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警百事】于小伟——军魂永不褪色  警营再写担当

【百警百事】于小伟——军魂永不褪色 警营再写担当

宣化公安 内地男星 2025-07-30 16:17:58 11

他曾身披戎装,用青春和热血守护祖国疆土;如今换上警服,以同样的赤诚与坚守护卫一方平安。身份转变,忠诚如磐;岗位不同,担当依旧——危急时纵身上前 平常时暖一片心

【人物名片】于小伟,男,1975年2月生,2004年9月参加公安工作,张家口市公安局宣化分局侯家庙出所副所长。

“配备专门维持秩序的保安了吗?重点部位加装摄像头了吗?用电用火一定要注意,让游客玩得既开心又安全。”7月18日上午,宣化分局侯家庙出所副所长于小伟再次来到辖区新晋网红旅游打卡地——夏日露营基地,对工作人员不断叮嘱。当得到肯定答复之后,于小伟才放心地离开,前往下一个巡查地点。

“小于子来了,快吃个西瓜”,在西瓜产地刘家窑村,路边的瓜农不停地跟于小伟打招呼。正值西瓜产销旺季,于小伟和民警们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的夜间巡逻护瓜行动,受到村民欢迎。

“刘家窑村有480户,150户都是将西瓜种植作为主要经济收入。”刘家窑村的情况,于小伟非常熟悉。

于小伟是黑龙江人,21年前,从部队转业,成为侯家庙派出所一名普通民警,21年来,他的青春和热情全部倾注到了侯家庙这片热土,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写在了群众身边。


笃学力行  争做警营“排头兵”

侯家庙派出所地处宣化区东部城乡接合部,所辖13个行政村,2个社区,常住人口16838人,流动人口7320人,管理起来难度较大。

刚从部队转业,面对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于小伟抓紧一切空余时间学习,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虚心向经验丰富的同事请教。白天忙警务,夜晚啃法律,成了于小伟的日常,学习笔记写了十几本。他常说:“只有本领过硬,才能对得起这身警服。”

他鼓足干劲,起早贪黑,奔波忙碌在第一线,短短两年的时间便熟练掌握了社区业务工作。

“常走走、多谈谈、巧记硬背”是于小伟总结出的一套入户方法,不单是人口信息,哪个家庭结构怎样、家人从事什么职业、家庭成员关系如何、跟邻居有什么纠葛,于小伟都摸得一清二楚。于小伟自己做了个规定:该办的事坚决办,能办的事立即办,难办的事尽力办,涉及其他单位的事协调办,群众随叫随到。


危急关头  奋不顾身下渠救人

3月24日晚上,于小伟正在所里值守,突然一个报警电话响起,“警察同志,我们这有个人掉进井里了,需要帮助。”

“所有人穿好单警装备立即出发去现场!”于小伟急忙召集值班同事,驾驶警车赶往现场。经勘查,该男子落入的是一条深达3米多的灌溉渠,渠内空间极为狭窄,被困男子正头朝内往深处移动,随时可能发生危险。

“时间就是生命!”曾为军人的于小伟毫不犹豫跳入水渠。用实际行动为救援争取时间,“现在感觉怎么样?”“身体有没有哪里不舒服?”救援中,于小伟不断通过问询确定该男子身体状态。

但该男子疑似存在智力障碍,救援中一直表现出强烈的抵触情绪,于小伟转换策略,通过语言安抚,递送食物和水,建立信任,最终将该男子顺利救出。经检查,男子身体并无大碍。

7月18日,回忆起此事,报警群众杨文福再次对于小伟竖起大拇指,他说,当时在饭店门口,看见路边一个人走着走着突然没了,跑过去只看到一个深水渠,也看不到人,以为是有人掉井里了,就赶紧报警。

“无论是作为军人还是警察,保护群众生命安全都是第一位的。”于小伟说,“当时情况紧急,根本来不及多想,只想着尽快把人救出来。”


心系群众  百姓身边“贴心人”

踏实、细心是做好每一项社区工作的关键。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社区民警,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是于小伟一贯的工作作风,他总能在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中找到突破点,一件件把事情办妥办好。

“有事就找于警官,他办事我们服气!”这是群众对他的评价。于小伟创新“脚板+板凳”工作法,常年奔走于田间地头、居民社区,倾听民声、调解纠纷。

今年春节前,某村一对父子因积怨险些反目。他连续一周,利用休息时间登门调解,以情释法、以理服人,将父子俩的矛盾一点一点地解决,最终在于小伟的努力下,父子俩重归于好,全家过了个幸福的团圆年。

今年以来,于小伟牵头成功调解纠纷40余起,调解成功率超98%。

——本文刊登在2025年7月29日《河北法治报》7版““阳光下的守护”法治先锋”。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