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色”关注
静园听风
回头望
文/任静
儿时扫地,大而化之,总也扫不干净,用母亲的话说就是画鬼符一样。有一次母亲实在是看不过眼了,劈手从我手里夺过扫帚,自个重新扫了起来。边示范边说:“孩子,扫地时要一扫帚一扫帚挨着扫,边扫边回头望,就不容易留下这么多碎屑。”以后再扫地时,我就格外注意起来,按照母亲的话去做,果真扫得纤尘不染。
从事工作后,有幸做了一名编辑,我们总编有一句口头禅叫“回头望”。就是把每周每期报纸拿出来仔细查找存在的问题,小到诸如错别字、语法错误、简称用的不合理恰当之处,甚至标点符号,大到选题的优劣、标题制作是否精致,新闻的配图是否可以凸显题旨、版面的布局是否合理,或者有视觉冲击力。因为我主持采编部工作,所以每次的回头望都得我亲自组织和进行,在每周固定的日子里,召集了全体采编,以及发行人员和客服人员,并邀请领导与会,大家共同阅读版面,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以便很好地发现存在的问题。
每次回头望,都是喜忧参半,发现潜伏的问题,总是一件让人欣慰的事情,能发现这方面的问题,最起码下期不会再犯类似错误。然而,总有一些倒霉蛋要受到相应的惩罚——一个错别字什么标准,不合理的表达或对一些报道的单位名称和人物有误的,也要罚。在主持回头望工作和出罚款通知期间,一直到领工资那个关键的时刻,我能感觉到弥漫在采编部的一些怨恨的气氛。有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他会认为我这点小小的错误,关你什么事? 这样上纲上线,单位发不起工资明说!
在回头望的过程中,我甚至是充当了“恶人”的角色,或者是很悲哀地由于把关不严,受到相应的经济处罚。虽然我们都知道“文责自负”这个简单的道理,但在事实中却没人愿意坦然承担这份责任。对于大家的怨声载道,我无意辩解,对于自己背负的黑锅,也只好默默承受。因为我深知回头望的宗旨所在——批评不是目的,罚款不是目的,回头望只是一种手段,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促进刊物提升质量的有力保证。应该说罚款还是有些震慑力的,尽管不能保证刊物办得美轮美奂,但在以后一次次的回头望中,大伙的火眼金睛几乎找不到明显的错误了,结果是值得欣慰的。
回头望,可以让我们把事情做得更好。地扫得更干净;刊物办得更有起色,保质保量,有可读性,最主要的是拥有可观的读者队伍。回头望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做人,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不妨经常回头——望一望,走过的路,如果没有悔恨,没有遗憾,没有落寞,是值得庆幸的。回首看来路,满眼尽是景色,谨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素朴人生哲理,从不幻想诸如种豆得瓜,种瓜得豆的好运气,做买彩票中大奖的美梦。那么,像农夫一样,满怀喜悦地挥起镰刀,尽情收割丰硕的成果吧。儿时,天真烂漫,无数美好的遐想如星星点点的鲜花遍布碧绿如海的草原;少年时,不识生活愁滋味,常常学古人为赋新词强说愁;青年时,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是象牙塔的骄子,是小有名气的才子,有一览众山小的豪气,有攀岩峭壁,搏击激流的勇气,也有跌倒了不服输的盛气;中年时,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懂得风雨过后见彩虹,安于平淡的生活,眼角眉梢去掉了不切实际的豪气和盛气,变得从容、淡定、乐观、豁达;到老时,再回首来路,时间过滤去了一切纷争和困扰,可慨叹此生无怨无悔矣。
回头望是一种人生态度。回头望可审视自我,脚印是否走的端正,话语说的是否得体,处事是否不够成熟,待人是否诚恳实在……经常回首,可以少走一些弯路,少受一些挫折,可以不断完善修正自我,可以活得洒脱自信,悠游自在。
作者简历:
任静,女,陕西省作协会员、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会员,现居古城西安。著有散文集《枕着你的名字入眠》《想要一座山》,长篇小说《本是同根生》、中篇小说《靳凤的本命年》,公开发表散文、短篇小说、诗歌等共计200余万字。作品散见于《文艺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监察》《中国环境报》《检察风云》《延河》《长春》《延安文学》等报刊杂志。
公众号ID
静园听风
微信:rj15877657309
欢迎邮购任静散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