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家都爱陈佩斯

为什么大家都爱陈佩斯

张佳玮写字的地方 内地男星 2021-02-08 12:47:15 495

后台好些人要这个,重发一下。


当然有许多人,是敬重陈佩斯的抗争与独立。

但广大人民未必想得了那么多,他们喜爱的,是陈佩斯的喜剧。


概因陈佩斯的喜剧,从来都是以自嘲为基础,展现世界的荒诞。

内容接地气的背后,其形式上其实极其温柔(很少人看了陈佩斯的喜剧后会觉得被冒犯),而且非常优雅(很少人看了陈佩斯的喜剧后会有生理上的不适感)。

真是学院派的经典手法,讲老百姓的故事。


许多好笑的喜剧是有争议的,但陈佩斯的作品,争议小:形式与内容,都端正又内敛。

侯宝林先生总结过:一个人会笑,基本来自于某种错位反差。

所以要笑,就得制造反差。


最不用脑的搞笑,当然是个体的出丑卖乖。

所以早年喜剧默片,就靠主角不断出洋相,引大家笑。传统戏剧丑角为什么要画个难看的白鼻子,说话用夸张的语调呢?因为出丑者即错位者本身,会被认为愚蠢滑稽不合时宜,于是好笑。


高级一点的搞笑,是讽刺攻击他人;逗哏占捧哏便宜,把捧哏家里说得一无是处,荒诞绝伦;捧哏急赤白脸却又无力反击的尴尬;这也是一种搞笑。


再高一点的搞笑,是自嘲


诺斯罗普·弗莱先生认为,喜剧,就是两个团体的冲突。

非主流的群体需要得到认同感,于是用夸大差异的方式,比如自嘲,来引发笑料,反衬出主流的愚蠢、虚伪与荒诞。

高级的喜剧,是从弱势角度自嘲,然后将强势的一切,通过去神圣化,以制造反差。

这一点做得好,观众的视角就会从悲剧的主体注目,感受到笑中带泪的感觉。所以喜剧大师大多都是从“我本身是滑稽的“这一个角度入手,让大家感同身受,然后去嘲弄庄严的东西。


卓别林总是先以自己的滑稽与手足无措,反衬高大伟岸对手们的道貌岸然或蛮横无理。

周星驰总是用孩童般的纯真逻辑,对抗那些已经失去童心利欲熏心的家伙:杀猪的对抗金枪客、发明家零零发对抗无面人、“对不起我是个演员”对抗制片方、骂街包青天对抗贪官污吏……

赵丽蓉老师总是用憨厚老太太的逻辑对抗商业陈规:司马光砸缸憋坏了电视台;麻辣鸡丝搞定了包装商,“它就是一盘大萝贝”揭穿了高价骗子

赵本山一句“学会扯蛋了”戳了所有虚伪企业家的嘴脸;听见范乡长变县长了一骨碌滚下炕,简直是中国官民关系的缩写。


这些笑料都来自于自嘲之后的反杀,来自于情节构造,来自于反差。

而不靠口舌争锋,不靠方言堆砌,不靠扮丑,不靠大嗓门。




来到陈佩斯。

《胡椒面》从头到尾无台词,甚至朱时茂和陈佩斯两个角色,都各有优缺点,谈不上褒贬。完全是两人的风格差异,就制造了巨大笑料。

《吃面条》,剧情简单之极:陈佩斯必须不停吃,朱时茂只管拍摄,这种各司其职催生了矛盾,效果反差极大。

《警察与小偷》,这个剧情结构已经很高级了:先是陈佩斯假扮警察与朱时茂接触洋相百出,然后是陈佩斯迷迷瞪瞪进入警察身份而不自知,最后不能自拔——这是很高级的剧情与心理变化了。

“我是小偷?我怎么能是小偷呢?

——这句台词,陈佩斯的慌张和自我身份迷失是大反差。




《主角与配角》是为千古神作。结尾依然是《警察与小偷》式的身份倒错;但中间陈佩斯对朱时茂的骚扰,以配角身份反刺主角,是最高级别的自嘲。

《姐夫与小舅子》其实也有类似结构。先是警察捉小偷;但之后陈佩斯仗着小舅子身份,处处以姐姐甚至姥姥挟制,戳刺朱时茂还没坐稳女婿的尴尬;这种身份错位,这种配角自嘲式逆袭,让喜剧结构多了一重。


上面这两个,加上《王爷与邮差》,陈佩斯明明是更鸡贼更狡猾的那个角色,但观看过程中,观众会情不自禁地倾向陈佩斯。

这就是刚说的,用自嘲来引笑,反衬出主流的愚蠢、虚伪与荒诞。

先为难了自己,豁出去了自己,才能够更好地嘲弄其他假恶丑。


像下面这句台词,是真正最高级的喜剧共有的品质,是最典型的非主流的群体需要得到认同感,于是用夸大差异的方式,比如自嘲来引发笑料,反衬出主流的愚蠢、虚伪与荒诞:

“我一直以为……没想到啊没想到,你朱时茂这浓眉大眼的……!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