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19双眼睛,打开艺术深圳!

通过19双眼睛,打开艺术深圳!

Amelie注目 内地女星 2017-09-17 23:56:09 749


点击上方“Amelie注目”可订阅我们哦


随着文字看音乐吧


Amelie

写 在 前 面 的 话




Amelie连续两天泡艺术深圳,带女儿伊娃,也陪伴朋友,更遇到无数同好者。

作为一名艺术观察者,我更关注那些怀着热情与爱,让眼睛与心灵沉浸在艺术中的人。

是的,这一次,我选择19个不同的视角,她们是艺术家、策展人、画廊主、藏家、艺术爱好者……是艺术深圳这个流动的空间里,我喜欢且欣赏的女性。

每个人从自己的角度出发,通过艺术深圳这个窗口,看世界,观照心灵,收获美好。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因为艺术而共聚于此,通过她们,看到生命的丰富、多彩、多层次、有趣味。

我感动于因为逛展览而令人沉醉的亲子时光,很多妈妈带着孩子,镜头里孩子的背影,有妈妈温柔的目光与浓密的爱。

这些场景,发着动人的光。

让我们顺着她们的视角,看下去——





我的两个问题

1、说说你对艺术深圳的观察、体验、观展或者参展感受?

2、你认为艺术深圳和香港巴塞尔的距离还有多远?尤其是哪些方面需要提升?



谢蓉

艺琅国际创始人


 

谢蓉(右)和艺术家黄佳在艺术深圳。


于我而言,艺术深圳的大多数展商与来的收藏家、艺术家都太熟了,所以观展体验就是在不停地打招呼,像一个party一样,想好好看作品需要再找人不多的时间来认真看!

巴塞尔(香港)已经是一个国际品牌了,巴塞尔艺术博览会是公认的当今世界上最高水平的艺术博览会,被誉为“世界艺博会之冠”,并以其悠久历史和巨大交易额而被视为是全球艺术市场的“晴雨表”。有效整合藏家资源与展商审查制度还有展商服务与品质,应该是一个博览会的几个重点!

艺术深圳只有三年历史,还比较年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然,中国特别需要本土的有影响力的艺术博览会,所以,希望艺术深圳越办越好,成为百年品牌!



郑念緹 Christina 

爱尔兰科林画廊中国代表




郑念緹(中)与藏家陈梅红(左)和 Artyoo 创始人杨子萱(图片由Artyoo提供)



今年是我第二次看艺术深圳,从参展画廊和参展作品的角度来说感觉容纳性更多,正逐渐开放。

与巴塞尔(香港)还是有距离的,虽然巴塞尔组委会进入香港才五(六)年,但那是一个在欧洲主展场经营了近半个世纪的董事会,时间的沉淀很重要。再,深圳没有针对艺术博览会的免税仓或免税交易港,这是现实中一个很现实的短板。


茹洁

Egg画廊创始人



我是第一次来艺术深圳,通过这几天的现场观察和与当地朋友的交流,感觉深圳的艺术氛围还可以。这里有深圳大学美术系,有一些知名的艺术家在这里创作。另外还有关山月美术馆和一些私人艺术机构和藏家。同时可能也因为与广州和香港较近的原因,所以三天来人潮涌往。

艺术深圳的规模大小合适,画廊好像以北京上海来的为主,所以参展的画廊和作品基本熟悉,而且基本上大家以平常心对待这个新兴的艺博会。


要问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的距离,那还是较远的。首先是展场的设备条件,其次是参展商的国际化,再就是藏家的参与度。 

至于有哪些方面需要提升,我认为第一是灯光的专业化和地毯的质量,第二是藏家晚宴酒会应该在晚上闭馆后或以自助的方式,这样便于大家来回走动与沟通。酒会的场所要讲究,酒会和晚宴应该由专业机构来做。



阮蓝莹Asia

五十五号院子艺术收藏顾问



我在台北有7年的画廊经验,这是第一次以艺术顾问身份与五十五号院子合作来深圳参加艺博会。我发现两边客户不同,深圳观众和藏家心态很开放,对艺术热情度非常非常高,希望了解更多的讯息。

在台北,藏家会快速扫一遍之后再针对有兴趣的艺术家细看,而这里人藏家并不心急,他们没有收藏购买习惯但是很有兴趣。我提供了很多艺术和学术的专业知识后,很多人会给继续在微信上问我许多问题,让我感觉深圳艺术市场非常有希望。另外,我发现深圳的观众人很NICE,不会自带保护色或者戒备心,这让我多交了不少艺术爱好的朋友,他们的素质和气质都很好,我相信未来会成为很好的藏家。


香港巴塞尔更注重品牌价值,已经形成画廊品牌力很好的背书。巴塞尔的目的更多元,不仅仅是销售,会邀请国际性的客人,做成不同地区的联盟。这是深圳目前没有的,我想艺术深圳可以以香港巴塞尔为参照,但不一定成为它。需要提升的部分是:要加强灯光,目前的灯光太聚焦了,会给作品造成影子,对观画是干扰。

深圳市场正在培养当中,这次参与艺术深圳的画廊带来的作品比较保守、偏年轻,有些画廊的作品有华丽加求噱头的意思。但是,一个好的展览,更需要更多元素,包括装置,影像,书画等。另外,这次艺博会也为一般民众学习的机会,现场广播经常提醒大家“请勿喧哗,请勿碰撞艺术品”,其实成熟的艺博会不会这样,但艺术深圳还年轻,正在成长,让普通市民有参与和学习机会,非常好。



王从卉

资深艺术顾问  独立评论人





这是一个逛起来很轻松的新兴艺博会。有70%的国内主流画廊到位,带着自家的主力艺术家作品。另20%主流画廊老板来现场闲逛体验评估是否明年值得参与。整体价位从2万到20万主力价格区间,是珠三角地区新藏家们很不错的入门级选购场所。主流海外画廊尚未实质性参与,也给本地新藏家的留出了熟悉国内画廊和艺术家的学习时间。不至于视觉混乱,信息量太大。


今年艺术深圳运营细节略显粗糙:VIP藏家邀请方面,目测新藏家并没有想象中的多;接待部分较为细致但接洽VIP嘉宾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BD VIP团队开发珠三角新潜在藏家工作需要更加深入。从运营面来讲,地毯粘脚,灯光不行,餐饮简陋,没有可以舒适休息歇脚的区域。艺术沙龙内容挺精彩,值得点赞,但设置的空间太小,音响不理想,影响效果。

至于推广部分,微信推送信息做的较为系统,简洁,各个画廊及作品信息浏览方便。场外深圳整体艺术生态越来越活跃,人气预热发酵气息浓厚,让人产生“深圳真的要努力的有文化起来”的赶脚,甚好!


覃京侠

策展人





这次艺术深圳整体感觉非常丰盛,从作品的种类、题材、艺术家的年龄和地域等等方面都更为丰富精彩,这与画廊的整体品质提升有关,另外很多画廊也根据他们对深圳市场的分析和期待带来了相应的作品,此外主办方和相关机构的活动也非常丰富和精彩。


相应的,深圳观众的回应很热烈,艺术深圳成为了这座城市的一个热点,一个时尚事件,甚至很多人特地从周边城市比如香港、广州、东莞、中山等等赶过来参观、购买。

艺术深圳的辐射力和热度、气场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很是令人鼓舞,相信这对深圳艺术生态有积极的催化作用。



蒯连会

艺术家



在艺术深圳二楼VIP室,蒯连会的作品获特邀陈列



在艺术深圳领略了各大画廊的精彩,大众和藏家对艺术的理解和热情更是在艺术深圳上展现了令人惊叹的爆发力。我属于闲散式泡展览。目前,在艺术展上和朋友们聚聊已经是我们朋友约聚最Happy的新常态。这样直观的交流也每每都会在不经意间获得一些关于艺术、生活的异于平常的体会。



爱美丽

90后艺术家




艺术深圳在艺博会里体量小,画廊及艺术家质量高、作品偏装饰性,很适合深圳新兴的艺术市场。

艺术是一种精神建设,所以博览会也不仅是行业交流那么简单,艺术深圳把全国重要画廊吸纳过来,不仅凝聚了本地市场的力量,还为市民带来了一扇窗,成为了新城里文化艺术推动中的重要力量。

目前艺术深圳还没有国际板块,国内大画廊前来,也还处于观望状态。我觉得艺术深圳和巴塞尔中间隔的不是一个香港的距离,而是未来的深圳将在全国以至于亚洲会有怎样的地位,所幸深圳是只正当壮年的鹏,展翅高飞只是时间问题。


陈晓勤

艺术维C创始人



这一届的艺术深圳比过去更当代了,整体展示效果(从展示到画作内容)都很棒!我留意了不同的画廊带来的作品,一些全国性的画廊带来当代抽象的作品比较多,尤其今年不少画廊推梁铨先生的作品,说明深圳有意推动架上抽象绘画的发展。对于行家来说,整体体验是很棒。但我也留意到,从大众传播角度来说,可能容易面貌单一,大众不一定能进入当代艺术的语境里。

一个博览会,最重要的是成交量,我有问过不少画廊主,五万左右的作品最容易成交,几十万的那种还需要培育市场,真正的大藏家才会购买。


另外,我认为博览会除了有架上绘画,还需要更丰富的艺术面貌,以及艺术跨界模式,才能更鲜活。媒体是作为博览会很重要的一个部分,甚至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可惜艺术界并不重视。把媒体展位放在二楼,有点形同虚设了,希望以后这块可以更为重视。但当然,我一直见证着艺术深圳的发展,它一年比一年好了,不仅开设讲座,还有不少网红、KOL在现场做直播(我自己就做了一场),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受众。相信它以后会更有趣,更多元。


胡亚光

大学教师



我和好友亚光在艺术深圳偶遇,很欢乐。


我带着儿子看展览,孩子自己拿着我的手机拍照拍到没电了,可见他的兴趣非常浓。孩子的视角和好奇的东西跟我完全不同,这是非常有趣的一个亲子体验,让孩子能够开阔视野,提升审美,对他用画笔表达自己的情感会有帮助。

我本人在大学教的是戏剧,对各类艺术形式都非常喜欢,经常跑到北京、上海、香港看戏。戏剧很多流派都是从绘画过来的,艺术其实是相同的。这次在艺术深圳,发现了不少惊喜之作,更是收藏了方力钧的一幅作品,非常喜欢,想挂在客厅里。另外,还对西班牙画廊的两幅作品很感兴趣,也喜欢曾梵志、梁铨、戈子馀的作品。


崔敏

美术教师




这是我第三次来艺术深圳,今年发现越来越多的家长带着孩子来看展览,最小的是怀里抱着婴儿来看展,说明三周岁的艺术深圳越来越受大家喜爱,人们对艺术的热情日益高涨,家长都很重视对孩子的艺术熏陶。

在我看来,艺术深圳逐渐成熟,已形成深圳的一个新名片,每年都很期待这艺术盛宴,来这可以看到一线画廊和许多重量级作品,大饱眼福。


徐洁

艺术家


徐洁和好朋友在展览场馆偶遇,欢喜合影。


今年的非常好,年轻人非常多,展会很成功。但与香港巴塞尔有比较大的差距,表现在规模、参展单位的国际性、全球视野、藏家以及观众素质上。对于下一届,我建议能够增加增加装置、雕塑、水墨、空间立体化大型作品,需要灵魂式的大型水墨装置作品,观众的体验感还不够,还需要更加大气,更加开放的眼光,做出更好的特色。



小五 

媒体人




好的作品是与观者心灵相通的,除了色彩、笔触、构图,你还可以感知到它背后的情绪传递。终于可以一个人安静地花上两个小时,漫步在这届艺术深圳的展品之间,有很多惊喜,眼睛得到放松,心灵得到滋养。


和悦

媒体人


Amelie和十多年的好朋友和悦


本届艺术展影像作品七零八落,影像画廊只有北京See+一家。See+的空间有国际影像大师的作品,还有近些年在国内有个性的摄影作品,可谓高水准,呈现出“净”与“静”的艺术场域,让人驻足。

喜欢美国摄影大师阿诺的作品。45年时间,他只用“自拍”一种方式,用自己的身体诠释人与自然的关系。十年前就收了一幅他的作品,今年展览再询价时已经翻了一番。我还收了后期制作大师尤斯曼的一张影像作品。他的暗房技术迄今为止,应该也还是登峰造极的,是写入摄影史的。

好的作品带给你的感受是可以穿越时空的,更可回归到上帝最初造你的小孩子时的模样。


张海燕

电视台编导、主持人


张海燕(右)在艺术深圳。


今天泡在艺术深圳,是一段非常愉悦来的与艺术共处的快乐时光。九个国家、六十多家画廊、上千件作品让我目不暇接。

曾经在欧洲、日本和香港看画展的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有朝一日能在家门口观赏高水准的作品,这次艺术深圳让我实现了这个愿望。与以前在深圳看过的画展不同的是,本届画展的创新元素较多,作品普遍水平高于往年。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很多家长带着小孩子来观展,让孩子从小就接触高雅艺术。


现场看展览,我发现影像作品数量之大出乎我的意料,有几十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缪晓春在沙龙现场展示的是运用非常新颖的科技元素,作品似一幅幅虚拟的、流动的画。

“世界画廊”第二次从香港过来参展。与巴塞尔相比,艺术深圳比较年轻,画家、作品都在成长提高,观众也在成长,观众的欣赏水平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在来自西班牙的“米格画廊”遇到画家林墨,他说,全世界的画展都参加过,这是第一次来深圳,他认为本次画展当代艺术的元素很多,对深圳观众的审美品味的提高非常有帮助。


徐松兰

媒体人




对于我女儿松子来说,这当然是一次有趣的艺术体验。原来,当代艺术除了画得像,画得美,画得有意境、有感觉外,还可以进行如此稀奇古怪甚至于让她感到恐惧的表达。而金属、塑料、木头、麻布等材料的各种组合,也比她惯常使用的素描笔、油画、丙烯颜料、水彩更让她脑洞大开。


吴思瑶

艺术爱好者




被我女儿格姐和她的妹妹凌晨姐两小朋友引导着,逛画展,画里传达的快乐和童真,让孩子们深受感染。画里传达的压抑和痛苦,被两小朋友一诠释,也是快乐和童真。带着孩子逛画展的感觉非常棒,是很有趣的亲子共处时光。


下面一组是思瑶拍的孩子,相信每个妈妈都会感动共鸣吧!




朱红

深圳太阳山艺术中心馆长




一个艺博会的成功看三点:1.人流量 2.服务 3. 成交量。我去的是首夜,大部分是主办方邀请的客人,人流量自然是有控制的,还不错。服务方面就是需要改进,尤其跟巴塞尔比起来需要进步的空间太大了,虽然vip夜有酒水赞助,但是是用塑料杯子,点心酒水也没有工作人员端着四处走动给客人,还要客人自己去取。优质服务的艺博会,会在展馆分布摆放一些高桌,让客人们可以聚一起边聊天边看看周围的艺术品。成交量就等18号发布了,我们期待。




申再丽

艺术爱好者



申再丽镜头的儿子在艺术深圳现场。



看展的过程真是一次洗涤心灵的过程,一件小小的艺术品在细致的品味中,也会有撼动人心的力量。如何欣赏一幅画作,提高自我的欣赏水平,感受艺术的魅力,这也是学习和体验的过程,让自己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美,体验更多的美,让艺术使生活更美好!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特别鸣谢!


往 | 期 | 回 | 顾


人 物

张小娴和喜欢她的姑娘们 | 严虹:我每天都和工作在谈恋爱 | 麦广丽:永远做最好的自己 | 焦媛:我每天都想逃跑 | 连芳,我身边最像唐晶的职场女性


随  笔

寻找安于内心的方式 | 步履虽不停,你能让自己慢下来 | 愿你时时有闲适心境,尽享处处美好 | 时间流走了,那些意义在哪里?


艺 术 展

李津,把中国水墨画到肉欲横流 | 丁雄泉——住进妓院画裸女的华裔大师 | Wow,价值几亿!20世纪书画大师真迹来了 | 彼岸花摄影作品展:你的时光在哪里,呈现就在哪里 


观 影 / 荐 书

中国式个人边界,把干涉当仗义,把模糊当亲密  |《纸牌屋》:权力链顶端的人,只说喜欢不谈爱 | 《欢乐颂2》:认知的天花板决定人生的天花板 | 让人羡慕的人生,到底长什么样?




苹果用户想要赞赏的亲们,在这里



 本期作者 

尹维颖


“Amelie注目”创始人,资深媒体人。毕业于武汉大学人文学院,先后在《南方都市报》、《晶报》担任记者、编辑。著有《注目:一位文艺记者的职场遇见》一书,热爱写作与旅行,希望找到更好的自己。



合作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