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秦汉帝国何以雄霸世界——看看《秦汉文明》展就明白了

【展览】秦汉帝国何以雄霸世界——看看《秦汉文明》展就明白了

光明日报 港台男星 2017-09-20 20:19:55 488


秦汉文明”展

与两天前在故宫博物院开幕的“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展铺天盖地的宣传相比,9月17日在国家博物馆开幕的“秦汉文明”展,低调得有点“不合情理”。然而,老祖宗说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尽管低调,却也没被热情的观众忽略,展厅开门伊始便人头攒动。


展览现场


“秦汉文明”展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承办。此次展览以学术为基础,精选300多件重要文物,基本涵盖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秦汉时期的重要考古成果。展品中一级文物约占45%,其中包括著名的“皇后之玺”玉印、长信宫灯、兵马俑、金缕玉衣、纸地图、“滇王之印”金印、青铜方斗、“中国大宁”鎏金青铜镜、玉熊、云纹玉高足杯、彩绘多枝陶灯、“西王母”陶座青铜摇钱树等“明星”文物。



策展人单月英表示,希望通过对文物的深入解读和相关拓展内容的展示,力图全面展现秦汉时期中国的辉煌发展,为广大观众奉献一场名副其实的文化盛宴。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秦汉时代,是一个破旧立新的时代。


序厅里,一组象征着秦国横扫六合,统一中国的秦始皇兵马俑,引导着观众走进中国历史的秦汉时代。



刚进展厅,就看到一个巨大的秤砣。其实它的学名是“青铜诏铁权”,是秦朝的。它的重要不在于个头大,而在于它的一侧镶嵌了一块青铜诏版,写着6行40字的篆书:“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这是秦始皇统一全国度量衡法令得以实施的直接证物。


青铜诏铁权


除了“书同文”“车同轨”,秦始皇还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郡县制,创建由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组成的复杂官僚体系。汉王朝承袭秦制,以郡国并行制代替郡县制,尤其是在武帝统治时期,为巩固统一国家进行了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方面的创新与改革。他采纳董仲舒建议,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北征匈奴,凿空西域。经过前后多代的经营,汉王朝建立起坚实的皇朝体制,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达到鼎盛。


鎏金狩猎纹青铜当卢


展柜里有3块不大的石碑残片——“熹平石经”残石。千万别小看这些东汉时期的石块,上面刻的可是早已失传的儒家经典《乐经》经文呢!“熹平石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为书法家蔡邕用标准的八分隶书体写成,故而又被称为“一体石经”,开创了我国历代石经的先河。此石经集汉隶之大成,在当时被奉为典范,对后世书法的发展影响深远。


熹平石经”残石


在石经不远处的展柜里有一块西汉时期的陶质瓦当,篆书“单于天降”,近乎直白地告诉观众,当年在汉武帝大规模征伐下,匈奴臣服汉朝的历史。史料记载,公元前51年,呼韩邪单于向汉称臣。专家说,“单于天降”瓦当应与这一重大事件有关。


“单于天降”瓦当



仓廪实而知礼节


“仓廪实而知礼节”,在秦朝废墟中创立的西汉王朝深知此理,采用“休养生息”政策。数十年后,在文帝和景帝时,经济逐渐恢复,农业和手工业均得到较大发展,仓廪充实,人民安居乐业,出现“文景之治”,其国力在武帝时期达到全盛,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荣富强的国度之一。考古出土的大量汉代文物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长信宫灯


且不说“长信宫灯”的设计构思之巧妙,也不道“鎏金银青铜蟠龙纹壶”的制作工艺之精湛,更不用讲“金缕玉衣”的奢华尊贵,只是一个疱厨的陶俑已让人充分感受了百姓安居乐业的愉悦。瞧,面前的案板上,猪头、狗头、带蹄牛腿、鱼等肉类食物摆得满满当当,显然大厨对此非常满意,脸上荡漾着抑制不住的笑容。再看看陶制楼宇院落、肥硕的牲畜家禽,还有琳琅满目的灯具、熏炉、炊器、酒器以及各种男女偶俑,都为观众生动再现了当年人们生活的场景。


金缕玉衣


记者注意到一件西汉的漆卮(音“支”——记者注)。这件西汉的酒具,保留了当年楚国漆器的典型特点,内部是红漆,外面在黑漆上用红、黄等色彩绘出变型的凤纹和几何纹。但特别的是,在它的外底部烙印有“市府饱”“成府饱”“成市草”等文字。专家介绍说,在汉代,成都是漆器的主要生产地。这件卮底部的文字表明它是由成都市府所辖的漆器作坊生产,并反映当时漆器制作有很多道工序,而每道工序都有制作者的名字。原来,西汉时期就有了品牌意识,且产品质量就有了终身负责制呢。


漆卮



创造力是发展的永动机


青瓷、青铜工艺制品、铸铁制品、造纸、造船技术、医疗、天文计时……秦汉时期,中国的许多文化知识与科学发明都居于当时世界前列。


 青铜四牛鎏金骑士贮贝器
 青铜贮贝器上的鎏金骑士(局部)


造纸术的发明使人类书写材料发生了划时代的革命。然而,所谓“纸寿千年”,两千多前的纸能保留至今,简直就是奇迹。幸运呀,在这次展览中,观众可以见证这个奇迹。在甘肃天水一座汉墓出土了一幅西汉文帝时期的纸地图。虽然能看到的只是巴掌大小的一块,却能清晰地看出墨线绘制出的山脉、河流、断崖与道路。专家说,这张纸地图出土于墓主人的胸部近肩处。用纸是麻类植物纤维,其生产过程经过切割、捣舂、制浆、沉淀过滤及挤压平整等工序。记者知道,这些汉代造纸工艺,目前在有些地方还保留着。不过现在用“古法”造出来的纸往往晕染严重,几乎无法使用笔墨。可是这张纸地图上的墨线却非常清晰,几乎没有洇的现象。是留传下来的造纸技法走样了,还是造墨的技术变形了?


西汉文帝时期的纸地图


专家介绍,这张地图的做画方法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驻军图》《区域图》类似,用软笔画山脉、河流、断崖,道路则用硬笔。这张纸地图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用于书写的纸张实物,也是最早的纸绘地图。它的发现不仅证明西汉初年即出现纸张,工艺成熟,而且已经用于绘图、书写。



展厅不起眼的位置上,摆着一只青瓷罐,因它有四个系绳子的孔,所以学名就叫“四系青瓷罐”。要按时下的审美,与龙泉青瓷相比,它的颜值算不上太高,然而,在东汉,青瓷的出现却是“石破天惊”!因为它要用高岭土为原料制作胎体,烧造时需要很高的温度。在以木柴为主要燃料的情况下,提升温度可谓是工艺瓶颈。汉代成熟青瓷烧造的成功,是中国陶瓷发展的一次质的飞跃,为后世瓷器烧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秦汉时期,中国在应用技术领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推动着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文明因交流而精彩


张骞的凿空之旅,让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进入新纪元——这条陆上“丝绸之路”,以长安和罗马作为两端。当时与汉朝遣使通好的国家除了周边诸国外,还有遥远的条支(今伊拉克)和大秦(罗马)。而海上丝绸之路在秦汉时期业已成形,汉政府积极开展与域外的海路交流,在徐闻、合浦等港口发舶远洋,通使互贸。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发展将秦汉王朝与域外联系起来,中国的丝绸、漆器、铜镜等源源不断向外输出,域外的珍奇物品也陆续输入中国,使异域文化逐渐融入汉文化中,有力地促进了秦汉时期中国与周边国家以及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充分显示了大一统的秦汉王朝开放和包容的胸怀。


展厅中间有一个独立展柜总是围着不少人。“陶辟邪座”,其实是一株摇钱树的底座。辟邪是汉代流行的一种神兽,其形象融合了中外文化。专家说,随着汉代丝绸之路开通,狮子这类猛兽传入中国。辟邪的形象就很可能是以狮子为母体,杂糅了其他鸟兽的局部特征,把现实与幻想融为一体,创造出有角、利爪、肩生羽翼的神兽形象。展柜里的这只辟邪呈站立状,背部驮有摇钱树的中空矮柱,臀部蹲坐一只蟾蜍,右前腿边上有2只小兽。


陶辟邪座


骆驼是典型的草原动物。两件出土于江西海昏侯墓的鎏金青铜骆驼形钮钟架构件,再次印证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丝路开通后,骆驼被当作奇畜引进中原。考古人员曾在西汉昭帝的丛葬坑同中出土了30具骆驼骨架,这是目前中原地区发现的最早的骆驼实物。专家推测这批骆驼可能是西域进贡汉廷的贡品,饲养在上林苑中,供皇家驾车、骑乘或观赏。



还有在广西合浦出土的来自印度的玻璃杯、来自南亚的绿柱石和水晶串饰、来自东南亚的肉红石髓动物串坠……它们共同见证了秦汉时期中国与域外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也是对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的有力证明。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南7展厅

时间:持续至11月30日

每天限3000人参观

在“秦汉文明”展厅入口处领取免费门票

门票每人每天限领一张




 推荐阅读 


厦门印象

有了它,自然好梦

《千里江山图》(多图、大图)


光明日报文化记忆工作室

------------------------------

过去与现在

古老与时尚

从未停止对话


统筹:周华

责编:李韵 周华

文字/图片:李韵

制作:孙嘉靖 杨雪丹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文化记忆工作室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