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从不相信“优雅老去”,但要兴高采烈活到最后一秒

蔡康永:从不相信“优雅老去”,但要兴高采烈活到最后一秒

十点人物志 港台男星 2018-12-22 20:02:51 350

♪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音频

 


与蔡康永相处的那个下午,他一共参加了一场新书发布会、五个面对面访谈,以及不知多少家媒体的微信群采访。

 

将近8个小时的时间里,在镜头和观众面前,他密集地产出着“金句”。

 

或许是因为说话水平实在高超,或许是因为充分理解和配合同行们的工作,蔡康永应对不同媒体提出的重复问题,总是能从不同角度阐述,恰如其分地说出些不重复且有趣、有料的观点,让大家都能满意而归。

 

高情商,会说话,蔡康永两大人尽皆知的特征,在这个下午得到充分验证。

 

这两个标签伴随他多年,从《康熙来了》走到《奇葩说》,又在《奇葩说》中被不断强化。以前人们提及蔡康永,是那个体贴周到的娱乐节目主持人,而现在提起他的名字,多半人会说,哦,是那个智慧温暖的辩论节目导师吧。


 

参加辩论节目对蔡康永的影响毋庸置疑,连他自己都承认,写新书《蔡康永的情商课:为你自己活一次》是受《奇葩说》的启发。辩论是一场大型“开杠”,而蔡康永希望人们看完他的书后,可以“常常跟自己抬杠,常常跟世界抬杠”,因为“死命抬杠之后的明白,才是真的明白”。

 

杠来杠去,真理在争论中越辩越明,这就是蔡康永喜欢的人生境界——你要明白地活着。

 

他说:“我觉得糊涂地活着是痛苦的。活在一团云雾当中,就好像深陷泥沼。每个月工作赚的钱拿去供养房子,然后再把房子给小孩当成结婚嫁妆。就这样活在一个无限循环的泥沼里,你问他为什么要这样活,他答不出来。”

 

正如新书的副标题是“为你自己活一次”,蔡康永希望每个人都能明白地“为自己而活”,这便是他心目中的“高情商”了。

 

在传统定义里,人们习惯于将那些合群、永远照顾别人情绪的人称之为“高情商”的人,比如,蔡康永的好友林志玲。但蔡康永觉得,自我阉割到没有情绪,根本不算是“高情商”。


“按照这个标准,一颗石头、一棵树的情商是最高的,因为它们没有情绪。”因此他会劝说林志玲,让她不要温婉到隐藏起情绪,那样太累了。

 

他试图用自己的理解重新定义“高情商”的标准:“你要认真地重视自己的情绪,不要把它当作是拖累你的包袱。”

 

他也不相信“与自己和解”、“接纳自己”这一套在情感类书籍中常出现的话语。兴高采烈地活到最后一秒,自己跟自己抬杠,这是他想要过的人生。

 

“一辈子跟自己过不去,你才会活得有意思。很多人都想要跟自己和解,我想问你下一秒打算闭目而去吗?我们又不是唐僧,和解干嘛啊?”

 

大家心目中那个温和的“导师”蔡康永,在此显露出他“顽童”的那一面。


 

叛逆的基因从小就有。中学时代,男生剃平头,他偏偏留长发;不想上课,就大摇大摆走出教室。等去了美国上大学,他男扮女装去上课,任由同学们欣赏;第一次一个人在外过除夕,他心底冒出的真实想法是“非常自由,我终于摆脱了中国人过年的习俗”,于是后来便再也不在乎过年。

 

就像他小时候的个性签名:人人以为我听话,其实我只听自己的话。蔡康永身上令人称赞的“高情商”和“会说话”,从来不是委屈自己来成全别人,而恰恰是源于他常年坚持的原则——为自己而活。

 

而《蔡康永的情商课》其实是在讲,一个人如何保持有棱有角,而且能顺利地在这个社会存活下去。

 


以下是蔡康永口述部分,他曾帮忙解答过许多别人的人生疑惑,这次,我们和他聊了聊他自己:


我的温暖与冷漠

 

 

小S说我是一个“又温暖又冷漠”的人。我的冷漠来自于“跟我无关的事情少烦我”,因为我得留着精力去解决对我来讲重要的事情。所以,当小S这么形容我的时候,说明她已经是受惠者了,我对别人冷漠了,才有时间温暖她。没有冷漠,就成全不了温暖。

 

所以如果有一个人,别人对他的评价是“他对所有人都很温暖”,我真的会很佩服这个人。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我是做不到。能够给身边重要的两三个人温暖,已经是非常负责任的事情了。

 

我们都有人生的优先顺序表,总是先处理最重要的。人的心力有限,只能够留给很重要的几个人。


 

情绪也是一样的,当我们聊情绪的时候,每一秒钟就大概有七八百个情绪在我们心里此起彼伏。无论是自己的情绪,还是他人的情绪,值得让你去处理的只有几个,剩下琐碎而不重要的那些,就让它来、让它走。要知道,世界上有很多情绪是不值得起反应的。

 

我现在的做法就是这样。如果不是在一些必须讲话和回答的公众场合,当有人怀着提问的目的接近我,比如和我说话的开场白就是“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你”,我就会不理他。第一,我觉得他不是我生命中重要的人,第二,他的生命中应该有更重要的人去回答那个问题,而不是我来回答。

 

我没有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心情,建议你们也不要有。如果你在乎那个人,就好好对待他;如果不值得好好对待,就不需要给反应。

 

写书对我来说,是一种想把温暖给到稍微更多一些人的方式,因为我实在不想回答很多相似的问题了。我出版的第一本书是关于爱情的,叫作《再错也要谈恋爱》,因为我实在不想回答关于恋爱的问题了,后来写《LA流浪记》,也是不想再回答和留学生活有关的问题了,就想要把这些方面的问题都一次性写完。

 

这次写《蔡康永的情商课》也是,希望大家在书里面看到,我是如何苦心积虑地把大家关于情商的问题凝结起来。


▼点击下方视频,即可观看「十点与蔡康永对谈」

 

但我并不是为了想当什么“心灵导师”才写的这本书,里面讲的每个情绪都是我自己的经历,我通过写下来的方式来辨认这些情绪,然后看看自己有没有办法搞定它。

 

被当成“心灵导师”,我会觉得很丢脸,因为我并不称职,我不是一个那么想要去帮助所有人解决心理问题的人。如果有人硬给我“心灵导师”的称号,那也与我无关,更不会在乎自己冷漠的一面会不会违背所谓“心灵导师”的形象。

  

我想做一个被听见、被看见的人

 

 

我现在回头看以前的愿望,发现自己小时候并没有明确地要变成一个主持人或者一个写作者,或者一个拍电影的人。我只是模糊地感觉到,我想要成为一个被人家听见或者看见的人。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靠近这个模糊的愿望,没有逃离过。而且这还是一个不错的循环过程,就是当你被听见或者看见的时候,你就会一直反省,自己有没有资格被听见和看见?

 

就像写这本书的时候其实很麻烦,因为要不断问自己,“好啦,你被听见和看见了,可是你值不值得被听见和看见呢?”如果你写出来的东西辜负了别人想要听和看的期待,我就失败了。

 

不过写出来就松一口气,我现在回头去看这本书的内容,还是觉得可以帮助我解决一些问题,也能帮助大家解决一些问题。


 

在接受台湾一个采访的时候,我说写书是证明自己不是一个废物,写书是因为自卑。我觉得所有人都应该处在一个自卑的状态中,这是人能活下去的合理依据。有自卑感,才会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所以就去写书,让别人读得到你的文字。

 

我遇到很多大家心目中功成名就的富豪和明星,他们可能在三句话之中就流露出自卑。比如他去印度工作,不会说“我刚刚飞到印度工作”,而是和我说“我刚刚搭了私人飞机到印度”。他得让别人知道自己有私人飞机,他和你讲这句话,是担心你瞧不起他,是想和你说,他很了不起。

 

很多人其实已经很厉害了,别人都仰望着他,但他还是希望别人知道他有多厉害,这不是自卑是什么?他有不安全感,他希望别人承认他,认知他的成就。

 

因为渴望被人听见、看见,因为自卑,所以我还在写书证明自己,还会坐在这里接受采访。很庆幸的一点,到目前为止,我写的书都没有让我觉得丢脸,我充分信任自己写的东西。

 

我从不相信“优雅地老去”

 

 

我最近在朋友圈转发了一个内容,讲的是一位法国女士呼吁制定法律,让没有疾病的人也可以安乐死。采访的人问她,说你还跑得动、吃得下、能谈恋爱,还这么漂亮,为什么就要想死呢?

 

她回答说,你又不是我,凭什么说我活得好好的?我现在六十多岁了,和三十多岁的时候完全不一样了,我怀念三十几岁时的外表、谈恋爱的能力、看书的速度,我现在活得就是很不耐烦,为什么不让我死呢?非要我得了重病才能安乐死吗?

 

我觉得变老的威胁,每个人能够忍受的临界点不太一样,比如这位女士,虽然在别人眼中她还风韵犹存,但她自己已经不满意了。

 

而我的状态就是,我会用写书来对抗衰老所带来的压力。你逃不掉岁月对你的影响,那你最好能从岁月中提取出一些好处,那就是岁月能带来很多生活经验,没有经历过的人写不出那样的东西。

 

比如写《蔡康永的情商课》这样一本书,它让我觉得,变老起码还有一点意义。相信其他正在变老的人也会有他们自己的应对方法,比如他们会有小孩,就会觉得生命得到了延续。


 

但我从来不相信“优雅地老去”这句话。生命很狼狈,你要接受它渐渐狼狈这件事,何必让“优雅”两个字把自己拴住。

 

我现在在一大堆生活场景中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变老。很吓人,我现在熬夜会累,但我以前熬整夜不睡,第二天白天还能去主持《康熙来了》,也没有人感觉到我没有睡觉。然后我还可以再熬一天夜,再主持一天《康熙来了》还是没有问题。但我现在只要睡不够的话,整个人就会吃力很多。

 

这个就糟糕了,衰老一点都闪避不了。

 

我曾经在2010年的时候说,“等到我厌倦出现在众人面前、厌倦了五光十色的时候,就留下一个好玩的东西可以玩——比方说写写东西,或者拍一部自娱娱人并且不太浪费别人钱的电影。这是支撑我活下去的一个力量。”

 

现在电影拍过了,幸好我还有一个长篇小说没有写出来,所以还起码留了一件支撑我活下去的事情。


 

关于长篇小说,我想讲一个在传统世俗中被排挤、没有存在感的少年,如何向世界证明他存在的价值。但到最后发现,你没有办法用世俗的标准证明你自己,你只能用自己的标准证明着你自己。


世俗的标准很乏味,永远都是地位、财富、良好的家庭,这些主流却单调的价值。

 

想写这个长篇故事已经很多年了,光是写开头就不下5次,每次都是写了大概一万字,就被打断去写别的书。

 

但我不相信我这辈子做不了这件事。



十点人物志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背景音乐-

Elsee -《Past(Cover 天翼之链)》

-主播-

素年锦时,十点人物志签约主播,朴素的年华,似锦的时光,用声音温暖你每个夜晚。微信公众号:素年锦时FM,荔枝播客:素年锦时FM(ID:fm186458),新浪微博:@主播素年锦时。


点击下图,阅读更多推文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欢迎把我们推荐给你的家人和朋友

 ▼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看更多精彩人物故事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