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李中纯粮液” 订阅 微信/手机:13775752051
李健(1918—1947),原名李玉琴,江苏铜山县人,小学肄业,因家庭受地主、劣绅压迫而愤然外出谋生。先后在上海郊县警察局、泰州警察局水上警察中队、兴化警察局当警察、警长。
1938年2月,李健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地下工作,不足半年,就在警察中队建立了中共支部,连警察局长张岳候也被教育感化,发展成中共党员。 李健忧国忧民,舍生忘死,爱憎分明,机智能干。在兴化的革命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为党的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其革命故事广为流传。
机智能干 1940年5月,李健由中共泰县县委书记陈扬派来兴化城工作,因工作需要,打入警察局当警察。他以党的事业为重,努力克服困难,积极开展工作。地下党有时白天碰头,他就跟夜晚轮岗的警察调班;有时夜晚活动,就托辞到朋友家吃晚饭。他在警察中善于交朋友,做工作,大家对他印象颇好,就连警察局长朱凤五也赏识他的能干,不久李健就被提拔为二等警察。
同年6月,按中共苏北区委副书记陈丕显同志要求,李健和党员杨文铸、王振扬等研究,决定由党员沈长林(公开身份为轮船机工)通过关系在工人中宣传革命思想,反对韩德勤运兵打内战,动员工人悄悄地把用来运兵的21艘机动船的重要部件拆卸转移,使之陷于瘫痪,策应了新四军“东进”。
同年7月,中共兴化城工委成立,李健任书记。10月,韩德勤拟在兴化城为黄桥决战中毙命的89军军长李守维举行“追悼会”,李健恨透了李守维,利用局长朱凤五推荐他负责接受挽联、参与布置灵堂之机,与党员杨文铸商量,写了一副挖苦李守维的挽联:“摩擦分裂,走向死路;团结抗日,才有前途。”上款为“李守维死了”,下款为“兴化民众公挽”。
李健悄然而机警地将它悬挂于灵堂最醒目之处,搞得敌人惊恐不安,明知是共产党新四军干的, 怎么也想不到是李健所为。化敌为友 1942年初冬,李健等奉命撤离兴化城,到农村开辟抗日根据地。次年1月7日,李健任中共兴化县委组织部长,6月间调任民运部长。他充分发动群众,建立各区乡农抗会,开展“二五”减租运动,深得民心。
当时中堡、时堡、黄邳一带有伪军陈朗轩(即陈照明)部,团部驻在东旺庄,系兴化与沙沟的必经之地。李健睿智地分析敌情,作出决策:如端掉陈朗轩部,必然还有其他伪军派驻,不一定对我们有利,仍以“化敌为友”为上策。于是他和曹鄂等同志商定,不避艰险,深入陈部谈判,让陈“身在曹营心在汉”,维护我军交通,有人过境要保证通行无阻。 经过李健晓以利害的说服动员工作,陈朗轩防区基本成为中间地带,我军人员通过时只要打个暗号就行。我部吃粮偶有困难时也向他们借过;有时日伪军“下乡扫荡”,他们提前告知情况,获悉情报后,也曾将女同志和病弱者先藏到他们那里。
有一次我部几个同志路遇日军,由于他们的掩护,没出问题。 李健善于“化敌为友”,工作开展得很有成效。设计除奸 李健在三区(海河区)任区长时,经常带警卫员到夏李乡检查工作。夏李乡南近西鲍,西靠中堡,伪22师87团况明恺部驻扎中堡,夏李乡百姓因此深受兵匪之害。
1942年春的一天晚上,月黑风高,李健和警卫员到夏李乡检查工作,一路奔波,精疲力竭。他们来到南旺庄,敲开一家农户的门,正准备休息。这时,乡干部周俊匆匆忙忙领了个人来,此人是卞张舍的保长宗兆奎,见了李健便说,中堡据点里有个姓卢的,今天带了10多斤茶叶到舍上,强行向群众高价推销。他恐吓群众,不买茶叶就叫况明恺来“扫荡”。周俊接口说:“这家伙,正是我们要抓的对象,他以做生意为名,刺探情报,充当日伪汉奸,对我们危害较大。” 李健一听眉头紧蹙,忙问:“这个家伙现在哪里?”“晚上回中堡去了。”宗保长接着又补充说:“他明儿还要来托盐,有几家他已指派了。”李健按住桌子站了起来:“只要他来就好办!” 送走了宗保长,李健连忙叫周俊将夏李乡民兵大队长万圣传同志(曾做过李健通讯员)找来。警卫员见时间不早,劝李健明儿再说。
李健摇了摇头说:“民害不除,岂能安寝?”不一会儿,万圣传赶来,李健吩咐了一番,万心领神会,点头而去。 次日中午,卞张舍宗保长家的酒桌上坐着两个客人:一个是姓卢的,一个便是改了身份的万圣传。姓卢的销了盐得了钱,心里好不快活,酒兴大增。万圣传故意投其所好,一个劲地劝酒,姓卢的左一盅右一盅,很快就醉眼蒙眬了。万圣传将姓卢的扶上船,说是送他去中堡,船却飞快地向南撑去,一直行到文远铺和万陆庄两不搭界的田头上。姓卢的被叫上了岸,本以为到了中堡,可睁眼一看,完全变了方位,顿觉不妙,拔脚就跑。
万圣传厉声说:“你作恶多端,我代表人民处决你!”“叭”的一枪,姓卢的一命呜呼。爱憎分明 1943年9月初,李健代理兴化县长,到职后即召开第一次县政扩大会,开展民主建政工作。他认真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与参政会筹委会领导成员和各阶层爱国人士平等协商,合作共事,深受大家的拥护,成功当选为参议长。 在艰苦环境中,他不辞辛劳,勤理政事,爱护群众,关心群众的疾苦。1943年10月12日,指示永丰区署拨出生活津贴粮发给贫苦抗属。1944年2月批拨200万元抗币救济唐子、安丰两地受敌劫掠的贫民。1945年5月,县政府机关组织代耕队,他自任队长,隔日劳动,帮助群众夏收夏种。
在减租反霸斗争中,他爱憎分明,总是替群众撑腰,与封建势力作斗争。老圩张家舍的地主杨蒲仙(永丰区区长)耍假减租花样,明减暗不减,群众大会上,积极分子当众揭开他的画皮,他有恃无恐,满不在乎。杨被带到县里后,李健同志坚决支持群众要求,撤销杨的区长职务,大大鼓舞了广大佃雇农斗志。以身殉职 1945年下半年,李健调任高邮县委书记。次年春,领导了高邮惩奸和土地改革。 1946年10月,新四军北撤,高邮、兴化大片土地相继被国民党占领。中共高邮县委机关被压出“清剿”圈后,他坚韧不拔地领导恢复阵地的斗争,创造了内线坚持“生根立足”的经验,受到苏中区党委的表扬,作为敌后坚持斗争的三大经验之一予以推广。
1947年夏秋间,高邮的对敌斗争屡遭挫折,但在李健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前仆后继,可歌可泣。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副县长周奋、县委组织部长郑光耀等战友相继牺牲,敌占区人民在痛苦中煎熬,李健悲愤异常,一向热诚爽朗的他,性格变得内蕴而沉郁,频繁的战斗和艰苦的生活累得吐血,但他毫不气馁,多次向老领导俞铭璜同志倾吐心声:“我们不做懦夫和可耻的逃兵!”“我们要为牺牲的同志报仇!”这不是空说几句豪言壮语,而是以生命实践自己的诺言。
10月底,李健率部被迫转移到今舜生镇刘家沟附近的芦苇荡里坚持反“清剿”斗争,由于不擅游泳,在突围中饥寒交迫,疲惫不堪,昏倒在深水中,光荣牺牲,时年29岁。牺牲前李健对战友董必成说:“老头子,这次怕活不成了!”“我们为人民而牺牲,但高邮能不能坚持下去?!”在生死关头,他考虑的不是个人安危,而是牺牲后高邮能否坚持住!这种舍生忘死、忧国忧民、忠诚党和人民事业的崇高精神,令人肃然起敬,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缅怀!
李健烈士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李健烈士是中共兴化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是兴化人民的好书记、好县长。他那忠诚党和人民事业的崇高精神,忧国忧民、舍生忘死、爱憎分明、机智能干的英勇事迹,永远激励和鼓舞着我们以更大的热情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创造兴化更美好的明天贡献出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
======推广======
写在最后的:
【小莉看兴化】最具本地情怀的公共号,每日及时、新鲜、好玩的本地资讯准点发送给你;
欢迎加小编私人微信号:13775752051,一起探讨身边有趣的新鲜事,我在这里等你哦!!!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品牌微店,支持家乡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