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拉贝日记》:用大爱情怀唱响和平赞歌

【艺术】《拉贝日记》:用大爱情怀唱响和平赞歌

光明日报 日韩女星 2017-12-20 23:13:24 566

2017年12月13日,原创歌剧《拉贝日记》经过创作团队一年多的不懈努力终于在第四个国家公祭日于江苏大剧院首演。这一天对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不仅是南京大屠杀80周年祭,也是一个通过歌剧作品对这段苦难历史进行沉思与反省的日子,我们终于可以借助艺术形式就南京暴行向全世界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这部歌剧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情感细腻而深刻,音乐主题丰富而统一,并充满大量的戏剧性段落。观众长时段的欢呼和掌声是对这部歌剧的最大肯定,也是对创作团队长时间艰苦工作的最好褒奖。


剧照资料


受西方文化影响,我国约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自己的民族化歌剧创作,至今已经产生了《白毛女》、《江姐》、《原野》等经典作品,《拉贝日记》的诞生无疑又为中国歌剧的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用一部日记作为原型进行歌剧创作几乎是史无前例的,不仅为编剧带来了困难,更对作曲提出了挑战。让人欣慰的是,歌剧的创作非常成功,在很多方面都体现了自己的独到之处。


首先,这部歌剧无论在编剧还是在作曲上都具有很强的国际视野。歌剧剧本本身就带有国际性,主角拉贝先生是一位生于德国汉堡的商人,另两位主角魏特琳和马吉是来自美国的传教士,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其他成员也是清一色的外国人。


曾帮助过南京百姓的国际友人的合影。


这些国际友人对中国有着深厚的感情,为了救助苦难中的中国人而选择走到了一起,谢幕时把歌剧人物原型的后裔请上台接受掌声也很有创意。与剧本的国际性相呼应,歌剧主创团队也别出心裁地带有国际色彩,分别来自中、英、德、澳等国。作曲家唐建平、指挥家吕嘉和剧作者周可来自中国,导演莫辛斯基是英国人,制作总监为来自德国的克耐普,执行导演和灯光设计为来自澳大利亚的莱文斯。这些艺术家在各自的领域都有着丰富的艺术经验,并取得了重大成就,作曲家唐建平具有丰富的歌剧创作经验,吕嘉是一位世界级的指挥家,导演莫辛斯基在世界闻名的英国皇家歌剧院、美国大都会歌剧院执导过大量歌剧作品,执行导演兼灯光师莱文思则是澳大利亚唯一获得百老汇托尼奖的灯光设计师。他们站在世界歌剧的平台上进行碰撞和交流,让这部歌剧具有了明显的国际色彩。音乐语言上同样如此,歌剧不拘一格广泛吸取东西方的音乐文化精髓,确立了象征光明、美好与黑暗、邪恶等具有鲜明性格的不同音乐主题。


约翰·拉贝


拉贝的音乐主题由象征德国文化的巴赫作品素材引入,超越其生理年龄的男高音设置则凸显了他的英雄与光辉形象;魏特琳主题体现了江南音乐明亮色调与美国音乐元素的糅合,契合了他长期生活在金陵的身份;马吉音乐中则融入了西方宗教音乐的元素,以与他的传教士身份相符。这些来自于不同国家的音乐素材有机结合在一起,不仅很好地塑造了歌剧人物形象,而且体现了超越于民族与国家的国际视野,在歌剧的进行中产生了巨大的戏剧张力。


其次,歌剧的音乐创作很有想象力。尽管歌剧是一种综合艺术,但它本质上属于音乐体裁,音乐的设计无疑是一部歌剧成功的关键。从总体布局来看,歌剧的音乐本身有着内在的统一性,主要体现为巴赫音乐元素的贯穿使用上。这种以现有音乐素材作为歌剧贯穿元素的做法在歌剧发展史中是非常罕见的,是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尝试。巴赫音乐被认为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像大海一样包容一切,用它作为整部歌剧的贯穿因素,不仅使歌剧具有一种核心凝聚力,也与歌剧主角体现出的爱的精神相契合,最为关键的是为歌剧最后的情感升华做了很好地铺垫。


剧照资料图片


当然,歌剧中巴赫音乐的使用并非是僵化的,而带有时长时短、时明时暗、时隐时现的灵活性,与带有江苏元素的温情音乐相结合构成了歌剧深层的音乐线索。这一音乐线索从开始到结束尽管经历了很大的波折,但总体有一种逐渐蜕变和升华的意味,小提琴独奏“回忆”与最后的合唱“生命之歌”则把这种温暖和美好的情感推向高潮。导演莫辛斯基很欣赏这种音乐情感处理方式,坦言在他合作过的当代作曲家中,唐建平在歌剧情绪的连接与情感的深化方面让人钦佩。在具体旋律的写作上,这部歌剧也很出色。20世纪专业音乐领域的现代歌剧往往为了追求技术的新奇性而牺牲旋律的优美与感人,与大众之间产生隔阂。这部歌剧尽管有世界性的音乐语言、强烈的戏剧性和现代意识,但同样有引人入胜、震撼心灵的各种唱段,拉贝的“狂轰滥炸的日子”、“拉贝咏叹调”、“亲爱的朋友”,魏特琳的我深爱的金陵”、“夜多么绝望”,马吉的“主,请赐予世人勇气和力量”,以及合唱“今夜是平安夜”、“生命之歌”等都拥有感人至深的力量。


再次,这部歌剧营造戏剧性的手段非常丰富,大段气息急促的合唱、激烈的交响乐段落、具有戏剧张力的咏叹调和重唱都形成了很强的戏剧性段落。从“警报又一次拉响”开始,连续多段紧密相连的合唱把人们的紧张和恐惧表现得淋漓尽致;管弦乐“激战”渲染了战争的残暴和混乱气氛;拉贝看到大量青年被屠杀之后演唱的“拉贝咏叹调”和魏特琳目睹多名女学生在圣诞夜被日本人带走后所唱的咏叹调“夜多么绝望”同样具有强大的戏剧感染力,表现了他们内心的愤怒、痛苦与绝望;魏特琳与日本人争执的重唱段落则形成了很强的戏剧冲突。以上戏剧性主要通过情绪的对峙和冲突而形成,为歌剧最后的戏剧高潮做好了充分准备。歌剧最内在和根本的戏剧高潮出现在最后,象征人性光辉的巴赫音乐元素与温暖的江苏音乐元素尽管被情绪对峙的戏剧片段不时中断,但一直以若隐若现的方式存在着,到最后终于辉煌托出,达到震撼心灵的效果。为了让最后的戏剧震撼力更加凸显,作曲家欲扬先抑,从魏特琳演唱“孩子中国不会亡”到长笛孤零零地演奏巴赫的帕萨卡利亚主题片段,戏剧性降到了谷底,大量弦乐展示和舞台的旋转配合了这种凄凉和悲伤的气氛。此后戏剧性不断推进,通过拉贝咏叹调“亲爱的朋友们”和小提琴独奏“回忆”的铺垫至合唱曲生命之歌达到戏剧的最高潮,对前面的各种暗示和铺垫给予了最高回应。

《拉贝日记》海报


最后,歌剧《拉贝日记》所达到的艺术高度和思想深度也很值得关注。如导演莫辛斯基所言,歌剧本身是一种艺术性比较高的艺术形式,主题之一就是脱离物质世界而关注精神世界,并传达未来的愿景。这部歌剧正是如此,它并非仅仅展示在南京发生的这场暴行,而是通过这一暴行对人性进行拷问,并给出积极的回答,从而使歌剧具有了情感深度和哲学高度。人类面对非人性的暴行时最直接的反应就是以暴制暴、以恶制恶,然而这是一种自然反应而非理想反应,以暴制暴、以恶制恶只会带来更大的暴力和邪恶,理想的方式显然是让暴力和邪恶不再发生。因此,真正的艺术就是通过呼唤人性中的美好和爱意,让世界充满光明和温暖。剧《拉贝日记》中所闪耀的大爱精神和人性光辉正是如此,体现了艺术的真正旨归,具有超越欲民族和国界的普遍意义。


此外,还有不少地方的设计也很精妙。李秀英和小男孩的悲惨遭遇与群体受难相呼应,造成宏大叙事与个体聚焦的对比,丰富了歌剧的层次感。日本的能乐歌舞表演象征日本人要在南京举行一场虚伪的表演,起到了很好的戏剧烘托效果,而弦乐拨奏背景上长笛的欢快跳跃也把日本人面对中国苦难而无动于衷的嘴脸揭示得淋漓尽致。歌剧在舞台布景等方面的设计也别具匠心,整个舞台布景建立在变换的城墙上,通过城墙的旋转来实现场景的变更,而城墙从开始的完整到后来的残破与剧情的发展紧密相连,暗示了南京的沦陷。把舞台表演置于一个大的相框中也很有创意,不仅提示人们这是一个发生在过去的故事,而且也为插入一些原始照片和视频提供了必要准备。相框边缘血色灯光的使用让人体验到战争的血腥和恐怖,而舞蹈的拥抱设计则与歌剧所追求的爱的精神相关联,给人心中带来一股暖流。


拉贝的后人观看演出后感动落泪


总之,这是一部具有国际视野的原创性歌剧,不仅还原了南京这段苦难的历史,而且对其进行哲理反思,实现了现实生活的关切与与艺术性追求的有机融合,为我国乃至世界的歌剧艺术创作带来很多新的启示。相信随着不断的调整与磨合,歌剧《拉贝日记》会越来越精彩,在世界的歌剧史上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迹,让人类通过艺术的力量永远铭记这段苦难的历史,并守望美好与和平。诚如作曲家唐建平老师所言:“岁月容易让过去消失,但是历史一定会留下人类的共同记忆。在记忆的深处凝结的是人类共同的生命理想和爱的光辉。正是这种爱的光辉引领人类通往和平之路。”


歌剧《拉贝日记》是多方合作的成果,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江苏省文化投资管理集团与江苏省演艺集团联合打造,江苏大剧院负责出品,也是江苏省与作曲家唐建平继《运之河》、《郑和》与《鉴真东渡》三部歌剧后合作的第四部歌剧。作为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文化大省,江苏为中国歌剧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江苏大剧院的建立则为歌剧的演出搭建了世界级平台,这一切必将对中国歌剧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作者:陈新坤,博士,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编辑:王静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