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健康心理】年度榜单 / 热点剖析篇:《人民的名义》警示我们“哭穷”教育的后果

【王艳健康心理】年度榜单 / 热点剖析篇:《人民的名义》警示我们“哭穷”教育的后果

王艳健康心理工作室 内地女星 2018-01-17 20:04:58 509

最近,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火爆各大网站和朋友圈,该剧一开篇就拍了一只“巨蝇”赵德汉。

剧情:陆毅饰演的最高检反贪局侦查处长,依法突击搜查国家某部委某处长赵德汉(侯勇饰)家,经过一夜斗智斗勇辗转三处,最终查获了赵德汉私藏现金的别墅,摆满整个房间的2.3亿现金的镜头,视觉震撼难以形容。虽然他仅仅是一个处长,虽然他每天骑车上班,但是他的受贿金额一定会让你刮目相看——两亿三千九百九十九万五千四百元!


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下赵德汉面对自己的贪污受贿被查出来之时所说的话:



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穷怕了!


虽然赵德汉贪污的钱够他几辈子都花不完,但他仍然是“穷怕了”。“穷”是一个家庭中的小孩无法改变的事实,但不同的家长可能就会培养出金钱观截然不同的人。并不是说家里穷,孩子长大就都会跟赵德汉一样,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还是家庭的教育观。


与孩子“谈钱”的确是每一位父母无法避免的教育话题。



1


聪明的父母从来不会跟孩子哭穷,而是努力拼搏着


哭并没有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自己穷,是自己需要努力改变的,不能把孩子拉进来被穷吞噬。


聪明人应该脑里有钱,而不是心里有钱,而教孩子认识钱,意义远在钱之外。


而现实中,孩子对于“钱”的认识,很多是这样的,可以看看以下几个例子:



在商场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


孩子看中一个几块钱的玩具,想要妈妈给他买,妈妈瞪孩子一眼,歇斯底里地大吼:“你知不知道妈妈每天上班多辛苦?赚的钱除了给你上学,只够每个月的生活费,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孩子被吓,大气不敢喘,难以理解为什么妈妈在前一秒还笑容满面,此刻却变成了一个陌生的疯子。



某父母为了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习惯,喜欢在孩子面前“哭穷”,口头禅是“家里没钱,只靠你好好读书,以后赚大钱”。


理所当然地给孩子穿亲戚穿剩的旧衣服,玩别人玩腻了送出的玩具,靠哪个亲戚发善心给孩子一点零花钱。孩子从小就被灌输,钱来之不易,内心对钱充满渴望。


这两个场景对于很多中国家庭的孩子再熟悉不过了!


不能否认孩子会因为父母经常的“哭穷”而变得节俭了,但孩子内心的匮乏感也会伴随着孩子一生的成长,并且会因匮乏感而带来诸多的毛病。和《人民的名义》中的赵德汉一样,历史上很多大贪官都是小时候穷怕了导致的后果。


经济上被严格管制,物质一直未能被满足的孩子,长大后容易惟利是图、处处追逐金钱,很难获得真正的快乐人生。


这是网络上流传的一些真实的案例:


案例一


 

某位被穷养长大的高级白领,手上存款不低于60万,但每次花钱出去旅游的时候,被朋友拉去买护肤品的时候,喝一杯30多块钱星巴克的时候......她都处在一种很痛苦的状态,她觉得自己这样花钱是罪大恶极。她就是如此,即使凭借自己的劳动赚到钱,也无法安心享受。

 


案例二


 

某位IT工程师就是因为被父母从小到大经济上严格管制的“穷养”,长大后的他特别渴望赚钱,又特别不舍得花钱。


现在30多岁,月入4万,不舍得给自己买件超100块的衣服,不舍得花钱去旅游,不舍得给父母换套好点的房子……,生活品质奇差,且对未来的规划毫无魄力,因为他不会花钱,只懂存钱。

 


这几个悲催的小故事,故事背后的家境也许并不都是贫穷的,但有一点绝对是共通的——故事主人公的父母都有着“贫穷的思维”。


从小被灌输贫穷观的结果,往往是孩子特别在乎钱,哪怕长大后有钱,也会很抠门,以致出来社会后交际受阻。


因为小时候长期处于贫穷和窘迫,长大了很难有安全感。唯一能让他有安全感的,就是存折上的数字不断往上涨。

他们常拥有这样的逻辑:

1、贵的东西不要买,没钱买不起。

2、买廉价的商品就代表节省。


所以他们只能拥有廉价的商品,不懂辨别商品的真正价值。而那些廉价的商品质量不高,导致他们的购买频率提高,又陷入一个“买廉价商品,短期损坏,继续买廉价商品”的死循环。


最深受影响的就在于,居住在这样环境里的孩子,以及每天受着贫穷价值熏陶的他们的下一代们。


如果你的孩子长大了并娶了媳妇,会因为媳妇一年中共花了2000买衣服护肤品而大发雷霆,并思考要不要离婚,请不要怪他吝啬或气魄小,他只是继承了你的节俭。


“贫穷”的思维就像一种遗产,如没有摒弃,无论我们的孩子愿不愿意继承,它都会被记在孩子人生的户头上。


2


聪明的父母,从来不会跟孩子哭穷


因为这就像洒了的牛奶,哭也没用一样。他们明白,自己穷,是自己需要努力改变的,不要把孩子拉进来被穷吞噬。


很多父母会跟孩子哭穷诉苦,希望孩子能够变得节俭懂事,能够知道家里的难处。


但是,懂事的孩子,有时候真的很可怜。


有一句叫“家会伤人”,真的如此。很多父母将自己的人生和孩子绑在一起,好像自己活着就是为了孩子。这样的孩子更苦。一边被父母的期待捧着,一边被父母的诉苦压着。


常常听到这样的话:


“为了给你报这个培训班,我跟你爸爸已经基本掏空了钱包,有几个月没有去逛街了,你还不多考点分数回来,那你对得起我们吗?”“我们家就靠你了,你不努力。我们这么辛苦地活着也没什么意思。”“我就后悔生了你,没有生你我就不会过得这么辛苦。“



很多时候,你以为你是说说而已,但是在孩子敏感的心里,可能就种下了种子,影响他一辈子。


跟孩子哭穷,还是让孩子自己去感受生活的不易,完成是不一样的。


前者可能让孩子从根上自卑,因为生养的父母如此,自己的生活惨淡无光。而自己去感受的,往往会有那股子“没有伞的孩子努力奔跑”的劲儿,最后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人生。


要知道,一味地对孩子哭穷,真的就能唤起孩子对你付出金钱而感到更加珍惜,更加努力吗?


很多时候,父母的哭穷只会让孩子变得忧心忡忡,严重的时候还会让孩子失去安全感,内心自卑而阴暗。


不管家里是多么艰辛,至少不能让孩子的心灵蒙上这层灰尘,而是要让他们的天空明亮晴朗。



3


在孩子的金钱教育上,我们需要教的东西太多了


面对孩子,我们要告诉他们:“不管世事如何,爸爸妈妈都会保护好你,让你上学,让你好好生活,你完全不要担心,因为爸爸妈妈能赚到钱,相信你长大了也能自己去挣钱。”


富爸爸们可以这样告诉孩子:“爸妈通过智慧和劳动得到财富,如果你够努力,也能通过奋斗得到更多的财富!”


我们给予孩子爱的承诺,保证孩子内心的安定。这样,他们才会成长的更好。


聪明的父母从来不会向孩子哭穷。父母自己努力做好自己,帮助孩子成为更好地自己。


这才是真正的父母之爱!


4


那么,如何跟孩子谈钱?


教育专家认为,家长跟孩子谈钱的态度影响着孩子的金钱观,曾经有一个非常著名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反思:


一个孩子问家长:“爸爸,我们有钱吗?”


美国爸爸回答说:“我有,你没有,你想有钱要自己想办法挣。”


中国爸爸说:“我有的是钱,等你长大了,钱都是你的。”


两种不同的教育方法,于是,两个孩子收获了不同的人生,这就是家庭教育的奥秘。


一个孩子的内心是否富足或贫瘠,并不完全是由于物质是否缺乏而导致,而是一个家庭对待生活的态度。


即使一个非常富裕的家庭,但如果过分地跟孩子强调金钱的来之不易或者大人处处对金钱执着,甚至将金钱的维持建立在孩子的痛苦上,那么孩子的内心也是不能富足起来的。


5


不要告诉孩子,这个商品很贵,我们买不起


告诉孩子,我们每个月都有预算,现在已经超预算了,所以我们只能下次再买。


告诉孩子,这个商品有比较复杂的性能,适合更大一点的孩子玩,所以等你再长大一点,我们就可以买这个商品。


不要告诉孩子,家里没有钱,只能靠你了,你要好好上学,才能赚钱养家。


询问孩子,你喜欢什么,为什么。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可以为你做什么。


不要告诉孩子,你只要好好学习就可以了,其他什么都不用你管。


定期给孩子零花钱。规定好零花钱的应用范围,比如告知孩子,以后想要买小玩具、小零食,都可以自己买单了。孩子想要什么的时候,提醒孩子用自己的零花钱去买。


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理财观,合理理财,还应该教他们如何“给予”,让孩子明白,钱不仅仅是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的工具,它的价值还应体现在帮助他人上。


我们要给予孩子爱的承诺,保证孩子内心的安定。这样,他们才会成长的更好。


聪明的父母从来不会向孩子哭穷。父母自己努力做好自己,帮助孩子成为更好地自己。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部分文字美图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心理咨询专家介绍

王艳:心理学副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子勋后现代整合技术山西督导小组特聘督导师,山西省“十大杰出知识女性”。近年来多次主持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和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的研究,并获山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王艳健康心理工作室介绍

地址:太原市坞城路115号(山西职业技术学院院内)

微信号:  xxwy1959    

QQ:583145674

个体咨询预约电话:13834637793(可以直接加微信)

网址:http://www.wyjkxl.cn

    长按二维码就可以关注我们了哦哦!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