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绮贞,文青人设崩塌了吗?

陈绮贞,文青人设崩塌了吗?

幕味儿 港台女星 2020-01-04 10:30:35 979


陈绮贞曾在《九份的咖啡店》中写道:“窗外的景色像你没什么道理/这样的午后我在忠孝东路的咖啡店/这里的街道有点危险/这里的人群面无表情。

若干年以后的今天,四十四岁的她在忠孝东路上与一位五十岁的已婚男人热吻——我们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她是否真的知晓这个男人的婚姻状况。


但我们已经知道的是,在那条危险的街道上,她被拍下了一段热吻视频,而面无表情的人群,很快便将她推上了热门话题的榜首。



她当街热吻的影像,也引爆了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故事。与这个男人有着两个孩子的妻子,接连发声控诉陈绮贞,她甚至指出陈绮贞是她曾经的“疗愈偶像”。令人唏嘘的是,这起出轨事件让这位妻子最终删光了陈绮贞的歌、扔掉了她的CD。


在这位妻子的指控中,最为尖锐的当然是那句“披了文青外表的欲女”。


或许,我们确实很难将这些故事,与陈绮贞那些平静的歌声联系在一起。但在我看来,这种针对许多明星的、“人设崩塌”式的斥责,在陈绮贞身上似乎并不适用。




当然,她无疑是一种名为“小清新”的亚文化现象的代表人物。从亚文化的层面上来说,“小清新”与“耽美”、“杀马特”等其它亚文化具有许多相同的性质,它们都是现代都市主流文化的偏离者,只不过它们采用了不同的偏离方式。


而“小清新”所采用的偏离方式,是一种远离资本主义硝烟的、云淡风轻的、近乎自然主义的生活姿态。但诚如肯·盖尔德所言,虽然这种亚文化群体强调这种“个性化”、“异质化”的生活方式,但他们并没有放弃传统的社群式集体。


小清新群体以豆瓣网等平台为主要据点,喜爱旅行、阅读、手制美食、手磨咖啡、陈绮贞的音乐和岩井俊二的电影。陈绮贞凭借其低吟浅唱的歌曲风格、探讨生活时采用的小切口、对于相对微妙的主题和情绪的处理,成为了推动小清新亚文化发展的核心力量。



虽然陈绮贞可能并非有意为之,至在这种文化社群内部,她已经成为了一种教母式的存在。这当然也引发了其他人群的反感,这种反感的情绪一般会通过一系列标签化的话语来表达,诸如“矫情”、“装逼”等等。


在豆瓣上甚至出现了一个名为“我们都不喜欢陈装装”的小组,其中的核心成员将陈绮贞称为“陈装装”,因为他们认为她矫揉造作。或许这次五十岁男子那位妻子的控诉,也同样可以为这些人所用。




但有趣的是,陈绮贞这样的亚文化偶像,似乎与那种人设稳固的明星有所不同。首先,亚文化社群偶像内部就存在着某种悖论:一方面,这些个体想要追求个性和异质性;另一方面,偶像与社群又给予他们某种集体化的认同感。


因此,那种针对陈绮贞乃至小清新社群的标签化控诉,从本质上就是无效的。因为这种控诉针对的是一个被后发建构的集体,但小清新社群所立足的,其实是那种多样化的特质。


其中的个体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来挑战主流文化,而让他们团结到一起的并不是“方式”,而是“挑战”。所以“矫情”或“装逼”的批判,并没有触及这一社群的核心。




因此,作为亚文化偶像的陈绮贞形象,或许必须具有某种包容性与多义性。要将这么多反对主流文化、寻求独特生活方式的个体团结到一起,不够包容和复杂是不可能的。


陈绮贞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人的“疗愈女神”,恰恰在于她的作品具有某种惊人的包容性。她对生活小切口的关注,为许多琐碎的、甚至让许多人引以为耻的事物赋予了意义。


她为“嫉妒者”、“偏执狂”乃至“失败者”创作。可以想见,对于真正的偏执狂来说,她那句“其实你很悲伤/这很寻常/我亲爱的偏执狂”会显得多么动人。



对于亚文化社群中的个体来说,他们需要知道,自己与主流文化的偏离并不是一种错误。而陈绮贞能够包容错误,她为错误而创作。她在《Self》中写道,“再一次让我尝尽犯错的甜美/甜美瞬间”。


在她的官方网站上,如果你忘记了密码,那么当你在找回的过程中,她会为你发来一封邮件:“忘记密码在所难免。”或许人们已经太久没有被这么温柔地对待过了。



邮件页面截图


多义性或许是陈绮贞召集亚文化群体的另一个基础。“披了文青外表的欲女”之所以无法成为有效的控诉,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她从来就不是一个不敢坦诚欲望的创作者。


在《躺着你的衣柜》中,她令人颤栗地描绘了一种隐晦的、甚至显得有些病态的欲望——“你的身体跟着我回家了/我把它摆在我的床边”。

甚至她所谓的“文青外表”,或许也不仅仅只是小清新文化符号的聚合体,她的作品也并没有止步于琐碎的情绪。实际上,她的《旅行的意义》表述的是旅行的无意义;而她的《鱼》和《太阳》也包含了一系列可供读解的象征性元素。



最重要的是,这一切并不仅仅是“外表”而已。如果她真的像批判者们所说的那样,仅仅只是修饰某种“矫揉造作”的表面,那么她或许就无法召集如此庞大的亚文化群体。


对于错误的解构,以及对于生活碎屑的思考,或许真的内在于她的生活状态之中。她曾发表过一篇动人的博文,用以描述自己的“矫情”。




也正是她所关注的那些东西,和她所疏失的那些事物,让她成为了这样一个人。正如她在歌中所唱的那样,她会在年少的时候“穿着制服/骑着摩托车”在公路上飞驰,而她在知情/不知情的情况下,在忠孝东路的与那位男人亲吻,似乎也就显不出太多值得惊奇的地方


作为文化偶像的陈绮贞,在这起事件中唯一遭到威胁的特质,大概只有作为“小清新”亚文化核心的“避世”,但这种所谓的威胁,大概率是由外力导致的诚如她在《伤害》中所唱的那样,“不想听见谁的失望/不想讨好谁的期待”。


对于那些喜爱她的歌迷来说,或许只要和她一样,等待一切归入沉寂便足够了。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