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可凡:西装,现代绅士的盔甲

曹可凡:西装,现代绅士的盔甲

文汇笔会 内地男星 2018-08-01 08:00:40 787

《阿飞正传》(1990)剧照

身着西装背心,嘴里叼着香烟,不停地坐在床沿修剪指甲,然后起身,披上西装,整理下衣袖,在昏暗的灯光下,数着一大叠钞票,再抽出一张餐巾纸,折成手绢模样,插入左侧上衣口袋,最后用梳子对着镜子梳理头发。看了下腕上手表的时间,拉灭床头灯,离开阁楼……

    

这是电影《阿飞正传》尾声,梁朝伟最经典的一个镜头。梁朝伟身着西装的模样也嵌入人们记忆深处,久久无法忘怀……

    

西装是名副其实的舶来品,其结构源于北欧南部日耳曼民族服装。法国贵族菲利普从渔民服饰获得灵感,与一班裁缝潜心研究,设计出敝领、少扣,既便于行动,又保持传统服装的庄重。于是,今日所谓的“西装”便应运而生。数百年来,欧洲上流社会对男士西装极为讲究,因为它代表了穿着者的品位、格调与财富,正如莎士比亚《哈姆雷特》里的台词所说的那样:“尽你的财力购制贵重的衣服,可是不要炫新立异,必须富丽而不浮艳,因为服装往往可以表现人格;法国的名流要人,就是在这点上显得最高尚,与众不同。”卡夫卡曾在日记里记下面对裁缝,选择西装时的尴尬与纠结:“当我听说,还要裁剪出西式服装坎肩,而且还得穿上一件上浆的硬衬衫时,我几乎对我的力量变得有信心了,因为这样一种穿法必须拒绝。我不想要这种式样的西服上装。……当我后来一直羞愧地躲避,没有说明,没有愿望地听任量体裁衣并试穿时,裁缝在理解上就更加产生惊疑了。”

    

中国第一套西装诞生于清末,由“奉帮裁缝”为民主革命家徐锡麟所制作。历史算不得长。难怪张爱玲感叹:“男装的近代史较为平淡。另一个极短的时期,民国四年至八九年,……目前中国人的西装,固然是谨严而黯淡,遵守西洋绅士的成规,即使中装也常年地在灰色、咖啡色、深青里面打滚,质地与图案也极单调。男子的生活比女子自由得多,然而单凭这一件不自由,我就不愿意做一个男子。”

 

    

然而,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无论是北京、南京,抑或上海、广州那样的繁华都市,政商名流和文人骚客如宋子文、顾维钧、胡适、徐志摩、梁实秋、陈光甫等,均以着西装为一种时尚与风潮。梁实秋先生甚至说:“西装的势力毕竟太大了,到如今理发匠都是穿西装的居多。”梁实秋腹笥深厚,对西装自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美学标准:“做裤子的材料要厚,可是我看见过有人在光天化日之下穿夏布的装裤,光线透穿,真是骇人!衣服的颜色要朴素沉重,可是我见过著名自诩讲究穿衣裳的男子们,他们穿的是色彩刺目的宽格大条的材料,颜色惊人的衬衣,如火如荼的领结,那样子只有在外国杂耍场的台上才偶然看得见!大概西装破烂,固然不雅,但若崭新而俗恶则更不可当。所谓洋场恶少,其气味最下。”

    

民国时期,甚至有人因着装而逃过一劫,至今听来令人匪夷所思。宋子文夏季总穿一套高级全毛薄哔叽西服,头戴一顶黄色礼帽,拄一根手杖,仪表堂堂,风度翩翩,那身装束也几乎成为他的标志。1931年7月23日,宋子文由南京抵沪,国民党上海市长吴铁城,淞沪警备司令杨虎,以及黄金荣、杜月笙等一干“海上闻人”聚集火车站迎接。不料,“刺杀大王”王亚樵伺机埋伏于车站周遭,企图行刺宋子文。当火车进站,那标志性形象出现在刺客视野,刺客迅疾拔出手枪,冲目标连发两枪,那绅士应声倒地。然而,次日报纸一行黑体字标题赫然跃入眼帘:《宋子文今晨遇刺,唐腴庐代主遭难》。原来遇刺的是与宋子文身材、面容和着装均相似的机要秘书唐腴庐,宋子文侥幸逃过一劫。

    

不过,那时候也有人对西装嗤之以鼻。林语堂在《论西装》一文里说:“在一般青年,穿西装是可以原谅的,尤其是在追逐异性之时期,因为穿西装虽有种种不便,却能处处受女子之青睐,风俗所趋,佳人所好,才子也未能免俗。至于已成婚而子女成群的人,尚穿西装,那必定是他仍旧屈服于异性的徽记了。人非昏聩,又非惧内,决不肯整日价挂那条狗领而自豪。在要人中,惧内者好穿西装,这是很鲜明彰著的事实。也不是女子尽喜欢作弄男子,令其受苦。不过多半的女子似乎觉得西装的确较为摩登一等。况且即使有点不便,为伊受苦,也是爱之表记。”无论如何不能理解,“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如林语堂者,竟会对西装抱有如此深刻的偏见。


    

但是,像林语堂那样鄙视西装的人毕竟还是少数。听父亲讲,旧时候的上海,但凡有头有脸的人,总要置办几套西装。据说,做两套上等英国呢三件套西装,或许要花费一两黄金的代价。即便是写字间低等职员,起码也要备上一套像模像样的西装。因此,上海滩的大街小巷,不同层次西装店林立。如同木心所言:“西装店等级森严,先以区域分,再以马路分,然后大牌名牌,声望最高的都有老主顾长户头,否则何以攀跻人夸示人?当年是以英国为经典,老中绅士就之;法国式为摩登,公子哥儿趋之;意大利式为别致,玩家骑师悦之。”高级定制店通常服务周到,店内装饰典雅。当客人走进店里,伙计鞠躬欢迎,奉上咖啡或茶,寒暄之间,需察言观色,从只言片语中了解顾客喜好,以便作恰如其分的推荐。做西装,选料为首要工序,按《上海赋》:“那时独尊英纺,而且必要纯羊毛……夏令品类派力斯、凡力丁、雪克斯丁、白哔叽等;冬令品类巧克丁、板丝呢、唐令哥、厚花呢等;春秋品类海力斯、法兰绒、轧别丁、舍维、霍姆斯本、薄花呢等。”选完料,就决定要商量西装款式。“三件头、两件头、独件上装,两粒钮、三粒钮,单排、双排,贴袋、嵌袋、插袋。还要商量夹里,半里、全里、羽纱……”然后,便是量尺寸。伙计量尺寸并非简单记录下一组数据,而是要根据客人不同身材,对固有尺寸进行弹性处理,以弥补身材之缺陷。最后一道工序是试样。伙计给客人试样时,通常“手捉划粉,口噙别针,全神贯注,伶俐周到,该收处别拢,该放处画线,随时呢喃着征询你的意见。其实他胸有成衣,毫不迟疑。而你,在三面不同角度的大镜前,自然地转体,靠近些,又退远些,曲曲臂,挺挺胸,回复原状,并腿如何,要‘人’穿‘衣’,不让‘衣’穿‘衣’。这套驯衣功夫,靠长期的玩世经验,并非玩世不恭”。


所以,一件定制西装,绝非普通商品,而是如同竹刻、紫砂茶壶、缂丝、青花瓷一般,是一件无法复制的珍贵艺术品。

    

对吾等“丰腴”之人来说,要买到合适的西装,并非易事


记忆中自己拥有的第一件西装是由美国的叔叔1979年所赠。从未见识过西装,可一穿上那件轧别丁浅蓝色西装,顿时感到身材修长了许多,有一种通透清爽的感觉。后来父母又帮我配上一条灰色西裤,系上一条深藏青领带,这在今天看来似乎平淡无奇,可是在上世纪七十年末,也算是很时髦的装束。没过几年,我便穿着这身行头,参加《我爱祖国语言美——上海市普通话电视评比》,完成了人生电视荧屏处女秀。随着生活日益改善与工作需要,购买品牌西装成为首选。然而,对吾等“丰腴”之人来说,要买到合适的西装,亦并非易事。通常要么过紧,西装扣起后,胸前有拉扯感,肩部与肘部活动受限;要么过于肥大,松松垮垮,视觉上呈筒装,袖子也相应过长,遮盖衬衫袖口,一副“瘪三样”。直至西装定制业兴起,才知道胖人西装制作秘诀在于版型把控,既要让人穿起来有足够空间,不紧绷,同时又需要有腰型的线条。由于“丰腴”型男士主要在“肚子”和“后腰”两部分凸出,故设计师需将肚省加大,也要适当做“减法”,如后背要做吸腰处理,如此这般,方能既有腰身又不显得肥大。

    

“Wear your treasure and you will be treasured”(家珍披身,如若九五之尊)。身着一套有良好尺寸感、适度颜色、线条明朗而利落、耐人寻味材质与剪裁、自我与时尚气息平衡的西装,无论年长或年少,均可以崭新姿态迎接新一轮太阳。因为,西装便是现代绅士的盔甲!


本文刊于2018年8月1日《文汇报 笔会》

点击“阅读原文”可跳转至《今生一盅茶》购买网页


【笔会上月好文推荐】

潘敦:香港的海派

毛尖:上海男人徐峥

季进:宇文所安荣休庆典侧记

秦凌:敦煌寺笔记——法护、罗什和玄奘

甫跃辉: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

李皖:流行音乐为什么不流行了

陈思呈:我们的耳朵曾经错过一些什么

汪广松:霍金和基督山伯爵的故事

路明:小镇第一批浪荡子弟——我的小叔

孙洁:《天书奇谭》,像童年一样美好

严锋:1971年,一碗油豆腐粉丝汤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