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粤明:生活就像酒的熟成 | 先生特稿

潘粤明:生活就像酒的熟成 | 先生特稿

时尚先生 内地男星 2020-08-04 21:00:04 654


本文共3944字,阅读时间约为12分钟。


刚蒸馏出来的酒青涩、浓烈,缺少质感,潘粤明觉得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就像是酒质熟成的过程,需要一些时间的沉淀。



撰文:张雅丽

摄影:鄂坤(EK STUDIO)



工作人员都知道,潘粤明的拍摄比别人更高效一些。进入摄影棚后,潘粤明自然地微倾身子,跟身边人问好,用“您”称呼在场的所有人,习惯说“麻烦了”。拍摄以及等候间隙,都极少做出与拍摄无关的表情和动作。在休息间里的长沙发上,他保持了当时上《最强大脑》时被做成的表情包的那个坐姿:双膝并拢,双手放在膝盖上,上身端正。他时常安静地低着头,但几乎会跟进进出出的每个工作人员道“辛苦了”,遇到寒暄,他会立刻站起身来与人双手相握,脸上带一些中年男人不很常见的羞涩。


在采访中,潘粤明聊起自己的这些特质,很自然地在当中找到父母的影子。


母亲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善良勤恳;父亲 60 年代考来北京读法语,喜欢写字画画、好学沉静,安静到在生活中有些“闷”。


他出生在上世纪 70 年代中期,一个充满秩序又浮现活力的时代。这让他在日常生活中既有规矩,又在个人选择上展现出一丝不乐于因循守旧的“叛逆”;与当下的娱乐圈相比带了一些老派,又在生活中充满童趣。在他的微博和 PSS 店铺中,出现最多的是他画的熊猫,他说:“喜欢熊猫,有阴有阳。”

 

过往的成长被四合院儿浓浓的人情味和善意包裹,他在曾经的报道里说,自己一直以来遇到的都是好人,老师同学、街坊邻居都很友善。他用“普通的北京小孩儿”来形容自己——懂规矩,但比较“懒”。


而父亲对于潘粤明在性格上的影响从少年时期就能初见端倪。


3 岁开始,他被父亲按在板凳上练习“写大字”。练字的本子是父亲用改锥扎透宣纸,用线绳串起来缝的。小潘粤明怕极了自行车轴承空转的声音——四合院里自行车一抬进院子就是大人们下班儿了。他竖起耳朵听,跟院儿里街坊打招呼的是不是父亲?父亲回来,就意味着他要边择菜,边在小潘粤明旁边盯着写完作业再写一两篇儿“大字”。


练字是安静且枯燥的。案几坐穿的日子,或多或少给予了他一些耐性。他甚至有些骄傲地评价自己的一个特质是可以常年保持一两种习惯,“像现在的微博签到、偷能量什么的,都难不住我。”


“那时候不知道为什么而写,就知道天天练字的日子不好过。”之后,关于为什么写大字的答案,他在 2015 年才找到。


少年时期一直到 2015 年 11 月之前,笔墨纸砚以一种“既近又远”的距离存在于潘粤明的生活里——在父亲那儿天天能看到,但自己从来不乐意碰,“它就是老人解闷儿”。那一年他断断续续地演着几部电影,朋友带了套笔墨纸砚,他跟着朋友一起抄起了《心经》,从此就再没有停下。后来他密集地去写小楷、写行书。收工之后,妆都不卸就摊开毡布写一些。“雷打不动”,他这样形容当时的状态。直到后来,《心经》不自知地烂熟在他心里,只用 28 秒就能背完那 260 个字。



就像当公务员的父亲刚退休的时候,书法陪他度过寂寞的时光一样,潘粤明在这里也开始找到了自己的世界。


13 岁那年,那个肆意地奔跑在大栅栏胡同里的北京男孩把自己的名字改了——粤,父亲来自广东;明,光明的明天。


父母对于潘粤明来说,是用行动旗帜鲜明地教会他“真诚”、“做个标准的好人”,以及在自己认知范围内做个有用的人,比如考个大学、去单位上班,但在表演上,潘粤明不断进行自我教育。


小时候的潘粤明属于那种长得挺顺眼、老师挺喜欢的小孩,但父母从来没想过让他去从事文艺行业。读小学四年级的潘粤明看到《少年画报》上有个相声叫《生搬硬套》,就拉着同学一起表演了。“那时候感觉挺嘚瑟,但也特紧张。”这样的表演经历,让他觉得,自己需要通过一些方式来磨炼自己“内向”、“太矫情”的性格。


他开始和同学们一起到“儿艺”等地方参加关于艺术表演的暑假兴趣班。在这之后的潘粤明,一些变化显现出来:一方面,变得开朗起来;另一方面,接触到圈子里的伙伴越多,越知道自己无法再去做一个日复一日在办公室里工作的上班族。


这种源于喜爱的纯粹,后来也体现在他的表演中。2006 年的时候潘粤明在第一次看到《鬼吹本》原著的时候,就对这个故事产生了兴趣。2018 年,他终于拿到了《鬼吹灯 怒晴湘西》的剧本,这本子他太喜欢了,说,只要是这部戏,演谁都行。之后,他一口气接下了这个系列,成了黄渤口中“最走心的胡八一”。



从 1994 年第一次以电视角色出现在荧幕里,到之后的二十多年演艺生涯,仔细来看的话,潘粤明的所有高点之前都有一个落点,这是一条像驼峰一样的曲线。一个落点在 1995 年高考失利之后到了北师大读书三年,高点在 1999 年毕业那年去拍了路学长导演的《非常夏日》,开始接连拿奖。下一个落点,在 2012 年那场被全国围观的家庭纠纷,而高点在下一个 4 年来临, 2017 年里他因为出演了《白夜追凶》,一口气拿了六个奖项。


关于这两次起落,他甚至没有投入过关注和思考,只是没有停下,一直在走。


25 年前的那两次考学失败,他毫不伪饰,“没考上就是没考上”。这种坦然平和,可能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之后的潘粤明,还是“成了”。


20 岁的潘粤明,用尽所有可能地进入到令自己开心的剧组,这些尝试使他变成了今天的潘粤明。1994 年,不少人知道他走到了台前,出演了人生中第一个角色,94 版《三国演义》中的孙休。但也许只有少数人知道,他也转身走进过幕后。


那一年去面试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的一部十集的电视剧,导演说他,小孩儿形象不错。


“我什么都能干。”这是真的,潘粤明几乎没怎么思考就接上话,“只要让我在剧组里我就喜欢来,我真的什么都能干。”这是 20 岁的他最真实的想法。


这一次他没演成戏,成了场记。他骑着自行车领好场记单,用道具小黑板、粉笔、白油漆画上就能做场记板。为了省钱,制作团队把他送到北影厂的招待所里,跟着电影学院的老师学了三天剪辑。密密麻麻一地的录像带,导演赵元怎么说,他就怎么剪。赵元老师是个极严肃认真的人,挨着骂,潘粤明跟了整部戏,“找任何一个镜头都难不住我。”十集电视,半年跟组,他摸清楚了拍戏之后的逻辑。


1995 年和 1996 年两年,潘粤明都止步艺考三试,只差那么一口气。那天,潘粤明站在筒子楼的厨房里,告诉父母自己进了中戏、北电两所学校的三试时,他们手上剁肉馅的动作并没有停下。“没有兴奋点,还是不明白我为什么非要去考一个艺术院校。”但过去的经历让年轻的潘粤明坚信,自己可以凭借这个行当养活自己。


再次备考的这一年,他跑去广告公司打工。工作间隙,他跟着认识的同学跑到学校里看高年级同学的期末汇报。“站在暖气片上,边看边想边羡慕,挺有意思。”


他在第二年受到周坤老师的邀请,进入了北师大艺术系的影视制作大专班。在师大读书的日子,他印象最深的是周传基老师的课——那个跟马三立似的精瘦老头,上课穿得西装革履,爱抽大前门,随便给他一部片子,都能用一副烟嗓从色彩、影像、叙事等方面批判一节课。“特别牛。学到的东西都货真价实”。潘粤明在表演班上了不到一个学期,他意识到自身条件不算优秀,主动申请转去了影视制作班。他对于表演的热爱很宽泛,喜欢剧组,喜欢这个行业,“只要能沾边儿就开心。”


在转到制作班之后,潘粤明从没有感受过台前转向幕后的心理落差,反而觉得如鱼得水。作为画画特长生进入重点中学的潘粤明,对于透视、构图驾轻就熟。视听语言课上,老师课上把《勇敢的心》、《谈谈情 跳跳舞》这些名片的场次拿出来,分析一些镜头的意义和表现形式。这些看似与表演缺乏直接关联的东西,让潘粤明在日后的表演中能更精准快速地理解导演的意图。某一天,他发现自己一下子懂得了什么叫“构图”,他可以在自己脑海中构建一个立体空间,然后从任何角度观察自己,神态,情貌,他在生活中用这种自己构建的客观视角观察自己,“就跟摄像头似的。”


在这之后的潘粤明,带着一种平和、执着进入了演艺圈:用“只要沾边就成”的心态找制片工作,结果接到了戏。


1999 年从北师大毕业时,他是同学中最普通的那一拨,去“扫楼”找工作。


“我没办法不普通。”父母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对这影视行业完全不懂。他跟着同学一起,找系里有相机的同学,花 20 块拍了一组写真:师大边儿上的胡同儿,连着的后海和格子衬衫的青年。这组照片被路学长导演相中,他后来成了《非常夏日》里的雷海洋,成了《情不自禁》里的小白,成了许仙。


曲线在 2012 年出现拐点。这一年,离婚和误解一起汹涌而来。


像当年考学失利一样,他没有停下,而是继续走。转年他连续拍了三部电影,《大嘴巴子》、《脱轨时代》、《怒放》,现在来看,都像是带了一丝生活的隐喻。他将自己当时颓废的生活状态开放给电影,尝试了更多现实主义题材。而两年后,他笑称“为了吃饭”,去尝试了第一部话剧,而正是在对舞台的接触中,潘粤明被发掘出了唱歌这项舞台表现的技能,“如果没有前一年演了话剧,我根本不敢跑到舞台上去唱歌”。2016 年,他在《跨界歌王》的舞台上唱《快让我在雪地上撒点野》在内的八首歌,让《白夜追凶》的制片人袁玉梅看到了他身上那种“悲悯又坚毅的力量”。后来,他成了那个能在《白夜追凶》里同时扮演哥哥、弟弟、扮演哥哥的弟弟和弟弟扮演哥哥四个角色的演员。


现在人们还会提起《白夜追凶》里的关宏宇、关宏峰兄弟,但潘粤明已经朝前走,想要筹备自己的画展。只是由于疫情原因,原定在今年 7 月的画展被搁置。他曾经想象过画展的主题:粉丝的画。他设想,把存在手机的那将近一万张微博上粉丝的绘画作品打印出来,这些画里有手绘的剧照、有雕刻、编制和印章还有摄影作品,他想要把这些从墙板到天花板,铺满展厅走廊,用这种充满艺术气息的方式,“向他们表示敬意。”


如今距离潘粤明人生中第一次获奖——靠《非常假日》拿到“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新人奖”刚好整整二十年。那个“非专业出身”的北京青年,在二十年后,成为了行业里一个成熟的男演员。他已经拿过很多奖项,但认为自己的高光时刻还没到,“反正一直往前走。”


这就像酿酒,时候到了,总会平顺地进入到漂亮的容器里,在潘粤明看来,重要的是,在过程中别停下。




C o n t r i b u t o r s


执行:Kyra

新媒体责任编辑:Neil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