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是对一段宏伟历程的总结,
同时也是对一段更伟大历程的开启。
而这个必将实现的民族复兴的征程,
你和我,都在其中。
“我找到了我热爱的事业和方向,
我选择热爱和坚持。”
这是陈怡在不久前《扬子晚报》
“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
我在改革开放大历史中”口述历史中的
真诚讲述。
1978年12月18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8年-2018年,
40年的时光年轮,记录每一个人的变化;
40年的时代际遇,塑造每一个人的人生。
尊重历史,尊重人民,尊重期待。
“40岁,你的人生才开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用诗意的话语,
表达对中国改革开放的祝福与期待。
躬逢其盛,何其幸运。
致敬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
——陈怡
12月18日,12:18分,陈怡特别选择这样的一个时间,写下了内心的一段感受。
1978年到2018年,于我而言,正好是改革开放这四十年中重叠的一段个人成长史。
六岁上小学,念了四年,十九岁大学毕业,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江苏有线台(后合并更名江苏综艺)。
当时省有线台刚成立不久,用人制度全新改革,进行主持人全国公开招聘。那年刚毕业的我可以留校,可以去北京,也许是和江苏的缘分,又在全国招聘中得到专业、观众评选票数第一。1997年,19岁的我,背着小包包来到南京。
我父母都在机关工作,家里也从未有人从事这个行业,原本他们是希望我也可以成为公务员。高考前,无意间在报纸上发现浙广、北广同时招生,那年只能二选一。当时觉得浙江离家近,结果无心插柳柳成荫,我成了镇江一中那届文科班唯一上了艺术类院校的学生。入校前,就是一张白纸,唯一的基础就是小学念的是实验班,提倡“汉语拼音,提前读写”,普通话的基础还不错。
1998年,《非常周末》开播。我成为这档在很多方面开综艺节目先河的节目的主持人。
第一期就是零延时直播,对于初出茅庐的我是极大考验,真是很感谢当时整个团队和领导的信任。在中国电视大发展的黄金期,好的决策者,专业的团队,优质的资源,节目取得高收视率和影响力,收视最高到达42.63%。
《非常周末》火了,也会有更多的机遇,中央台北京台都投来橄榄枝。可能大家记得的是我2006年代表江苏台,作为新春使者参加春晚,其实2000年春晚,就是谢霆锋唱歌,董洁扮演新娘那届,我和后来主持《年代秀》的赵屹鸥老师一起被选为那年春晚的新人主持。还有三天就直播了,结果“推新人”板块因时长关系被取消。当时很多人觉得实在很可惜,那年22岁的我,却冥冥中觉得,这个结果更好。我了解自己的心性,需要更多的磨砺,知道自己的大方向和需要努力的节点。这一点我一直很清醒。
非周十年,我从20岁到30岁。
如果以抛物线图来诠释这十年我自己的心路曲线,25岁就是一个拐点。
很多人至今说起《非常周末》,一定会提起那期“涛声依旧”。他和我同年同月出生,比我大十天,是校友,共同主持《非常周末》三年。他出事那天,是我们刚刚录制完五周年特别节目的第二天。
这是我25年来第一次面对亲密工作伙伴的突然离开,没有给我任何准备。
当红综艺节目主持人意外离世的情况并不多见,影响之大可想而知。“涛声依旧”追思会,那是我十年来唯一一次单人主持,时长只有45分钟(常规1个半小时),就是这45分钟,当时AC尼尔森收视率26.67%。但是,我们都不希望,收视奇迹是用生命来交换的。
25到30岁,我迎来最艰难的日子,可能并不为旁人所知晓。脸上开始爆痘,一年比一年严重,而那个阶段的工作量又很大,江苏台,北京台,中央台都有节目。频繁飞行,日夜颠倒,更使得皮肤不堪重负。
人生有时候就是这么戏剧,曾经以为自信的一部分,却成为那个当下最沉重的负担。不愿意见人,不愿意跟人接触。会因为台上说错一个字,一个很小的问题,失眠好多天。那几年,我忌口各种可能会长痘的食物,几乎不在外面吃饭,进行很多治疗,就是没有好转。买了无数顶的帽子,除了可以遮痘以外,这似乎也给我最后一点安全感。
对完美主义的我来说,这确实一次漫长的艰难考验。是我跟自己死磕的那几年,现在我理解,另外一种意义上,这是必经的一段考验,这是一个磨砺的过程,而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
在经过一个个无休止的不眠夜之后, 迎来了一个转折点:2008。
在2008年“非周”主持人3选2的决赛中,我宣布退赛,意味着,我将离开主持了10年的“非周”舞台。这是一个临时的决定。虽然很久以前就想过告别,但决赛前的一个星期,我才真正思考这个问题。
2008年,跟《非常周末》分别,选择伦敦,做访问学者,学传媒经济,人生归零。就像抛物线曲线,回到起点。我一直相信,时间自然会给出答案。
结束留学生活回国,再做回主持人。心境可以融为八个字:深怀念想,一任天机。从水到渠成,到不忘初心、执着纯粹,所经历的那些磨砺,都是岁月馈赠的最好金刚石。
这些年我很骄傲的一点,就是无论世事变幻,从未放弃过自我修炼和努力,而现阶段的我也对自己很有信心,不会忘记在这一路真心帮助我的每一位。
从1998年的开始,到2008年低点,再到2018的到来,我经历的20年,就像时间给予的礼物。
从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到不忘初心、执着纯粹,再到极致完美,那些磨砺,都成了岁月馈赠的最好金刚石。
现在,我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最享受的事。以前的一切都显得云淡风轻,做回自己。在舞台上,“与现场工作人员、与现场观众一起呼吸”,是我认为的,主持人最好的状态。
而现阶段做的节目的名字似乎也有某种关联,在非常与非常之间,有一种连接叫缘来“不晚”,在周末愈发完美之前,有一种因“果”叫“缘”来不晚。我很珍惜,也很感恩。
一任天机,深怀念想。
以梦为马,永远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