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电视节目已经成为满足人民对美好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当“流量明星”出演的“快餐式”电视作品充斥荧屏后,近期许多富含传统文化内涵的“清流综艺”也开始走俏荧屏。如何让电视节目真正为广大群众所喜欢,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此,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东方卫视中心主持人曹可凡。
问:请问曹代表,您认为目前我们的电视节目有什么问题?就您观察,老百姓现在喜欢哪些题材的作品呢?
答:我觉得当下电视剧或电视节目盲目跟风,对新时代呼应不足,深入现实生活、扎根人民的文艺作品还是太少。
我认为以现实主义的叙述手法,深入人民的生活和情感,书写能代表时代精神的现实题材电视剧素来最能引发观众的共鸣。
但回溯近两年在省级卫星频道黄金档播出的电视剧清单,不难发现,现实题材看似数量占优,但其中不乏滥竽充数,缺乏审美艺术价值,缺乏现实主义关怀的“伪现实题材”。比如,部分都市剧对改革开放发展成就的表现,仅停留在城市中的高楼大厦,都市人的奋斗被简单架空或是片面地描写为狗血的家长里短;部分情感剧无病呻吟,人物脸谱化,年轻人的情感需求被粗暴地归纳成“霸道总裁爱上我”的“玛丽苏”表达;部分青少年题材,过度消费留学、早恋、高考等话题,仅提供了怀旧、矫情、颓废的情绪等等,这类作品显然无法反映新时代蕴藏的实践、变革和进步,自然也不会获得观众的认可。
问:那您认为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在什么地方?
答:在商业资本的裹挟下,电视剧行业明显存在跟风现象,“伪现实题材”往往采用快餐式制作手法,仅借助数据造假等手段,抢占市场的主要份额。火了一部青春题材都市剧,其他同类作品都采用同样的套路进行炒作;火了一部有偶像明星的谍战剧,同类作品就都只知争抢人气演员,忽略了对剧本、创作的重视。
同时,许多电视平台默认这样“伪劣产品”在收视率上最有保障,低估了观众的审美能力,冷落甚至拒绝了许多有价值的现实主义力作,导致此类作品的投资、发行都不被看好。有些电视剧制片人或投资人不问剧本好坏,而以是否有所谓的“流量明星”出演作为衡量片子好坏的标准。
问:最近许多如《国家宝藏》、《朗读者》这样带有传统文化内涵、富有人文气息的综艺节目开始在荧屏走红,您觉得这反映了什么?
答:确实,当下的电视荧屏少了许多“有意思没意义”的娱乐真人秀,多了不少弘扬文化自信的好作品。
同时,十九大报告也为文艺创作提供了大量具有现实意义、呼应时代精神的优质选题。比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宏伟目标,要动用全党全国全社会的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东方卫视最近就响应号召,推出了全国首档精准扶贫的公益节目《我们在行动》。在这档节目中,主持人、媒体人、演员共同发力、深入调查,为贫困村、贫困户找出路,赋能造血,使之自力更生,达到良性循环。从节目的社会影响看,电视媒体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中国等选题上,都是大有可为的。
我觉得作为主流媒体,电视平台应该背负起媒体的社会责任,为行业树立标杆,引领风气。迈进新时代之后,如果此类书写新时代的节目未能长久地成为电视平台的主力军,如果电视平台在节目的价值选择上依然被网络娱乐热点牵着鼻子走,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影响力势必被削弱。
问:您觉得如何保证这样的“清流节目”细水长流呢?
答:应该说,此类呼应新时代的节目在省级卫星频道中数量、比重还是偏少,很多优质选题尚待挖掘。当下电视荧屏流行的节目,往往是高成本投入,低社会效应产出,对真实生活的反映和关切不痛不痒。
因此建议相关部门能定期、定量,提前推出相关优秀作品推介清单,鼓励电视台多排播此类作品。
在奖惩方面,应加大对优秀现实题材作品的评优、评奖,而不应只是单一的收视率作为评判标准。在现有“现实题材电视剧应达到当年黄金时段总集数的50%以上”的政策基础上,对于多编排获得评审体系认可的红色历史题材、现实主义题材佳作的卫星频道,应予以一定的支持和奖励。
从节目质量、社会影响等多方面展开考核,对优秀的代表作品进行一定的资金鼓励;同时可定期推出优秀节目的展播活动,打通各大电视台与网络平台资源,让此类节目更多地与观众见面。
作者 | 法治报特派记者陈颖婷北京报道
———————
◆ 上海法治报
法 治 力 量 共 同 传 递
微博| @上海法治
微信| Shfzb34160932
◆ 转载敬请注明来源
长按识别二维码 一键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