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Mook君,专属于你的思享后花园
你不会就看过一部《霸王别姬》就说自己是荣迷吧……
又到了这一天,4月1日,13年过去了,你在天堂还好吗?哥哥——张国荣。
我依然记得几年前看到的一篇《哥哥离世已9载,华语星空依旧寂寞》,相比于张国荣那样一个在艺术界的各个领域做到极致的人,以至于他的本人,他的人格、他的为人处世,提携后辈、低调、关心慈善等等方面近乎完美,现如今的华语星空是不可能有这样一位被许多国家的年轻人宠爱的艺人,更不要说如今在大银幕上活跃的往往是没有演技、依靠炒作和所谓的有礼貌在圈内名利双收的人。
比如韩国,在我极为有限的观看韩剧的记忆里,张国荣就出现了好几次,网上的盘点更是比比皆是。
互联上这时往往还会有另一个论调——这样怀念一个逝去的艺人到底有没有必要,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必要不必要的问题,我们是随着流行文化长大的一代,人们怀念艺人,与其说是怀念一个人,不如说是怀念一个时代、自己的青春、逝去的理想,所有的这些,恰如其分地聚集到一个人身上——张国荣。
我想,我们都是“后荣迷”吧,最先接触的是电影、才是音乐,为人,而在香港人们了解张国荣首先是一个音乐巨星。也因为如此,我们也许并没有那么了解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我们听他最流行的歌、看最知名的几部电影,以为这就是他,然而真的是吗?
今天推荐几本关于哥哥的优秀书籍,一个人的生活是万花筒,即便是Leslie,也只可能向大众展示他的一面,更多面,我们无从知晓。通过这些书籍,也许我们突然认识了一个不同的哥哥、一个原来有那么好的哥哥。以后总不能再说自己是荣迷,一问,也就只看过一部《霸王别姬》。
作者: 的灰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副标题: 张国荣的电影生命
出版年: 2006-9
页数: 630
定价: 12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806785577
张国荣说:人说猫有九条命,而做电影演员可以超过九条命,因为每一个角色都是一条新的生命。 因而我非常喜欢的灰的这个标题:与他共度六十一世。 这本书详细梳理了张国荣留下的所有电影,像是影评、像是花边、像是写给演员和角色的情书。
“你走开,不关你的事。”这是张国荣在荧幕上的第一句话,扮演《红楼春上春》的贾宝玉,但这是一部三级片,张国荣签订合同后才知道这一点,但已经没有退路。
这部戏无疑低俗、恶俗,恶意篡改原著,这也是哥哥早年生涯的心酸写照:一个有光明前途的留学生归国非要做艺人,专辑卖不掉、前好几部戏都是龙套……
香港因而有句话:连张国荣都要熬十年。
《烈火青春》:青春如同炎夏,催也催不走,但是一转眼,回首已百年
《烈火青春》被张国荣视作自己第一部真正的电影,(之前的几部大可不必再看)谭家明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之作,描述了一个群体的失落感和文化的无所依托。这时候张国荣,已经26岁。
1984年的《缘分》值得一说,因为它的修复版现在还在影院上映,28岁的张国荣,纯情至极。
张曼玉拍戏的时候对妈妈说:看到了世上最美的一张脸。梅艳芳则说:第一次见他就已经晕浪……
如今,两位已经离开,惹人唏嘘。但这部电影也仅仅是一部当时的青春偶像剧,若还有怀旧的心的你,不妨趁现在走进影院,再会哥哥。
从86年的《英雄本色》开始,大批张国荣的经典角色开始涌现。
86年,《英雄本色》,现代都市与传统江湖义气的完美融合,开创一个时代。
87年,《倩女幽魂》,“哥哥“一称的由来?从此书生都像他,女鬼都像王祖贤。
31岁的哥哥,像极了14、5的萌稚书生
88年,《胭脂扣》,负情是谁的名字,不复见十二少。
Leslie在告别演唱会上
89年,张国荣几乎是香港乐坛的天王第一,却急流勇退,宣布退出乐坛,移居加拿大。
而90年王家卫的出现,似乎拉回了这位对娱乐圈有些厌倦的男人,更是充分挖掘出了张国荣的独有气质。
90年的《阿飞正传》,王家卫找到张国荣时他已经严重发福,为了拍戏,张国荣迅速瘦身。大家都知道王家卫拍戏没有剧本,弱化故事性,更多的时候是拍摄一种情绪、氛围,张国荣的角色原本只是一个配角,但他和王家卫不断擦出的艺术火花,在影片最后,他最后成为了绝对的主角。
拍了几星期的梁朝伟戏份几乎全删,只留下了末尾的一个梳头镜头,这是剪辑谭家明的擅自决定,寓意一个阿飞倒下了,千万个阿飞站起来?但影片票房惨淡,续集胎死腹中。
93年,张国荣参演的三部电影《霸王别姬》、《白发魔女传》、《东成西就》都已经成为经典,《霸王别姬》里哥哥的倾城反串和特殊的题材,融汇中华国粹和浓厚的历史感,成就了影史难以逾越的高峰,张国荣身为一个香港演员,完美地塑造了一个人戏不分的艺术家的悲辛一生,到了这里,他不再被当作一个演员看待,而是一个表演艺术家。
94年的《东邪西毒》,似乎是文艺青年最爱的电影之一了。王家卫带了一大批人到甘肃荒漠拍戏,拍摄周期长达2年,为了节省成本,刘镇伟执导套拍了一部《东成西就》,上午拍哭戏,下去拍闹剧,演员来来去去,不可能一直留在剧组。这些人都被王家卫处理成了《东邪西毒》里的天涯过客,一直跟着剧组的演员只有张国荣,他也是最后一个离开剧组的,为此在艰苦的大荒漠被毒蝎咬了脖子,差点丢了性命。
97年的《春光乍泄》被称为香港回归大陆前的最后一部佳作。
作者: 志摩千岁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原作名: レスリーの時間
出版年: 2011-12
页数: 241
定价: 2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806787007
这不是一本传记,他只记录了张国荣一个极小的生活片段,出版两本写真集(《Leslie的所有》和《庆》)的记录,切入点很小,而且作者并不能算熟悉张国荣的人,但正因为志摩千岁和张国荣是”熟人之上,朋友之下”的关系,从这个立场出发,很意外地还原出了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哥哥”。
他心情不好时会说:仔细想来,也许我从未真正爱过别人,当时我以为自己是在爱着对方,一旦冷静下来后会觉得,自己永远是孤独的。
他被问及gay时会说:我不在意对方是异性还是同性,两种我都可以爱。为什么只能爱一种不能爱另一种呢?
拥有众多粉丝的他,在和作者讨论写真集的时候,会因为女粉丝夸奖那些照片而羞涩的满脸通红……
他还担忧着香港电影的未来,讲自己想做导演的打算,对家中的菲佣讲绅士英语,照顾工作人员的感受……
原来,这就是他。
作者: 洛枫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9-3
页数: 272
定价: 38.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63383030
这本书的全称是《禁色的蝴蝶:张国荣的艺术形象》,是一本很有学术范的书籍,不仅谈及了张国荣的舞台形象、自我意识等,也对媒体的宣传、哥迷文化的流行做了有深度的观察。
即便不论张国荣的艺术成就,他在性别方面的尝试也是开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风气,他是一个雌雄同体的人物。他颠覆了对于性别的固有认知、恐同文化,如果说这有什么意义,那就是将这个群体带到公众视线之中,寻求正当的权益和社会尊重。
易装的Leslie
除此之外,他在众多作品中所表现的身体异质化(《金枝玉叶》、《春光乍泄》)水仙子(自恋)的性格,和后期作品里的精神分裂(《枪王》、《异度空间》)都与现实中的Leslie藕断丝连,难辨真假。这些都被作者用反思流行的态度做了细致的描述。
至于“歌迷文化”,本书也做了一定的阐释,受众对于偶像的选择,反映着时代的文化品位,凝聚了都市里破碎的关系,增加了人们的身份认同等等,这种解释以一种去妖魔化的方式,理性地看待青少年群体的偶像狂热,相当有思想深度。
我们为何如此怀念张国荣,这里不妨借《禁色的蝴蝶》末尾的总结再作一次回答。
我看见伤心的你 你叫我怎舍得去
哭态也绝美 如何止哭
只得轻吻你发边
让风继续吹 不忍远离
心里极渴望 希望留下伴着你
用书抵御当下之浊流 愿思成全独立之人格微信ID:pereader
作者刘小流的号
▼有人置顶电影Mook吗?听说有人哎。感谢阅读。
电影,是一场奇异的旅行
书写内心,分享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