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我为什么觉得她可以

成龙:我为什么觉得她可以

读书无界 港台男星 2018-03-22 22:00:39 992

朱墨,23岁进入华谊兄弟公司,24岁升职,25岁担任华谊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电视剧宣传总监,26岁回到电影岗位,担任宣传总监。2013年辞职,得到了成龙的推荐信,到伦敦大学学院(UCL)进修,获得电影学双硕士从事电影工作近十年。2015年,与成龙共同创作《成龙:还没长大就老了》一书,使朱墨正式出现在大众的眼前。

我为什么觉得她可以

文 | 成龙


提起墨墨,我马上想到的词就是——小巧能干。


这四个字背后,是她的努力。这个人有多努力?我举两个例子。


她最早做我电影的宣传,是2006年的时候,但我真的认识她这个人,已经是2012年了。这中间隔了六年。前两部电影《宝贝计划》和《功夫之王》的工作过程中,我完全不知道有这么个人。她用了六年的积累,让自己具备了更强大的工作能力,也让我在《十二生肖》时认识了她。


最早有为我写书的想法,是2012年我们一起去做慈善的途中,但她真的跟我商量这件事,已经是酝酿了半年以后。这半年间,只要听到我讲的故事,她就会先拼命记在脑子里,很晚收工回去,再趁热写下来。书的计划正式启动了,她才在每次聊天时打开录音功能。经过长时间的跟访、讨论、校对,《成龙:还没长大就老了》出版时已经是2015年。


我六岁半开始演戏,十几岁就出来讨生活,见过的人无数,也练就了一些看人的本领。表面功夫最能骗人,一个人是否真的能做事,我有自己的秘诀去评判。多年来跟我工作的同事、合作的伙伴,都经历过我悄悄的观察和考验。


我为什么觉得朱墨可以?


看完这本书,你就知道了。


敢于归零

文 | 王中磊


我习惯叫她“墨墨”,名如其人,她现在真的做了些笔墨之事,记录她的经历和她认为需要记录的人。在我心中她永远像个大学生,原以为是我和她因“大学生电影节”缘识,但后来想想是她保持下来的本真使然。


她在华谊干得风生水起时决定离职去英国游学,放弃别人奢求不得的工作而归零。这是我听到最多,又看到最少人做的事,墨墨这么说也这么做了。学成回来后依然做电影的事情,让我遗憾的是她没有回到我身边。可也许是她好的选择。


现在我们偶尔见面,她叫我一声老板,我还她一个拥抱。这份情谊是难得的。


墨墨,希望你永远白衣飘飘!


每人自有一颗星

文 | 陈国富


为了这篇序,本书作者跟我战斗了很久,最后一封关于此事的邮件,她下了最后通牒:“……出版时间已经从原定的9月开学季,变成了什么时候拿到你的推荐语,什么时候再往下推进。”


作者跟我的执拗从半年前开始,起因不是书的内容,而是我写不出序。我开始的推托是,自己提升不了书的分量,要说名人推荐,成龙大哥、王中磊老板效果更好,我就不吆喝了。其实书卖得好不好有出版社和作者负责,我这个理由确实牵强。朱墨不依不饶,威胁“每天到我家门口堵着”,说我逃不掉。过了几个月她又催稿,我说出真正的理由,因为没搞懂她的职场经历有何可写,不知怎么介绍。她回信说看到我的评语哭了一场,反问她的书“有这么差吗?”。几次交锋,我俩为了这事越来越尴尬,我再也说不出具体拒绝理由,就是赖着。她的尴尬写在表面,我则像被揭发了真面目,简单说是不近人情。


朱墨自称这本书记录了她的十年职业生涯,这期间我刚好是她的同事和领导,出于这个原因,她认为我的角色非比寻常。她希望有我的推荐语是理所应当的。但不知怎么搞的,回想起和她的共事,浮现的不是我教会了她什么,或我俩合作无间攻克了什么难关,而是她我行我素、脱缰演出的一些事例。这些点滴她书中有无体现,可以等书出版再瞧瞧。


认识朱墨的时候,她自称电影热爱者,学生时便热衷组织电影节,身边围绕着发烧友和刻苦的纪录片工作者,听起来是我比较熟悉的一类人。但据后来长期接触,她的电影口味极为“和谐”,有灵异、恐怖、惊悚元素的一律不看,科幻、动作的没听她提过,结局不美好的不看,画面脏乱差的不看,三挑四拣后,几乎可以归纳为,我爱的她都不能看。文艺欣赏各有各好,高兴就好,但长时间和你一起搞业务的人,审美各行其是,还是难免别扭的。这个反差,尽管从未浮出台面,或造成冲突,却提示了我和她其他方面的互动关系。


朱墨的爸给女儿取了好名字,能闻到字的气味,与人重名的概率也不高,姑且不论笔画五行是否讲究,挂这么个标签,人生是文艺的开始。朱墨说话、写字都是通顺的,是中等以上的通顺。我读过她写的新闻稿、家长里短的邮件,参加过她主持的简报会,她骂人损人我也见过,都是通顺的。我跟她的问题,说到底还是每人自有一颗星,各有各的轨道。我们在渺茫的概率中出现交会,好的时候相互闪烁取暖,也有暗黑过冬的片刻。她觉得工作过程中刻骨的事,我听着不痛不痒,这是彼此彼此,很多吸引我的东西她估计也不会买账。两个趣味如此不同的人,还能共事十几年,光说这机缘安排,已足以让人惊叹。


对书中故事的感受,争议可以暂时搁下,读者随后自有主张。我和朱墨为了书序的战斗,最后明显以她胜利告终。如果我的直觉算数,这场胜利预示着,未来,她还将迎来更多胜利。失败也会有,但更多是胜利。


【编辑推荐】

《疯狂又脆弱 坚定又柔软》是朱墨的一部作品集,介绍了作者考研到北京,工作在华谊,以及留学去英国的经历,在这短短几年中她一路升职加薪,25岁升任华谊宣传总监,27岁赚到人生的第一笔100万,30岁却毅然离职去英国留学,在表面的光鲜亮丽之下,她也曾付出过外人所不知道的心血和努力。她的人生告诉我们,每一个身居高位或者肆意潇洒的人,都曾为梦想疯狂地倾尽全力,而那些心怀梦想的人也总是怀揣一颗坚定又柔软的内心。

戳阅读原文直接购买本书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