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各方都对朝鲜问题展现出积极立场,韩朝、中朝、中日韩领导人分别举行会谈。预计于6月12日,在新加坡上演的美朝领导人会面更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乐观者相信,美朝领导人将可能达成历史性成果,但笔者认为不能如此乐观看待。
第一和第二次朝核危机曾引发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但在几轮核试验下来渐渐“麻木”,甚至有见怪不怪的趋势。本次朝鲜宣布冻结核试验,其前提之一就是要国际社会承认“拥核国地位”,而后考虑无核化过程,这很难被美国方面接受,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要求朝鲜实现“完全、永久及可验证”的去核化,很明显是要求朝鲜回到无核国的定位。
从这个角度看,朝鲜要的是“核之上的政权安全”,美国要的是“没有核的朝鲜”,当然,如果美国能在与朝鲜建交等议题上做出让步,换取朝鲜在核问题上让步,仍然存在理论可能,只是目前没有这个迹象罢了。
世纪之初美朝就核问题曾达成过协议,但事后双方互相指责对方没有执行,归根结底就在于缺乏互信。朝方的问题在于核问题的表态上反复,又对国际原子能机构充满不信任,但好处在于领导人的意志能够贯彻,在特朗普政府或明或暗地放弃推翻朝鲜政权之后更为确定。美方的问题在于政府更迭,后一任政府很难承袭前政府的成果。
特朗普可以退出伊朗核协议,未来的美国总统也可以退出朝鲜核协议。特朗普的任期至多八年,金正恩的执政看不到期限,因而,除非是全美共识,要不然很难说服金正恩相信“美国方面会执行”。遗憾的是,对待朝核问题的态度,恰恰是两党政治的分野所在。
奥巴马时期期待朝鲜崩溃,特朗普则想要施压朝鲜到完全弃核为止,即使是半岛局势向好也未改变。特朗普需要中国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只有得到了中国的配合,特朗普的施压才会有效果。
随着中朝元首“六周两会面”,达成多项共识,中国配合美国持续施压已经缺乏说服力。而且,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特朗普的对朝计划难以实施。同样是因为美国“封关自守”,中韩在贸易上的共同点越来越多,如果中韩不愿意或者不彻底执行持续对朝施压,特朗普的算计有何作用?
如果以馒头比喻来解释美国的对朝政策,或许可以这么说,“无核化”只是美国要朝鲜吞下的第一个馒头,第二个是开放,第三个可能是民主。美国会不断对朝鲜提出要求,要求朝鲜执行,而且是解决了一个就提出下一个,这个过程很像《过秦论》中的六国“以地事秦”“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美国希望最后的结果是朝鲜至少是“民主国家”,如果在政权更迭的过程中产生了难民问题跟美国无关,若是核扩散会引起美国的关注。
因而,先确保核不扩散并处于安全范围,同时推进无核化结果是美方的选择。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朝鲜来说,核问题解决得越快越对自己不利,同时也不利于争取对外开放的条件,倒不如慢慢来,与美国方面在结果上(无核化)达成一致,但在达成怎样的结果(无核化细节)、如何达成结果(无核化过程)可以慢慢推敲,也可以借机试探美国底线,争取最大化利益,同时告诉国际社会,“不是朝鲜不努力,而是双方分歧太大”,也使得特朗普丧失了制裁朝鲜的正义制高点。
总之,朝鲜方面的政策虽然有可持续性,但是可调整的范围不大,仅仅是“如何承认朝鲜拥核、承认怎样的拥核而已”。金氏政权明白的是,在朝鲜对韩国优势几乎全面丧失之际,核武器是唯一的优势,也从表面上足以抵御其他领域的全面落后,而丧失核武器,朝鲜对韩国的优势似乎只剩下能打到首尔核心圈的密集火炮,而中美两大国对于半岛的兴趣就会相当程度的降低,就更没人会听朝鲜的声音。
特朗普给金正恩开了的诱人支票,他说,只要放弃核武,美国不推翻金氏,还会让北韩跟南韩一样繁荣。这像极了自愿放弃核武器的乌克兰所遭遇的“糖衣炮弹”。曾拥有世界第三大核武库的乌克兰,在苏联解体后放弃核武器来换取美英俄三国尊重其领土主权的承诺,然而,在克里米亚争端中俄罗斯成为了“抢走领土的人”,美英两国也未帮助“抢回领土”。殷鉴在前,潜在盟友面临危难美国都不提供实质支持,敌对的朝鲜怎可能奢求美国的政治承诺,尤其是最不守信的特朗普?
另一方面,交出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利比亚领袖卡达菲被西方推翻,有同样遭遇的还有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尽管东亚的地缘政治现实不允许美国胡乱发动战争,但是真的失去了核武器的朝鲜也很容易成为下一个利比亚(被推翻)或者叙利亚(持续战争)。
因而,朝鲜会努力维护核武器,而不会对美国的胡萝卜和大棒做出实质妥协:胡萝卜朝鲜是不相信的,大棒对已经形成内循环的朝鲜能有多大影响?尤其是在中韩很可能不配合制裁的情况下。特朗普要求朝鲜完全弃核、朝鲜要求特朗普承认“拥核地位”,加之国家利益南辕北辙,实在不能过于乐观看待此次的新加坡峰会。
作者是中国大陆时事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