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的“张译”,困难重重

重生后的“张译”,困难重重

四味毒叔 内地男星 2020-03-17 17:17:16 802



文 | 冰镇阿司匹林

     

车祸后主人公必失忆,或洗心革面、重获新生,或偶遇命理、斩获爱情·····


对于“失忆梗”,我们在言情偶像剧中见过太多太多了。


但是,在近期播出的网剧《重生》中,这个被编剧玩儿烂了的“戏剧事件”却被回锅翻炒得有滋有味儿。



主人公秦驰(张译饰)在历经“7·14枪击案”后,颅内残留的弹片让他失去了部分记忆。


从一场噩梦惊醒后的秦驰,忘了7月14日当天的细节,忘了自己的过往经历,忘了与前妻冯潇的朝夕相处,甚至切断了与周围所有人的情感连接。



 “白夜宇宙”的接续变异


这部由《白夜追凶》原班人马打造的刑侦网剧,同样改编自侦探推理小说作者指纹创作的“白夜宇宙”系列同名小说。


该系列共有三部,分别是《刀锋上的救赎》(尚未改编)、《白夜追凶》和《重生》。


三部作品架构了相同的空间背景和相关的人物关系,即剧中的津港市(小说中的北京市)和分属海港区、长丰区和西关区的刑侦大队。


在《白夜追凶》中已对长丰刑侦支队的关宏峰和周巡、海港支队的赵馨诚和韩彬有精彩聚焦。


他们的偶尔客串,让不少观众颇有“故友重逢”之感。



同时,《重生》保持了与《白夜追凶》一样取景地——魔幻之城重庆市。


四通八达的轻轨,随山势而建的高层建筑,时常下雨的湿漉场景,绕来绕去的街巷,以及亚热带地区独有的街边榕树,这些独特的城市空间特点为刑侦剧增加悬疑色彩。



作为“白夜宇宙”系列的一部刑侦剧,《重生》将视角转向了同在津港市的西关支队的副支队长秦驰和警员路铭嘉。


故事结构采用“大悬念套小悬念,大案件套小案件”的框架。


即“7·14枪击案”贯穿全剧始终,同时每2-3集侦破一个与大案无关的刑事案件。


一般的刑侦剧会将叙事重心聚焦在案件推理,通过破案过程塑造人物形象。


但是,《重生》的突出之处在于,从秦驰的内心世界切入案件,并巧妙地运用“失忆梗”,描写一个被碎片记忆困住的警员生命体。



将重心放在秦驰的心理世界,无论是失忆后的惊醒、惊慌失措的幻觉,还是推理案件的模拟,镜头与他的视角保持一致,使观众对“失忆”的桥段更具认同感。


通过秦驰的心理叙事,在层层悬念之中揭开暗藏的玄机,着实增加了影剧的悬疑感和内容厚度。


因此,整部剧就将重心放置在秦驰的两难困境:


在不知道自己是谁的失忆情况下,查清“7·14枪击案”的缘由。


也就是说,秦驰既要重组记忆碎片,回答“我是谁”的问题,又要四处搜罗“7·14枪击案”的证据与线索,回答“我当时参与案件的原因”,以及侦破案件。


对于要各路来的刑事案件,不过是证明秦驰侦破能力,顺带手儿的加码悬念而已。


“重生”的困境:失忆后的种种疑问


在秦驰失忆后的记忆碎片中,昔日出生入死的战友全部牺牲,也曾温存甜蜜的妻子已分道扬镳,身为同行的父亲相敬到客套,周围的一切变得陌生且不安。


对于他来说,只有自己一个人苟活下来的现实太过于残酷,甚至那场梦境比现实来得更真实。


因为,醒来后的一桩桩疑虑让他和我们观众陷入神秘莫测的迷雾中。


疑点1:


赵馨诚告诉秦驰,他在7月14日当晚前来支援时,在距离案发现场百米处听到两声并非警枪的枪声。


此时,激烈的火拼已经结束。


现场若全员倒地,那么是谁开的抢?



疑点2:


在市公安局召开的“7·14枪击案”专案组会议上,督查处邱处长提出,在现有的调查进展中,没有任何书面材料记录当天出警是因何目的。


也就是,这是西关支队的一次没有正式获批的抓捕行动。



疑点3:


邱处长在随后进一步的现场勘验中发现,火拼后包括牺牲的刑警和六名嫌疑犯的身亡者都被同一支九毫米口径的手枪从头部垂直补射。


除了秦驰,到底是谁,在人亡后再开一枪呢?


以及,补射的原因是什么呢?



疑点4:


西关支队新任的胡一彪队长在专案会散会后,不经意地对冯潇说出疑惑。


市公安局一方面没有解散“7·14枪击案”专案组,另一方面任命秦驰为副队长。


这意味着,市公安局既怀疑秦驰有“黑警”的嫌疑,又要提拔重用他,这样矛盾的做法令人费解。



疑点5:


秦驰不断地接到神秘人打来的电话和录音,在威胁语气里直指秦驰失忆前的举动,但却欲言又止。



疑点6:


邱处长经过还原案发现场的射击位置,发现在朝向警员射击的子弹中,面向秦驰的子弹寥寥无几。


在这样激烈的火拼中,为何子弹似乎偏偏刻意避开了秦驰呢?



除此之外,秦驰身边还有一个赖着不走的“贴身萝莉杀手”,扬言要杀了秦驰为哥哥陈夕报仇。


陈夕,就是死在7·14的犯罪嫌疑人。


    

这个志在复仇、满身蛮劲、头脑简单的小姑娘,为什么对死去的罪犯哥哥如此死心塌地?


失忆后的秦驰,走入了一个虽得以幸存,但充满危机和疑惑的现实。

   

“重生”的方式:失忆后的自我探寻


受伤而致的部分失忆,让专业能力过硬的刑侦警察秦驰,最难面对的,是九死一生后陷入“自我指认”的心理困境。


“我是谁”的疑虑,时刻侵扰着他。


“7·14枪击案”,对于秦驰来说是“创伤性事件”。


既是完成了对过去自己的切割,又是开始了对真实自己的找寻。


随着剧情的展开,秦驰原先的样子大概被描摹出来:


左右逢源、八面玲珑,虽无赫赫功绩,却想方设法升官提干。


同时,似乎与犯罪团伙有私下交易的秘密。


失忆后的秦驰,在心理层面因为与原来的自己切断联系,也没有任何的情感羁绊,反而能更真实、更审慎地重新审视与亲人、朋友与爱人的关系。



失忆后的秦驰,患有轻微的社交障碍。


他的沉默寡言,让他更关注于周遭事物和刑侦现场的蛛丝马迹,以及转换视角推理凶手的所思所想所为,反而更有助于侦破手上的案件。


可越是案件侦破率越高,秦驰对自己是否“黑警”的身份就越加怀疑。


既然潜意识里是正义凌然的警员,到底因为什么可能会是“黑警”呢?


疑虑困惑着秦驰。


他逐渐产生已牺牲叔叔秦莽的幻觉,叔叔的幻象成为秦驰心理上的“过渡性客体”。



幻觉中的叔叔,与秦驰即时的自我认同和自我满足有关。


叔叔,其实是秦驰的自我分裂意识,以此创造出作为主体的秦驰和作为“分身”的秦驰(叔叔的幻象和潜意识的秦驰)两个角色。


其实,这种剧作设计是文学中古老的“二重身”叙事母题。


关于“分身”,最早的描述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界柏拉图的言说:


“这一半想念那一半,想再合拢在一起”


以镜像投射作为叙事模式的“二重身”电影,最经典的莫过于大卫·林奇的《穆赫兰道》。



《穆赫兰道》以实际是一个毫无名气的小演员戴安为主角,她的生活失意颓废。


在梦境中,黛安化身为贝蒂,成为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万人迷,同时也把自己塑造成丽塔的保护者。


丽塔是黛安在现实中的同性女友卡米拉。


贝蒂虽然具有表演天赋,但这一切被她归因于黑帮的强势介入、导演的懦弱等。


梦中的贝蒂凝聚的许多优点,是现实中黛安自恋认同的对象。


但这一切不过是一场梦,黛安最终迷失在穆赫兰道,在自恋于被害妄想症的双重折磨下雇凶杀害了卡米拉。


 “分身”,是以满足主体失落的理想形象出现,处于主体的想象中,主体经由想象成为“分身”的完美形象。



“分身”的理想自我是主体对镜中自我的“看”,是一种想象性的自恋认同,而自我理想是以他者的目光“看”自己,使自己成为他想要的样子。


因此,幻觉的出现,意味着真正的秦驰自我意识的浮现,以及与原来自己的剥离。


他希望以满分叔叔“分身”的样子继续活着,更希望作为主体的自我彻底消失,从而返回到最本真、最灵魂深处的秦驰自己。


《重生》尚在持续更新中。


拭目以待,且看这部注重心理叙事的刑侦剧,在后续发展中,是否能凸显类型剧的特质。


以免画张大饼后尴尬烂尾。


期待这类剧集能在心理角度,投射人物更丰满的内心世界,也能在叙事层面,设计更跌宕起伏的侦破情节,以飨越来越“挑食”的观众。



《四味毒叔》是由策划人谭飞,剧评人李星文,编剧汪海林、宋方金、史航五人发起的影视文化行业第一垂直独立视频表达平台。欢迎有个性、有观点的导演、制片人、编剧、演员、经纪人、评论人、出品人等前来发声,或脱口秀,或对话,观点不需一致,但求发自内心。“说” 责自负,拳拳真诚在心。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