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靓颖跌落高台仍继续演唱:杨宗纬的教训,主办方真的忘了吗?

张靓颖跌落高台仍继续演唱:杨宗纬的教训,主办方真的忘了吗?

雾漫星球 内地女星 2025-10-18 14:28:07 9

1011日,西安奥体中心。

张靓颖开场没多久,从近两米高的舞台滑落坠地。

她穿着高跟鞋,手中还握着话筒,整个人几乎是重心失控地摔了下去

观众一片尖叫,有人捂嘴,有人起身,有人开始录像。

几秒钟后,音乐不停,张靓颖重新回到舞台,

本以为她要终止这场演唱会,没想到她休息了不到半分钟就回到台上演出,不仅唱了一首《暗恋》,而且还来了一首高难度的唱跳。

台下观众从惊恐转为震撼。
她没有喊停、没有暂停、也没有责问忍痛唱完那整场演唱会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我们为什么要为这样的敬业鼓掌?
我们是不是已经把伤也要唱完当成了习惯?

“话筒没事我没事”背后,是艺人对抗伤痛的本能

张靓颖后来的反应,让人心疼。

她说:

“话筒没事我没事,你们别担心。”

一句话,稳住了全场的情绪,也让无数人泪目。

但当她换装时露出的手腕红肿、拖着腿下舞台的片段,被放到网上后,网友不再只是敬佩

而是开始质问:

主办方的舞台安全布置呢?
现场有没有安全员预案?
2米的高台为什么没有护栏或缓冲?

如果不是她反应快,如果不是她训练有素,结果会怎样?

这不是在感慨幸运,而是一次公众对安全被无视的集体警醒。

张靓颖不是第一次受伤,但我们不能再当做“感动”

老粉丝都知道,早在十多年前的演出现场,张靓颖就曾腿部摔伤,一瘸一拐地坚持唱完。

那时候我们说她是铁娘子。

这一次,我们却该问:
她为舞台拼尽全力,但谁来为她撑起底线?

她不是机器人,也不是钢铁人。

她可以敬业,但不该用受伤来证明职业素养。

她可以坚持,但不该一次次拿身体去冒险换掌声。

杨宗纬的骨折,真的没人记得了吗?

一个月前,杨宗纬在演唱会上不慎跌入舞台升降口,直接摔断两根肋骨。

当时也是边唱边退,甚至还把那首歌唱完。

但第二天,通告全停、送医治疗。

那次事故的舆论焦点集中在舞台设计灯光指引

无独有偶,张靓颖这次的跌落,同样是在舞台边缘、灯光强烈、走位失误。

我们不是第一次看到艺人受伤——
但这一次,真的该有人站出来问一句:

为什么教训一次次来,防范却一次都没到位?

敬业不是保护责任的替罪羊

她太敬业了”“她真拼”“她不想让大家失望”……

这些赞美没错,但也别让它成为行业不作为的挡箭牌

敬业不该成为规避责任的安慰剂
而主办方也不该躲在艺人坚持后面,继续粗糙执行。

演唱会不是鱿鱼游戏,艺人不是命悬一线的表演机器。

主办方赚票房的钱,也该负起保障人身安全的责任。

观众能感动一时,但不会永远纵容一个不把人命当回事的行业流程。

舞台不是竞技场,它应该是安全的

演唱会的舞台,越来越炫目、越来越复杂,升降、雾面、动感、跑位、花火……

但你有没有想过,在这些酷炫技术之下,艺人是唯一在无保护下作业的人

一个打滑,一个错位,一个信号延迟,艺人就可能在高空坠落,或被道具击中。

我们赞叹视听盛宴,但也该要求安全系统一同升级。

再精彩的演出,换不回一个完整的身体。

张靓颖跌落的那一刻,全场尖叫。

但她站起来继续唱的那一刻,全场沸腾。

愿每一位艺人都能被尊重,不是因为能受伤后唱完,
而是因为能在不受伤的舞台上,唱到最后一首。

你怎么看这次事故?
你会因为她敬业感动,还是为这背后的隐患担心?

欢迎留言讨论,我们一起为艺人的舞台底线发声。

图片
点分享
图片
点收藏
图片
点在看
图片
点点赞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