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张译携手再燃战火!等待四年,做“好家伙”太不易

李晨、张译携手再燃战火!等待四年,做“好家伙”太不易

广电独家 内地男星 2016-10-12 00:14:49 343

2012年就开机拍摄的《好家伙》等了四年才迎来了播出。


对于这部风格独异的电视剧被雪藏四年,首担出品人的李晨曾发微博表示“如果诚意之作无法与观众见面,我就卸甲归田”。如今《好家伙》这部戏历经波折终于登陆北京卫视,也算是好事多磨。



这部剧凭借高口碑引发了广大观众的关注,除了李晨,张译两位主演的卖力宣传,开播当日更有诸多制片人、导演为其摇旗呐喊,可以说,这是被业内寄予厚望的一部作品。


通过大家的努力,《好家伙》的收视率从前十稳步攀升至现在的第四名,并且多次登上热搜榜前五名。对于一部烧脑的、非大众类型的电视剧来说,《好家伙》至今为止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草台班子到众星云集,兰式风格贯穿始终


继《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生死线》组成的“战争三部曲”后,有鬼才之称的兰晓龙便退出了众人的视线,蛰伏四年直到《好家伙》的诞生。


任何作品的产生,都经历过较长一段时间的积累和沉淀,谈及《好家伙》的创作,编剧兰晓龙说:“戏的制作本身就是一种积累,经验的累积加上不断的思考就会产生新的闪念,抓住这个念头不放,等到合适的空间和时间条件都具备的时候,顺其自然就成了每一部作品。”


“对于我来讲,都是一个完整的生命,是没有办法去定义的。从观众的角度来讲,一千个观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一部剧来讲,戏本身很重要,戏外带给观众的深刻思考更重要,这是一部戏的灵魂。”



兰晓龙


虽然有了成熟的剧本做保障,但因为兰式风格的叙事复杂、主题晦涩,兰晓龙当时并没有找到合适的制作团队,只得先和张译先成立了“两个人的剧组”。


随后,张译开始“招兵买马”,“我就从我能抓到的先开始抓,第一个电话就打给了李晨”,张译用一句‘组织现在需要你’把李晨从深圳召唤回了北京,两人为节省剧组经费还约定“片酬打折出演”。


之后,他们又邀请到了著名导演简川訸,“四个人的剧组”正式挂牌成立。回想起当初匆忙成立的“草台班子”,张译笑言,“我们没别的办法,就通过自己的社会关系,使出浑身解数来找人”。


经过不懈的努力,到正式开拍前,《好家伙》已经云集了著名摄影指导黄伟,以及高捷、杨新鸣、赵志君、王双宝、王烈、张殿伦、何杜娟、瑛子等众多实力派演员。



电影理念拍电视剧,一段“自找苦吃”的幸福时光


接到“草台班子”的电话,得知《好家伙》是兰晓龙的剧本,简川訸导演十分兴奋,马上就答应了拍摄。


作为一个秉承着“观众信仰”要有行业坚守的导演,简川訸进行了大胆尝试,不仅在拍摄器材方面采用配有十个镜头全景别摄像机,力争全方位呈现战争场面,还在拍摄理念上进行了创新,他对此表示“用电影的理念去拍电视剧,此前电视剧在叙述上过于详尽,压缩了观众的思考空间。


但在创作来讲,留白其实更加重要”。而他也坦言电影式的拍摄手法保障观众的观剧体验,无形中增加了技术难度,所以他也将《好家伙》的拍摄称之为“一段‘自找苦吃’的幸福时光”。



剧中张译饰演阴错阳差成为中共地下党“种子”的芦焱,为完成组织下达的任务而辗转于西北和上海之间,一路上被国民党追捕,被日本人威胁,被土匪洗劫,可谓是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


为了符合剧情设定,整个剧组集体“班师”西北进行拍摄,恶劣的生存环境让不少人叫苦不迭。


但在张译看来,拍摄的艰辛不只体现在过程的坎坷,更多的是内心的纠结,“芦焱看起来很纯真,但内心有无数团火焰。你要跟着他去体会家破人亡的经历,又要把他内外两种形象都展现出来,是非常难的,虐演员的心,也虐观众的心”。


而为了塑造好这个角色,张译与编剧兰晓龙更是在现场几度调整剧本,他认为,“好作品应该反复打磨,并且从来都不怕晚”。


在拍摄的过程中,李晨也曾多次和兰晓龙探讨角色,“我觉得兰晓龙笔下的这个人物比我呈现出来的更凶狠一些,我在表演的过程中还把他往回调整了一下,让他变得善良一些”。


比如,他们商议将为了生存而杀马、吃马肉的戏份删除,因为他觉得“时光狠辣的外表下其实隐藏着一颗善良的心”;而为了更好地体现时光内心的纠结和挣扎,他还多次恳求编剧“把自己写死”。


在他看来,手上沾染了太多鲜血的时光,死亡是他赎罪的方式,也是他最好的归宿。




李晨直言,这是他演过最纠结的角色,但是也让自己“爱得深沉”,“这个人物有一个成长的过程,有最痛苦挣扎的人生阶段”。


塑造这样一个颠覆往日形象的角色,对李晨来说,“这是一个寻求自虐的过程,这样的矛盾纠结特别有演头”。


四年等待《好家伙》: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蛰伏四年精心创作,想尽办法招兵买马,殿堂级别拍摄制作,当所有人都期待着《好家伙》能轰动一时,它却因为种种原因迟迟未能播出。


对整个剧组来说都是很大的遗憾,对首担出品人的李晨来讲更是不小的打击,只能写下“如果诚意之作无法与观众见面,我就卸甲归田”来表达自己的失落。而张译也放狠话“这个戏如果不播,我就不拍战争戏”以表决心。


一部好作品被尘封雪藏实在让人心有不甘,李晨示自己和兄弟们“都是抱着出现十个问题就解决十个问题,出现二十个问题就解决二十个问题的心态,真的用尽了洪荒之力”。


此次《好家伙》能顺利定档北京卫视,不仅弥补了整个剧组多年的遗憾,也为广大观众提供了一部优质的影视作品。然而对于瞬息万变的中国电视荧屏而言,四年多的时光,足以让一部剧从热门的收视种子,变成冷僻的压箱旧款。


近期,《麻雀》《胭脂》等口碑度较高的谍战剧也在播出,观众难免会将几部作品进行对比,当被问及“在收视率上会不会有压力”时,李晨表示“我们拿四年前的东西出来,跟现在的作品放在一起去比,我总觉得我们可能多多少少是吃亏的”。


这其中也包含着李晨心中的些许无奈,“尽管兰晓龙的作品本身会有一些超前意识,但是我不知道当时这种超前意识隔了四年还会不会超前,希望大家能够见谅,确实这是一部四年前的作品。”


对于收视率问题,李晨也表示:“现在能与观众见面,对于我、对于整个剧组来说,我们大家觉得能播出就是胜利。”



烧脑的兰式风格,再加上延迟四年播出,这部剧在播出效果上并不占优势,但《好家伙》却因为高口碑引发人们关注,不仅带来了高收视率和热门话题,也在豆瓣上获得了7.8的高评分,并以9.4分取得了口碑指数第一的成绩。


网友们不断发表、转发微博并评论“兰晓龙乃神人也”“爱上你的血性刚强,心疼你的英雄自戕。时光,好一个好家伙”“好家伙,思维和情感两方面都行云流水地享受着,张译一如既往的好,李晨出人意料的惊艳”。


除此之外,业界大咖们也对《好家伙》这部剧给予高度评价,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尹鸿教授就极力推荐这部剧,并表示“虽然是在一个红色的谍战故事的假定性的人物关系中嵌入了对人性、对国民、对革命、对历史荒诞的隐喻。文学化、作者化风格如此明显,兰晓龙之外,别无二人”。


作家孔二狗看过剧之后不禁感叹“追忆光辉岁月”;而知名编剧史航老师更是发布多篇微博力挺《好家伙》“日雷剧可以滚开了,兰晓龙的抗日燃剧来了”


如今《好家伙》开播过半,即将迎来整部剧中最大、最精彩的高潮情节,相信不论是收视率还是口碑都会再创新高。


四年的时间,市场风向发生剧变,但李晨、张译、兰晓龙等人为将一部好戏搬上荧幕的坚持始终未曾改变。

 

“广电独家”是广电业界第一订阅号,“影视独家”深度透视影视产业规律,由北京中广传华影视文化咨询有限公司运营,新版微信长按二维码图可直接订阅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