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学与当代高等书法教育学术研讨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文字版)

文字学与当代高等书法教育学术研讨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文字版)

中国书法网 港台女星 2017-11-11 20:00:59 767



文字学与当代高等书法教育学术研讨会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主办的“文字学与当代高等书法教育学术研讨会”于2017年11月9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本次会议是在当代高等书法教育蓬勃发展,而学科体系建设中文字学薄弱,以及当代书法作品中文字错乱现象较突出的背景下召开的,旨在针对现象、解析问题、求真循理,以引发当代高等书法教育对文字学的重视,促进书法专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研讨会开幕式上,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王福州、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牛克诚、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主任刘恒先后讲话。开幕式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书法研究室主任陆明君主持。


       研讨会分三场,分别由丛文俊、黄惇、李刚田担任学术主持。按研讨内容序列等,先后发言的专家学者有:首都师范大学甲骨文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黄天树;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秘书长赵平安;中国文联艺术中心主任,中国书协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刘恒;中国书法报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新闻出版传媒委员会副主任李世俊;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叶培贵;郑州大学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西泠印社副社长,原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篆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李刚田;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教育委员会委员任平;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篆书委员会副主任丛文俊;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朱天曙;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黄惇;《艺术品》杂志主编,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委员王登科;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乙庄;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陆明君。



       各位专家学者围绕高校书法专业中文字学课程的重要性、文字学基础与书法篆刻创作、文字学与书法研究、高校书法专业文字学课程教学等展开讨论,涉及到了商代甲骨金文的书法价值、《说文》与书法、古文字书法的困境和出路、当代书法创作中的文字问题、传统文化视野下文字学与书法的关系、文字学基础与书法研究、以文字为载体的书法、文字的符号化与写意性、从文字观到书法观、古文字与高校书法教育、书法的“泛化”与文字学的缺席、金石文字与书画创作、书法创作中的简繁字等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各自的观点。首都高校部分书法专业的研究生及来自各地的书法爱好者等150余人参加了会议。该研讨会立足于实际,针对现象,主题鲜明,既有高屋建瓴的宏观阐说,又多有具体翔实的例证,对当代书法高等教育及书法创作颇有现实意义与启示作用。


研讨会合影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书法研究室主任 陆明君介绍本次会议的筹备情况,主办“文字学与当代高等书法教育学术研讨会”是针对现象,解析问题,视角前瞻,求真循理,以引发当代高等书法教育对文字学的重视,为促进书法专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主任刘恒讲话


研讨会第一场学术主持丛文俊先生发言:文字学和高等书法教育联系在一起,这是一个我们吉林大学已经持续很长时间的一种教学方式,到现在这也是一个很成功的经验。但是可能还有一些做的比较欠缺的地方,投入到书法教育中的人还是少,有些想法实现不了。今天在这个会上能有机会听各位先生的见解,并且能够和大家进行学术交流。


发言人及主题

黄天树(首都师范大学甲骨文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 《说文》与书法及甲骨文金文的书法价值


赵平安(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秘书长) 古文字书法的困境和出路


刘 恒(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当代书法创作中的文字问题


李世俊(中国书法报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新闻出版传媒委员会副主任) 传统文化视野下文字学与与法的关系问题



黄天树

我觉得应该对我们的汉字有信心。曾经有一段时间,认为文字的发展好像有一个规律,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表意文字阶段,或者叫象形文字阶段,观此用形符,或者是意符。第二阶段,有了音符介入进去。比如我们汉字体系,现在一般都是认为使用意符和音符,叫意音文字阶段。第三阶段,拼音文字阶段。过去有这样一种思想,有这样一种认识,好像认为汉字体系最终都要发展成为拼音文字,现在看来,恐怕这三段论述是不正确的······


推荐书目:

中华书局《甲骨文编》

上海复旦大学《新甲骨文编》增订本

中华书局《甲骨文字编》

吉林大学《甲骨文字诂林》

金文方面《金文诂林》、《古文字诂林》


赵平安

古文字书法就是今天的人来写古字,由于对于古文字的定义不一样,由于今人的含义具有相对性,使得古文字书法的状况非常复杂。假如按一般的理解,古文字的下限要不划到篆书,也就是小篆,汉代以后人写的小篆,小篆以前的作品就是古文字书。如果按照我的老师李学勤先生观点,诂林早期的隶书也看作古文字的话,汉代以后人写的诂林以前的作品都是古文字书法······


我们要学习古文字书法,要尽可能的进入到古文字的原生态当中,从字形到书法风格,咱们当代甲骨文、金文,甚至小篆,小篆最好,另外还包括一些诂林书,很多作者不了解主次,不了解笔势,所以写出来的东西你看到只能有三分像,实际你再看就看不住了,没有那种味道,很难去了解当年古文字书法真正的意义在哪。这对当代来说也是很遗憾的,为什么当代古文字书法都写的那么油,都写的那么变形变态,实际上跟我们对它的隔膜有直接的关系······


李世俊

以文字学为基础的书法,辩证统一,主要从两个方面,与大家分享,一个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一个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有先生曾经说过,书法是文化,这个问题根本不用讨论,书法文化性首先是通过文字承载的,通过历史信息沉淀在文字中,极具感情,然后再客观。这种历史信息的沉淀与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也构成中国书法内容与精神的内在存在,也是在审美产生的存在,更是我们境界产生的存在······


研讨会第二场学术主持黄惇先生发言


发言人及主题

叶培贵(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秘书长) 文字学与书法研究的浅见


李刚田(郑州大学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西泠印社副社长,原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文字与书法


任 平(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教育委员会委员) 文字的符号化与写意性


丛文俊(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篆书委员会副主任) 从文字观到书法观



叶培贵

在书法学、书法教育这样一个立场上,我认为我们的文字学和一般意义上的文字学它的范围,它的目标,以及它最终希望达到的效应,不应当是一致的。如果是一致的话,我们就很有可能简单的掉入文字学界通常研究的立场上,一定意义上两个学科在这点上没有太多竞争的。另外一方面,它等于也舍弃了我们自己学科的学术目标,以及我们的学术特长,进入到另外一个领域。所以首先一个感觉,书法学、书法教育,自己要去发现我们这个学科立场上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文字学·····


如果我们能够站在书法学、书法教育、书法研究的立场上,来考虑文字学的问题,实际上我认为书法学者是有自己的优势的,而这个优势很有可能能够在一定意义上弥补文字学研究中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任平

学书法的人,研究书法的人,不可不懂得汉字学,不可不懂得文字学,反过来,我们可以回顾看我们的文字学界,以往的文字学界跟清代,或者宋代搞金石学的文字学家已经不一样了。我们现在可以说是五十年代接受苏联学科分类体系的影响,对我们无论是文科也好还是理工科也好,分类相当细,每个分类之间都好像有种壁垒······


研讨会第三场学术主持李刚田


发言人及主题

朱天曙(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从三个角度来看古文字在当代高等书法教育中的重要性


黄 惇(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古文字与高校书法教育刍议


王登科(《艺术品》杂志主编,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委员) 书法的“泛化”与文字学的缺席


乙 庄(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 金石文字与书画创作—以黄宾虹为例


陆明君(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 书法创作中的简繁字问题



朱天曙

我从书法史研究,书法创作和篆刻创作角度来讨论古文字对于我们当代书法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事实上,书法史研究、书法创作和篆刻创作它们三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是联系在一起的。还要强调一点,早上很多老师强调的,黄天树老师也强调了,应该重视《说文解字》的教学,因为《说文》是一部经典著作,是汉代古文字研究的总结,里面包含很多字的结构,还有很多古文籀文和篆文的资料,是我们古文字学史上的一个经典著作,也是我们学习书法史的源头性著作。所以,没有《说文解字》你就很难从源头上认识字的字形,也很难深入研究甲骨文和金文。罗振玉先生有一句有名的话,在增订《殷墟书契考释》这本书里面有一段有名的话,他说由许书以溯金文。以许慎这部书再上溯到金文,再由金文以窥书契,从金文再来看甲骨文,穷其繁变······


王登科

书法与文字学的关系,在过去古代这可能不是一个问题,在今天这样一个书法教育环境里边,我们还要旧话重提,可能这里有它特别的时代意义,无论如何,书法已经远离了过去那样一种特别的文化情境。到现在为止,无论高校,还有像我毕业的吉林大学,把它放在古籍整理,这是稍微有点特例,多半把它放在继续教育来进行。所以我想对于文字学的缺席,可能出于各种各样的考虑,师资和本身老师对这个话题的认同感。总而言之,书法与文字学的关系,从书法创作而言,我觉得就是情与理的关系······


乙庄

今天要谈文字学与书画创作,我想,书画创作从文字学角度来讲,我们要从里面寻找什么。我们要从这里寻找不变的力量,让我们书法创作回到源头,任何事情都有它的本源。我们一定要弄清它的本源之后,我们站在源头之上才能看清楚涓涓细水汇成江河的伟大作用。认清源头之后一定要找到规律,任何事情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只有把规律研究透了,才能把握规律,把规律当中不变的和变的东西为我们所用。


我们看一下文字,它从仓颉造字也是对世界对宇宙的认知,转化成线变成文字。世界古老文字有三种,埃及、索马里、巴比伦,他们的文字都是从图画演变而来,但最后只有汉字仍然存在,而且相对比较稳定。其实这就显示了我们汉字顽强的生命力。如何在文字学当中抓住这种顽强的生命力,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寻找的。丛老师在他的报告当中确实谈到了文字与易学的关系,我在梳理文字的时候也发现了这个问题······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牛克诚对本次学术研讨会作简要总结并致谢:

我把今天学到的几点体会和各位做一个汇报和交流。今天各位学者、专家围绕着六个方面进行了交流和研讨。


第一个方面,围绕汉字本身,有各种各样的观点和认识,也形成了比较突出的几个观点。比如说黄教授提出,后来也被大家引用的,我们要对汉字有信心,像刘老师提出的,我们要对汉字饱有尊重和敬畏之心。任平教授把对于汉字的敬畏之心衍生为对于我们传统文化的高度尊重和敬畏之心。围绕汉字,也有学者把它很细致的划分为汉字体系和拼音体系,强调汉字是最适合于记录汉字,同时也比较了汉字体系的拼音文字各自的优缺点,认为汉字的基本构件比较多,比较繁杂,更适合于书法的表现。也有的学者提出,汉字古文字不好识别,我们如果想做这样的识别工作,最好是能够进入到汉字的原生生态之中,做一个综合的观照。能够更加准确的识别出古文字。还有的学者从汉字象形性和造型性统一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音符也是象形的,还有的学者认为汉字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它是中华文化的一个载体。当然,还有的学者是从汉字本身很细微的一个小的构件来分析,为我们展现了汉字的发展过程,特别是古文到金文,如何从图绘形篆书到隶书,从绘形到写意这样的过程。这样的过程也是进入到了自我怡情的状态,从而走向书法艺术的创作。也有学者从实用型书写到艺术性书写过程,给我们分析的也很细致,这个过程贯彻了从文字观到书法观的流变过程。


丛老师的观点特别深刻,点画与天地万物联系在一起,是一种生命形式,这样使我们的文字也好,书法也好,与自然发生了关系,真正体现了文字,或者书法、文化的高级性。当然,也有学者指出日本至今没有废除汉字,和韩国的情况做了比较,提出保留汉字,其实是一种有教养有学问的象征。当然,围绕着汉字,最后陆明君研究员做了非常详细的对于繁简字的一个研究,但讲解的不是很详细,研究的很详细,这东西有没有集中的东西,非常好。


以上文字是截取释文嘉宾部分发言,未校对审定,如有出入请谅解。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