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之前,我们已经看过无数以“二战”为题材的经典电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胜利后的72年间,电影逐渐成为呈现历史记忆的主要方式。参与“二战”的欧美各国,在不同时期,都有着不同视角來解读“二战”。
《最长的一天》和诺曼底登陆
在“二战”迷和军事迷心中,1963年上映的美国黑白电影《最长的一天》有着后来者难以企及的高度。
1962年,美国制片达里尔·F.扎纳克联合分别来自英国、美国和德国的三位导演,决定将著名历史作家、战地记者科尼利厄斯·瑞恩的非虚构文学巨著《最长的一天:1944诺曼底登陆》改编成电影。当时距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只有十几年,“二战”所使用过的大量登陆艇、坦克、步枪、火炮还都能跑能用,所有场景又是在法国诺曼底地区实地拍摄,因此电影充分还原历史画面。
原著作者花费了10年时间采访和写作此书。20世纪福克斯公司决定拍摄电影时,更是为之投下当时堪称天文数字的1000万美元,这让该片保持着黑白电影制片花费的纪录,直到1993年的《辛德勒的名单》出现。
除了盟军与德军前线的激战,电影也聚焦于双方将领及政治人物的运筹帷幄,几乎是以战略高度还原了诺曼底登陆。电影事无巨细地展现了一切细节,从德军指挥官的决策失误,到盟军商讨空降战术,本本分分地用正序方式,像拍纪录片一样一点点耐心铺垫。这对如今的观众来说,也许会觉得拖沓。为了最大限度地还原史实,电影处处展现了“公平”和“客观”两个特点。电影从登陆诺曼底的美军、英军,负责防守的德军,以及法国抵抗组织四个视角展现,美国英语、英式英语、法语、德语,语言完全自然地相互转换,在如今的电影中几乎完全见不到了。
电影信息量也巨大,集团军、师、连,每一建制每一支部队的名称,各方大小级别将领的名称,全都按照史实呈现。美国、英国和法国为协助本片拍摄共动用了2.3万名军人,甚至很多演员本身就是“二战”老兵。
此外《最长的一天》还汇集了空前的演员阵容。罗伯特·米切姆饰演的美29步兵师副师长科塔准将在奥马哈海滩上大喊:“留在海滩上的只有两种人,死人和将死的人。现在让我们离开这个鬼地方!”亨利·方达饰演的美第4步兵师副师长小西奥多·罗斯福准将忍着病痛向师长雷蒙德·巴顿少将请缨,理查德·伯顿饰演的RAF飞行员在酒吧里发牢骚,路易·德·菲奈斯的老搭档、法国喜剧演员布尔维尔扮演一名法国抵抗组织成员,肖恩·康纳利饰演的英国小兵在水里栽跟头……甚至当时刚卸任美国总统不久的艾森豪威尔都跃跃欲试,想加盟剧组扮演自己。电影中的每位主角都不抢戏,他们的牺牲场面也没有丝毫拖沓和煽情。
电影还试图为诺曼底登陆进行全景式的客观的展现。电影第50分钟,才出现了第一个盟军与德军交火镜头,还不是诺曼底登陆,而是滑翔机部队在德军后方空降后的小规模冲突。于是,我们看到电影前50分钟是德军和盟军两方的战术准备,中间50分钟是盟军部队空降德军腹地,之后30分钟是诺曼底登陆,最后50分钟是盟军继续深入内陆的战斗。
导演使用了大量全景和航拍镜头,以俯视视角来拍诺曼底登陆。犹如一个超越战场的冷峻观察,体现出俯瞰战争的史诗风格,与后来战争电影中那种主观式的战争场面相比,自有其吸引人之处。
可以说,《最长的一天》把“正经讲战争”的电影做到了顶峰,也让它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之后的“二战”电影无法超越的电影。它开创了这类近乎纪录片式的“二战”电影类型,后来的几部名片,如1967年的《巴黎烧了吗》和1977年的《遥远的桥》,都延续了这种风格。
当然,这几部电影更大的背景还是战后欧洲经济崩盘,美国一举成为世界经济最强国,扶植欧洲的“马歇尔计划”也于此时在欧洲布局。60年代美国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体系正在形成,这时的美国影片也肩负着意识形态使命:将以美国为中心的全球新秩序输送到世界各地。美国电影在“二战”后的繁荣,是好莱坞与政府谋和的产物,依靠“美利坚民族”牢固的内涵和外延,以及作为决定因素的观众,最终促使好莱坞成为美国乃至全世界共享的文化形态。
美国拍摄的“二战”影片具有情节奇诡、收放自如、惊险激烈的一些共性特点。也正因此,战后的美国“二战”电影向来喜欢表现诺曼底登陆战役。在众多欧洲战役中,这是美军最主要参与且作用最大的一次战役,并直接带来了欧洲战场的胜利。
从《巴顿将军》到《拯救大兵瑞恩》
如果说60年代,好莱坞拍摄的“二战”电影还拥有附和马歇尔计划的“外交属性”的话,到了70年代,好莱坞与美国政府将受众对象指向了国内。彼时越南战争已经接近尾声,美国国内反战呼声愈加明显,急需好莱坞精神上的支撑。
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1970年《巴顿将军》在美国上映。在开场经典的5分钟长篇讲话中,巴顿将军站在巨大的美国星条旗前,声音嘶哑地大声喊出:“传统上,美国人很喜欢战争。”
作为“二战”的战胜者,美国完全有理由把胜利归功于它的制度和世界观。“二战”刚刚落幕,冷战又开了场,麦卡锡时代也随之来临。正是在这一时期,美国出现了官方的意识形态,这是美国电影史上唯一一个任何质疑都被视为背叛的时代。《巴顿将军》这部纯粹式的美国爱国主义电影也就是在此时诞生。
好莱坞电影的长处,使它在拍摄人物传记片方面同样如鱼得水。美国电影偏重以人物性格超脱于事件之上,从而使人物鲜明。《巴顿将军》几乎成了后来传记片的标杆。导演斯凡纳把巴顿身上不同凡响的刚愎自用刻画得淋漓盡致,影片中交代的“二战”每一个战役,都成为展现巴顿完整性格的一个舞台。从1942年登陆摩洛哥,到1943年转战突尼斯、西西里、意大利,他所向披靡;因殴打士兵受处罚,1944年诺曼底登陆后,他被安排给并不服气的蒙哥马利打下手,年底又在阿登会战中力挽狂澜,最后却在1945年胜利之后与苏联交恶,再度被雪藏,最终丧生于1945年底的一场车祸。
影片中的巴顿,深具宿命色彩,例如他曾在突尼斯的迦太基废墟凭吊古人,幻想自己的前世是迦太基名将汉尼拔,似乎他就是个为战争而生的人,性格强烈又倔强到不知变通,在这样的角度下,战争结束时他的功成身死也就成了宿命的必然。同样,1970年这部电影上映后大获成功,也表明当时美国人很难接受在越南战争中的困境。
冷战结束后,美国对“二战”的“历史记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拍摄了一众好莱坞大片之后,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1993年执导黑白片《辛德勒的名单》大获成功,成为“二战”犹太人大屠杀类型电影中的经典。5年后他的《拯救大兵瑞恩》,则是《最长的一天》之后“二战”电影的又一个顶峰。
影片前半段是对历史的宏观重述,电影开场是奥马哈海滩之役的经典场面,冷静残酷的现实主义手法,可谓前无古人。仅仅用了开场后的23分钟,斯皮尔伯格创造了目前电影史上最残酷的诺曼底登陆,超过了前辈《最长的一天》。后半段的微观叙事,似乎转入了“美国理念”的宣讲,由汤姆·汉克斯领导的8名战士小分队奉命深入敌后,寻找失踪的普通士兵瑞恩,因为他的几位兄长都已阵亡,远在美国的老妈妈在等着他回家过圣诞节。为了拯救大兵瑞恩,小队全员牺牲。
《拯救大兵瑞恩》在好莱坞开创了一种新的“二战”电影叙述方式。不再全面讲述战事,而是通过一个普通士兵的命运来讲述战争的残酷。尽管加入了很多虚拟成分,但电影情节确实由真实事件改编,大兵瑞恩的原型是Niland兄弟,当时美军有一项幸存者政策(Sole Survivor Policy),旨在保护已有成员在前线阵亡的美国家庭。斯皮尔伯格还曾说过,他电影中设计的诺曼底登陆场景,源于欧洲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1944年6月6日拍摄的那组著名照片。
但时过境迁,《最长的一日》中的一些历史现场元素再也无法被超越了。《拯救大兵瑞恩》中呈现的诺曼底登陆其实是在爱尔兰拍摄的,花费1100万美元,雇用了近千名爱尔兰预备役军人参与拍摄。斯皮尔伯格本也想在诺曼底海滩拍摄,但被当地拒绝,只有奥马哈海滩旁的美军公墓是历史真实场景。
斯皮尔伯格对拍摄的胶片使用滤镜或者去色等特殊曝光处理,整体画面大幅度地降低了鲜艳度,呈现出高强度灰色和其他浑浊的冷色,让这部电影的色彩极其阴沉暗淡,以展现战争的残酷,此后这成了斯皮尔伯格特有的艺术风格。
《拯救大兵瑞恩》中90%的镜头使用手持摄影机拍摄,改变了以往“二战”影片镜头四平八稳的间离状态,平视、颤抖的镜头给人一种此前从未感受过的真实感。此外静音和慢镜头模仿耳鸣,不干净的镜头造成的迷糊效果,这些拍摄手法都是在这部电影中开创的。
23分钟的诺曼底登陆成为经典。电影上映后,大量战争题材的电脑游戏开始模仿这部电影增添诺曼底登陆的段落。“使命召唤”系列和“荣誉勋章”系列均不止一次使用。
尽管《拯救大兵瑞恩》与1998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失之交臂,但无法阻碍它成为至今全球票房收入最高的“二战”电影。从此,“二战”电影产生了一种崭新的风格,通过刻画个体士兵的方式,展现生命的可贵、战争的残酷、和平的愿望,以及亲情、友情和人性。多年后,斯皮尔伯格和汤姆·汉克斯共同导演的“二战”迷你剧《兄弟连》,被视为《拯救大兵瑞恩》的正统精神延续,同样,这部剧在“二战”短剧中达到了无人企及的高度。它的大获成功同样在于,挖掘人性的电影角度,使得很多从前对战争电影并不感兴趣的人开始关注此类电影。
也正是从《拯救大兵瑞恩》开始,好莱坞开启了一段90年代“二战”电影热潮。如今《拯救大兵瑞恩》依然以4.82亿美元,保持“二战”电影全球票房收入最高纪录。排名第二的是2001年的《珍珠港》,1993年的《辛德勒的名单》以3.21亿美元排在第五。
而1962年上映的《最长的一天》显然与其他电影票房成绩不在一个统计范畴内。美国电影网站IMBD给《最长的一天》标出的票房统计为5000万美元。如果考虑到通货膨胀率,《最长的一天》放到现如今,票房等同于4.05亿美元。如果以同样的通货膨胀方式计算,1998年的《拯救大兵瑞恩》如今票房等同于7.24亿美元。
未完待续
感谢您阅读“荆棘鸟”,这是一个普通法律人对生活和工作的肤浅感悟与不成熟思考。如果您觉得图文有点儿意思,请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查看公共号”,再点击关注即可。也可搜索微信号:jlzxllawyer,或长按二维码关注。如果想阅读过往文章,可点击“查看历史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