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斌气哭蒋勤勤:情侣如何越吵越亲密?

陈建斌气哭蒋勤勤:情侣如何越吵越亲密?

心心点灯PSY 内地女星 2018-09-03 21:30:14 593

  

者:壹心理主笔团 | 茗荷

来源:心理公开课(ID:yixinligongkaike)


最近热播的《幸福三重奏》里,蒋勤勤和陈建斌夫妇的相处模式,掀起了好几场粉丝关于婚姻生活中各种分歧吵架的大讨论。


有一个场景令我印象很深刻:


身怀有孕的蒋勤勤让老公赶紧去收拾,然而陈建斌却说:







虽然后来老公在蒋勤勤的要求和指挥下打扫了卫生,但蒋勤勤觉得陈建斌打扫的并不合格,于是又自己去整理了好半天。


准备一起出门时,蒋勤勤想去衣柜里面找墨镜,客厅里的陈建斌一边葛优躺躺在沙发上一边不耐烦地催促老婆好几次,“好了没?”“可以走了吗?”“等你呢!”





在陈的催促下,蒋勤勤只好不高兴地关上柜门,跟丈夫一起出门。


估计是因为行动不便,蒋勤勤对着老公说“把门关一下”


陈建斌对此有异议,觉得很多窗户都大开着,关门完全没有必要。但最终觉得拗不过老婆,还是放下包包去关。因为并不情愿,加上之前做家务的分歧,激起了蒋勤勤的不满。


到了车上的时候,两个人之间显然已经产生一些不愉快,坐在座位上身体都是向两边倾斜的,显然在表达对彼此的不满。


“我已经很快了,什么东西都是我在收。你在那有什么可较劲的?”后来,蒋勤勤还忍不住哭了……


在这个事情上,我们来看看,陈建斌做错了吗?


他虽然并不情愿,但还是按照老婆的要求把卫生做了,也去执行了老婆关门的要求。我们可以理解到,他眼中的卫生标准比妻子低,也相信窗户敞开确实没有必要关门。


那么,是蒋勤勤做错了吗?


但是她即使是怀孕,也没有闲着,亲自动手打扫卫生,把家里打理得很干净。临走还不忘记提醒关门,可以看得出,蒋勤勤也是为家里操心的人。


所以,有谁是真的错了吗?似乎并没有。


有时候,吵架不一定是你对或者他对,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吵架难免伤感情。


那么,如何才能尽量避免这类型的吵架,甚至通过吵架变得更加相爱?


首先,我们需要看到,吵架背后的那些“潜台词”。



 01 

吵架的背后是未曾满足的情绪


我们之所以吵架,表面上看是因为我们双方对同一件事情的认知、态度都不相同,双方发生了争执,但事情绝非如此简单。


我们吵架,往往是因为我们好好说话的时候对方听不见,或者是反复地暗示或者明示需求,对方并没有积极回应或者满足我。


每一次吵架的背后,都有未曾满足的情绪。有学者研究表明,双方争执中,内容只占到 30%,而情绪却占了 70% 的比例。


比方说,蒋勤勤和陈建斌之所以因为“要不要关门”而吵架,表面上看,他们的分歧在于:


蒋勤勤认为要把门关上;

陈建斌认为窗户都开着,关门没有必要;

但这个背后,是双方都在通过争吵表达自己的情绪。


蒋勤勤想表达:


  • “我身怀有孕,你不仅不积极主动做家务,反而让我一个大肚婆在那里忙得团团转,我很委屈!”

  • “我干好家务,仅仅是让你等我找个墨镜,你都反复催促,我非常地不高兴!”

  • “我让你关门,你也要唧唧歪歪,我很生气!”


陈建斌想表达:


  • “我并没有不干家务,我是干了的,你在冤枉我,我感到委屈。”

  • “我去干了活,你又瞧不上,回头又来数落我,我很生气。”

  • “都要走了,你还这么慢,又要关门,你以为不高兴的人只有你吗?”


所以,双方二人发生了冲突,最终,以蒋勤勤哭泣,陈建斌屈服收尾。


因此在争吵当中,或许我们需要明白:不是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真的那么重要,而是在这些事情背后未曾被看见的情绪,才是彼此正在争执的点。


而吵架,只是我们在当时的情况下选择的一种沟通方式。


但事实上,情绪其实还并非吵架的根源所在。



 02 

情绪的背后是内心的执念


面对同一件事情,为什么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呢?


心理学上有一种不合理观念,叫“绝对化”是指人们常常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事物必定发生或不发生的想法。


它常常表现为将“希望”、“想要”等绝对化为“必须”、“应该”或“一定要”等。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产生某种情绪,往往在背后隐藏着我们自己的执念。


朋友芸芸的丈夫是一所学校的中学老师,平时工作很认真,也深受学生和同事喜欢,但是因为他学历一般,晋升的希望并不大。


芸芸看着丈夫的工作四平八稳,没有什么波澜,让丈夫去读研究生,将来可以走管理路线,有更好的提拔机会,或者是去机构做兼职多赚点钱。


然而丈夫认为,自己非常喜欢授课,不希望自己走管理路线,也并不想去读什么研究生。闲暇时光可以用来陪家人,比去赚钱重要多了。


双方经常在此事上发生争吵,妻子说丈夫“不上进”,丈夫说妻子“管得宽”一度还闹到了离婚的地步。


他们之所以吵架,除了情绪层面未曾满足的需求外,背后其实还隐藏着各自的执念。


芸芸的执念在于:


老公就应该朝着“赚更多钱,获取更高职位”的目标前进,如果没有这么做,就是“不上进”,不上进一定是不好的。


而丈夫的执念在于:


妻子就应该不要在我事业的事情上发表看法,这是我的事情,如果她没有这么做,就是“管得宽”


当他们各自带着自己的执念去要求对方的时候,一旦对方不能够顺应着自己的需求,冲突就立马产生了。


就像是毒舌作家傅首尔曾在《奇葩说》中说:“吵架,是为了维护我内心的秩序。”


其实关系中大部分痛苦,其根源就在于我们想控制他人,想让对方按照自己的期待来表现,一旦秩序被打破,就开始焦虑烦躁生气。


然而,每一个人都是完整而独立的个体,如果不能够尊重彼此的差异性,而总是要求对方,冲突自然是无可避免且毫无建设性可言的。


如果说,每一次的吵架都是亲密关系的危机,那么如何才能“转危为机”呢?


很简单,就是转化自己的执念



 03 

每个执念都有转化的空间


吵架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我们可以看见自己身上的一些执念。


比如说,一些你觉得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能在其他人的眼里是毫无意义的;而对方认为很重要的事情,你却往往也不在意。


芸芸夫妇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芸芸认为一个人必须要上进,升职赚钱,这是一个人成功和优秀必须具有的特质。


可在她丈夫眼里,成功的定义则不同,他觉得教书和家庭才是自己生命的意义,全心全意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是上进。


双方其实都没有原则性的错误,只是对“上进”的定义有所不同罢了。


那么,在看见内心的执念之后,该如何转化呢?


有一个方法,可以尝试一下:觉察自己想法中的“应该”、“必须”、“一定”,并把它们替换为“可以”、“也许”、“希望”。


比如,试着从“他必须要上进”,转化成“他也许要上进”;从”他应该做兼职多赚点钱“转化为”他可以做兼职多赚点钱“等。


当把这些词语替换后,再对比自己之前的想法,是不是发现有点绝对化了呢?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如果尝试用一个更宏大的格局去看事情,你会发现世界往往是中立的,而不是围绕每个人的执念而运转的。


给内心的执念一个转换的空间,能让自己的心境更加开阔,豁达,平和。



 04 

每个差异都是让自己变得“更完整”的机会


吵架的积极意义,除了可以借此看见和转化自己的执念,还是一个让我们变得“更加完整”的机会。


在情绪迸发的时候,我们都不愿意承认对方有合理的部分。当静下来后,或许可以思考一下:


ta说的是不是也是有一定道理?

这件事情一定需要按照我的标准去做吗?

ta对待这件事情的态度,是不是同样也走得通?


再进一步想:


我的方法,是不是也拥有缺陷?

ta的方法,是不是也有值得我借鉴的地方?


比如你擅长计划未来,而ta乐于享受当下,那么他或许也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呢?可能你常常为未来而过分担忧,而他常能保持平静愉悦的心去享受当下每一刻。


比如你一贯坚持到底,他有时半途而废,可能在你眼里这是半途而废,但换个角度,这可能也是一种适时学会放弃、不浪费效率的能力,是不是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呢?


在吵架的碰撞中和结束的复盘中,如果我们能够善于从中去总结学习,或许,我们能发现吵架所带来的一片新大陆。


成长在不同家庭背景、拥有不同人生经历的两个人,拥有差异和冲撞是正常的。重要的是,我们能从这些差异中发现对方合理的部分,汲取营养并成长。


那么,我们将会变得更完整,而双方的感情,也容易越吵越通透,越吵越合拍。



作者简介:心理公开课(ID:yixinligongkaike)作者:茗荷,用颜值说话的记录者。壹心理主笔团,一群与佛洛伊德抬杠的年轻人。


- The End -


喜欢的可以帮忙点点文末广告啵


直接与小编工资挂钩哦~

点一下5毛钱呢!求求鼓励!




 推 荐 阅 读  

【周末特辑】爱情如烟花

流言下的儿科女医生:网络时代,杀人只需动嘴

一个人成为高手必备的3种能力


心心点灯家长课堂


家长课堂开课啦!

每周二、周四20:00进行微信授课

届时会有不同教育、心理专家进行讲授

家长课堂是专注于服务家庭教育、亲子关系的微信群体

是您成为好妈妈/好爸爸的得力帮手

家长课堂与你一起,关注孩子成长每一步

扫描下方二维码

添加客服“心心”进群

更多课程,敬请期待

 长 按 下 方 二 维 码 

 开 始 你 的 心 亮 旅 途 

 ▼ 

业务专线:0351-5639399

心心客服:0351-2941668

心理咨询热线:0351-7227228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