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抛脸”于和伟,这回又“杀”疯了

“戏抛脸”于和伟,这回又“杀”疯了

围剿白日梦 内地男星 2021-04-30 19:58:13 660
点击上方蓝字“围剿白日梦”关注,欢迎把文章分享朋友圈。
【围剿白日梦(微信号killdaydream)原创内容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转载及合作请留言。


明天就是五一小长假,估计不少网友都已经收拾好行李走在回家或者出去旅游放飞自我的路上了。

还有些家里蹲选手,比如阿杠,不太想去人山人海的景点凑热闹,已经把目标转向了今年的五一档电影。大家有抢到想看的电影的预售票吗~


要说这个五一档被网友们惦记最久的一部电影,《悬崖之上》肯定拥有姓名。自从上周末首映之后,阿杠就没少吃到各路网友的安利。

光是预告片就已经让人看得心痒痒了 ↓↓


看到有不少观众表示,看之前没料到会被一部谍战片赚走这么多眼泪,不愧是张艺谋导演。

虽然这是他第一次拍谍战题材,但也不妨碍《悬崖之上》点映一开分就能拿到猫眼9.2、淘票票9.1的好成绩。

再加上集结了于和伟、译、秦海璐、朱亚文等众多戏骨演员的阵容配置,很多网友认为这应该是继《风声》之后又一部值得一看的国产谍战片。


阿杠看完之后最大的感受是,这应该是一部即使是平常不怎么看谍战题材的观众也会喜欢的谍战电影。因为无论从拍摄手法、剧情还是人物塑造的角度来看,你都能感受得到电影主创们的诚意。

这个故事围绕着一个名为“乌特拉”的行动展开,四名曾在苏联训练过的共产党特工要去护送一个叫王子阳的年轻人,他是从日军某营地越狱成功的极少的幸存者之一,需要靠他把日军拼命掩盖的那些丑陋行径向全世界揭露。

不过《悬崖之上》并没有把大量的镜头给到王子阳这个线索人物身上,而是把更多的镜头聚焦到了几位拼上性命护送他的特工和设法阻止这个任务的伪满特务科一众特务身上。


每次看谍战片之前,最怕的就是出现那种把敌方阵营当傻子的设定,好在《悬崖之上》没有。

这里面的共产党特工和特务们的智商、武力值都很在线,看他们斗智斗勇、飙戏的场面就十分过瘾了。


其中给了阿杠最多惊喜的是于和伟塑造的周乙这个角色,必须要给大家多盘一盘~

虽然在预告片里可能没有太多冲突明显的情节指向周乙的真实身份,这就正好就把更多的悬念留给了走进影院的观众们。


不是特工四人组之一,那自然就是身处特务阵营了。

当于和伟以一袭黑衣造型出场,就已经很符合大家对于一个冷血特务的想象:专注、冷酷、克制。


他在昏暗的街头巷尾中追击共产党特工的时候,就像是一个蛰伏在黑暗中的冷血动物,总感觉带着一丝玩味的感觉紧盯他的猎物。


他是高手,但他并不是那种把精明写在脸上的人,整个人的状态非常日常和松弛,容易让人对他放松警惕。人们都叫他周股长,看起来是个挺混不吝的人物。

你很难在于和伟的身上看到什么表演痕迹,但是只要进入了那个场景,一秒入戏是真的。对于观众而言,真实的表演往往最有说服力。


即使是身处敌方阵营尚且正反难辨的时候,周乙身上种种充满细节感的小动作和这份克制感都让人会忍不住想要对他这个人物探索更多。


让人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他在车里点燃接头的纸条,随后徒手熄灭火舌毁尸灭迹的这个镜头。


一通操作猛如虎啊,灭火手法炫到让人忍不住发问:这年头特务上岗都得整这种绝活了吗??


记得片花刚出来的时候还有不少网友质疑这个镜头是不是找替身拍的,或者是做的特效,如果是真的那也太疼了吧?结果证明还真是于和伟本尊干的无误。

张艺谋导演拍完这条都问他是不是把手烧了,于和伟老师还一脸风轻云淡地回答:没有(这谁看了不得夸一句高手在民间??


实际上,于和伟老师事后表示,拍的时候有没有肉味没注意,但谁疼谁知道哈哈哈哈(手法炫归炫,咱们这些非专业人士还是不要模仿了哈


看过完整的影片之后就会发现,周乙这个角色实际上是整个故事线中非常关键的一个角色。

而且最妙的地方在于,于和伟身上那种似正似邪的气质,正好为角色增添了更多神秘感和层次感,成功地将周乙这个前有狼后有虎的复杂角色推向了观众的视线中心。


共产党那边有叛徒、特务科有内鬼…冷枪之下,人人自危,所有人都命悬一线。

周乙并不是我们一开始以为的一个没有感情的冷血特务,恰恰相反,他身上背负着更重要的东西。但因为特务这层马甲,他的所有喜怒哀乐都只能隐藏在无声中。


当周乙在车里听到张宪臣那句“你现在,比任何人都有活下去的价值”,这场有关信仰的谜局正式拉开帷幕。


周乙跟楚良举枪对峙的那一幕把故事推向高潮,所有人包括观众都在期待着这一战究竟怎么做才能谋得一步生棋。


这一刻对于周乙而言,有千钧一发时的紧张但没有慌乱,有决绝但同样没有任何嘶喊。

他苦心经营的身份决定了他所有的动作必须滴水不漏、当机立断,才能重新赢回特务组织对他的信任,才能让这个“乌特拉”行动有继续进行下去的希望。


等到面对服毒自尽的楚良时,他的崩溃也只能被藏在无声中,隐忍克制的表情之下是翻涌的内心。

没有情绪上的大张大合,当担心、痛苦和自责等等复杂情绪在于和伟的眼睛里涌现又很快被压制下去的那一刻,观众很难不对这种悲恸的情绪感同身受吧?


所谓英雄,其实也都是被时势激发出勇气和光芒的普通人而已。

虽然可以为信仰义无反顾,但他们同样也有软肋和牵挂。只不过在这种时候,他们选择把大义放在了小我之前,选择把“生”的机会留给了更多的人。

这份有血有肉的“人味儿”让周乙这样的角色很好地跳脱开了大众对于谍战题材的刻板印象,更丰满也更有信服力。

当这个故事里的所有人,无论是正派还是反派,都跳脱开了很多谍战片里常见的那种符号化的、扁平的形象设定,回到有血有肉的现实中来,你就很难不被这组谍战群像里的种种人性闪光点所打动了。


这次周乙这个角色一亮相,不少观众都感慨于老师又杀疯了,“戏抛脸”是真的,看戏骨飙戏可太爽了。

想到于和伟在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觉醒年代》里的出圈表现,很多观众可能都是带着陈独秀的戏骨滤镜和更严苛的标准去看他的,期待在他身上看到更多惊喜。


讲真,在点开《觉醒年代》这部剧之前,基本没想过会有一部主旋律献礼剧能拿到豆瓣9.3分的高分。


而且那些打了五星好评的“自来水”里并不只有老一辈的观众,更多的是80后、90后甚至是00后的年轻观众,这种出圈程度完全称得上是今年众多国产影视剧中的一匹“黑马”了。

这部剧用实力证明,年轻人不是不爱看主旋律题材的影视作品。像这种足够尊重历史更尊重人物的高质量剧目就没有所谓的受众门槛,年轻人也会看得很上头。


在《觉醒年代》里,于和伟演的是陈独秀,讲的是以新文化运动为起点,成长于那个年代的先进分子和热血青年们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一系列故事。

虽然已经是于和伟第三次饰演陈独秀这个角色,但这一回他塑造的陈独秀并不只是大家熟悉的那个大思想家、文学家、新文化运动发起人。

他更多的是让观众看到了陈独秀除了有那些历史标签之外,其实也是个需要努力写稿赚稿费养理想、养家糊口的真实的人。


于和伟饰演的陈独秀,把表演的重心放在了塑造“人味儿”上,少了一些身为历史人物的“神性”,更多了些接地气的细节。

他不仅是博学的思想家,能够在讲台上洋洋洒洒地输出自己的观点和理念,自信又张扬。


他也是风流的文人,有文人的风骨和幽默感,夸起人来都三句不忘调侃。


遇到开心的事也是喜上眉梢,仗着跟蔡公跟他关系好,为了分享好消息会故意吓人家一跳(陈独秀能有什么坏心眼儿呢hhh


时不时还会冒出来一些“鬼点子”。

比如他会为了尽快凑齐创刊的钱,灵机一动想出给朋友卖墨宝这种“坑亲友”的小把戏,逗得在场的人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他有很执拗的一面,会因为跟儿子在理念上难解的分歧和误会,被气得直跳脚也想不出什么好法子,每次碰上都得吵一架。


也有很心软的时候。

比如在送别准备献身革命事业的儿子们的时候,即使是不常跟孩子表达爱意的他,也难以掩饰身为一位老父亲最柔软温情的一面,就很令人动容。


当观众看到了角色身上充满烟火气的那一面,自然也就更愿意去相信和接受角色的所说所想了,并且更能跟角色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魄所共情。


再往前细数,就会发现于和伟还塑造过不少性格鲜明、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

比如前段时间热映的电影《刺杀小说家》里代表着资本之恶的大老板李沐、《巡回检察组》里老道沉稳的检查组组长冯森、《猎毒人》里倔强桀骜的吕云鹏、《新三国》里的“刘皇叔”刘备等等。

你很难用哪一个角色去定义于和伟,但这些亦正亦邪各有精彩的角色其实都是他的答案。

 
最近这段时间,让于和伟出圈的除了作品,还有蹦迪梗和各种沙雕视频。

万万没想到,明明是个戏骨演员,竟然成了鬼畜区的红人。

尤其是“接着奏乐接着舞”那个梗,估计爱刷短视频的网友们多少都刷到过。


于和伟本人对自己的鬼畜梗也是挺上头的,在快本和《悬崖之上》首映礼上也被cue到现场蹦迪,一不留神就又给鬼畜区提供了新素材。


论冲浪和玩梗,于老师也是没输过谁。

被人问到如果匿名给周乙发弹幕会发什么,他说会夸周乙沉着、冷静…帅气、太帅了、怎么会那么帅(丝毫不打算含蓄哈哈哈哈


看到自己演的角色被央视夸了,他美滋滋转发说“不能免俗,那就凡尔赛本赛吧”。

没什么好含蓄的,干脆就不含蓄了,这种心态也挺好。


除了这种戏里戏外的反差萌,他的自律也是很多网友对他越来越上头的原因之一。

平时一直坚持的健身和保养不仅给他自己维持了一个更健康有型的体态,也让他在拍大片的环节可以尽情散发魅力(就说说这一出手这谁能顶得住?


有一说一,希望内娱的中年男演员们能多向于和伟老师多学习。

想要摆脱“油腻”,除了需要多打磨自己的演技,真的也得从身材管理做起。


看得出来于和伟是个很愿意去拥抱年轻人的生活的人,愿意接纳时下年轻人喜爱和流行的文化,能抛梗也能接得住梗。

不仅心态年轻,整个人的状态也是很开放的,这个时代艺人们为之奔命的流量和作品他似乎都兼顾了。在他身上,“要流量还是要作品”这个困扰着很多艺人的问题似乎有了一个答案。

但是细想一下就不难发现,他之所以能受到越来越多不同年龄段的观众的喜爱,究其根本是因为他选择了要作品。


就像他在一些采访里提到的“蹦迪不如有作品,还好我有作品”。对于自己在网络上的意外“走红”他不拒绝,但也是保持着警惕的。

他知道像蹦迪这样的梗带来的热度都是很短暂的,自己也并不会绝不会去依赖这个东西,只有作品才是硬道理。


正因为这些年有那么多好的角色和作品作为支撑,也有身为演员的自律和坚持,人们对于他的关注和支持才不会只停留在那些稍纵即逝的流量上。

而是不管大家对他的关注点始于什么,最后都会兜兜转转回到他本人身上,回到他的作品和角色上来。

带着这样清醒的心态去看待这一行的浮沉起落,也用最真诚且饱满的状态去对待自己热爱的演艺事业,这样的好演员真的值得被更多人喜欢。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