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庙,是祭祀圣人孔子的庙宇,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群,无论是其规模还是等级均可与故宫相媲美,但不同于故宫的是,除了气宇轩昂的大成殿等殿宇外,孔庙内长满了参天的古柏。而这里的古柏,又不同于其他地方的柏树,它们日日夜夜受孔夫子思想的熏陶,竟然长得也有了些圣人的意味。儿时常于孔庙中写生,最爱描绘的便是这些苍劲的古柏,它们有的树干粗壮雄伟,拥有几百年的高龄,仿佛屹立不倒的老人,有的则亭亭如盖,博爱地向人们伸展开怀抱,以容万物。长大后,每每返乡,我都悄悄地走进孔庙,静静地与这些高大而古老的树木对话,观察它们自然生长的肌理之美和形态各异的造型,一次偶然的发现,竟然发觉:愈加靠近大成殿附近的柏树,其最高处的枝头居然开始向下生长,这让我感到不可思议,它们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仿佛是有感于圣人思想的魅力,而“谦卑”地低下了头呢,于是我称它们为——“拜柏”。
夫子生前曾如此赞美过柏树,他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是说一年中经历了最冷的时候,其他植物多都凋零了,只有松柏挺拔、不落。这句话赞美了松柏经得住严寒的品质,也常用来比喻一个人在艰苦的环境中,经受住了磨难,才能成才。由此可见,松柏在人们心中犹如刚硬不阿、挺拔雄伟的战士,而其树干粗壮、树叶四季常青的形象也同样给人以笔直、坚硬的印象。为何在孔庙内,松柏却低下了头颅呢?相比于兴许是为不使树木高于建筑,而人为砍折,我在内心深处更愿意相信它们是因为长期生长在儒家文化的寺庙内,时时感到圣人思想的光芒,由是浸染了儒家思想,而不由自主地“谦卑”了起来。
“谦卑”在现代社会中,已少有人提及,而它在古代,却是安身立命的重要品质。谦卑的阐释,大概是从内心出发,甘愿让对方处在重要的位置,让自己处在次要的位置。在古代,谦卑体现在儒家思想要求人们遵守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为: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曾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儒家思想通过三纲五常的教化来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儒家文化讲求无论是做人还是治理国家都应怀有谦卑之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唐代帝王、贵族对百姓怀有的谦卑,因而使王朝延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孔子对做学问提出的谦卑态度,故而泽被后世。谦卑在历史的长河中演变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品质,也是人们所共同提倡的美德。无论是文人雅士、朝野中的士大夫、还是平民百姓身上,都有体现。文人们以谦卑治学,相互之间以赏识和谦虚的态度切磋,故而能使学问集腋成裘。朝野中的官员以谦卑的态度来做父母官,将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上,因而社会中少了许多丑恶。平民百姓以谦卑之心生活,而使家庭和睦,邻里相亲,社会则多了许多和谐。
曲阜孔庙大成殿
中国古代共同受儒家、道家、释家思想的影响,而儒家为其主流。尽管三者在对社会的态度上持有不同的态度,但在谦卑的品质上,却又有共同的要求。儒家在漫长的封建时代,以仁、义、礼、智、信作为行驶在社会中的人之道德规范,并将这些品质发展到至高的境地。一个人在社会中,如果能够做到这其中的一点,便可得到颂扬,即便其死后,也会进入历史,进而流芳百世。这成为中国人追求的最高价值,《史记》中记载的人物,上至帝王将相,下至人臣巨儒,无一不具有这些品质。而做到这些的基础则在于谦卑,谦卑使人们有所敬畏,怀敬畏之心和道德标准,做有利于社会之事。道家创始人老子在《道德经》中讲,“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是说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谦卑在道家理解中被定义为遵守自然规律的谦逊之心。释家在中国古代社会也曾有过广泛的影响,它教导人们对待信仰要虔诚,这信仰指对来世的信仰,鼓励人们多做善事,死后才能升入天国。这也影响了中国人“事死如事生”观念的出现,人们在现世中虔诚度日,有的甚至在死前便开始营建陵墓,为了死后能够享用。谦卑在释家思想中体现在人们的虔诚信仰之中。
洛阳龙门石窟佛造像
受这些思想的影响,在艺术领域,谦卑亦使许许多多作品成为了传世精品,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怀着谦卑之心,中国古代自北魏起开凿,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营造达400余年之久的龙门石窟,南北长达1公里,现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历史演变,朝代更迭,是什么力量促使这样一个事物能够穿越时空得以演进,我想是谦卑的力量。它不仅体现在一尊又一尊人们怀着谦卑之心、不惧困难和阻力雕刻造像的过程之中,也体现在造像眉眼温顺、微笑慈爱的神情和体态之间。在表现佛祖与弟子的石窟中,位于释迦摩尼佛两旁的胁侍弟子——阿难和迦叶,一个由于苦修枯瘦如柴,一个虔诚温和,他们分别立于佛祖两旁,身体略微像前倾,面向大众的同时也微微朝向佛祖的方向。这种站姿和方位显示了弟子对佛祖的虔诚,不正如孔庙内垂头叩拜的柏树吗?它们的美不仅仅体现在形态上,更体现在谦卑所彰显的品格与境界之中。
唐代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卷》局部
唐代张僧繇《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图》局部
中国古代绘画有密体和疏体之分。唐代画家吴道子被称为“画圣”,绘画以焦墨勾线,略施淡彩,世谓之“吴装”。因其所用笔法洗练流畅,笔才一二,像已应焉,后人将他与张僧繇合称“疏体”代表画家,以区别于顾恺之与陆探微劲紧联锦的“密体”,而密体画派中“笔才一二,像已应焉”的特征,不仅需要画家有高超的技艺,且需心怀万物,处处留心观察,才能虔诚练就。东晋画家顾恺之精于人像,反复强调描写人的神情和精神状态,所提出的“传神论”,强调“传神写照尽在阿堵”,指画人物时最重要的传神之处在于眼神的描绘。其画裴楷像,颊上添三毫,顿觉神采焕发。但这简单的“三毫”,却不是随意添加的,二是画家通过对对象反复体验和认真观察,结合迁想妙来把握对象的内在本质,在形似的基础上以形写神,融入了作画中虔诚、谦卑的心态而得来的。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
而在现代语境中,谦卑常被视为封建思想用于奴化人民的工具,这实则是对孔子思想的曲解。宋明以后,以等级名分教化社会的观点被称作“天理”,成为禁锢人们言行的桎梏。如违犯封建伦理纲常,即被视为“罪人”。这种说法扭曲了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说。其核心是无条件服从的上下关系,三纲立足于关系下的服从,而孔子立足于正理,倡导无论地位都该依正理尽本分,这与宋明以后的理论不同。中国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主张“自由、民主、科学、平等”的社会观念,这些观念来源于在西方社会。这是时代的变革,具有进步意义。但其后出现的“打倒孔家店”运动,使得孔庙内大量文物被毁,历朝历代的碑林也被砸毁,其损失之大先不计,却从根本上体现了人们对孔子思想的误解,以及对“谦卑”的误解。孔子不言神怪,是近于科学的。孔子的礼教,是建立在春秋时代诸侯混战的局面下,他主张复兴周朝礼制,以使国家有序,百姓安居乐业的。人们将后世对于儒家与政治紧密结合后,所产生的“存天理,灭人欲”的封建思想等同于孔子思想,无疑是对孔夫子的误解。
Agnes Martin绘画作品
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播放Agnes Martin作画视频
在西方提倡个性解放的社会,我也曾亲身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谦卑。2016年我曾赴美国佐治亚西南州立大学美术学院学习,在那里,我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每天匆匆上课的时候,总会于道路上接收到每一个迎面而来者的微笑,这些人大多与我并不相识,但人们习惯性地保持着对人的友好。无论是去往教室还是返回宿舍,总有人在不远处等待着我,为我撑起随时关闭的大门。就是这样微小的举动,令我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友善与谦卑。它常常令我反思时间的宝贵与人性的宝贵,究竟哪一个更加重要,也令我在心底产生了谦卑之情,于是我和别人一样,也经常这样去做。当我接收到别人对我的谢意时,内心的成就感悠然而生。这样的事例不仅体现在生活中,也体现在艺术作品之中。
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举办Agnes Martin个展
在我去过的所有美术馆之中,有一个人的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名字是艾格丽丝·马丁(Agnes Martin),当我第一次在亚特兰大美术馆见到她的唯一作品时,便被作品中传递出的宁静所打动。那幅作品上呈现是在油画布上绘制的几条由铅笔画出的微弱横线,不去仔细看几乎发现不了,在这几条横向线条中间,是几种颜色十分微妙的平铺上去的油彩,没有任何纹理出现,颜色微弱到极致,给人以平静和极简的感受。这件作品被认为是美国1950到1960年代,抽象表现主义在美国兴起并迅速席卷西方艺术界,极简作品中的代表之作。
后来在参观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时,正值马丁作品回顾展。偌大的美术馆全部用来展示她的作品,在整整百余幅作品面前,我又一次感受到了这样的震撼。也是由于这次展览,使我产生了对这些作品背后的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了解。视频影像中展示了这位百岁老人的工作过程,她先是使用铅笔在布面上画出所需的直线,然后使用油彩,加入大量的调和剂稀释,在如同液体的状态下从左至右,由上到下地涂在每一个网格或直线之中,尽可能地避免色彩与铅线接触,但也不留有空隙。这需要屏气凝神,而她做得十分熟练,源自于艺术家一辈子都在用这样的方式作画。在这些作品面前,人们似乎看到的只有单纯的色彩和简练的形式,这些色块和不借助任何辅助工具所描绘的直线,令人摒弃一切杂念,而专注于思考画面的意义。艾格尼丝·马丁将脆弱不安的情绪转制成整齐安静的网格、线条,它们带着紧迫,直接而顽强地呈现在画布上,网格和线条也许代表了生活中的种种束缚和障碍,而色彩又能够在这样的束缚与障碍之下自如地流淌,需要艺术家极好的控制力。这种控制力源于她内心的真实与对绘画的虔诚,体现出她生命中的谦卑之美。如马丁自己所说的,“美是生命之谜,它不只是在眼里。它在头脑里,它是我们对生活的积极回应。”
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
无论古今中外,生活还是艺术,人们对谦卑这一品质的认可使它不仅停留在道德层面,且融化为审美活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中华文化中的优秀品质——谦卑,必将成为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艺术之间构建交流的桥梁。
王莎莎 戊戌年正月二十日于西安
王莎莎
艺术家
诗人
国家公派访美学者
现工作和生活于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