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宏版包装近20年不变,娃哈哈被年轻人吐槽“太土”了?

王力宏版包装近20年不变,娃哈哈被年轻人吐槽“太土”了?

财经网 港台男星 2017-04-27 20:15:07 494


从1998年起,王力宏就担任娃哈哈矿泉水的代言人,至今已有将近20年的时间。在网络上,不少人问:为什么娃哈哈让王力宏担任代言人这么久?


也许娃哈哈认为,不换代言人能体现出品牌的忠诚度,但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喜新厌旧,一些年轻人直言,娃哈哈“太土”,看起来“很不中产阶级”。



说起娃哈哈,除了矿泉水,你还能想到什么?AD钙奶?营养快线?亦或是八宝粥?


作为国内最大的食品饮料企业,娃哈哈的销售额曾达到782亿元,掌门人宗庆后一度坐上中国内地富豪榜首富的位置。2010年宗庆后曾公开表示,2014年娃哈哈的营收目标定为1000亿元。


然而,2013年以后,娃哈哈开始走下坡路,这个有着30年历史的企业,从业绩上看,目前过的不算好,宗庆后离他的千亿营收梦想越来越遥远。娃哈哈究竟怎么了?

营业收入持续下滑

公开数据显示,2012年,娃哈哈的营业收入为636亿元,同比下滑了5%,这是娃哈哈首度遭遇业绩下滑,不过宗庆后在当年却将2013年和2014年的营收目标分别定为800亿元和1023亿元。


结果,201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782.8亿元,离目标还差2.15%;2014年,娃哈哈的营业收入为728亿元,比2013年下降了7%,成为业绩下滑最多的一年,比定下的1000亿元目标少了28%。


随后两年,娃哈哈的营收持续下滑,2015年骤降至677亿元,2016年继续降至575亿年,离一年营收千亿元的目标更加遥远,能稳住目前的销售额似乎都面临挑战。



同时宗庆后的个人财富也在缩水。去年10月,胡润研究院发布了2016年度《胡润百富榜》,其中宗庆后家族以1120亿元的财富排名第五,财富值较上一年度的1350亿元,缩水230亿。


不过,宗庆后表示,2016年上半年,娃哈哈在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依然缴纳了31亿元的税收。娃哈哈以前的利润率在30%左右,现在是20%。“一般企业一般利润率没有这么高。”宗庆后称,娃哈哈每小时生产54000瓶水,哪怕每瓶水只赚一分钱,利润也是蛮可观的。

为什么会走下坡路?

对于业绩的下滑,宗庆后把原因归结于造假和媒体炒作以及网络谣言。他认为,舆论环境对饮料行业的冲击很大,对消费者产生了负面影响。


不过,宗庆后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忧虑,“中国的饮料行业永远是朝阳企业,只要搞得好,我认为它永远会健康地发展。因为不管怎么样,人总是要吃要喝的。”


宗庆后


与宗庆后的乐观不同,业内分析却认为,娃哈哈业绩下滑的症结在于品牌老化、缺少创新、多元化拖累主业等原因。面对统一、康师傅以及区域品牌的竞争,娃哈哈以后的日子可能越来越难过。


饮料品牌老化,缺乏明星大单品


曾经的娃哈哈,每1至2年都有重磅新品横空出世,儿童营养液、果奶、AD 钙奶、八宝粥、纯净水、非常可乐、茶饮料、果汁饮料、爽歪歪、营养快线……但目前娃哈哈在饮料这个主营业务上发展得并不顺利,其明星产品始终停留在老产品上,缺乏“后起之秀”。



2012年,娃哈哈曾大力推出“启力”进军保健饮料市场,2013年又将火力放在“格瓦斯”上面,2014年则强势推出“富氧水”。然而,这些新产品或市场过于细分、或定位模糊不清、或渠道开拓不力,都未能在市场上占据理想的份额,纷纷归于平淡,难言成功。



宗庆后也不得不承认,娃哈哈的产品正面临“业绩低迷”局面。早在娃哈哈2015年经销商会议上,宗庆后曾对经销商们坦承,由于长时间内未能再次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品导致业绩乏力。


产品模仿风格强烈,创新能力不足


回顾历史,强烈的模仿风格似乎已经深深烙在娃哈哈身上。旗下产品“非常可乐”模仿“可口可乐”、“营养快线”模仿河北企业“小洋人”、“启力”模仿“红牛”、“HELLO-C”模仿农夫山泉的“水溶C100”,“啤儿茶爽”模仿“茶爽”……



有观点认为,娃哈哈的核心竞争力并不是源于创新,而是依靠对市场热销单品的快速仿制和强大经销商体系的竞争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抄袭已经成为饮料领域的行业病。娃哈哈旗下的“营养快线”被众多小企业争相模仿,营养优线、营养特线等仿品陆续推出。为此,娃哈哈还投入了800万到1000万元左右的费用用于打假。


在2015年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年会上,宗庆后曾表示,“我经常对研发人员说,娃哈哈发展到今天,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要不断创新。但这几年,我们的研发人员主要还是待在实验室里闭门造车,推出来的产品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很难打开市场。


多元化遇阻,拖累主业


2010年提出千亿目标后,“饮料大王”宗庆后开始探索多元化之路。他曾表示,娃哈哈在饮料行业已经做大做强了,是一个龙头企业,很难实现千亿规模的目标,所以要通过多元化来实现。


2010年,娃哈哈推出了爱迪生奶粉,高调进军奶粉行业,立志要两年时间内达到10万吨的销量、100亿元的销售额,如今市场份额还不到1%。2012年,娃哈哈斥资17亿元在杭州打造城市商场综合体——娃欧商城,并计划5年内在全国开设100家连锁店,如今娃欧商城人流稀少。2013年,150亿元巨资进入白酒业,但是仅半年时间,其先锋产品领酱国酒即传出靠内部摊派冲量的风波。



去年10月,宗庆后提出要向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业发展,使娃哈哈这个“生产饮料的企业”升级成一个“生产饮料企业的企业”。他认为,要利用娃哈哈的品牌和过程积累的渠道优势,嫁接新进入的产业方向上,快速实现合力,完成多元化布局和突围。



然而,从当前情况来看,娃哈哈的多元化战略并未能为主业分忧,反而可能成为拖累,分散了公司管理层的时间和精力。


业内人士表示,多元化绝非简单的“土豪式”砸钱,而且隔行如隔山,若寄望凭借饮料行业的强势渠道去打通其他多元化方向的坦途,娃哈哈只会从一个错误走向另一个错误。


消费者和渠道的变化


一方面,消费者在变化。娃哈哈的优势市场——农村与县城的年轻人,正源源不断地流往北上广深等大城市。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和消费观念的变化,饮料的功能,早已不仅局限于解渴与品尝口味,更主要的是彰显年轻消费者的个性、气质、身份。


对于90后而言,娃哈哈是一代人儿时的记忆。但在现今众多高大上品牌的冲击下,00后对娃哈哈的认知度普遍不高,而且娃哈哈品牌定位给人的感觉似乎只局限于儿童产品,作为大众类品牌,娃哈哈品牌早已老龄化。



另一方面,销售渠道也在变。过去,娃哈哈构建了庞大的经销商群体,在农村及三四线城市的销售渠道布局非常完善。但现在各地批发市场日渐萎缩,连锁超市、便利店、大卖场遍布城乡,娃哈哈却仍然依赖原有的经销商队伍。


此外,受经济的不景气因素的影响,食品饮料行业需求低迷,行业增速放缓。可口可乐、康师傅等多家饮料企业近几年的业绩也不尽如人意。但与娃哈哈相比,一些企业的产品创新表现却十分亮眼,如去年统一推出新品小茗同学、海之盐,很快成为市场爆款,并带来不少增长点。


结语

目前,娃哈哈的经营决策权仍掌握在宗庆后手中。有娃哈哈原内部人士透露,宗庆后一贯亲力亲为的性格导致娃哈哈缺乏人才优势,就连他的女儿、“接班人”宗馥莉至今仍无法进入娃哈哈的核心管理层。


宗庆后父女


4月初,宗馥莉担任实控人的公司与香港上市公司中国糖果签署收购意向书,引人猜想:娃哈哈要借壳上市?不过,后来娃哈哈表示这是宗馥莉的个人行为。而宗庆后此前也曾公开表示,娃哈哈不上市。


宗馥莉能否为娃哈哈带来改变?宗庆后会如何维护他的饮料帝国?值得期待。


财经网(ID:caijingwangwx)出品,转载请联系授权。


(参考资料来源:北京时间、证券日报、新浪财经、央广网、北京商报、钛媒体、中国经营报、新京报、中国连锁杂志等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