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格莱美的“最佳长篇音乐电影” 颁给了纪念Amy Winehouse(1983年9月14日 – 2011年7月23日)生平的纪录片Amy,在这个既非生辰也非忌日的日子,这则获奖消息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喧哗。没有毒后、酗酒,自残、滥用药物等等刺眼的标签,或者这样安静的氛围下,更适合纯粹地纪念这位过耳难忘的女歌手,才华横溢的创作人。
Amy 预告片,获本届奥斯卡纪录片提名
Billboard转载了一篇Dr. Drew Pinsky对纪录片Amy的影评。Dr. Drew Pinsky先生是一位颇受人尊敬的健康专家,HLN节目 Dr. Drew主持人,国际内药成瘾医学认证委员会成员,从事相关研究30年之久。他说Amy的声音是独一无二的,但是她所得的病症却并无特别,需要标准的治疗方案,那就是放下一切工作,专心治疗,不管需要花费多长时间。然而大部分歌手和明星都做不到这一点,总是匆匆结束,投入工作,而这种做法鲜少有好的结果。他说明星不想让自己成为每天花边新闻的主角,或不想因长时间治疗淡出大众视线尚可理解,但身边的家人都不能正确认识这种疾病,坚定地站在治好病人的立场鼓励病人接受治疗,是导致最终悲剧发生的最大影响因素。
翻开Amy Winehouse的新闻,她短暂的一生与那些负面的标签总是纠缠不清,甚至是死因也是简单四个字:酒精中毒。Dr. Drew Pinsky呼吁所有人,停止污化并正确认识瘾症,不要再让Amy的悲剧发生。
Amy Winehouse 摄于伦敦家中,2004年,图片:Mark Okoh / Camera Press
2003年,Amy Winehouse发行首张专辑《Frank》,获水星音乐奖以及两个英国音乐奖提名,开始在英国小有名气。专辑颇受爵士风影响,英国歌手Jess Glynne评论Amy改变了游戏规则,她说那时还没人像Amy那样勇敢。2007年,Amy发行第二张专辑《Back To Black》,全美销量290万张,获得第30届全英音乐奖最佳女歌手奖,第50届格莱美奖年度最佳唱片、年度最佳歌曲、最佳新人、最佳流行女歌手等大奖,成为第一个获得五项格莱美奖的英国歌手。
但环球公司却表示不会发行任何一首小样。David Joseph已经将其全部销毁,他说:“这是一件关乎道德的事情。在我的眼皮子底下决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现在别人也不会这么做。”2011年的试录歌曲集"Lioness"很有可能会是Amy最后的作品,也成为她短暂一生碎片式的终曲。
2014年Amy Winehouse的歌曲仍有40万次的下载量,歌曲"Rehab"在Spotify上的播放量超过3500万次。
本文部分内容翻译于billboard.com。
关注东蓝文化的微信:EasternBlue或是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