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特别报道《十九大时光》,33篇“粘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报道,被称为“大海中晶莹的水珠”,折射出全国人民的十九大时光。
这些记录普通中国人十九大时光的记者,过去这些天经历了什么?请看他们中20位撰写的采访手记:我们的十九大时光。
我特想说,王远说的很多话,正是我想说的(请见本期另一篇:《王远:千里不辞行路远,时光早晚到天涯》)。
萌生把这些手记推到微信公号上的念头,是有天深夜,连着看了他们几篇手记之后。我当时真有些坐不住了,站起来,在空荡荡的办公室里走来走去,想拿起电话,找个人,把心里的东西倒出来……但看看走廊里的挂钟,已是后半夜,给谁打都不合适。
工作到这个点儿,是常事
他们都是平时和我打交道的人。有些很熟,是闺蜜,是哥们儿;也有的交情不深,见面还保持着几分礼貌、客气。
这也不是我第一次和他们一起做项目。报选题,定方案,然后采访,再编辑他们的稿件,最后播发……这就是我们日常的工作。
但这一次,我真的感到了不同。
定下这个采访方案是在国庆假期的最后两天。时间很紧,33个省区市都要跑到,具体选择哪些采访地点,颇费脑筋。33个记者站的站长,让我在一天时间就拉起了队伍。接下来,去哪儿采,采什么,就是我和记者们谈的主题。
印象最深的,是西藏站记者德庆白珍。
我是从她那里第一次听到普玛江塘的名字。这是我国海拔最高的乡,平均海拔5373米,空气含氧量不足海平面的40%,气压只有平原地区的一半,年平均气温零下7度,人均寿命49.5岁……
记得当时看到这里,我就问了德白一句:你能行吗?——德白是个美丽清秀的藏族姑娘,她选的这个地点的确让我眼前一亮,可这个季节,让她孤身一人去那儿采访,我不忍心。
德白说,我想去。没错,就这三个字。
但她没去成。
临出发前两天,有天中午,我正在办公室午睡,突然接到德白的电话,她在那头急得要哭了。她说,老师,我得了一种怪病,过敏,严重时喘不上气,昨天晕倒了,被他们送到医院,曾站长现在不让我去普玛江塘了,可老师,我还是想去!
我被吓醒了。
我赶紧问,到底什么病?她说不知道,没确诊,找不到原因。
我必须给西藏记者站站长曾晓东打个电话。电话里,晓东告诉我,德白的病非常危险,病发时打的那种针,只在卫生防疫站有,“普玛江塘那种条件,她去了,我怕有生命危险!”晓东说。
我给德白发了微信,告诉她,好好休养,查到原因,早日康复。姑娘回了一个表情,是一张泪流满面的脸。我知道,这不是为我这几句平淡的安慰,而是因为,不能上普玛江塘。
顶替德白上普玛江塘的,是晓东站长,以及站里的两位藏族记者,罗布次仁和普布次仁。
这就是普玛江塘
晓东是台里有名的运动健将。他进藏7年多,每天在拉萨跑步,还爬山、骑车、游泳……可就是他,在普玛江塘头痛得彻夜不眠。
可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坚持采访。
18号,他们节目播出前夜,在办公室里,我和王远一遍又一遍地和电话那头的他们讨论,要怎么改?哪里还可以改?……每次,我说出我的意见,罗布次仁都特别诚恳地说,好的老师,那我再改一遍!……
我是后来才通过他们传回的照片看到那晚他们的工作环境的。他们都穿着厚厚的冲锋衣,罗次说,屋子里还烧着铁皮火炉。
我说的就是这张照片
你瞧,一路记者的幕后故事,我就说了这么久,而他们每一个人,谁这次又没有一个不寻常的故事?
我自己是做调查记者的,对主题报道很发怵。怎么能让我们写的东西让人信服?没别的技巧,就是真。你真正看到的,真正感受到的,真正打动你的。
十九大召开,是今年国家最重要的事,我们真实地记录下这重要历史节点,人们在干什么、想什么,这难道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事?
我告诉记者,如果这篇稿子是我坐在办公室里就能编出来的,那它毫无价值。你总得告诉我点儿我不知道的。你身在基层,心也得在基层,用心体会,什么是最打动你的。
我发现,我最偏爱的几个作品,里面都有一个特别淳朴的人物。没有人说场面话,一切,都是自然而然流淌出来的。
这让我想到我很敬重的一位前辈,有一次我问她,为什么您写的文字这么打动人?她纠正我,“我的文字不是写出来的,是流淌出来的”。
这不是文字游戏,是用心体会才能明白的。
这一次,我看到了太多用心的记者。
陕西站记者刘涛,采访羊倌陈琼遇,穿上了自己很久都不穿的雨鞋。可就是这双雨鞋,帮助他走在泥泞的山区小道上,陪陈琼遇上山放羊,回村喂羊,听他说大城市的打工故事,讲回小乡村前的纠结……也就是这样用心用情,才会有后来刘涛那篇一气呵成的报道。
还有新疆站记者吴卓胜。因为经常跑棉田采制声音,一来二去,他竟然发现棉花采摘声在清晨和下午不同!为了真实的还原现场,他采录了大量的现场音响,鸡鸣,鸟鸣,棉花采摘声,棉农交流声,大喇叭广播……他给我们展示过一张照片,音频编辑软件里,各种声音铺了十几轨!他笑说,自己这次可是创了纪录了!
这就是吴卓胜那张创纪录的照片
我发现西藏站普布次仁也有一张
还有带我们认识牧民吉合生木的青海站记者葛修远,留意到边检员都有肩周炎的广西站记者张垒……这些真实的记录,细微的观察,无不是记者用心用情的结果。
面对他们如此用心的采访,你认为我能做什么?
——就是严格要求,帮助他们最终生产出精品。
我的严苛据说已“名(chòu)闻(míng)遐(yuăn)迩(yáng)”,我知道自己一旦认真起来,就是个“女魔头”。我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和自己、和他人较劲了。只要还存在一点点更好的可能,我就要他们改。
这是我的工位
少用形容词,不许说套话,多用短句……文字上的推敲自不必说。即便定了稿,距离成品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两位女编辑跟着我轮番上阵,竖着耳朵听音响,音量配比、何时进、何时出……都一点点细抠。
没有一个人表现过不耐烦。即便,这个制作,已经从中午做到了深夜。
关键,每个人的发稿时长,通常不过1分10秒。
每一秒背后,是多少,他们的付出?
我们有个时光微信群,每天的节目,制作完成后的第一时间,都会发到群里请大家先听为快。每次,作者总会跑出来对我和两位编辑表示感谢,说真的,我们受之有愧,和他们的付出相比,我们动的那些脑筋、花的那些心思,又是什么呢?!
不过在这个群里,还是要特别感谢我的领导武俊山主任。我发现了一个规律,一旦他被作品打动,他的红包就一定不由分说地砸下来!他的点评、点拨,我都复制粘贴下来,因为比红包还值钱!
广播记者通常对播出时长很在意,总觉得时长太短是对他们辛苦采访不够尊重,而且空间有限,无法展开。但这次,数天的采访,被浓缩在短短几十秒时间里,很多记者反而在作品完成后兴奋地说:过瘾!爽!值!
我在想,这到底是为什么?
我觉得,是因为,这样的采访让他们投入,这样的创作让他们兴奋。
必须承认这张是摆拍,这些天我们仨就凑齐了这一回
吴卓胜说过的一句话,给我印象很深,我告诉王远,她写在了她的手记里。吴卓胜说,本以为,只有到北京报道十九大,才是记者这段时间该干的事;现在发现,在棉田里记录普通人的十九大时光,是那么过瘾!
这就是过去十几天里,我和他们一起做的事。他们的名字没有出现在国家电台的节目里,就让他们留在我心里吧。
谢谢你们所有人!
作者:郭静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编辑部副主任
主创人员
总 监 制:蔡小林
总 策 划:王化强
监 制:武俊山
编 审:郭 静
编 辑:解朝曦 王 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