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高教 | 为什么我读了这么多年大学,还是没搞清楚何为大学?

书单·高教 | 为什么我读了这么多年大学,还是没搞清楚何为大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欧美男星 2017-11-09 07:50:40 334

对于我们这些受过或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来说,大学差不多就是个“熟悉的陌生人”。我们这些“大学新鲜人”(freshman)常常是懵懵懂懂地来,最后又懵懵懂懂地离开,既不了解它的抱负、意义、苦恼和病痛,也不了解它与我们时代之间的种种纠葛、恩怨、冲突,当然也无从借助它确定我们飞翔的方向。

 

于是,在这“懵懵懂懂”之间,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感觉,自己辛辛苦苦、莫名其妙上完了大学,却觉得所学全无用武之地,不符合社会的需要。还有一些人,明明自身对学问兴趣不大,却依然硬着头皮留在“学术圈”,让自己身心俱疲、备受折磨。

 

“大学”在我们这个时代变成一个非常奇怪的“关键词”。我们热衷于对大学“品头论足”,赞赏着大学扩招所带来的普遍受教育的机会,急切地想了解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执著而真诚地对层出不穷的大学问题和弊病表达失望和愤怒的情绪;可是提起“何为大学”依旧一头雾水,不了解大学的性质与功能究竟为何,不了解为何大学有这么多“怪现状”,不了解弊病丛生的现代大学到底陷入了什么样的深层危机,更不了解大学的危机与现代社会历史境遇的复杂性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微妙关系。

 

理解大学,理解(大学)教育的使命,是我们进入大学的第一门必修课。这门课有如下参考书目——




01

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

[美] 肯·贝恩 著


卓越大学生的成长经历证明,最重要的不是你上了哪所大学,而是在大学你做了什么应该做的事情——只要你找到内心的激情,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卓越的大学生。


贝恩教授历经三十余年的持续研究,深入采访了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达德利·赫施巴克、《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掌上电脑发明人杰夫·霍金斯等数十位卓越大学生,探讨了这些极具创新精神的人是如何通过大学教育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如何通过大学教育帮助他们做出睿智而关键的决定,最终脱胎换骨,成长为生气勃勃、富有创造力的人。作者把美国前沿的学习理论和学习策略与受访者生动具体的学习成长经历结合在一起,揭示了卓越大学生的成长之谜。

 


02

苏格拉底之道:

向史上最伟大的导师学习

[美] 罗纳德·格罗斯 著


苏格拉底被誉为“史上伟大的导师”,两千多年来,他的智慧启迪了众多的文化精英。罗纳德·格罗斯认为,在我们这个稀缺精神导师的时代,每一个心智健全的人都应该借用苏格拉底的智慧指导人生。为此,他创作了这本深入浅出、激情睿智的书。


在本书里,他结合苏格拉底的人生经历,通透灵动地介绍了掌握苏格拉底思想方法的七个关键:了解你自己,学会正确提问,独立思考,敢于反常规,与朋友切磋,讲真话,提升灵魂。此外,他还密切联系我们时代的文化、生活实际,探讨了如何在同学、同事和朋友间开展苏格拉底式的谈话,如何用苏格拉底的思想方法改进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教育。


现代社会喧嚣而躁动,无止境地兜售各种物质享受,却无力用教养和美德滋润我们的灵魂,甚至疏于传授批判性思维的技艺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此意义上,本书真可谓“应时之作”,“大学生及社会大众用苏格拉底式智慧掌控人生的第一本书”。它在苏格拉底的时代和我们的时代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有助于我们在自己的身上“找到苏格拉底的精神”,获得圆满的人生。

 


03

大学的理念

[英] 约翰·亨利·纽曼  著


红衣主教纽曼在英语世界第一次提出并系统论述了大学理念,而且系统地阐述了博雅教育的理想,并对这一理想给予了最有力的辩护。本书思深旨远,是西方高教思想历程中最重要的经典文献。自成书之日起,全世界范围内论及博雅教育者,言必称纽曼;20世纪以来,现代学者对于大学理念的经典理解在很大程度上都源自本书。


本书为何光沪先生全新精校本,正文前有长篇导读性文章。

 


04

大学理念重审:与纽曼对话

[美] 雅罗斯拉夫·帕利坎 著


在这部雄辩而具有深刻个人特点的著作中,雅罗斯拉夫·帕利坎这位"有信仰的杰出学者",与维多利亚时代的"精神同道"约翰·亨利·纽曼就大学理念问题展开了对话。


通过将纽曼的《大学的理念》与西方大学史,尤其是20世纪末叶复杂的大学处境相对接,帕利坎思考了大学的性质和目标,评价了大学的实际功能、指导原则以及社会作用,并针对下列问题提出了充满睿智的观感:研究与教学密不可分,高等教育的"信心危机",借助大学图书馆、艺术陈列馆和博物馆保存知识。

 


05

高等教育理念

[英] 罗纳德·巴尼特 


《高等教育理念》从文化、理性、研究和学术自由四个关键概念入手,深入、透彻地揭示了“高等教育”的本质,提出了回归自由高等教育的可行性建议。


本书认为,要重建和实施自南高等教育理念,必须认识到,高等教育理念蕴含着保证思想自由的解放思想,但这种解放思想的认识论和社会学基础均受到了削弱,只有通过学生批判性的自我反思、开放性学习、学科交叉、在课程领域融入哲学和社会学的视角,才能重建自由高等教育理念,进而实现高等教育的解放承诺。本书把社会理论、科学哲学、批评理论、教育社会学和知识社会学熔于一炉,提供了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路径。曾获英国教育研究常务委员会(SCSE)颁发的教育类图书一等奖。

 


06

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

哈佛委员会  著


1943年,哈佛大学众多学科领域里的12位著名教授组成委员会,旨在对“民主社会中的通识教育目标问题”进行研究。该委员会历经两年的潜心研究,形成了以“民主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为题的总结报告,1945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俗称“红皮书”。“红皮书”一经出版,就引起了美国社会各界的强烈震动和反响,尤其是书中关于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地位与作用的论述、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关系等的精辟论述都得到了高等教育界的广泛认同。


本书是美国高等教育领域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1945年发表之初就引起了美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迄今为止一直是美国高等教育研究中被引用最多的文献之一。六十多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专业化、职业化、市场化的特征日趋显著,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相关问题的不断恶化,本书始终以其卓越的见解和严密的论证吸引着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里的学者和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深切关注。

 


07

教育的终结:大学何以放弃了对人生意义的追求

[美] 安东尼·克龙曼 


“人为什么而活”——这是人生中最大的问题。然而,在现代研究理想的影响下,今天的大学从教室里摒除了这一问题。安东尼· 克龙曼在这本名著中,通过考察人文学科的衰微、学术研究理想的转变、大学的转型等重大主题,探讨了大学放弃追寻人生意义的深层原因。作者主张,大学不仅传播知识,也探讨生命意义的场所。他呼吁复兴大学中失去的人文学科传统,通过精细而批判性地阅读文学和哲学巨著来追寻人生的意义。


《教育的终结:大学何以放弃了对人生意义的追求》是近二十年来西方文化界探讨大学使命的扛鼎之作,在美国高等教育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08

哈佛,谁说了算

[美] 理查德·布瑞德利 著


哈佛是世界上最富有、最强大、最有影响力的大学。然而,在2001年初,哈佛却危机四伏。美国前财政部部长、才华横溢的劳伦斯·萨默斯就任哈佛第27任校长后,哈佛非但没有从危机状态中摆脱出来,甚至还成了权术、金钱、性和权力的战场……


理查德·布瑞德利不顾哈佛校方的反对,凭借自己的智慧、诚实和卓越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披露了哈佛百年老墙之内所上演的真实的一幕幕,让人们了解到在这所全球最重要的大学里权术、性、野心、内讧、阴谋诡计等泛滥成灾……

 


09

美国文理学院的兴衰

——凯尼恩学院纪实

[美] 克鲁格 著


小型文理学院是美国极具特色的一种高等院校,因其精英取向、对本科教育的重视、对人格熏染的追求而独树一帜。要了解美国高等教育,小型文理学院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美国享有盛誉的畅销书作家克鲁格利用自己到母校凯尼恩学院担任兼职教授的一年时光,深情、尖锐地审视了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以怀旧的笔调细腻地描绘了一幅令人留恋的学校图景,这所学校尽管时运不济、正在走下坡路,但依然不乏德性、力量与诚信。不过克鲁格认为,今天校园里发生的问题(招生、分数膨胀;课堂授课质量、教学与研究的内在紧张关系;终身教职程序、教职人员遴选;学校治理、募捐……)对文理学院建造伊始的教育理念提出了无休无止的挑战。


这本生动感人而又满怀忧伤的纪实性文学作品被美国教育界、文化界誉为描写小型文理学院内部生活的“最佳之作”,为我们审视美国高等院校提供了有力的视角。在中国高校发展越来越美国化的今天,从这本书的细节中我们常常读到了自己的母校。

 


10

美国大学之魂(第二版)

[美] 马斯登 


美国大学的建制有其深厚的宗教背景。仅仅一个世纪之前,几乎所有的州立大学都有义务举行教会活动,有的大学还要求人们出席星期天的礼拜。然而今天,宗教在美国一流大学和学院的学术与文化生活中的深远影响几乎荡然无存了。本书探讨了这一戏剧性变化发生的过程及原因。


《美国大学之魂(第二版)》绝不是一篇对那个已经一去不返的、由主流新教支配美国教育的黄金时代的悼词,而是一份对于那个时代的深刻批评。


它审视了新教在17世纪30年代哈佛学院成立之后直到20世纪60年代白人清教徒的建制崩溃之前的高等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通过对许多曾经在历史上的特定时期处于领先地位的大学里的故事的分析,以及对有关达尔文主义的争论和不断改变的学生风气的影响等难题的分析,马斯顿令人信服地指出,正如高等院校已经给女权主义和多元文化的观点提供了空间一样,它们也应该再次为传统宗教观点留出空间。

 


11

现代大学及其图新——纽曼遗产在英国和美国的命运

[美] 罗斯布莱特 


本书采用了历史“旅行”的手法,围绕维多利亚时代的知识分子约翰·亨利·纽曼和他的经典著作《大学的理念》,以及他所处时代的大学组织和文化所发生的变革而展开。“旅行”连接了19世纪和20世纪的大学历史,其叙述的重心是形成了纽曼大学理念的牛津、剑桥大学的变革历程乃至牛津、剑桥之外的英国和美国的大学史,但也就便浏览了欧洲大陆国家的大学发展史。


这种宏阔的历史“旅行”手法使本书能自如地讨论两个世纪以来与政府、经济、社会、文化等外部因素相关联的英、美大学的内部文化(其中包括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学生社群的历史,现代考试文化的发展,大学建筑及与校园空间利用相关的教育理想,都市主义与大学,以及国家、市场和学术行会对控制大学和确定大学教授使命的权利而进行的竞争,等等),进而深度呈现大学在从社会边缘向现代民主国家和市场经济之中心转变过程中所持续遭遇的诸多悖论和两难困境(大学的发展如何背离了纽曼的大学理念,市场要求和宗教、政府等外部控制如何对大学的运行机制产生实质性影响,等等)。


本书既还原出了纽曼思想遗产得以诞生的历史文化语境,又还原出了这一思想遗产的现代命运,是史学研究领域中打通思想与历史、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的典范之作。

 


12

美国现代大学的崛起

[美] 劳伦斯·维赛 


今天的美国大学是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美国大学突然的、未经计划的发展的成果。当时,现代大学以及现代学术生活方式突然出现,逐渐取代了陈旧的、宗教导向的学院体制。正式、非正式的现代大学先例逐步建立起来,从此影响了大学中教授、学生及学术管理者的思想。


生活于美国现代大学形成期(1865-1910)的人们对于美国大学怀有怎样的理想?他们在形成现代大学理念时经历了怎样的冲突?当时的高等教育机构如何逐渐形成新的学术制度和观念基础?这些都是《美国现代大学的崛起》试图揭示的问题。


本书适合高等教育研究者、从业者及对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13

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第三版)

陈洪捷 


本书从历史社会学角度对德国19世纪的大学观念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分析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提炼出德国19世纪大学观念的核心概念,即修养、科学、自由和寂寞,并以此为中心分析了德国大学观的基本内涵及其价值指向。本书还运用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卡里斯玛(Charisma)理论对古典大学观进行了分析,论证了德国大学观的卡里斯玛性质,从而说明了这种观念的独特性质以及独特的作用方式。


鉴于德国大学观念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本书还以蔡元培在北京大学的改革(1917-1923)为中心探讨德国古典大学观对中国大学观念的影响。


论证显示,蔡元培基本上完全接受了德国的大学观念,并成功地将其运用于当时的北京大学,德国大学观念从而通过北京大学对中国高等教育早期发展以及学术转型过程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14

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底线

[美] 大卫·科伯 


如何将大学院系变为获利中心?如何防止产业对科研进程横加干涉?学术活动遭遇利润盈亏问题时会怎样?本书对这些重大的问题进行了精彩的剖析和探讨。


本书描述了美国高等教育领域因持续加速的市场化而造成的巨变:为竞争精英学生,各大学将自己“品牌化”以增加吸引力;对学术超级明星开出天价工资以提高大学的知名度和声望;由纳税人资助的学术研究变成了有利可图的专利;学术思想以最高的价格被竞价者买走;在市场经营的压力下,文科逐渐萎缩。


本书详尽探讨了美国高等教育领域内强劲的市场化动力,既赞赏企业化的活力打破了学术界的沉闷氛围,又对商业价值和市场标准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泛滥怀有隐忧。本书指出,市场在高等教育中应该有一席之地,但同时又必须恪守界限,不能超越高等教育的底线。


本书案例典型,眼光独到,叙述生动,结论极富于洞察力和启发性,是高等教育及公共政策等相关研究领域研究者的必读之作。

 


15

公司文化中的大学:大学如何应对市场化压力

[美] 埃里克·古尔德 


过去一个世纪里,美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出了越来越有力的公司化伦理,即一种竞争学生、教职员和资金的体制。古尔德考察了驱动着传统美国高等教育的自由民主理念与向学生颁发文凭及提供更具交易价值的知识这样的市场压力之间的冲突。


古尔德认为,大学没有能够重建新的课程体系以整合负责任的社会理想主义、人文主义与现实的经济和文化需求,造成了当前大学的道义危机。他声称,大学需要为本科生提供更为普遍和民主的教育,以提高他们对权力关系(包括高等教育领域内部的权力 关系)的批判能力,使学生能够理解各种各样的社会力量如何塑造当前的公众思想和舆论。

 


16

学术部落及其领地:知识探索与学科文化

[英] 托尼·比彻,保罗·特罗勒尔 


《学术部落及其领地:知识探索与学科文化》是英国知名学者托尼·比彻和保罗·特罗勒尔关于学科文化的一部学术力作,多年来被有关知识社会学、高等教育组织与管理等领域的专家学人广为引用。本书从文化的视角考察高等教育的“学术圈”,别开生面地探讨了学科文化的运作机制,揭示了“学术部落”和“学科领地”的众多“奥秘”,视角新颖,分析透彻,结论发人深省。

 


17

印度理工学院的精英们

[印度] 桑迪潘·德布 


印度理工学院是世界上管理最严格和最有影响力的理工学院,它被视为“精英工厂”,其众多校友分布在全球各个行业的最高管理层。本书作者探访了大量著名的印度理工校友,为我们展示了印度理工毕业生各个精彩的侧面。


本书作者试图解释:这所在20世纪50年代才建立的学校,如何快速成为一个光芒耀眼的传奇品牌?是什么深深地影响了印度理工学院毕业生的情感和性格,并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轨迹?他们如何成为所在领域的领导者?本书还探讨了印度理工学院为印度发展作出的贡献和人才流失的问题。


本书内容由作者对母校的回忆、校友的生动故事和客观深刻的分析串成,文笔轻松晓畅,故事真实而鲜为人知,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18

教育究竟是什么?

100位思想家论教育

[英] 乔伊·帕尔默 主编


本书对古今中外100位重要的思想家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深刻挖掘,从不同视角论述了教育的本质,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幅恢宏的历史画卷。其特色在于:


新领域: 列入书中的思想家,有一大批是中国教育学界知之甚少或全然不知的新人物;另一些人,如达尔文、甘地等,虽然很熟悉,但一直在教育史和教育理论研究者的视野之外。这些新人物的出现为教育史的研究开拓了新领域。


新问题: 本书涉及的思想家多是开创性的人物,他们敢于提出问题,敢于挑战,另立新论:穷人教育学、被压迫者教育学、批判教育学、解放教育、巨型大学、反英才教育、计算机取代学校、非学校化社会、童年的消失、美国文化是童年的敌人、少就是多的课程论、多元智能理论、不分级学校、学校与政府分离……可谓异彩缤纷。


新眼光:各篇文章提供了许多新史实、新观点,为我国教育史和教育理论工作者长期以来对某些历史人物评价的思维定势提供了新的清醒剂,如林克编的《康德论教育》一书之不足信、卢梭《爱弥儿》的草稿和续编,赫尔巴特在伦理学、心理学基础上建立教育学的尝试的失败,明确反对儿童中心主义、强调教师作用……都使人耳目一新。


新线索:各篇之末都附有各思想家的著作目录以及进一步研究的其他参考书目。这些书目既有19世纪出版的,又有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出版的,为进一步研究各思想家的教育观提供了的资料来源的线索。


新视野:各篇作者来自许多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本书部分地反映了21世纪各国同行对历代思想家教育思想研究的新动态、新成就、新水平。


转载自公众号:元培讲堂

微信号:(yuanpeipku)

长按识别二维码直接关注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