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这一天,发一篇夏至书讯,供你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消暑纳凉!话不多说,看看有没有你心仪的书吧!
1
高山上的小邮局
[西班牙]安赫莱斯·多尼亚特 著
蔡学娣 译
◎那些没有说出口的话,没能去的地方,不再见的人……让这本书替你完成。
萨拉是西班牙山村波韦尼尔仅有的邮差。因为电子邮件的普及,人们渐渐不再写信,邮政总局打算关闭波韦尼尔邮局,将萨拉调到首府。萨拉的邻居,八十岁的老太太罗莎想出了一个方法,把萨拉留在波韦尼尔。她暗暗决定寄一封信,并让收信人也像她一样,给村里的人写信,创造一个匿名书信接龙。 罗莎把信写给了失联多年的好友路易莎。当年,罗莎和路易莎是形影不离的闺蜜,但罗莎爱上了路易莎暗恋的男子并与之结婚,路易莎因此远走他乡,两人失去了联络。六十年后,罗莎希望通过自己的信来弥补多年前的裂痕。她不期待回复,只要求收信人能把匿名书信继续下去,从而向邮政总局证明,村民们依然需要手写书信、需要萨拉的存在和她提供的服务。一封信引出了另一封信。
众多不为人知的人生故事,在书信中渐渐揭开……
2
雪
[土耳其]奥尔罕·帕慕克 著
沈志兴 张磊 彭俊 丁慧君 译
◎诺奖得主帕慕克引发争议的个人钟爱之作,《纽约时报》年度十大好书。
◎大雪中,爱情、谋杀、历史纠葛及冲突,都浓缩到与世隔绝的小城中。
故事发生在1992年的四天四夜里。主人公卡,一个多愁善感的诗人,借着记者的身份在土耳其偏远小城卡尔斯游逛。
大雪封途,卡尔斯通往外部的一切交通都被割断。大雪下得无休无止,枪声在舞台上响起,卡尔斯陷入了军事政变。现代与传统,政治与文化……这些冲突把卡尔斯城的人们分为两极,整个小镇的氛围充满了压抑、愤怒、阴谋和暴力。
帕慕克在文景《红发女人》《我脑袋里的怪东西》《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纯真博物馆》《伊斯坦布尔》《雪》《别样的色彩》《我的名字叫红》《新人生》《黑书》《白色城堡》《寂静的房子》《杰夫代特先生》
3
侠隐
张北海 著
◎姜文电影《邪不压正》原著小说。
◎阿城、王安忆、王德威、骆以军、肖复兴、梁文道、姜文、高晓松、张艾嘉、马家辉、徐皓峰 联袂推荐。
◎新版收录最新后记,增补作者张北海答客问,讲述《侠隐》前世今生。
民国年间,北平。时局暗潮涌动,日本人的势力蠢蠢欲动,抗日活动已自展开。青年侠士李天然留美归来,为寻找五年前师门血案的元凶,深入古都的胡同巷陌。随着他调查的深入,京城各路人马的斗智斗狠浮出水面,日本特务、亲日分子、豪门旧户、黑帮老大、交际花、外国记者等轮番上阵,一起酝酿着山雨欲来的局势。胡同深处,四合院里,老百姓的日子仍然优哉游哉地过着。从中秋到冬至,从春节到元宵,再到清明,到端午……直到卢沟桥的那一声枪响。
张北海笔下的北京,是一个“有钱人的天堂,老百姓的清平世界”,传统和现代,市井和江湖,中国的和西洋的,平常的和传奇的,融为一炉。真正的老北京已经消失,而张北海却用文字使它复活,使它栩栩如生。
张北海在文景:《侠隐》《一瓢纽约》
4
我是纱有美
[日]角田光代 著
莫琼莎 译
◎渡边淳一盛赞;黑木瞳、小泉今日子激赏。直面女性困境的直木奖作家角田光代,再探生育的渴望、恐惧与艰难。
◎七个渴望成为母亲的女人,七个无法成为父亲的男人,七段截然不同的命运和成长历程。每个人都有生育与出生的自由吗?自由,也许比你想象的沉重。
每年夏日,七个毫无关系的家庭会相聚数日,度过心无旁骛的欢乐时光。然而,聚会在某年戛然而止,父母对原因三缄其口,七个孩子无奈分离。他们对各自身世的好奇、家庭关系的疑问,也随聚会的终止而埋进心底。
多年后,七个孩子各自成长,有人蓬勃健全,有人灰暗绝望。有人成为精英却无法去爱;有人家庭幸福却生育受阻;有人随波逐流游戏人间;有人自我放逐孤独彻骨。有一个孩子成为歌手却因遗传基因的问题,面临失明危险,为找寻治疗之法,她向那些失散于人海的童年伙伴发出了召集令……
“生下来的是你也好、不是你也好,
我从未后悔过。
后悔的只有一件事,
我太轻看幸福了。”
角田光代在文景:《我是纱有美》《纸之月》;即将出版:《对岸的她》
5
横道世之介
[日]吉田修一 著
林雅惠 译
◎《怒》《同栖生活》作者吉田修一令人爆哭爆笑的青春缅怀大作。
◎柴田炼三郎奖得奖作,全新译本还你真实的横道君。
◎同名电影高良健吾、吉高由里子主演。
一个对人对事只说“YES”的小城青年,第一次离家来到东京求学。他太普通,但有个令人发笑的姓名;他太平凡,因不懂拒绝而总会干些叫人啼笑皆非的事。
这一年里,他第一次跳了桑巴舞;第一次有了前女友;第一次体验了归省;第一次向在乎的人郑重告别;第一次,目睹生命孕育与降生的失措与喜悦。这一年里,他邂逅了吊儿郎当的同学仓持、特立独行的加藤、一派天真热列追求他的富家女祥子、暗恋着沉醉于交际生活的美女千春……世之介成长着,也用他的单纯、善良和发自内心的对生活的爱,感染了所有在青春岁月与他相遇的人们,“年轻时没遇到过世之介的人多得不可胜数,想到这一点,我突然觉得自己比别人多了一份幸运”。
吉田修一在文景:《横道世之介》《平成猿蟹合战图》《怒》《同栖生活》;即将出版《最后的儿子》《公园生活》
6
云是黑色的
刘梓洁 著
◎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父后七日》作者,洞悉爱情角力的荒谬与精彩、冷酷与温柔的短篇小说集。
◎如果是命中注定,应该不会那么难遇见,遇见之后,也不应该有那么多困难。
天空是白色的,但云是黑色的。在所有啼笑皆非的遇见后,愿我们还能“嘿嘿嘿”以对生活。七篇各自独立,却又隐秘相连的短篇,传递着都市爱情中至深的孤独与至暖的柔情。
全书由七个爱情短篇连作组成,展现了都市爱情的不同形态与残酷真相。刘梓洁以异常清醒的思考与冷酷的笔触,揭示在爱情中男女角力的尖锐现实。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个秘密生长的有机体,优雅地探进我们心底最幽微荒凉的区块。
7
巴黎画记
蒋彝 著
王艳 译
才华迷住贡布里希的作家和画家,享誉世界的文化传播者,以中国之眼,发现艺术、时尚与浪漫之都角落里的美。
20世纪50年代,蒋彝再次来到倾慕已久的梦中巴黎。
法语学得泪水涟涟,正好来一场名副其实的“哑行者”之旅。
巴尔扎克故居的幽冷小巷中邂逅无与伦比的月光,热烈喧闹的集市上发现曾有美妙歌喉的卖蒜老者。
和画家朋友一起走访巴黎引以为傲的手工匠人,或不妨独自探寻现代艺术与哲学的摇篮——咖啡馆。
当然,不能错过口味奇特的蜗牛大餐和“生气”的洋葱汤。
旅途中的一切相遇都是美妙的,“神秘莫测”的东方哲学可以化解巴黎人和伦敦人爱猫的争斗,春日满城的垂柳和杏花,那是故乡曾经熟悉的风景……
蒋彝用他传统中国式的诗文书画,发现这座城市角落里的美。
蒋彝在文景:《巴黎画记》《日本画记》《波士顿画记》;即将出版:《旧金山画记》
8
福柯的生死爱欲
[美]詹姆斯·E. 米勒 著
高毅 译
◎萨义德说“这部惊人之作是20世纪后期西方文化的关键读本”。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思想大师的传记,更是一次关于“人如何成为其所是”的伟大的尼采式探求。
◎北大高毅教授精修译文,作序推荐。
孤僻怪异的少年,毕生的自杀准备,狂暴的生活偏好,死亡谷与车祸的神秘启示……
福柯的生活同他的思想一样丰富、迷人又充满争议:童年时期对同班男孩的别样情感;大学时期屡次的自杀尝试;初入学界,对笼罩学界的大哲萨特的反对与批判;在德里达当场批评《疯癫与文明》时的一言不发;对政治运动暧昧不定的靠近与远离;对伊朗革命的矛盾态度;与德勒兹的学术同盟及其日后的解体……
在米勒的这本书中,福柯的这些经历,都与他的思想——对法国科学史与认识论传统的继承,对现代人道主义的反对,对非理性、异常、区隔的关注与考察,对现代社会中权力关系的揭示,对结构主义的抗拒,对死亡主题的迷恋——相互交织在一起,为我们呈现出福柯的生与死、爱与恨、行动与思考、体验与激情——“从存在中取得最大收获和最大乐趣的秘诀,就是过危险的生活”。
9
邻人之妻
[美] 盖伊·特立斯 著
木风 许诺 译
◎新新闻主义之父盖伊·特立斯惊世骇俗之作。
◎九年性爱之旅,终朝袒裎相见。
◎以性爱视角窥见20世纪后半叶美国社会变迁。
1925年,纽约落魄地下书商塞缪尔·罗思在自己杂志上最早连载《尤利西斯》,并出版售卖《欢场女子回忆录》《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爱经》等书;
1953年,退伍军人休·海夫纳在芝加哥自家厨房桌上组稿、编辑,推出《花花公子》创刊号,一炮而红;
1957年,威廉·马斯特斯和弗吉尼亚·约翰逊开始用自制的“性交机器”来研究性满足的秘密;
1968年,约翰·威廉森和他的妻子芭芭拉·克拉默创办自由性爱的砂岩俱乐部;
1973年,一位计划描绘美国性开放和中产阶级色情消费主义盛行的作家盖伊·特立斯走入了纽约住所附近的一家按摩院……
1981年首次出版,《邻人之妻》以其对美国性行为和性癖好写实的描写震慑了美国社会。这本书,彻底改变了美国人看待自身的方式。
盖伊·特立斯在文景:《邻人之妻》《被仰望与被遗忘的》《王国与权力》
10
游牧者的抉择 :
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
王明珂 著
◎许倬云、王铭铭、姚大力等倾情推荐,一部跨越历史学和人类学的经典之作。
◎蒙古草原的匈奴、高原河谷的西羌、森林草原的鲜卑与乌桓——游牧者们看似自由的“抉择”背后,是否有更深沉、恒久的动因在支配?
以人类学的游牧社会研究成果及思考取径,结合历史学、文献学、地理学等所学科研究方法,王明珂教授对中国北方早期游牧社会——汉代的匈奴、西羌,以及鲜卑与乌桓——进行了考察。主要探究了三大游牧部落的环境生态、动物生态与饲养、经济活动、社会组织、游牧与定居人群关系等方面,以及在此基础上他们与汉帝国的交往互动。
游牧者们看似“自由”的抉择,乃是在一种生存境况下“不得已”的生存选择。族群的发展并不能以高低为论,而是一种基于环境、内部社会结构所呈现出来的状态。王明珂教授通过精细的史料梳理与辩证论述,希望以此形成对族群历史关系的新认知,重新理解族群及民族国家的发展轨迹。
王明珂在文景:《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文本与表征分析》;即将出版:《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羌在汉藏之间》
11
铁道之旅:
19世纪空间与时间的工业化
[德]沃尔夫冈·希弗尔布施 著
金毅 译
◎铁道、火车、城市、时间、空间……一次19世纪人类精神与工业文明交织的探索旅程。
◎城市规划、心理学、建筑学、经济学等诸多视角,探索人类工业意识之起源。
工业文明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变化,人们又是如何在这其中适应了工业革命带来的新规则、新秩序?
本书囊括了诸多话题(人们对风景观感的变化、旅途交谈的没落、铁路车厢分隔问题、铁路旅行病理学、工业疲劳和休克的历史,以及铁路与城市的关系,等等),通过工业革命的代表之一——铁路——其创制、发展对于人类生活、生产方式的影响,试图重新思考工业文明如何发生于个体,而不仅仅只是简单的生产力、社会结构变化。
铁路出行给人们对于时间、速度、距离、危险、精神伤痛等方面的变化,以及对于城市——历史关系、事故、防御性措施等等方面的重新思考,试图去阐述,工业文明不仅在技术、建筑、生产生活方式带来改变,更重要的是,人们在这些变化其中,也发展出更多的设备、条例、思维去适应由工业革命带来的新规则、新秩序。
工业化不仅是一场技术、生产方式的变革,也是人们精神与身体、行动与思维对新秩序、新制度的一次适应过程。
12
中国道路的历史基因
寒竹 著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实行什么样的制度,是由其历史的传统和基因决定的。从分封到郡县,从井田到均田,从世袭到科举,早熟的中华文明虽历经朝代更迭,但贯穿期间中央集权的大一统观念和扁平化社会孕育的平民主义,共同决定着中国拥有科学社会主义成长与发展的最佳土壤。
中华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什么?中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依据是什么?中国以中央政府为核心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历史根源是什么?
作者通过回答以上几个问题,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现代建国历史进程的探索,阐明中国选择中央集权的单一制国家结构,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需要和人民的选择。
13
人民共和国
文扬 著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国家,将中国的国家与西方的民族国家放在一起衡量,后者在很多方面都未达到前者的标准。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认为,西方只有政体,没有国家,只有中国这样的国家,才是国家,而且是大一统国家。
中国共产党建立的“人民共和国”,是中国两千年来大一统国家、天下为公传统的延续,是当下中国区别于世界其他各国的独特政治价值。今天的中国,无论与百年前历史上的中国相比,还是与当今世界各国相比,都算得上是一个成功的现代化国家。
今日话题:
这半年,你读了多少书——哪本是你的最爱,哪本你最想吐槽?
在文章下方留言——晒晒你的书单,分享你的读书心得(好恶),我们将从以上书单中挑选一本书送给一位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