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柏霖将携电影及新书在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路演并签售

陈柏霖将携电影及新书在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路演并签售

凤凰壹力 港台男星 2016-05-09 21:54:43 592

——·——·——·——


2016年最受期待的文艺电影《再见,在也不见》重庆大学校园行(A校区)活动,将于2016年5月13日下午15:00在重大美视电影学院礼堂登场,领衔主演陈柏霖将亲自出席,同时出席路演活动的嘉宾还有电影监制、著名导演陈哲艺和新生代演员郑焕霖。

当天,即5月13日晚19:30-20:30,原班人马将在重庆万象城L1中庭路演,界时,将是粉丝们与偶像亲密接触的最佳良机。活动当天的5月13日,恰逢电影《再见,在也不见》在中国大陆地区的上映日,重大的影迷和读者朋友们可以在参加完电影路演和新书签售后,去影院一睹电影真容!


 ——·——·——·——


  关于电影  




电影《再见,在也不见》是广西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天昌投资集团、新影响文化投资集团投资的一部电影。该片由忻钰坤、陈世杰、西瓦罗·孔萨库联合执导,陈柏霖、杨佑宁、蒋雯丽、秦沛等联合主演。该片于2016年5月13日上映,讲述了三个发生在不同地域又互有关联关于亲情、友情、爱情的故事,著名演员陈柏霖在片中一人分饰三角。

电影跨越了中国、泰国、新加坡三国四地,汇集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制作团队,也为这部80后的电影保驾护航。其国际版海报被中国国家画院外滩艺术中心收藏,成为这个顶级艺术画廊收藏的首幅电影海报。陈柏霖在《再见,在也不见》中一人分饰三角,他坦言初次尝试既兴奋又倍感压力,这次机会对自己来说是一个挑战。在描述压力原因时,陈柏霖说:“这次工作压力很大,因为片中的三个角色都不是我自己的角色,如果是我自己反而会容易一些。角色与角色之间的转换只有一两天,要突然换成另外一种心态,迅速冲角色冲抽离再进入下一个角色的过程压力更大。”



  关于签售  

 

1. 影迷和读者在检票进场之前购买图书《最好不相见》;

2. 活动结束之后由陈柏霖现场签售。

PS:读者朋友们在重庆西西弗各书店均可购买图书。


——·——·——·——


人生三界    

   见与不见


《最好不相见》

陈柏霖口述  林东林执笔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凤凰壹力


关于电影《再见,在也不见》的故事


暖心文艺男神陈柏霖,首次披露电影角色的创作心路,

独家呈现当年的张世豪、大仁哥一路走来的成长变化。


2015金马国际影展开幕影片,2016最值得期待的文艺电影《再见,在也不见》。

陈柏霖、蒋雯丽、秦沛、杨祐宁主演,辗转三国四地,历时191 天。亚洲最具潜力新锐青年导演团队金马奖最佳导演陈哲艺监制,《心迷宫》忻钰坤、陈世杰、Sivaroj Kongsakul联袂执导。

陈柏霖口述,关于《再见,在也不见》的电影文学作品《最好不相见》,原汁原味呈现电影创作心路、台前幕后。

从导演到各位主演,交替交流创作心得,真实再现一部电影的诞生。

陈柏霖、蒋雯丽、秦沛、杨祐宁、冯粒等主演全方位立体展示自己眼中的《再见,再也不见》。

通过他们对角色的阐述,展现生命本身的厚度和重量。




作者简介:

陈柏霖(Bolin Chen),台湾著名演员,1983年8月27日生于台北。2002年参演电影处女作《蓝色大门》,该片在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展示;2011年主演电影《观音山》,入围第十三届法国杜维尔亚洲电影节角逐最佳影片金莲花奖,凭借“丁波”一角提名最佳男主角;同年,凭借偶像剧《我可能不会爱你》中饰演的“李大仁”一角斩获金钟奖最佳男主角奖。陈柏霖主演的电影还有《追爱大布局》《后会无期》《杜拉拉追婚记》《坏蛋必须死》《万万没想到:西游篇》等,最新一部由其领衔主席的电影作品为《再见,在也不见》。

 

林东林,知名青年作家、策展人、文化策划人。著有《谋国者》《身体的乡愁》《情到浓时情转薄》《替全世界去仰望》《线城》《时间的风景》等历史、人文、情感、文学和行旅作品多部。现居武汉,自由写作,同时为漫行书店联合创始人。





新书自序

陈柏霖:三十二年的生命轨迹

 

其实,这很可能是我近年来挑战的最有难度的电影。在三段故事中要饰演三个角色,有不认父亲的儿子,有面对旧友的朋友,还有重逢暗恋的老师的老师。

 

对我自己来说,这三个角色都不一样,而且跟我本人的反差也都很大,所以演起来并不容易。因为片中的三个角色都不是我自己的角色,我也没有这些角色的经验,如果是演我自己反而会容易一些。而且角色之间的转换时间很短,要突然换成另外一种心态,迅速从角色中抽离再进入下一个角色的过程压力更大。

 

在《再见,在也不见》面前,这些就是我要面对的压力,可能也是动力。

 

压力大,那就再继续深入角色一点,这样才可以演好每个不一样的人吧。这个压力是能驱使这个角色轮廓更深刻的动力,所以我会保持并握紧它,等到杀青的时候我才会放松。因为我在不用想这个角色的时候,就已经是在释放压力了。

 

事实上也不单是我压力大,哲艺的压力更大。我拍过那么多戏,我唯一看到的就是只有他这样的监制每天都在,每天那么早出班,也是最晚走。其实他也不单单是监制,他有时候是演员,有时候也是编剧,有时候还是副导演,他其实什么事情都做,甚至有时候还是造型指导,有时候还是口条指导,他已经做了非常非常多的事情。这很难得,我已经很久没有遇到一个像他那么热爱电影的人。

 

这一次,能和三个不同国家的导演合作,我感觉会是一首美丽的交响乐,感谢电影使我们相聚。我一个人分饰三个故事中的主角,有一种平行时空的感觉。我觉得也做到了让自己与自己保持距离,希望观众能在电影里面看不见陈柏霖。

 

我也常常觉得,我并不是只在演戏的时候才是一个演员。有时候私底下,大家都在演一个角色,演一个状态,都是在为了迎合这个世界去做好自己的表演。所以,如果能在角色里与深藏的那个真的自己相遇,是一件很幸运的事。虽然在《再见,在也不见》中的三个角色,陈文祥、陈德明、陈志彬——好巧,我也姓陈,未必就是在内心中深藏的那个我自己,但是终究也是另外一种人生体验。

 

这三个角色,对我来说虽然都是在表演,但是我的情感和状态很真实,这反而也是一个做自己的机会。银幕上的另一个自己,未必就不是真的自己吧!

 

而接拍这样一部戏,也难得让我有机会回首这么多年来拍电影的经历。

 

还记得刚出道的时候,那时候没有那么多电影,没有微博,网络还不够发达。想念一个人,发一封简讯,要六块新台币,去一趟北京,还要在香港转机……

 

那时候,我只要好好拍戏就好了,不用发微博,不用Po广告,不用跟粉丝去解释我在干吗。现在,多了很多你要做的事情,因为平台多了,观众多了,电影的需求量大了。相对来说,演员这件事情已经不是那么的纯粹。它已经变成一个复合式的概念,并不只是执着在表演那么简单,你要顾虑的东西也变多了。

 

所以我现在开始觉得,归根结底,电影到最后还是一个娱乐产品。那就看你选择让观众在银幕里面感受什么,就那么简单,没有对错,不是文艺的就比较高级,商业的就比较低级。观影过程跟观影之后的愉悦度,也还是很重要的,起码不要让观众觉得好无聊。拍文艺片也好,商业片也好,至少要做到这一点吧!

 

但是《再见,在也不见》这样一部电影,不管文艺也好,商业也好,也许只有等过了30岁才能真正理解它。如果你让我在10年前拍这个,我可能不知道它在说什么。可是现在对我而言,我会有十几年不见的兄弟,会有十几年不见的前女友,对父亲的认识也会达到这个年纪才会有的理解。我今年32岁,这恰好也正是我爸爸当爸爸的年纪,所以我就可以理解,他那个时候的焦虑和选择。


所以,很感谢在32岁的年纪有幸能遇到这样一部可以将自己留在里面一辈子的电影。可以说《再见,在也不见》是对我过去32年来生命印迹的梳理!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