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柯:被遗忘的货币 | 中国投资

赵柯:被遗忘的货币 | 中国投资

中国投资参考 内地女星 2018-10-08 18:08:29 546


  导 读 

货币史中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大多是围绕美元、英镑甚至是日元为中心来展开,德国马克成为了一个“被遗忘的货币”。


提起德国,人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汽车、足球和啤酒,已经上了年纪的80后们,脑海里或许还会闪现出茜茜公主童话般的曼妙身影。很少有人会提起德国曾经的货币——马克,虽然它在上个世纪直到欧元诞生的1999年,一直都是美元之外的全球第二大储备货币。货币史中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也大多与马克无关,而是围绕美元、英镑甚至是日元为中心来展开,德国政府的公开文件中没有“马克国际化战略”的相关表述,德国官方也从来没有公开表示过要积极推动“马克国际化”,德国央行更是公开反对马克国际化,相比美元、英镑和日元,学术文献中关于马克国际化的研究更是少得可怜,仿佛这是一个并不存在的议题。在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史中,德国马克成为了一个“被遗忘的货币”。

回到70年前,1948年6月20日,《发行法》和《货币法》在美、英、法三国占领下的西部德国生效,规定从1948年6月21日起德国马克(Deutsche Mark,或简称为D-Mark)正式开始流通,取代原先西占区的各类货币成为唯一有效的法定货币。诞生于二战废墟之上的德国马克起在起步之初运气并不算好,在1950年遭遇了国际收支危机,成为了当时西欧国家货币中最弱的一个,丝毫看不出有任何成为强势货币的影子。但是在1958年实现自由兑换之后,仅仅过了15年,德国马克就超过英镑,在1973年成为了世界第二大储备货币。

但此时马克在可统计到的各国官方储备中的所占的份额还并不大,还不到2%,总金额接近30亿马克;而又过了15年之后,在1984年马克的份额就上升到了约12%左右,总金额达到1180亿马克。其实,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开始,国外私人部门对德国马克的需求就逐年增加,到1994年末仅银行体系之外的德国马克现钞就有30%-40%是在德国本土之外的其他国家流通,同期美元现钞的这一比例是45%-50%,而日元大概在25%左右,其他OECD国家货币不超过10%-15%。此外,在一些其他衡量货币国际化程度的指标中,例如以德国马克计价的国际资产和国际贸易额在世界总量中的比重,以及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和外汇市场交易中所占份额等,德国马克都表现出色,牢牢地占据了世界第二大储备货币的地位。

在货币国际化的问题上,战后的联邦德国和日本非常具有可比性:首先,两个国家的历史境遇相同。都是二战的战败国,并且几乎同时在战争的废墟上实现了经济复兴。其次,两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和发展模式类似。战后日本和德国分别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并且都是对外贸易大国,出口对本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大。再次,两个国家在战后加入西方阵营,具有相似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在国际政治格局中的地位较为相近。最后,两国在战后都认同和加入了美元主导下的国际货币体系,也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在国际金融货币的宏观层面面临着相同的约束条件。所以,两国货币国际化进程的初始条件可以基本认为是相同的。

如果以在全球官方外汇储备中所占份额这一最能体现一国货币国际化程度的指标来衡量,马克和日元国际化的境遇却有着天壤之别。马克的比重是稳步上升,直至欧元诞生之前的13%-14%;日元则是一路下滑,从1991年高峰时期的8.5%下降到如今不到5%,日元的国际化实际是失败的。为什么马克与日元国际化的成果差别如此之大?德国马克成功的秘诀在哪里?

真正支撑起马克国际地位的,不是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德国央行,而是德国的工业竞争力。美国发达的金融市场对美元国际货币的地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全球各国的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对美国金融产品的巨大需求是美元保持其国际地位的微观基层。与美国不同,在德国马克崛起之时,德国国内还没有形成一个发达的、有足够深度和广度的金融市场,支撑马克国家地位的是德国极具竞争力、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

在20世纪80-90年代全球主要工业国中,德国出口产品的80%左右都是用本币德国马克计价,这一比例除了美国之外是最高的,“德国制造”为全球私人部门和公共机构对德国马克巨大需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55年德国的汽车制造、机械制造、电子以及化工行业的出口占德国出口总额的1/2,而北美的相应数值仅为1/3,其他欧洲大陆核心国家为1/4,日本为1/6。从1955年到1973年,德国国内生产值增长的1/4以上由这四大行业贡献,英国的出口产品结构起初与德国别无二致,但是至1971年,德国各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都纷纷扩大,而英国的市场占有率却在缩小,尤其在汽车与机械制造领域。

并非巧合,当英国的工业制造业逐渐被德国全面赶超之时,英镑的国际地位变得岌岌可危,其世界第二大储备货币的地位也逐渐被德国马克所取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其1972年的年度报告中第一次提到了德国马克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和作用。1973年德国马克超过英镑,成为了世界第二大储备货币。德国向世界输出货币的路经与渠道不是依赖于金融业,而是借助其工业制造业在国际分工和全球产业链中的优势地位,通过庞大的以“德国制造”为核心的国际生产要素交易网络来完成的。这可以称之为“工业型”货币国际化路径。

不像德国在马克国际化进程中的低调甚至是沉默,日本丝毫不掩饰自己将日元打造成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国际货币”这一雄心壮志,并且高调地推动日元国际化。在1984年的一份报告中,日本财政部说道:“海外对日元持续国际化的兴趣在不断加强,这反映了我们的经济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日元承担国际货币的角色不仅是重要的,也是必然的。”日本官方的信心十足,日本的学术界也是如此。在1987年由东京大学贝冢启明教授主持的报告中说道:“一些经济学家预测,日元最终将取代美元成为关键货币,就如当年美元取代英镑一样。”即使到了1988年,当日本人已经意识到他们落后的金融市场、较小的经济规模使得日元不太可能挑战美元地位的时候,日本财政部还是认为,尽管美元的主导地位不可能被削弱,但是,日元可以成为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国际货币。

在路径选择上,与马克“工业型”国际化路径不同,日元走了一条“金融型”国际化路径。通过放开资本管制日本政府积极鼓励本国和海外金融机构参与和日元的相关金融资产交易,以金融渠道对外输出日元。因国内金融业繁荣所造成的日元的国际化程度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虚高”并未持续太久,随着金融泡沫的破裂,日元再也没有机会与美元一决高下了。

欧元的诞生表面上宣告德国马克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了一个“被遗忘”的货币,但实际上德国马克从未消失,欧元在本质上是马克存在的另一种形式,德国人早已将欧元“马克化”了。当然,这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文  |  赵柯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 副教授      

    编辑 | 侯洁如       

设计 | 李玉丹   

  制作 | 黄硕存     




本文刊于《中国投资》丝路版2018年10月号。版权所有,侵权必究。欢迎个人分享,媒体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许可。


《中国投资》杂志创办自1985年,由国家发改委主管,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中国投资协会、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主办,是我国投资领域唯一的中央级刊物,业界最早专注于投资领域趋势报道的核心期刊。创刊三十多年以来,杂志以全球视角看中国投资,涵盖宏观经济、行业分析和企业投资案例,同时以全球市场为坐标,聚焦特定国家、地区和重大国际趋势,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官员、各类投资机构、专家学者、企业家以及记者媒体的专业对话平台。

《中国投资》杂志每期覆盖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200多家央企国企和10000多家中国民营企业、1000多家中央与地方政府决策部门和机构、1000多家行业协会和商会、300多家主要金融机构等,是了解宏观经济环境、行业趋势前景和企业投资案例的重要参考。

自2016年始,在中联部等相关机构的共同支持下,《中国投资》非洲版面世,为非洲各国与中国持久的大规模合作,提供一个专业而强大的对话平台。

2017年,《中国投资》丝路版诞生,为一带一路框架下各国各方与中国的合作互鉴,提供前瞻包容的思想引领,分享各行各业的创新创举,在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共创未来。


China Investment, founded in 1985, is a monthly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NDRC) China’s macro-economic management agency. It’s jointly operated by Investment Research Institute under NDRC, the Investment Association of China and China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rporation. Enjoying an exclusive position unde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China Investment is the core journal which started the earliest among similar magazines to focus on the investment trend. Over the past 30-plus years, China Investment has been in line with theglobal market as its fundamental coordinate with a strategic focus on specific countries and regional markets and those major international propensities. China Investment is a key dialogue platform for official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investment agencies, experts and scholars, business people and journalists.

China Investment has been a key source of references for the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macro-economic environment, sectoral and industrial outlook, and cases of investments, thanks to the fact that each of its new issue touches upon activities of more than 200 Chinese SOEs, listed or non-public, 10,000 private enterprises, 1000 decision-making bodies at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1000 trade associations and chambers, and 300 strong majo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Starting from May 2016 and under the auspices of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and International Department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hina Investment African Edition came into being, providing a professional and powerful platform of dialogue for the ever-growing and sustainabl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African countries throughout the continent.

Inspired by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China Investment Belts & Roads Edition was born in May 2017, which provides forward thinking for the cooperation and mutual learning between China and related countries. It also aims to share the innovative ideas in various trades and industries and explore a shared future in building a common community formankind. 



官方微博:搜索“中国投资杂志”

官方网站:点击“阅读原文”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