度。


《花瓶里的十二朵向日葵》(1888)

图片来源 Wikimedia Commons


《花瓶里的十五朵向日葵》(1888)

图片来源 Wikimedia Commons


这已不是科学家第一次发现梵高的作品褪色,例如早前的研究也发现,红色的颜料慢慢褪成白色,以致作品《卧室》的墙壁从紫色变成蓝色。艺术界听到这些消息当然非常紧张,希望科学家能以最快的速度阻止原作改变;但让我们问一个问题,我们真的需要保持画作的原貌吗?



《卧室》(1888)

图片来源 Wikimedia Commons


被岁月洗礼的大师级画作日渐残缺,它金钱上的价值可能受到影响;要是有一天画面褪色得不可辨认,还有人愿意花钱购买吗?当然执意要保护它不一定出於经济的考量。就如三幅《卧室》经历了多年严重的褪色後,它们现在看起来几乎完全相同,但在科技的协助下,我们发现三个版本创作之初的用色有越来越暗的趋势,地板和墙面的阴影加重,主要色调也变得灰暗;研究人员推测这与梵高日益恶化的精神状态有关。维持和尽力修复作品,的确可帮助我们後世人理解画家的心理和作画方式,保护《向日葵》可能真的出於必要。


《花瓶里的十四朵向日葵》(1889)

图片来源 Wikimedia Commons


《花瓶里的十五朵向日葵》(1889)

图片来源 Wikimedia Commons


《花瓶里的十二朵向日葵》(1889)

图片来源 Wikimedia Commons


图片来源 Wikimedia Commons


但人们爱梵高,不只是爱他的作品,更是着迷於他的故事:生前没能卖出一幅画丶为爱情割下耳朵丶受抑郁困扰之下自杀……从Don McLean的歌曲Vincent,到近年以3D 打印技术制作的360 度《卧室》影像和电影《至爱梵高》,无一不是围绕这位生不逢时的画家的人生出发。即使有天向日葵已开到荼蘼,相信,我们对梵高的热爱也犹在。




文字:NANA / HOKK FABRICA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