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之光】赵子琪:灵魂不需要伴侣

【爱之光】赵子琪:灵魂不需要伴侣

彼尚family 内地女星 2015-10-03 09:57:16 72

撰文/张涵予 摄影/董河 编辑/赵晓梅


赵子琪说,那时候的自己内心还是有很深的黑洞,想要抓住一个人爱来爱去,但事实是,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满足你情感的黑洞,你必须自己调整状态,学会找乐子,去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事,学会与自然恋爱,与自己恋爱,学会在无数个悲喜交集和长途跋涉后,享受最好的年华。

今日音药:


Summer

久石譲 - 「菊次郎の夏」 オリジナル・サウンドトラック


赵子琪,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曾是中央电视台《生活》栏目的主持人;后转行影视表演,代表作品有《别了,温哥华》、《我的青春谁做主》、《一日夫妻百日恩》等。



路金波曾说,赵子琪是个奇葩。两年前,这朵奇葩曾说过一段金句——我拍的那些片子全都烧毁了,也不会给世界造成任何损失。到今天,赵子琪依然这么认为,因为她很清楚自己不喜欢什么,她不喜欢亲热戏,至今依然抗拒,有很多禁忌,做不到为艺术献身;她也不喜欢演那些和自己特质离得很远的角色,所以她说她一定不会成为一个出色的演员。她也没有尝试去改变,而是顺着自己的喜好和节奏这么走着。


两个月前,这个一向优雅知性的女演员爱上了木工活,并一发不可收拾。每晚等女儿“小火星”熟睡后,便迫不及待地跑到打磨间,捏起厚厚的磨砂纸,戴上PM2.5的口罩,精心把一个个木勺木盒磨出光滑。细密飞扬的木屑,在脸上手臂上渐渐铺上一层薄薄的沙。


韩寒在《后会无期》里说,你连世界都没见过,哪来的世界观?对于赵子琪来说,她正从最拙朴的事物开始学习重新了解这个世界:一件木工作品的透视关系、一片树叶绿色中的不同层次、一朵花的形状与香气、一块手工饼干的配料,女儿的一个微笑和一个新词……她说,动手做事改变了她的世界观,让她对物品有了发自内心地敬重和珍惜。


如今,这个曾经内心有黑洞的“重度拖延症患者”成了再也不迟到,想到什么就去动手,执行力超强的“行动者”。她说,当把关注点不放在自我身上的时候,人就自由了。


真正的强大是内心没有对抗



赵子琪她在军队大院长大,父母给予了严格而保守的教育,她说自己即便在做央视《生活》栏目主持人时,依然害怕采访,会脸红心跳,害羞自卑。演员的工作解放了她的天性,让她渐渐找到真实的自己,敢于表达内心的声音。“我不再信奉谣言止于智者”,那时候,她对媒体说自己很强大,“退路是留给笨蛋的,我要活得灿烂”。几年过去了,赵子琪说,那时候的自己,内心还是有对抗,而现在噪音完全干扰不到她,因为要学的东西太多了。当注意力不放在自我身上的时候,人就自由了。


心探索:看到一些采访,你谈到以前的自己很不自信,内心很弱,后来内心强大很多。你是怎么完成这个过程的?


赵子琪:我觉得强大分不同的境界,比如一两年前面对别人采访的时候,我会说我很强大,但是今天回头再看,那时候的强,是说当遇到反对的声音,其实内心是有一种对抗的——我要活得好好的,不能被你们打败。今天,这种对抗没有了。


心探索:彻底没有了?


赵子琪:对,所以我觉得到今天才是真正的强大。这半年我学了很多东西,动手做很多东西,我开始关注一个什么样的器皿是很舒服的,放在那里的形态能让人安静下来,会关注一些木制品,关注它们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对很多东西充满好奇。以前有一半的时间我会关注漂亮的东西,另外一半时间关注自己的生活、工作,以及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现在我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关注外部世界,像干海绵一样,特别想学很多东西。




心探索:这个改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赵子琪:从我真正动手做东西开始的。学木工这个经历,对我来说是挺重要一个转折。你会发现原来一个碗要成为一个碗,需要那么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前一段时间看了一个大马士革刀的制作过程,怎么样去敲那个钢,把它敲成刀的形状,怎么打磨,再拿那个皮子做一个套,最后刀塞进套里的时候,我眼泪都快出来了。以前会觉得很多东西都是很容易得来的,到现在开始自己动手做,整个世界观发生了改变,世界观的改变也会影响消费观,比如,以前我会随随便便买一个东西先用着,现在我宁愿等一等,真到最喜欢的出现,哪怕比较贵,我愿意多花一些钱买回来,我知道它成为今天的样子是非常来之不易的,我会好好地珍惜它、爱护它。现在我会自己洗碗,洗的时候会触摸到它的纹理,每一个盘子都有自己的皮肤和轮廓,其实是很享受的一个过程。


以前我是一个重度拖延症患者,当我开始做手工之后,跟以前完全变了一个人。以前不知道为什么老是迟到,执行力特别差,脑子有很多想法,但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去做。我觉得这跟内心还是有关,我现在就经常早到,变得特别准时,特别有执行力。


心探索:想要有真正的改变,身体得先动起来?


赵子琪:我以前特别喜欢看心灵成长方面的信息、书籍,包括一些新的理论,说实话最近看的比较少了。以前我更多停留在大脑中,总在想我们活着应该怎样,怎么活着是更好的。你的大脑甚至告诉你,不要贴标签,不要给自己设置条条框框,其实你恰恰是贴满了标签的人。这些标签就是:我是热衷心灵成长的人,我是热衷禅修,研究佛法的人。


我觉得人只有动手去做的时候,你才真的获得了一种力量,你不会想成为什么人,你不会去想怎么过是对的,你就一天一天过就可以了,你会忙得没有时间,反而把大脑空出来了,整个人有很不一样的状态。以前我敬佩那些满腹经纶的人,会忽略实实在在做事情的人,觉得人家的觉悟比较落后。现在我觉得手工艺人境界都超高,否则他们不可能将原材料做成一个用品,这是很了不起的过程。


心探索:话说回来,也不是每个人什么都得会做的,人跟人也是互相依存的。


赵子琪:问题是,我会的东西真的没有什么用。


心探索:文学艺术也很重要啊!


赵子琪:问题是你的艺术都停留在脑子里,做不出来。以前我老骄傲,虽然我什么都不会做,但是我有鉴赏力,我知道哪个好看哪个不好看。现在真不好意思说这话,想起来都想扇自己,你什么都不会做,还妄谈有鉴赏力,你最起码要了解它的制作过程。想想以前那种内心的优越感都不知道从哪儿来的,好无知啊。


心探索:上次我们采访赖声川夫妇,他们谈到去不丹的山里闭关,说自己连点火都不会,还要当地人帮助,觉得自己一无用处。


赵子琪:我也是。今年在园子里种了很多香草和花,有一段时间因为这些东西都傻了,喷药怎么喷,为什么种了这个那个死了……事实上跟生存相关的大多数事情我们都不知道。这也是为什么在我快40岁的时候,突然成了急切想学很多东西的人。


我发现以前学的基本没什么用,如果把我丢到一个孤岛上,可能两天都活不了。从这里我也开始反思教育,我觉得应该从最基本的生存技能教起,而不是一开始就学数学、语文。当学会生存学会劳动之后,你才会知道文学艺术的意义在哪里,否则都是很虚浮的。为什么说文人相轻,我觉得就是太缺动手了,他们习惯写字,在脑子里建立一个宫殿。




智慧是实实在在的事



赵子琪不“像”佛弟子。不穿袍子,不带念珠,也极少在微博微信上发佛言佛语。甚至,有时看起来与之“背道而驰”。她会开心回复某个全职妈妈关于烹饪的问题,也会毫不留情面对满口大道理的网友说“你别在这儿掉书袋”,完全不避讳“明星”形象。2006年,她曾因工作压力被抑郁症缠身,皈依佛法彻底治愈了她。但她说,信仰是很个人的事,我不会号召大家都来学佛。智慧不是经书里的那些宏大字眼,而是实实在在融入生活中的具体的事。


心探索:你很早就皈依了,可是很少看到你公开去说这些。


赵子琪:对,我很少发佛言佛语,我觉得这些不重要。信仰是个人的事情,我不会号召大家都来学佛。我家阿姨就是基督徒,我觉得非常好。她来的时候说,我没有别的要求,就是我每周得去参加一个聚会,我说好啊好啊,很鼓励她去。我觉得信佛、信基督,都没有关系,最怕的是无知,人很狂,老子天下第一,我觉得好的就是好人,我看不上眼的就是坏人,那种状态有点疯狂。人还是要保持谦卑,好好做自己的事情,好好观察自己,少观察别人,少做评判,不要轻易说,哦,我看明白了,其实,你还没有看明白。


心探索:这些没有影响到你对自己信仰的看法?


赵子琪:没有影响。信佛也好、基督也好,其实是学习对待生活、对待人的视角,表相的东西,我觉得不重要。


心探索:我看有一条微博,你说自己从来不在意老中医说的如何养生的忠告。


赵子琪:我不在意,吃什么,怎么吃,只要不过度,就按自己最舒服的感觉来。


心探索:似乎你的恐惧特别少?


赵子琪:想想也没有什么好恐惧的。对死亡的恐惧还有,对疾病也有。但不是你每天像程序员一样规规矩矩地生活就不生病,我不认为是那样。包括以前很多人说艺人怎么保养皮肤才会减少皱纹,说实话我真不保养。人家问我为什么看上去还这么年轻,后来我想,是潜意识在告诉自己,你不能这么快衰老。潜意识就像后台操作的总开关一样,你现在呈现的状态都是总程序在操控,最关键提你到底相信什么。我现在觉得自己跟20多岁的时候差不多。


心探索:很多人有了信仰之后,多了很多条条框框,反而不知道该怎么生活了。


赵子琪:我觉得中国的女性比男性更精神层面一些,很多女性都喜欢去听关于心灵成长的课,去读这方面的书,但读完了,反而多了很多困惑,因为当你知道好是什么样的,但又找不到去往好的路,会更迷茫,甚至在生活中强求别人,会看不起身边的人,觉得人家的境界太低,这样,生活中自然会有很多矛盾。


我觉得人应该更多去相信自己的身体。都说用心感受,我觉得不如用身体去感受。其实很多用脑过度的人,身体是很迟钝的。为什么很多人癌症晚期才发现呢,他以前总用大脑生活,活得没有感受了。这样的人很累,对很细小很朴素的美缺乏感知,生活变得很严肃,全是对的、错的、好的、坏的,全是对立面。说到这儿,我理解佛法为什么讲破除二元对立了。当你完全依赖大脑的时候,就会二元对立,而且越聪明的人活得越矛盾。




没有人能填满你情感的黑洞



两年前,赵子琪信奉纯粹,信奉纯粹,恋爱要专心、要投入,要全天候24小时随时能进入恋爱模式。为此,她对先生路金波说,从今天开始我就把你当佛给修了,今后你干吗我干吗,除了公共男厕你去哪儿我去哪儿,只要你需要我都在你旁边。两年过去了,赵子琪说,那时候的自己内心还是有很深的黑洞,想要抓住一个人爱来爱去,但事实是,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满足你情感的黑洞,你必须自己调整状态,学会找乐子,去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事,学会与自然恋爱,与自己恋爱,学会在无数个悲喜交集和长途跋涉后,享受最好的年华。


心探索:你曾说,有段时间跟路老师有一些摩擦和矛盾,有一天你突然想明白了,你跟他说,我就把你当佛给修了,从今天起你去哪儿我去哪儿。是这样吗?


赵子琪:那是两年前的话了,那时我们刚结婚,他两地跑,我也经常拍戏,两人总是处于分分合合的状态,很疲惫,会有怨气。人急眼了,得想办法解决啊,我就说,从今天开始,你去哪儿,我去哪儿,我就把你当佛修了。现在看,那时候挺幼稚的。


心探索:怎么讲?


赵子琪:当你内心不丰富的时候,就特别想抓住另外一个人。在我的观察里,经常自拍或让别人拍自己,特别喜欢卖萌的人,内心特别有一种需要别人去爱去关注的渴求,就像干涸的土地需要水的滋润,而有的人心里的爱就很满,不光自给自足,而且随时可以把爱撒出去。他们会做很多美味菜肴,会带孩子参加采茶活动,跟大家分享,这些人没有那种渴求——你们来喜欢我吧,来爱我吧,他们没有呈现出这种状态。


为什么当时我说要把路老师当佛修了?因为那时候心里有黑洞,自己不能满足自己,就特别想抓住一个人爱来爱去的。现在你想让我抓住谁,跟着谁跑,门儿都没有,我根本没有时间(笑)。


心探索:现在路老师跟着你跑?


赵子琪:没有,现在我们各忙各的。他原来做出版,现在拍电影,等于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需要探索。我也进入了人生一个新的阶段,需要学习。我们各自过得特别充实,在一起反而没有什么矛盾,不会没事看对方不顺眼。


其实我觉得两个人最好的状态,不是我特别需要你,你特别需要我,我离了你过不了,你离了我也过不了。那种状态还是有一些业力的牵绊,我觉得最好的关系是谁也不欠谁的,好好在一起享受生活,彼此只是一个伴,就像上学时的同学、同桌、挺轻松、挺好的。


心探索:记得你以前对记者说,你一生都需要在恋爱的状态里?


赵子琪:其实谈恋爱就是找乐子,人生需要不停地给自己找乐子。以前学烘焙,现在学木工,都是找乐子。当我投入地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把自己填满了一些。什么爱好都没有,对什么都没有好奇心的人,特别容易只盯着一个人,我爱你,我抓住你,就成了对别人情感的无限索取。但当你把注意力转到对事物的好奇和创作上,慢慢地,你就把自己的洞填满了。所以我觉得人不要老玩感情,那是无底洞,填不满的,没有一个人会完全满足你对情感的需求,还是要自己调整状态,去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事。


心探索:你跟路老师算是灵魂伴侣吗?


赵子琪:不是!我认为世界上不存在灵魂伴侣。当然很多人开始以为找到了自己的灵魂伴侣,我觉得不是这样的,都是业力的牵引,是因缘让两个人在一起,有的夫妻打打闹闹,一辈子也没有打散,还在一起;有的好好的,但是就过不下去了,很正常。灵魂需要伴侣吗?不需要!每个灵魂都孤独辗转很多世了,只是这个肉身需要一个伴侣,灵魂又不涉及到婚姻、财产、工作,要什么伴侣呢,灵魂也不需要生孩子(笑)。


心探索:有很多有宗教信仰的人都反对离婚,你觉得并非不可以离婚?


赵子琪:我接受任何的变化,都很正常。


心探索:修行人难道不会有一个自我要求?


赵子琪:人不能没有自我要求,自甘堕落,尤其是当了父母之后。但是你要尊重人情世故的变化。有的夫妻到老了也没有分开,有的变化就特别大。缘分尽了,完成一段关系,不是特别大的事情。



链接每个生命精灵:丰盛宝贝18318036599/微信:sukieqiu!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