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点对话】第47期:时艳强对话邹治龙
对话时间:4月30日 20:00
微信社群:布洛克-北京-298
对话嘉宾:
邹治龙
泛娱链联合创始人
超链科技副总裁
时艳强
布洛克财经创始人
全球高校区块链爱好者联盟主席
开场
时艳强:各位布洛克人,大家晚上好! 欢迎大家来到领先的区块链社群媒体【布洛克财经】,与1000+社群300000+布洛克人一起参与【时点对话】节目,探讨区块链和数字货币。本期是布洛克财经【时点对话】第47期,主题:泛娱链联合创始人、深链科技创始人 ;嘉宾:邹治龙 。
邹治龙,泛娱链联合创始人、超链科技产品副总裁,9年互联网资深从业者和连续创业者。2015年进入影视众筹领域,全球首创针对影视、艺人等泛娱乐IP的“粉丝经济证券化”(ABS)模式,参与策划全球首部比特币主题院线电影《比特风云》,参与小蚁(NEO)早期应用的推广和落地。下面,让我们掌声有请今天的角儿:治龙总!
【时点对话.第一问】
时艳强:2009年邹总毕业,放弃公务单位转而投身创业,此后可谓历经波折,能否谈谈你的创业历程可以分为哪些阶段?邹总从南京到衡阳、从天津到深圳,几番创业均在有所起色的情况下却以失败告终,你分析的失败原因是什么?其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对你此后生涯有何影响?
邹治龙:各位【布洛克财经】的朋友,大家好!回答布洛克财经【时点对话】第一问。我目前主要负责泛娱链的整体运营、应用落地、社群建设、投融资服务,以及为泛娱乐领域提供定制化咨询服务,泛娱链共有十二位创始人,我只是其中之一。我一直在互联网行业从业,接触区块链也较早,因而在我们团队中,我主要负责区块链商务对接的业务。
2009年,我毕业于河海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毕业后进入宜兴水利局工作。因为我在校期间一直在创业,做校园传媒,毕业后,我并不愿安于朝九晚五的生活,于是,我毅然辞去水利局的工作,到南通一家民营医院担任企划一职。
2010年回到南京,我想要重拾校园传媒事业,但由于合伙人之间出现分歧,该项目也就不了了之。后加入了一家酒企,茅台集团旗下非主流酒品的华东营销中心,从业务员做到大区经理。由于之前互联网传媒的经验,我意识到酒很适合做成互联网+的模式,当机立断开始做起酒类电商,叫“酒美人”。后期做到江苏省酒类垂直电商的第一品牌,最高年销售额达一千多万,控制毛利在百分之二十以上,我们三个合伙人,员工最多时有十个人,最少时仅我们三个人。我一直想把这个事业做大、做强,于是把赚的钱和信用卡都投了进去,扩张团队、研发平台,在2012年移动互联网兴起的时,还想着转型移动互联网去开发Wap站和APP,结果投入与产出没能达到预期,同期又面临市场的激烈竞逐,导致此次创业以失败告终。
后来我以酒品库存为基础开一些连锁的便利店,开始做社区O2O,从2013年底做到2014年。我是非常早期做O2O的,当时只有饿了吗,还不怎么出名,后期才出现美团外卖、百度外卖等O2O品牌。最后结果也是因为资金压力,有心无力、无果而终,后期又开始重新找工作,唯一让我欣慰的是保留了一个门店给父母养老,让我打拼在外少了一些后顾之忧。
2015年初有个短暂的时间去天津考察O2O外卖市场,最后还是决定不做了,去深圳后最开始在一家酒类O2O公司做跳转,两个月后去一家做移动互联网营销的公司做H5营销和SP业务,主要是H5游戏和流量业务,叫流量云,担任市场总监。在2015年底加入到开拍网,开拍网是做影视众筹的互联平台,已经筹拍过几部电影,我加入进去的时候,公司正准备筹备全球首部比特币主题的院线电影——《比特风云》。
开拍网在深圳地区属于影视互联网比较知名的公司,但国内也有几个竞品,比如娱乐宝、京东众筹、淘梦网、百度百发有戏等,但经历几年的时间到现在为止几乎没有一家能够善终,这里我也有总结和分析过很多原因,就不深入探讨了。我进开拍网的时候,第一个重要工作就是筹备这部代表币圈信仰的院线电影,当时请了深圳比较知名的互联网影视团队,是暴走大事件的原班人马,同时也请到知名编剧给做剧本,从构思到百字纲,再到千字纲,到最终几十页的拍摄剧本,这是创作的过程。另外融资的过程,我们使用众筹的方式,众筹标的对标电影相关权益的数字资产,现在叫Token或数字资产。
我在进这个公司之前,就已经有两部电影尝试跟Token进行结合,开拍网当时跟招股金服合作,一个是《堕落神探》,一个是《九尾妖狐》。招股金服旗下有几个小品牌,有一个众筹平台,一个交易平台,还有一个区块链的钱包,现在这个钱包已经在升级转型。当时在深圳招股金服的技术也是比较牛逼的,他们现在搬到杭州去了。
那时没有ICO概念,只有众筹概念,我们利用区块链技术,只是给众筹提供一个证券化的工具,因为这里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针对影视作品去发币?在影视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用户投资进去之后,电影要经历过两三年的时间,对于投资人来说,就有一个投资回报预期跟时间的关系。影视行业是高风险,但不见得有高回报,亏本的比例非常难说,那怎么办?
我们就针对影视作品做了一个全流通的金融产品,最开始我们使用Token的方式,在2015年开始尝试以发行Token的形式进行运作,提高流动性。大家众筹完之后,市场可以根据电影未来票房的预期、分红的预期,来决定Token的买入和卖出以及价格的走势,从而进行价值发现,最终价格倾向于最后的票房、倾向于市场的整体价值,这是一个非常合逻辑的金融方式,我们在之前有尝试过《堕落神探》和《九尾妖狐》。在过程中我们发现币圈很多有信仰的人,也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大家对它的信仰、对它未来的憧憬也非常高。
当时比特风云的核心构思就是比特币在未来科技非常发达的时期是非常值钱的,甚至一个比特币可以救活一个人的生命,甚至涉及到黑客和国际关系,并牵扯出国际大阴谋的家国爱恨等。筹拍初衷就是比特币在未来能够代表人们的信仰,而比特币在币圈市场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同时有故事又有信仰,所以非常适合去拍一部电影,其次比特币和区块链技术在2015年广受诟病的时代背景,需要一个荧幕作品为大众带来正确的认知。
所以我们当时在推出这部电影的时候,受到当时整个币圈,特别是机构的青睐,我们最开始是跟招股金服进行联合出品,并联合众股网、元宝网、华中数联进行数字资产发行。2016年初开了新闻发布会,后期还与币看网、比特银行、巴比特、火币网、OKCoin、比特大陆等进行很多运营层面的合作,包括如今银链科技的创始人兼深圳大学教授申屠青春、世界比特币大使李威声等,当时他还没有成立公司,后期OK集团创始人徐明星还成为了开拍网股东。
当时这个电影获得了整个币圈机构和社区的广泛支持,包括媒体支持、资金支持等,在媒体方面除了巴比特,还有很多早期币圈媒体,给予了非常多的支持。整个电影的创作过程还是非常顺利的,剧组组建也是非常顺利,我们也物色一些意向演员,但是最终在资金环节出了一些问题。
比特风云发行Token“比特兑”2100万枚,募集一半拍摄资金1500万,总共分了五期进行募集,第一期是非常顺利的,几个小时就募完了,上线交易后价格也算比较稳定,但是后面合作伙伴之间出现了一些利益分歧,最后谈崩了,第二期到第五期Token发行没能继续。
比特兑也没有人懂得去元宝网上做有效的市值管理跟维护,造成整个币价从发行价一块钱左右到最后的一毛钱,最后被元宝网移进元宝区,就是对标元宝币的交易专区,非常尴尬。由于比特兑后面也没有继续募资,机构认筹的另外1500万也迟迟未到,最终因资金问题不得不暂停项目。其实,那时剧本都出来了,演员也沟通过了,剧组其他成员、场地也都已经搞定了,就等着资金开机了。
这部电影到目前为止是处于暂停状态,并没有谁单方面去宣布这部电影失败或者结束,我现在已经离开开拍网,在这里也为开拍网做一些澄清,其实开拍网也有很多的无奈之举,拿着小几百万的资金怎么去拍院线电影。比特风云这个事情就说到这里,但是这个电影,倒是让我接触到币圈,接触到区块链技术,让我从此开始有了新的思维去认识互联网,在金融层面怎么去更好地帮助泛娱乐行业。
在比特风云这部电影告一段落的情况下,我们有尝试过用其他的方式去服务泛娱乐行业。刚刚说的众筹产品进行Token发行的证券化来完成风险分散和控制,包括流动性的控制、募资的广泛性,即面向更多的用户进行募资,又要相对地合法合规。最开始的时候,我们把分红型的众筹产品进行ABS证券化,例如影视票房、艺人经纪合约、游戏、演唱会等,都有进行这样的尝试。但众筹行业最先是被国内的政策所限制,后面涉及分红的ABS证券化,又有涉嫌非法证券的风险。
在这个政策之前,我们就做了一段时间,我们在2016年8月就已经上线了从众筹改版过来的ABS产品,就是把众筹的权益进行ABS证券化,无论股权、债权、收益权,物权都有设计过金融产品。后来,鉴于律师非法证券的风险考虑,我们开始从分红型的ABS转型到物权类的金融产品,我们会把演唱会门票、艺人和IP的衍生品、艺人的周边和特权等权益进行资产打包。
这块又遇到了文交所的关联政策,当时国内已经叫停文交所的艺术品拆分,包括像字画、陶器、古玩、收藏品等都不能进行拆分和交易。针对这个法律风险,我们尝试过各种本身具有单位化、标准化的物权资产或粉丝特权进行证券化。除了电影票、衍生周边、签名照等标准化产品,我们还尝试过握手券、合影券、拥抱券等特权性产品,甚至为此发明过很多金融产品词汇,比如艺人券、电影券、演唱会券等。当然也有个非常标准的东西就是时间,这是后来冒出来的各种名人时间交易平台所选择的标的物,我们在很早期就进行了试水。
但我们当时并没有把它定位成一个纯粹时间的交易平台,我们当时一直是从基础理论进行思考,从底层逻辑推动产品的改进。2017年初,秒啊推出了名人时间交易平台,后面相继出现过时间宝、FansTime等类似平台,这种时间交易模式是有一些问题的,这方面我进行过非常深入的思考,这过程中,我曾经建议我们的证券化产品往粉丝经济ABS的方向去进行深度改版,但推进过程不尽人意。
我提出了粉丝经济ABS的完整产品架构,还设计了产品原型,做了很多逻辑图。但是我不是一个专业的产品经理,我就开始招产品经理,前后换了几任产品经理,到最终都没人能完整理解我的产品思路,最终做出来一个严重删减版的产品,叫星主页。后来听说星主页自愿加入一个叫星链的区块链社区项目,并在2017年1月,基于这个产品基础发行了Token。
我第一个问题回答时间长一点,是希望大家能够更清晰的理解我从事区块链背后的逻辑,并不是因为区块链技术能够发财或者圈钱,我从来没有这想法,我一直在尝试用我理解的技术层面、运营层面,包括我的个人经验,去服务好我想要服务的行业。我从2015年就开始进入到泛娱乐领域,我一直在思考每个地方的问题,想着用什么方式解决它,包括现在在泛娱链,也是把区块链当作工具,去思考怎样更好地帮助文娱行业发展。第一个问题回答这么长时间也是希望带大家认识到,我不是在跟大家吹牛逼,我是带着大家一步一步的去理解项目背后的逻辑,我之前也在很多公开场合说过这个问题。
无论是区块链的去中心化还是互联网时代中心化创业,都需要深度解决一个产业的痛点问题,同时商业模式里面要满足人们不可或缺的刚需,这才是有意义的。否则只是为了某个目的而进行一个创业。就像现在的区块链行业很多项目,都是为了包装出来发一个币,去募资。至于这个项目到底有没有和区块链相关,以及真的用区块链解决了什么问题,都不得而知,甚至是吹牛逼。
总结下来就是我的创业经历分为四个阶段:2005年到2011年,我大学四年的创业史和短暂的工作史,大学期间只是整合高校资源进行变现,没有整体的商业规划,毕业后有两段比较短的工作经历。2011年到2014年算一个阶段,这是我的两次正式创业,一个是做酒类电商平台叫酒美人,另外一个就是把我之前在南京剩下的酒做了一个O2O社区项目叫联衡百货,还没到进行客户端的布局就因资金短缺而告终。第三个阶段是2015年到2017年7月,以高管身份在几家互联网公司上班,从2017年7月至今,加入泛娱链社区是我的第四个阶段。
我在2017年7月加入的泛娱链感觉不一样,我最开始是被泛娱链的创始人从深圳猎过来的,我在这个公司是非常有主人翁和创业者的意识,泛娱链是一个新的起点,是我在区块链行业去中心化创业的一个开始。
2011年到2014年的两次创业失利,最根本的原因也暴露了互联网时期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几个元素。第一个就是流量,第二个就是资本,第三个就是资源。在互联网时代,说到流量基础、资本基础、资源基础,算是天时地利,而技术团队跟运营团队,算是人和,特别是运营团队非常重要,技术团队在互联网逐渐成熟的今天已经不显得那么重要了。
我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并没有掌握这三个核心要素就开始创业,资金这一块,我是用自有资金、借债和信用卡进行创业,抱着做大做强的想法,却没有股权融资和资本运作的意识,一直想强撑着做到大一点再去融资,等我有这种想法时,酒仙网都已经募到了几轮,反正募资了有几个亿,他们一个月光在百度上的广告费就是我们一年的营收。
第二个原因是我们在流量跟资源这一块的储备是非常不到位的,我们获取流量,无论是通过传统的方式,比如像线下营销活动,而线上的活动完全做不动,线上的广告也完全投不起。我们投放关键词,只能选一个南京市,还不能排到很前面去。而酒仙网把所有酒类相关的词汇都圈光了,流量天天挂在上面,我们就是抢不过。这就暴露互联网时代的一个弊病,没有一种共识,流量获取社区建设和自主传播,只能靠向中心化应用去买,向百度、阿里、腾讯这些公司去买流量是非常非常贵的。
第三个是资源的劣势,我之前还做过酒类产品的销售,仅仅认识几个小酒厂和经销商,另外两个合伙人更是没有任何行业资源。我举个两个简单例子,当时酒仙网拿下茅台的网络经销权是独家网络经销权,其他人是不能在网上销售茅台酒的。而拿下茅台酒的网络经销权需要千万级别的资金,对于酒仙网问题不大,对于我们是天文数字,另外一个是金门高粱酒,他们甚至在网上起诉过我们公司,说我们没有他们的授权不得在网上销售,因为当时线上酒类,对于线下酒类的冲击非常大,酒厂都非常抗拒,我们没有资源和资金去抗争。
创业失败的原因,流量、资本、资源,三个都是外界因素,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些问题创业者都可以去解决。其实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一直在解,当时酒美人平台最高峰有两千多款酒品,涉足到白酒、葡萄酒、洋酒、啤酒、保健酒等各类产品,而且货源至少来自市级以上的经销商,甚至是省级总代和酒厂源头的。资源也在积累,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最大的问题是团队不够成熟,我们技术团队几乎为零,都是外包。我们的运营团队也都没有什么经验,面对竞品根本没有应对手法,完全任人鱼肉,很多环节都无法去跟这种高流量、强资本、强资源的竞争对手去抗衡。
除了三个外界因素,最重要的还是第四个原因,那就是团队,不过现在区块链行业倒是给了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区块链项目都是开放式社区项目,没有创始人团队,只有发起人团队,当具备共识基础,就会有人自愿加入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无论是开发者、应用者还是投资人,都一起来做好这个社区。
所以这几次创业经历,对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希望后面的创业大家能够找到一些共识,能够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人,没有更多的尔虞我诈,没有更多的相互欺骗,能够更多的去全身心的把一个事情做好。这里会涉及到一个更加精神层面的问题就是共识,我觉得所有创业者,无论是互联网时代的创业者还是区块链时代的发起人,都必须要具备这样的精神,把创业的逻辑理念达成共识,再把它上升到信仰。
【时点对话.第二问】
时艳强:2015年邹总来到深圳,辗转加入开拍网负责运营工作,筹拍国内的首家比特币题材院线电影《比特风云》,也因此认识了圈内大佬,当时都有哪些大佬参与了电影拍摄?电影最终夭折的真实原因是什么?据说那时期邹总曾将电影众筹产品进行资产证券化升级,最终为什么又会以离职而告终?
邹治龙:回答布洛克财经【时点对话】第二问。首先是联合出品方招股金服以及它旗下的几个品牌,还有华中数联、元宝网、币看网、比特银行、火币网、OKCoin、比特大陆、,以及巴比特等早期币圈媒体,还有申屠青春、世界比特币大使李威声等等,当时基本上所有币圈大佬和机构都纷纷表示支持,也经常参与开拍网和比特风云的相关活动。
电影最终夭折的原因就是资金问题,一切准备就绪,但是资金迟迟不到位。一方面是发行Token“比特兑”只发行了第一期,后面的几期都没有发。另一半资金是由联合出品方认筹的,但资金也没有到位,造成整个电影三千万的拍摄资金,只有第一批发行Token的募集部分。
当时中国的币圈用户,只有不到二十万人,我们找了一些国外的社群合作,全球最多也就三十万的用户体量。2015年到现在,整个全球的币圈用户,应该在两、三千万的体量,中国的币圈用户应该在一千五百万到两千万之间。这也是2017年至今币圈市值增长的重要原因。
我们把电影众筹进行ABS升级,最开始升级主要是出于投资退出机制的考虑,但电影票房毕竟涉及到收益、分红,违反证券法里对于有价证券的一些规定和限制属于公开发行,超过两百人限制,所以出于政策考虑,我们就开始转型做基于物权和特权的金融产品,把物权和特权作为消费基础进行证券化,后面还出于国内文交所不能将实物作标准化拆分政策的考虑,筛选和发明了很多天然标准化产品,例如握手券、名人时间等,最后规划的粉丝经济ABS生态,也遇到一些实现层面的问题。
当时规划的整个产品闭环有几个,第一个闭环就是粉丝,因为粉丝进入金融产品的转化率非常低,就算进来也是基于对艺人、电影的喜好或打赏,根本就没有换手率和交易深度,即便参与交易,也会沦为投资用户被割的韭菜,而目前粉丝转化成投资人不单是商业模式和准入门槛的问题,还是整个追星应援的文化背景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是金融产品的相关估值模型没有,上线交易后的数据模型也没有,投资完全靠猜,我们希望在证券化之前,把它的估值模型做出来,同时把后期的投资判断逻辑做出来。
这里需要引入大量的数据,比如一个艺人,需要引入他的各种社交软件数据、作品数据、媒体数据等。判断投资艺人的升值空间,还要看他的收入数据包括通告、片酬,也包括粉丝对他的热情程度以及粉丝量的增长情况。这是估值模型和数据基础的问题,属于投资判断的技术分析。除了不甚完全和真实的数据,还有投资判断的感性分析,这就需要一个产品能够有效、和谐地兼容粉丝和投资用户,投资人可以从粉丝的活跃程度、互动能力,以及热度等各个方面去进行投资判断。
第三个问题就是资产交割环节的问题,资产交割我这边想了好几个解决方案。第一个就是让粉丝基于一种信仰去接盘,并完成消费。比如TFboys你去买他的权益,帮助他们从十岁成长到现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其相关投资价值也会增长,无论是身价还是衍生品的价值。投资人卖给粉丝赚了钱,粉丝拿去消费也觉得值。以粉丝消费作为金融产品交割的闭环是最理想的状态。
第二种方式,作为中心化应用的金融产品,在风险分散和失控的时候,需要进行风险转移。这是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包括我之前参与的众筹类和ABS产品,一旦出现投资亏空或是交割困难的问题,最后所有投资人都会去找中心化平台,他们并不会去找发行方,例如影视公司、经纪公司。而Token给了中心化平台一种向全世界进行无限风险转嫁的可能,所以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类似业态都选择了第二种解决方案。
我之前参与的星主页产品,自愿加入了星链社区并完成Token发行;秒啊自愿加入秒啊社区,也发行了Token;FansTime也在近期完成社区建设,并发行了Token。其他几个没有发行Token的项目,该死的死,都不得善终。比如娱乐宝已经转型成电商预售平台,淘梦网转型做网生内容出品和宣发,其他几个名人时间交易平台也逐渐销声匿迹。
我的离职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当时构想了一个完整的粉丝经济ABS生态,但并没有完整的开发出来,当然也有资金压力、开发难度,以及所需资源非常复杂等原因,最后的星主页只是一个类似交易所的产品,没有满足粉丝跟金融用户的转化和互恰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了,终将因流动性枯竭而衰亡,现在这些产品之所以选择发行Token转嫁风险,都是因为这个问题没有解决,没有形成有效的生态闭环。
我当时建议开拍网产品除了按照粉丝经济生态去慢慢迭代以外,还要考虑到中心化平台数据,无论是平台内数据还是第三方接入的数据,其真实性会受质疑,比如艺人粉丝量、视频播放量、直播在线人数等。当时就想着直接把整个技术底层改成区块链底层,数据都是基于无法篡改的分布式账本,无论是追星应援、艺人通告、出品宣发,还是出版、演唱会、网生内容分发等业态,都是基于这个业态里的一种共识或者一种利益分配的游戏规则,去构建Token(通证)经济模型,同时基于这种经济模型去创造数据和重构秩序,并将整个过程完整记录在区块链上,但是整个改造因为成本很高,就没有发起公链,也没有基于其他公链去发起协议层,或者改造成DAPP,而且当时区块链基础设施也没有现在这么完善。
所以我一直想自己立项发起一个区块链基础设施。在此期间,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因为小蚁(今NEO和ONT)2015年立项,2016年开始正式推广他的应用,我们当时是作为文娱互联网板块的早期耕耘者,小蚁非常清楚泛娱乐领域是区块链的天然应用场景,觉得我们有一定的资源和优势,就跟我们合作。无论是版权保护,还是粉丝经济这种分散型共识,都是非常好的应用落地场景,所以我就参与了小蚁早期应用的推广和落地。
小蚁前期的应用,我们从商务洽谈到商业模式设计,从区块链架构到Token发行,都进行了深度参与。小蚁的陶总经常会和我们一起去跟文娱领域的合作伙伴进行洽谈,有意向我们也会去上海跟陶总和达叔沟通具体的落地细节,并安排在小蚁社区的众筹。有个叫KAC的项目在小蚁一毛钱左右募集了价值六十万元的小蚁,相当于六百万个小蚁,大家可以算一下现在多少钱。
最终离职的原因就是我刚才说的两个原因,第一个是产品的整个业态呈现,他并没有按照我最先的构想去实现,产品经理换了四五个,最终都没能理解我的商业模式。第二个原因就是我们要改成区块链底层的架构,因为它的成本开发以及各方面的原因,当时的技术条件也不够成熟,我后期就一直想尝试去创业,当时去找融资没有成功,后来又被同事告发说我要创业,结果造成一些尴尬,开拍网CEO梁羽作了挽留,并答应给予一笔资金让我内部创业,做我想做的事,我考虑再三决定还是干脆辞职算了,至今对梁总都感恩在心。
正好泛娱链的创始人林灏也叫我去北京,说如果融资没成功就去加入泛娱链社区,当时泛娱链已经作为全球首条泛娱乐领域的公有链立项,并且刚刚完成第一轮融资。2017年7月,我加入了泛娱链社区,协助团队在各地路演完成了第二轮募资,整个募集过程是在1分钟内完成的,两轮募资额在中国人发起的社区项目中排名Top10,但是9.4政策到来后,我们是率先执行强行退币的项目之一,甚至废弃了之前的主链ETChain,重新原生开发了新的IPTChain,这期间我一直在推动应用落地,进行产品设计,直到春节之前才开始负责社区建设。
【时点对话.第三问】
时艳强:2017年7月,邹总来到北京加入泛娱链团队,能否用简单易懂的方式介绍泛娱链项目?当年9月,国家宣布禁止I-C-O,诸多项目退币清退,有些甚至以负债而结束,你们当时是如何完成的?此后你们进行海外布局,并据称是布局最完善的项目,具体情况如何?如何达成这些布局?
邹治龙:回答布洛克财经【时点对话】第三问。泛娱链是为文娱领域提供定制化区块链基础设施和深度解决方案的公有链,是全球首条泛娱乐领域的商业性公有链。也是目前为止为数不多已经上线运行的商业性公有链,从2017年11月上线至今运行稳定,性能优异。目前,泛娱链最高可达5000TPS,正在部署的并链矩阵,类似小蚁的本体网络,结合后期的闪电网络、隔离见证、石墨烯等技术,未来更是可以达到百万级TPS。泛娱链采用的共识机制是EBFT(增强型拜占庭共识),对于节点相对较少的商业性公有链具有性能优势。
目前小蚁区块链、蚂蚁区块链均采用BFT系共识机制,但它也有明显缺点,就是随着节点增加,区块链的性能会急速降低。所以泛娱链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共识机制未来可插拔,例如POW、POS、DPOS等,当然这些共识机制也有问题。我们一直在等待市场上出现一种更加优秀的,能够平衡效率、公平和安全性的共识机制。同时除了浏览器、钱包等基础配套,我们为这个领域还提供了定制化的技术支持,包括智能合约、接口、功能化模块、协议、开源代码等。
换言之,以后文娱领域的从业者,如果他们想要去基于区块链做什么事情,不需要重新组建团队,去开发区块链底层、接口模块,通用型的智能合约也不需要开发。我们这边会一并提供,而且我们会提供更多的整体性解决方案。文娱领域的子板块像票房分账、艺人经纪、网红直播、网上内容等板块都有非常明确的游戏规则,而这个游戏规则复杂说就是区块链层面的协议或者共识。我们会把这些东西深度地去进行技术化和产品化,并给出一些解决方案,甚至提供定制化的区块链基础设施,包括侧链、联盟链、基础协议,以及Token、DAPP等解决方案。
如果泛娱链作为文娱领域的商业性公有链,就可以钻研行业痛点,深度提供涉及到各个环节的智能合约和功能模块,包括完成DAPP架构的一些接口。举个例子,比如现在大家去做互联网项目,需要使用地图,但你根本不需要发射卫星,也不需要去做LBS开发,只需要去调用百度地图、腾讯地图或者高德地图就可以完成产品的开发。
很明显,现在的以太坊并不是为文娱领域提供定制化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的,从去年11月份上线的以太猫游戏,让整个以太网络拥堵到近乎崩溃,因为它并不是为游戏行业提供深度解决方案的。无论是中心化的创业者还是去中心化创业者都要去深度了解这个行业的一些痛点,满足这个行业里面不可或缺的刚需,只有对这个行业有深度理解的人,才可能做出符合应用需求的基础设施出来。包括以前做金融服务、文娱领域的从业者,文娱领域本身的工作者,以及文娱的粉丝。后期如果粉丝要持有一些Token,但目前持币和买卖币的持有成本是非常高的,需要降低使用成本,这都是问题。
总结来说,泛娱链在技术层面、商业模式的架构层面、还是在文化教育层面。无论是从业者的使用,还是对于用户包括粉丝更具有易用性,易用性包括速度性能、安全性能,区块链基础设施配套的一些钱包、浏览器、智能合约接口等都能够更好的为从业者和用户端使用。大家想拥抱区块链,但压根就不知道怎么拥抱,这就是一个非常根本的问题。我们需要先去解决这些问题,再深度解决经济模型问题及商业模式设计的问题,解决应用层跟DAPP之间的架构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退币问题,泛娱链的基金会是委托一家中国的技术公司,叫深圳超链科技做创世开发。超链科技是中国网投资布局的,是一家跟人民网、新华网平齐的中国十大官媒之一。我们是强行建议基金会进行退币,基金会非常给力,也强行坚持退币。当时泛娱链在我加入时已经完成第一轮的ICO,我加了之后协作创始团队去完成第二轮的ICO,按照我们当时目击ICO的量,在中国团队发起的项目资金量是跃居项TOP10的。
本以为凭借TOP10的资金募集量,以一个天然的应用场景,就是泛娱链领域,应该能跻入到目前公链里的前面。我说的是中国人发起区块链攻略项目里,因为我们的币全退了,手里没钱,所以做到现在一直都是靠我们的信仰以及其他方面赚的钱,或者是其他一些融资,在支撑整个社区的发展。我们的很多投资人都是基于跟我们一样的信仰在坚持,目前还没太大的变化或者太大的起伏,所以这点我也是非常感谢社区成员以及其他一些合作伙伴,非常感谢。
基于国内技术公司的资方背景,考虑到政策强行宣布退币的压力,我们是国内为数不多非常强硬退币的项目之一。后期国家政策并没有在这方面进行深究,如果当时不退币,我们还有可能在资金量上来支撑我们一个大跨步的发展。
九四之后我们进行布局,把整体的基金会架构改造更加偏NBA结构,开始在台湾布局交易所完成整个社区建设,把社区的运营中心都放在台湾。国内除了超链科技公司继续再发展,接一些外包的第三方业务之外,主要在负责泛娱链在社区技术层面的升级,同时架构一个媒体叫泛娱视讯,也架构一个活动媒体品牌叫塔尖活动,架构一个社区运作的品牌。
泛娱链体系涉及投行业务,因为我们要更好的帮助文娱领域从业者。目前我们还缺乏对进行整体配置资源的扶持机构,我们目前已经合作发起了一些合作,支持一些项目的发行,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资源配置层面的发展,都是我们运作的基础。我本人在文娱领域深耕三年,其他一个合伙人也是在文娱领域有非常深度的资源基础,包括中国网体系等一些战略合作方。另外合伙人主要是来自于互联网领域、金融领域、传统的券商投行领域、还包括一些从政府机构出来的合伙人,目前我们的合伙人一共有12个,现在团队在国内有将近四十人,台湾有三十人,孵化合作的项目前后加起来也有几十人 ,整个社区生态涉及到大陆、台湾、香港、硅谷、德国以及东南亚。
我们的整体设计的方向是,未来基于泛娱链的超级公有链基础,如果大家要完成区块链文娱领域的转型,我们可以提供技术支持、社区支持、媒体支持、投行支持、资源配置支持、交易所知识支持等一系列的流程,让他们能更好地拥抱区块链,同时也会自己找些资源完成他们想要的整合,包括资金以及其他配套资源的整合。他们就可以有能力给予我们超级基础设施的社去完成转型,这是我们的初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已经留存大量的合作伙伴,现在基于泛娱链今年的下一阶段运作逐步释放。
泛娱链接下来会完成整体的品牌升级,从四个层面包括社群基础、底层技术、应用生态四个角度,联合其他区块链基础设施形成抱团发展,做一个超级区块链基础设施。大家都在玩供应链开发或是协议层开发,为什么要去开发相同的东西,大家把精力放在别的方向,联合做一个超级基础设施,同时在泛娱链领域包括影视动漫、游戏音乐等细分板块做成一些联盟。这也是小社区、小体系的一种共识基础或者协议基础,大家做成一个共识的基础去创建联盟,形成资源壁垒的抱团发展。
这边我补充一句,我们完成退币后只有非常少的一批铁粉投资人,后期主要是面向机构。相对来说我们是都是基于机构的资金、泛娱链的社区基础。我们后期会放小一部分的份额面向用户进行私募,绝大部分的份额面向机构,还有部分份额面向泛娱链领域细分的产业联盟,这个产业联盟是包括文娱板块、影视动漫游戏板块、音乐板块的西方联盟,面向这些企业进行小额度的资源入股或者是资金入股。后期这个币具有高强度的资源跟社群基础、还有应用生态技术,后期会逐渐恢复到它应有的价值。我们作为泛娱链的发起团队,是非常有信心把泛娱链做成未来文娱领域基础设施的币价做到到百倍。而且它本身的价值和我们现在做出的东西都是有支撑的,泛娱链的基础目前公链已经上线,而且性能优越,布局完善,设计基础比较强势,泛娱链的直接社群有将近十万人,关联社群有小几十万人,包括相关的、我们深度孵化的合作伙伴,整体能够覆盖五十万+的用户基础。我们的资源壁垒也算是有的,技术底层的解决方案、技术升级等都是有基础的。
【时点对话.第四问】
时艳强:文娱产业是互联网巨头们的重要版图,若将泛娱链生态与阿里文娱生态作对比,你有哪些看法?阿里音乐集团董事长高晓松称“区块链技术将为音乐带来革命性影响”,对此你怎么看待?如果巨头转型区块链,泛娱链将如何应对?
邹治龙:回答布洛克财经【时点对话】第四问。我觉得泛娱链跟阿里文娱生态之间根本就没有可比性,从我刚刚的创业经历大家就能看得出来,我创业经历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团队力量的支撑,包括我前面说的三点。而作为阿里这样的生态,是中国互联网企业里的TOP3,全球TOP10的企业。但是面向全球或全宇宙的背景下总有一天会出现一个瓶颈。但是区块链项目不一样,它是由所有资源、所有的人、所有的企业、所有的开发者一起推动的,这是中心化互联网项目跟去中心化区块链项目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一种小的共识,大的是一种信仰。来聚集所有相关联的力量来共同抱团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力量和数据,在这个过程中会慢慢创造出来这些缺乏的东西,包括资金、大家都知道有通胀经济体系、还有流量等,大家都知道基于一种共识,没有共识的人我不欢迎你进来,有共识的人自然会进来。团队也是一样的,无论是机构、开发、企业文员、还是版块里企业的从业者,都会基于这样的共识进入到这个体系里,并且自愿去做一些贡献,这就是我认为它们之间本质的区别。
高晓松说区块链技术对于音乐带来的革命性影响,我非常认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区块链对于音乐的影响有几个方面,第一个是版权保护,大家都知道音乐在最开始互联网兴起的时候,是互联网非常强势的产品客户端,包括音乐播放器,包括SP业务, SP里面重要的板块就是彩铃。也成就很多的早期上市公司,包括A8音乐集团,还有国外的公司像滚石唱片等一些唱片公司。但是随着版权的泛滥,大家把作品上传到互联网后发现,我的作品卖不出钱,这些公司无论是SP、唱片业务、出版业务、还是发行业务都不行。
这里有一个背景,我可以不怕得罪人的把这句话说出来,在互联网早期从1999年到2018年将近二十年的时间,互联网的红利,除了人口红利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盗版红利。比如百度推出的信息搜索引擎,数据不是他创造的、文章不是他写的、流量也不是来自于他的,但靠搜索引擎收钱是他的。流量都是别人传的教学视频创造的,版权也不是他的,都是别人通过检索通过归类服务器检索过来的,但是最后创造的收益者是他,这个其实就是版权的盗版红利。
百度也不傻,他们其实很聪明,最近也推出针对百度图片的产品,推出了版权保护。这是他在搜索引擎版权保护这方面做出的一个对策。大家都知道中国没有版权保护的基础,而且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烂的版权保护的国家之一,即使版权泛滥,也不做版权保护,中国做的不好是因为,中国人从业者没有对版权的尊重造成盗版严重的情况,还引以为豪,就像我们使用别人微软的系统盘一样,都是引以为豪的。大家拷过了就用了,在国外都是要买原版光碟装系统的,中国就没有这样的意识。这个问题相信会 随着法律法规,包括区块链技术的推进,盗版红利将会终结,回归到区块链社区。
所以相关的红利,除了音乐在内,也会带给所有版权相关的业态,所以这就是高晓松说的区块链将为音乐等相关版权业态带来革命性影响的第一个背景。我们知道无论是哪个方向的创业,特别是文娱领域。大家都知道的这些内容,经常基于资金的匮乏,去屈服于资本。包括我们看到的演员上位以及导演为拿资金出卖自己灵魂或改剧本的一些事情,这都是对于内容产业致命的影响,区块链的通证经济学,特别是针对全球开放市场无障碍的投融资知识,能够有效地支撑整个音乐的事业发展,是从资金层面的投融资产品的革命性影响。
第三个大家都知道,包括音乐在内所有的泛娱乐产业,都是有一个非常强势的基础,就是粉丝经济基础。粉丝经济也包括其他的关联机构。大家可以用区块链概念来评价就非常吻合,作品就是源头的一些数据。开发者社区就是音乐里包括文娱领域的经纪公司、影视公司、发行公司、后期特效、演员剧组、影视基地、影视投资基金、音乐盒资金、唱片公司等等,包括互联平台的酷狗、优酷都属于对标。粉丝就是对标券商,和投资人、社区、社群一样是有基础的,而且这个基础里面天然具有一个共识,这个共识就是基于对内容的喜爱或者对于内容未来营收的预期。粉丝是基于喜爱的一种价值观认同,或者继续作品的欣赏、投资人就是基于这种前提条件,对于未来投资预期的认可。所以他们之间是本身天然具备这种共识基础的。所以非常容易形成共识机制的社区包括利益分配的机制,他们用区块链进行改造是非常恰当的,而且他通常会进行跨国界,因为我们知道政治是有国界的,但是文化是无国界的。而对于区块链的用权价格非常符合这一点,他本身是有国界的。这里我经常打一个比方,比如漫威的作品或者是加速冰棒,他们如果要去募资作为粉丝都是可以。
无论是他们的估值还是募资,按道理来说应该是由所有开发者社区也就是我刚才说的这些机构。用户社区是他的粉丝来共同决定它的价值、决定它各自的力量,这个社区做服务、做发展,对标刚刚说的两个超级IP。明明我本人做为中国人,明明是是漫威的粉丝,我却没有能力去决定他价值或者没有能力参与他的一些投融资服务,因为这个里面涉及到很多的法律法规,跟一些跨境的资金流转的障碍,包括成本,有的区块链整个社区只要有跟他相关的共识基础的用户、机构,都有能力为社区的发展做贡献,这是区块链带来的超级社区,特别是对无国界的文化的行业。
特别是针对无国界的文化产业的影响,区块链简直是非常天然的。非常符合社区的定位、符合跨国界多方协作、跨领域建立、跨人种、跨政治建立的状态。很多数据都是粉丝创造的,包括打扮、作品的播放量、票房等都是由粉丝创造的,但是粉丝却没有享受到产生这些数据的等价值。在欧美经常提的概念就是虚幻的,他本质是对于数据的处理方式,是一个超级账本。所以它最本质的思想是把数据的价值还给数据的产生者,粉丝经济也是一样的,数据是谁产生的,价值就应该要还给谁。
对于巨头转型区块链,我只想说一句话,包括泛娱链在内所有的去中心化的基于共识的社区项目都有能力把这些巨头。纳为他们社区的一份子,只是他们愿不愿意的问题,但我们的体制是有能力的,或者本身就有基础来纳入这些大公司进来的。愿不愿意是他们的主观意愿,或是他们要单独立项这都没问题,当中也有可能最终走向一统的,这都是一种可能性,但是反过来阿里体系或这些超级巨头体系是否能让超级社区项目进来,我觉得是有难度的,因为这些项目最本质的一些思想跟中性化的思想是冲突的,比如这种利益共享。像我本人经常在外面去跟别人谈合作,其实我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带着你们一起拥抱区块链,一起完成共识的达成,我并不想去在他身上瓜一块肉,或者跟他完成股权的并购,或者是收购他的投资方,或者是控制他的流量,控制产品的运营权,控制未来的走势,或者就是直接他干死等等,我都没有这样的想法。大家可以看到我在区块链行业里和大家都有一个共性,天天在一起聊天,喝茶。并没有什么坏心,我们不是带着兼并你或者打败你的意图,你有共识加入社区一起来做贡献,你做多大贡献就有多大的好处,最终进化这种制度设计的各种思想障碍,会造成一个壁垒。所以我觉得我没有什么缺陷,没有什么好怕这些巨头的,大家做好自己各自的事情就行了。
当然在区块链,这些大巨头们也在纷纷布局,只要他们能够放下他们之前的控制欲望,都有可能会成为区块链项目里一个好的引领者。因为这些公司本身具有一些基础,包括流量基础、技术开发能力的基础、以及其资金基础等等,所以合作呢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如果他们能够放开控制性思想,我是有可能拥抱区块链的,如果他们独立发展也有可能走出一个好的项目,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公司,他本身就是一个无法更改的中心,这个是由公司业态决定的。
总的来说就是大家没什么怕的,各自做好各自的事情,说不定大家共识一致,可以和社区合作,区块链项目往往能够能够引进巨头,老巨头如果开放思想,也会纳入更多的社区力量,会建成一个引领世界的优质项目。
【时点对话.第五问】
时艳强:酷娱宝是基于泛娱链的首批落地应用,为泛娱乐IP提供区块链数字化和消费定制预售。酷娱宝是如何基于泛娱链实现落地的?目前项目进展状况如何?也有人质疑称酷娱宝网站并未采用区块链技术,而且网站推出的艺人项目粉丝量和成交量都很少,区块链所谓共识也就无从谈起,对此你如何看待?
邹治龙:回答布洛克财经【时点对话】第五问。酷娱宝是我加入的泛娱链之后布局的一个应用,那个时期是想把他打造成基于粉丝经济的超级app。但是现阶段更重要的是发展吸粉基础技术升级,用生态管理公链,去提供更大、更加好的解决方案,或者是一个基础设施,为更多的文娱领域拥抱区块链提供条件,包括我刚说的流量条件、资源条件。还有资金条件交易所投行服务等这样的条件,让我们有更好的事更重要的事情做,所以会把它属于暂停状态。
酷娱宝目前上线的版本是没有用区块链技术的,它用区块链的地方在于权益登记,是利用区块链进行通证权益登记,但是后面又考虑到中国禁止发行,但是它这种业态又需要进行投融资,首先要解决的就是IP发行资金融通问题,而资金板块很容易触犯一些大陆的法律法规,所以我们坚决的选择暂停。当地的法律法规如果没有这些限制,这种业态会不会继续迸发出来。
目前上线的酷娱宝版本是我们在早期验证商业模式的时候,也是94刚结束没多久,我们紧急推出的应用落地。还没有完整的把底层设施改成区块链基础设施,我们是考虑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所以我们在测试阶段跟两家公司合作,一个当代东方的子公司,还有一个是北京三分钟。当代东方是上市公司,子公司叫当代互动,北京三分钟是一个涉及明星经纪的公司。也推出一些小明星跟大网红,流量确实不是特别大,成交量也比较小,但是商业模式已经验证三年的时间了。
所以这个业态是没有问题的,主要问题是需要更多的资源跟解决方案去解决我之前思考的那些问题,包括闭环的问题,因为他是一个金融游戏,要解决金融模型的闭环问题,包括权益,最终的消费对标以及权益的最终交割、数据的引入,包括估值的数据引入、投资判断的数据引入。包括最终风险的管控方式,是不能把风险放在中性化的应用,因为不能保证所有的项目都赚钱,所以文娱领域的很多项目都是高风险的,大家都知道电影能赚钱的项目占百分之十,可能还要少很多,项目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亏钱的。
所以我并不觉得这个业态有问题,只是需要更多的力量来解决问题,这里最重要问题就是粉丝,粉丝经济跟金融业态的兼容性问题,他需要一个文化背景的变迁,我前面也说过这个问题。所以对于怎么看到这个问题,我只会跟泛娱链的投资人以及社区成员说,现在泛娱链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我们不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酷娱宝上。我们要打造公有链社区,打造公有链社区应用生态,而不是自己去开发一个应用,这就走偏了。我们更多的应该是提供解决方案,而不是把所有的开发能力或者资金运营放到一个应用上,我们可以去鼓励或者引导。包括投资方面,用现金投资或用Token投资,也包括资源支持,如媒体支持、社区流量支持、投行资源支持等等,包括商业模式的设计,共识基础或是区块链技术底层智能合约跟开发的一些接口。利用这些产品提供更多的便利性。让文娱领域工作者拥抱区块链,基于泛娱链达到一种生态,而不是我们自己主动去开发一款应用,是不是我们就不开发应用了呢,也不是,我们可以去开发一些引导性的应用。
比如我们的某个板块技术成熟了,我们会去开发一个应用出来宣告大家。泛娱链某个板块的应用能走得通,性能还不错,安全性各方面都还不错。让大家可以使用一下,比如我们马上会推出更加优于以太坊ERC20的发币智能合约。我们已经在测试,包括底层的性能等,我们在极力的提升性能方面,虽然我们牺牲了一些所谓的安全性,因为BFT的节点都比较少,我们在极力的增加不可能三角形里的另外一个板块,就是我们的技术性能,通过共识机制,闪电网络等方面提升技术性能,来支撑游戏、音乐、动漫等这些高频、高并发量的APP开发。
这都是泛娱链公有链社区应该做的事情,所以我正式的回复一下。泛娱链社区的投资人,也呼吁其他文娱领域的从业者,我们现在已经准备好了,欢迎大家来使用泛娱链的区块链基础设施,使用我们深度的解决方案,以及我们给大家提供一些支持,包括流量、媒体资源、投行、发币交易所各种层面,包括技术层面的支持来帮助大家完成转型。我们也不见得要从他身上剥一块肉,我们是基于一种共识的开放式社区所以我们也不怕ENT。
【时点对话.第六问】
时艳强:ENT由于跑男明星及女优明星的加入,被圈内人称为跑男币,女优币等名号,一度被人们认为是空气币,您是如何看待ENT,EN和ITP之间的定位有何不同?目前文娱产业链各自的定位有何区别?泛娱链与之相比有什么区别和优势?你认为文娱产业最终是一条公链还是多家并存?
邹治龙:回答布洛克财经【时点对话】第六问。ENT到目前为止,都不是在专注于基础设施的开发,他们更专注于币的层面,他们现在有一个主打产品叫ENTclub,其实是一个是应用。它的本质逻辑是基于明星发币跟粉丝社交,他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明确发币,各种发token,帮他们募资,帮他们完成通证经济价值交换工具的生成,第二个就是社交,以明星为基础的社交。包括让粉丝利用币去打榜应援,购买消费品的应用。所以他们更加倾向于应用,如果对比的话更像目前暂停的酷娱宝的一个业态。
泛娱链是做基础设施,打造深度解决方案的,动员所有力量,加入一个共识社区为未来的文娱领域的从业者以及投资人,C端用户的粉丝,来共建文娱领域的区块链基础设施,这是泛娱链的定位。而ENT目前更加倾向于明星发币跟粉丝社交,倾向DAPP层面。而且他们目前还不属于DAPP,只是在发币层面根据区块链结合的,在DAPP层面并不是这种区块链去中心化的架构方式。这是我现在对他的一个判断,当然他们也在宣称要做攻略,但是我们已经上线好久了,而他们现在一年时间还没有上线。
也可能有他们的原因,我这里不做评价,只是跟大家阐述一下客观事实,大家说到的跟其他公链的区别,比如说像之前的墨链,现在的MK,他们也在推出公链,现在公链还在内测阶段没有上线。他们的一些布局,包括他们韩国的交易所、英国的数字版权交易平台都是在布局阶段。交易所上次见到他们好像在测试了,我们台湾的交易所已经布局好长时间了,去年十月份就已经初步上线,一月份进行2.0版本的正式上线,马上会推出3.0版本,我相信会有一些新动作出来。资产是偏版权保护,还有文联链是文化艺术品公链,艺术链跟饮食链都是两个公链。
大家都知道这两个项目,就是艺术链跟饮食链还处在发币、白皮书的阶段,他们还没有完成打造跟上线。目前放眼整个文娱相关的区块链基础设施底层技术测试,上线的项目不多,资产链跟墨链处在上线的阶段,我们算上线比较少的,也是最早的,我们去年在9.4的时候就已经上线过一个原始的链。可能有些人知道我们废弃链,因为我当时要表明我们的态度,就是9.4的时候,不但退避还废弃了原有的ETC重新改名,重新做集成开发,在去年的十一月份也上线了,目前性能处于所有的空间里面偏优的,技术解决方案也不落后。
不见得跟那些技术链进行抗衡,但是我们技术的解决方案,解决架构,不比其他的链差,我们该有的东西都有,包括像隔离见证,闪电网络。石墨烯都在进行布局,我们的智能合约模板已经写了好几个模板了,现在已经在深入的去解决这些文娱领域提供对标的一些定制化基础设施。包括智能合约,包括开发商层面的魔幻化设计,都有考虑后面的兼容性,跟我们刚说的品牌升级都有考虑进去。在文学领域的其他的板块还有一些跟ENTclub一样的应用程序,包括DACEXSHI做版权保护的,还有music陈是做音乐播放这一块的dpp。
这两个项目我们都在跟他进行合作谈判,music陈会来进行泛娱链个整体的开发,我们在版权保护、内容分发、明星经纪,网红经济,动漫等板块,已经谈了大量的合作伙伴。目前有开发的,有已经完成投资的、已经完成3D模型设计、或是写白皮书的。随着泛娱链的品牌升级,都会在2018年慢慢推出,这也是我们后面进行有效融资共识管理配套的良好管理。
因为这个产业足够大,首先能够容纳好几个基础设施;其次如果技术解决方案不齐全,或者是性能各方面并不优秀,或者应用性更差的话。就Token阶段,不去开发基础设施,或者是只开发一个DAPP应付一下,可能就是互联网里面增加了一个Token去应付一下,如果是这样的话,我相信大家都不存在竞争关系。如果是大家都是做基础设施的,有可能在后面会形成合并,就像我们现在已经合并了几个泛娱链,我想组织以及我们的技术底层的优势,合并成一个超级区块链完成我们整体品牌升级。
第三种就是大家在技术相对成熟之后,都有各自的服务领域,在各自的版块里面有深度的共识很难进行合并时,有可能会通过跨联协议完成。数据就是链上的一个交互,形成抱团合作,这是我勾勒的未来文艺版块里面三种可能性。前提条件是抛开那些只说不做的项目,根本就不构成样合作的一种关系。所以大家先别看这些推测的各种项目白皮书,大家要看他们后面是否再在他们所规划的方向在做。
【时点对话.第七问】
时艳强:有人说,区块链给失意创业者和投资人提供了逆袭通道,草根在区块链中崛起。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邹总也曾经历创业的波折和失意,你认为自己为何能达到如今的成就?在区块链时代,邹总接下来的规划是怎样的?
邹治龙:回答布洛克财经【时点对话】第七问,对这个观点我非常不认可,或者说我应该要辩证的认可,我之前听一个嘉宾在台上说,他之前是一个投资机构,投了好多项目都失败了,不单创业者失败了,作为投资机构也失败了,相当于永远没有回报,结果他说这些项目有一个项目发币成功了,其他项目也跟着都成功了,在去年各种白皮书都赚不到钱的时代,他用区块链把这些成本都赚回来了,而且赚到了很多很多的钱,我觉得很有意思啊,在互联网时代开始挂的项目,去币圈里面圈钱出来,我不知道这是好事坏事,但是至少对于创业者跟投资失败的机构来说是一个好事,但是我不见得对于投资人是个好事。
而辩证看待的另外一方面是,我觉得对于创业者跟投资人来说,是提供一个绿色通道,他们不应该拿自己失败的东西去圈钱,应该把自己对于行业的认识以及对失败总结的经验,从创业者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特别是非常符合社区共识的精神,为什么社区需要一些共识,其实很多的层面需要一些发起人、还有社区的一些重要节点信仰的引导、信仰的引导放在革命时期就是毛泽东跟孙中山精神层面的共识,是一个领导人精神层面的共识,当然随着区块链更加社区化的节点,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创始人应该是一个领导人的角色,共识留下的就是一个财富。
换言之这些创业者的精神,包括他积累出来的资源以及他用区块链改造的产业深度的认识,包括我说的痛点认识,刚需的认识以及对于技术跟这些产业的深度结合的解决方案,这样的一些认识反而能够为创业者和投资人能够提供利息的通道,否则就像我之前说的前半段,这是一种对于投资人不负责任的一种圈钱行为。
其实我本人并没有取得什么成就,我无论是在互联网时代还是在区块链这个时代,我都奉行一个观点就是去深度的洞察行业的刚需,去分析行业现在面临着的痛点以及用一些新的技术,包括区块链在内的新型的技术跟商业模式去深度解决他们的痛点问题和满足他们的刚需,这是我走到今天的唯一动力,如果要创业你做了一个不痛不痒的东西,解决不了大家的刚需,你就是一个花瓶,而且这种商业模式是不能持续的,无论是中心化商业模式还是去中心化的话社区项目都是不能持续的。
这是我的第一个观点,第二个观点就是我前面说的,我曾经创业并不是非常的顺利,但是我并没有把早期失败的项目拿出来圈钱,我是把我之前留下的创业经历背后的财富保留下来,作为精神传递到社区里面,也有可能不单单是精神层面的,有可能是资源层面的,有可能是对于商业模式的洞察层面的,包括深度解决方案分析层面以及跟技术结合的理解。从这些产品上面去贡献给我现在所在的泛娱链社区生态。
这些财富才是你有可能给新的项目,包括我们泛娱链社区项目所能注入的一些环境,这样他才有可能值钱,而不是你注入进来没有流量,商业模式又特别失败,甚至很可能就是为了发币。所以我对目前的舆论疯涨混杂的业态事件,我也只能呼吁创业者项目方能够有些良知,投资人能够理智,因为我15年进入这个行业,对于这个行业有深入的认识,希望能够按照我前面的规划,用生态层面来更好地帮助他们解决痛点、满足他们不可或缺的关系。
所以这些层面可能会引导我在泛娱链的技术层面、社区层面、资本层面、媒体、投行服务、技术解决方案、商业模式设计、资源整合配套、交易所、顾问等等这方面,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拥抱区块链,满足文娱里面的从业者的痛点,重点解决他们的问题,通过这种托管经济能够让全球的用户,特别是跨国界的粉丝用户能够参与到我们的社区建设,参与他们项目发展中来,这是我接下来的规划也是最终目的。
【时点对话.传承问】
时艳强:作为业内早期创业者,邹总应该接触过很多圈内人士,其中是否有你欣赏和佩服的从业者,为什么?【布洛克财经】目前覆盖11个国家100个城市1000个社群节点用户30万,希望通过【时点对话】邀请更多的大咖来社群分享区块链和数字货币,以推动整个行业进一步的发展,如果邹总推荐嘉宾,你会推荐谁来做客【布洛克财经】进行分享?
邹治龙:回答布洛克财经【时点对话】传承问。我在三年的从业过程中确实认识过很多很多区块链里面的从业者,特别是很多的早期从业者。因为我英语不好,之前也没有去办护照,就没有出国,我认识的国外的人比较少,中国人比较多。所以我分地域跟大家分别分享一下接触的人,点出几个名人,其他没报道名字的朋友,大家多多见谅,就说现在脑子里面能够立马反应出来的几个人。
第一个是在上海我比较认可的常佳,巴比特的创始人,一直在默默地为行业做配套服务,他不是为自己做项目方案去发行,只是作为一个媒体咨询服务,包括他们有一个币众筹平台,当然后期关停了。后面又发起群体的基础设施,一直在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早期是作为第三方再介入的,包括上海的达鸿飞,以及他的合作伙伴,他的搭档陶总,北京的徐明星,因为明星之前也是开拍网的股东,我跟他本人主要在深圳见过很多次,非常了解他的过往跟为人处事。
包括北京的李建武,是我老乡,现在是链上资本的联合创始人,还有金色财经联合创始人安鑫鑫,当时他是火币商务的对接负责人。在深圳做比特会议期间就有认识过,在币看三周年的时候,跟他加微信认识,对他的为人处事,一路逆袭走过来到现在的链圈第一媒体品牌,也是他的成长之路,还有北京的姚文龙跟张训成都是两个非常务实一直在为行业做贡献的人。
我非常欣赏余芳,是币看的三侠客之一,币看的两位老总,一个是技术CTO,一个是他们的CEO,包括余芳,还有卢比。他们四个创始团队,余芳我是非常清晰的见证,他从创始币看完走到现在,布局这么完善,特别是社区建设这么强势,而且大家都形成这样的共识,一直非常协调,基于一种共识在干事情,对于社区的驾驭能力也非常强,她的容貌很漂亮,他们三剑客有一个乐队,就是生活工作都很OK。
申屠青春是之前深圳大学的一个教授,在早期我跟他接触的时候,他是作为讲师,经常在外面讲区块链底层的技术,而且他在很早之前就对于区块链技术底层理解非常资深,目前这些创业者我就很少听到一些去讲底层技术的,根本讲的东西就是很low,而我之前几年前在听申屠青春讲一些课的时候,技术架构是在讲一些底层的东西会讲的很深,反而现在大家都已经看到了Token、看到了募资,已经忘记忘却了区块链底层技术,包括我的一个兄弟叫刘飞是利用区块这种共识精神架构资本的一个好手。
刘飞是利多资本的创始人,他是用区块链精神架构了一个共识资本,大家都为这个资本贡献自己的力量,目前体系里面已经完成了好几个重节点的建设,他们不是技术总监,是应用层的,他现在的资本主要关注于二级市场的量化交易跟人工策略交易,我是一月份带他入场的,他现在已经赚了一千多万,非常厉害。武汉这边我非常认可的是徐刚,就是云链的创始人,包括他现在除了公链的正在打造中,还做了云链钱包,做钱包的我还非常认可比特派的创始人。
重庆我非常认可任小波,为人非常的务实,靠谱,然后社区建设也非常有鉴地,跟他也有很多的一些事情的接触。对于在香港这边的就是区块链集团的董事局副主席严希茂。他们区块链集团之前是一个茶叶的上市公司,是一个香港主板上市公司,在很久之前证监会就同意改名了,之前那一批董事会成员不知道区块链是干嘛的,后期被他们的联合创始人李总带领一批年轻人的资本并购了,现在正式拥抱区块链。
我认识严重总已经蛮久时间了,跟他在很多层面包括技术层面、演唱会,资本合作层面、技术开发层面都有些深度的合作,严总本人对于区块链认识非常非常深刻,特别是区块链在金融层面的顶层设计,包括风险控制,全球架构思维是有独到的见解,我还非常欣赏一个明星叫杨臣刚,就是老鼠爱大米的原创歌手,也是一个音乐家。我跟他接触很多次,作为一个音乐人,对于区块链以及其他的商业模式的涉猎跟认识的都是非常深的,所以我是认可他是链圈人士的。
而且杨臣刚已经在区块链领域默默的为文娱板块发展在整合全球的一些相关资源,也在为文娱领域的从业者,包括明星做一些教育引导工作,也是默默的服务着。
我刚说的这些人都可以去给布洛克财经做推荐,大家如果想听他们的一些故事和见解的话,我可以给布洛克财经做推荐。
我还有认识很多,并不见得名气有多大,但是真的一直在某些版块里面默默地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我就不点名了,其实还有很多人名气也蛮大的,我只是每个城市选了一两个典型人物,我就在说一句话,我一直希望呼吁,无论是链圈从业者、还是币圈从业者、还是各个行业的从业者都能够理解区块链,了解它的使用场景,为这些产业层面提供一些深度解决方案,而不是浮于表面,为了发币而发币,为了区块链而区块链,同时也呼吁这些从业者,投资人能够理性一点,包括一些相关的机构也能理性一点,不要去引导市场,欺骗市场。
只有你们不乱给空气币撒钱,这些真正好的项目才能得到社会的资金支持,才能把大家吸引进社区,为整个社区共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你们也能得到自己未来应有的回报,这才是一个理性的发展状态,目前这个行业因为去中心化,言下之意是缺乏监管走向非常混乱无秩序的一个状态,造成很多的事情都是被帮派一手遮天的,我就不细讲出来了。
【时点对话·提问一】
时艳强:您是如何看待区块链娱乐平台波场将上线主网?对于2018年将会爆发公链之战,这个说法是否太夸张?
邹治龙:回答布洛克财经【时点对话】提问一。对于波场上线这个问题我不想做过多的评价,因为波场这个问题在早期是饱受争议的,这个项目在中间也是停滞了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在不久之前有了一些新的资本机构注入,开始重新加快了他们的步伐,他们开始慢慢推出公链,这是一件好事情。我为他们投资人感到高兴,这是我想表达的观点。
对于2018年会爆发公链之战,我觉得这个事情为时过早。因为现在没几个公链解决方案齐全的,现在公链分为两大类:社会化公链和商业化公链。这里面有一个不可能三角形是在效率、安全、分散程度会有一个得其二不能得其三的说法:社会化公链更倾向于安全性和分散程度;商业化公链更倾向于效率。所以他们并不在一个平台上竞争。
如果说都是社会化公链的话,那么可能会存在竞争。比如像EOS有可能会跟以太坊构成社会化公链程度竞争,但是他们体制已经不一样了。以太坊追求安全性更高;而EOS采用重接链的方式,所以可比性也会更弱,所以他们在性能方面不做更多评价。弱中心化肯定比完全去中心化性能更快,以太坊是去中心化的,EOS是弱中心化的。如果对标行业可以对标他们的团队,对行业的理解深度、技术方面、生态、应用及社区基础层面等优劣。技术层面看最基础的,看上没上线,上线之后表现怎么样等等。社区看社区基础;看对生态的认可包括投资方、个人、粉丝;从业机构等层面的一个贡献。现在很多都没上线,谈何竞争呢?
我前面也说了很多都是要么就停留在白皮书;要么就是还在所谓的开发或者测试;要么就是开发一个DAPP就宣称公链,还有的就是甚至连DAPP都不是,就一个app加了一个token。这怎么竞争?所以条件还不成熟,要么都没出生呢,要么就是出生还不会走路就来打仗了,这就有点言之过早了。等大家都稍微有一个战斗能力,这个战斗的结果有可能是合作、握手言和,有可能是抱团发展,有可能是通过跨链协议完成数据交互跟资源共享数据共享。例如如果说都没出生的跟一个也没出生打架,这肯定不合适。至少要会走路或者至少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不一定要是同量级,至少要稍微有战斗的意思或者有战斗能力,才能战斗。
【时点对话·提问二】
时艳强:眼下各种娱乐产业链层出不群,各类Token眼花缭乱,针对这一市场乱象该如何解决?这些小的Token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小众Token未来的市场前景如何?
邹治龙:回答布洛克财经【时点对话】提问二。对于这些眼花缭乱的Token,我不去说项目方都各怀各怀鬼胎,就算我今天呼吁停止圈钱行为。他们也不见得会停止,所以我只能呼吁投资人,从眼花缭乱项目里面甄别好的项目出来。
如果是区块链的设计项目,可以从技术架构以及技术架构应用层的深度解决方案,是否是深度解决方案,是否解决痛点层面问题。这是从技术层面、社区基础层面、应用层面去深度考察,包括白皮书层面的团队,包括他背后是管理还是管理策略等等,这样方便去做一些考察来争取一些优质项目进行投资。否则你真的只能被人家吹的天花乱坠。你花钱买他们的梦想,他们还给你一个苍白的梦想,而且是为了好多年好多年之后的。所以这就是我的一个解决方案,我呼吁投资人理性,无论是机构、还是投资人,还是个人投资人,都能够理性投资。同时也呼吁站台的点券从业者、币圈从业者、还有投资机构的大拿们,只给良心项目站台。
因为这些目前的投资人真的是太缺乏判断的基础,包括一些数据分析的基础往往都是听信什么大咖之言,去梭哈、去闭眼投资。我只能说项目方是最了解项目数值和业态的。你能否在了解你们业态的同时去了解工程技术到底能够给你带来什么?能够解决什么?能够提供什么解决方案?之后再去拥抱区块链,否则真的是圈钱。对于小的Token有没有存在的必要,我觉得token没有小token和大Token的说法,因为就算发行量也不能做任何的评判,因为大家都知道Token可以进行无限拆分。所以我就算发行一枚跟你发行一百亿枚没有什么区别,我把一枚拆分成一百,再把拆分成一百的多少次方变成一百亿不就行了,所以就没有必要去比这个。
Token的价值大小在于它的应用场景,应该换句话说是叫做真实产品的大小。如果他的真实应用产品比较大,他就是个大token,否则的话它就是一个领域里的通证。说通证都有点太过,他可能只是凭证,比如说作为一个结算的凭证、作为一个数据的凭证或者作为一个版权保护等各种层面的凭证。所以它的必要性在于它的应用场景,如果没有用场景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对于小众Token未来的个应用场景,按照我刚才定义的话,小众Token应该指的是相对来说它的应用场景比较小众的这样一个Token。我觉得问题也不大,只要在他的体系里,因为Token只是区块链非常小的一个应用场景,就算Token也只是一个区块链的设计项目,也需要符合我前面说的共识。无论是技术层面的、出块机制的、还是思想层面的共识,还是规则方面的的契约或是协议都需要一种共识。也就是说小众Token未来,只要能把握共识,让大家在这里贡献自己的力量,我觉得是有发展和存在的必要,随着时间推移他一定会做大做强。而且就算小的一个公司或者是联盟,它只要有Token,就都有它的存在的必要。它就算不能够进行广泛的投融资、募资,它至少也能完成在它的体系里作为一个数据的凭证或者作为一个清结算的工具。因为Token除了对于币的认知,还有一个叫做通证的认知,有可能是代表一种数据、凭证,也可能作为一种清算工具。作为这个体系里面去完成消费、完成利益交换、完成取得信任、或者作为自己贡献力量的回报的工具,所以它也有存在的必要。所以我觉得不要去过分的去在意它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只要在意它的存在性跟必要性就可以了。
(感谢周治龙的分享,也感谢每一位布洛克人支持)
——布洛克财经·简介——
【布洛克财经】是领先的区块链社群媒体,集新闻、快讯、行情、社群、项目为一体综合性服务平台。全球首创“社群媒体”概念,7*24小时项目追踪报道,秉持“客观、真实、深度”的理念,服务全球区块链领域创业者与投资人。
——布洛克财经·时点对话·预告——
分享将在【布洛克财经】全国社群同步直播
进入社群即可参与
如未进入社群,请在识别下方二维码
回复关键词:“布洛克”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