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上午,在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两河镇,一座修建在河边道路旁的三层白色小楼被山洪瞬间冲塌,落入汹涌的洪水中。所幸当时房屋内没有人,未造成人员伤亡。
民政部统计数据显示,强降雨导致南方800多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到96亿元。
21日,国家防总发出通知,各地要强化应急抢护,及时转移危险区群众,确保群众生命安全,确保江河干堤及大中型水库安全度汛。
暴雨洪涝不可避免的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如何把损失降到最低?怎样在应急和防范上做好准备?
昨晚(6月22日)央评演播室邀请到了中国应急管理学会副会长刘铁民教授、央视财经评论员刘戈共同来关注一下正在南方地区持续进行的强降雨的天气。
换个视角看经济,CCTV2《央视财经评论》周一至周四,每晚21:50,准点开评。
央评说
从6月18号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淮河流域出现强降雨,那么今年的汛情到底是怎样的情况呢?听听专家怎么说。
刘铁民(中国应急管理学会副会长):目前只是防汛救灾的开始,要做好应对大的灾害的准备
从现在的情况看,今天的洪水首先是来得早,比往年大概至少要提前10天左右,第二个来势非常凶猛,在局部造成甚至几百毫米的暴雨;第三个波及面积大,受害面积大,波及到几乎整个南部地区。另外这段时间,南方的持续高温,有些地方在遭受洪水灾害的同时,再加上持续高温,真可谓是水深火热,给我们的抗洪救灾带来很大的困难,根据专家们的分析和科学的计算,现在是抗洪救灾的开始,真正大的灾害可能还在后面。
刘戈(央视财经评论员):目前局部降雨比较大,但是大规模的灾害还没有形成
现在局部降雨比较大,但是大规模的灾害还没有形成。是从理论上来看,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之后的第二年,中国的尤其是长江中下游流域都会发生大的洪灾,比如1997年厄尔尼诺现象非常的明确,1998就来了洪灾,所以现在从气象上面,这些专家们推理,今年应该是会有一次比较大概率的大降雨,尤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那么目前整个防灾减灾体系已经达到什么样一个抗压的水平了?
刘戈(央视财经评论员):随着整体机制的建立,我们防汛减灾能力持续增强
比如说整个的全流域的生态的恢复,更重要的是我们那些的基础通信的改变,包括地方政府的应急机制的建立。虽然才过了这样一个不到二十年的时间,但是它的条件的变化,应该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在这样的一个条件下,即使我们达到1998年的降雨的程度,我相信也不会再造成当年那个时候那么大的灾害。
刘铁民(中国应急管理学会副会长):我国整体防洪能力有着突飞猛进的进展
从这些年的投入看,我们的工程上的一些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使我们国家整体的防洪能力,有一个突飞猛进的进展。另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是我们对大灾,包括巨灾中长期,乃至近期的监测、预警的水平明显提高了,我们通过卫星云图,地下的多普勒网络等各种各样的信息系统,使得监测非常准确,为我们应对巨灾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天灾不可避免,但是我们可以最大限度的将灾害程度降到最低。那么我们该怎样做?
刘铁民(中国应急管理学会副会长):公民要提高自身的防灾意识
我们过去所谓的中国减灾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在这样的一个主导的战略下面,我们对公众的自身的防灾、备灾的能力强调的不够,执行的不够,我们如果仅仅靠政府去宣传,去教育是不够的,必须靠基层、社区,尤其是公众自身的风险意识是极其重要的,所以在当前,在公关圈里面,对公众有一个口号,叫做一个有责任的公民,你不但要把自己保护好,还要努力去保护别人,这样在全社会就构成了一个抗击灾害的很坚实的基础。
刘戈(央视财经评论员): 从抗洪到防灾减灾的转变
抗这个字,它一方面念抗,另外也念扛,你老想把它扛住,可能有的时候你未必能有这样的一个能力。那么,灾难来临的时候我们要实现从抗洪到减灾这样一个思路的转变。另外,财产的问题,通过保险是可以解决的,这确实也是一个解决的办法。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有防灾减灾的意识,这也是减灾的一部分。
央评君认为:
面对今年的汛情,防范和预案格外重要,相关部门要把工作做在前面,做好应急预案,保证群众生命安全,尽力减少损失。
大家可以在央评的微信公众号“cctv2pinglun”里留言,也可以在我们的官方新浪微博“CCTV2央视财经评论”上和我们互动。如果想看整期视频,请在《央视财经评论》微信订阅号底部菜单中点击“电视直播”,选择“往期回顾”进行观看!
《央视财经评论》
制片人:赵悦
新媒体主管:郑玥
本期编辑:魔法师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