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观影总结

2018年2月观影总结

与霏 欧美男星 2018-03-01 14:06:15 393


2018年2月共观影9部,量少,一是因为本月为过年,二是在两部伊朗写实影片上花的时间比较多。

《天堂电影院》(1988,意大利)

《怦然心动》(2010,美国)


《飞越疯人院》(1975,美国)


《十二怒汉》(1957,美国)

《控方证人》(1957,美国)


《铁皮鼓》(1979,德国)

《雾中风景》(1988,希腊)


《樱桃的滋味》(1997,伊朗)

《一次别离》(2011,伊朗)


《天堂电影院》(1988,意大利)和《怦然心动》(2010,美国)


《天堂电影院》讲一位终生电影放映员艾弗达和小男孩多多的父性故事;《怦然心动》是霏推荐我看的,讲的是两位青春少年懵懂恋爱成长构建世界观的故事。两部片子都象一首美好的抒情诗的电影,故事感人,画面美丽,演员真实,隽永美好,看这种电影如行进着一次温暖舒适的旅程。

1《天堂电影院》

一是电影这个艺术工具的发展史;二是一老一少的真挚感情;三是电影借老艾弗达的语言来表达了一代人对下一代的展望:

生不是电影 ,人生比电影辛苦多了。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幸福的星辰,天天待在这个小镇上,会以为这里就是世界的中心,你会相信事物永远不会改变,会变得比我更盲目。

我不要听你讲,我要听别人来谈论你”。

走吧。不要回来,不要想我们,不要回头,也不要写信,忘了我们吧……明白吗?

无论你将来干什么,要爱它,要像你小时候爱放映室一样。”

这部电影的配乐,Ennio Morricone,也是《美国往事》的配乐者,大爱。

(《天堂电影院》宣传海报)

2《怦然心动》

以少年时代的男孩和女孩的成长故事为线条,展示了男孩与女孩最初的性别特质:女孩更关注自然,注重感受;男孩更懵懂,更直白;导演设置的两个家庭背景,两类阶层的父亲,分另表达物质与精神,自然性与社会性,不同阶层的社会观,从男女这两个二元对立面的相互认知中,两个在成年的孩子,同时也接受着心灵的洗涤,和建立自己的世界观。

电影中的家长,对孩子的思想成长起着引导的角色。

男孩的外公说:“有些人浅薄,有些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但是总有一天,你会遇到一个绚丽的人,她让你觉得你以前遇到过的所有人都只是浮云”。嗯,你要喜欢并必定会遇到一个有内涵的女孩。

女孩的父亲说:“如果你因为喜欢对方的部分而忽视了他的整体,这不能叫爱情,因为有的人的整体可能不如部分之和,只有喜欢一个人的整体才能称之为爱情。”嗯,你一定要喜欢一个人的整体,不仅仅是外表的感觉,而是他的整体。

女孩说:我爬得越高,风景就越迷人,我发现我可以嗅到微风的芬芳,就像阳光和野草,我忍不住深呼吸,感觉肺中充盈着我有生以来最美好的气息。从那一刻起,那就成为我最喜欢的地方,我可以坐在树上几个小时,看着这个世界,有时候日落是粉红或者紫色,有时候,橙色的余晖点燃地平线的浮云。就是在那样的日落中,我开始明白我爸爸所说的“整体大于部分”。当我站得越高,看得越远,越想从整体的角度去看待事物,看待人生。

当女孩发现男孩漂亮的蓝眼睛也许和他本人一样其实很空洞时”,当男孩发现“贝克兄弟越是聊音乐,我父亲就越沉默。他试着挤出点微笑,却掩不住他的悲哀。”这时,男孩子和女孩都在开始思考自己最初对他人的爱慕或对父性的崇拜,是从何而来,而未来,能真正撼动和洗涤我们的内心究竟是什么?

我能看到,成长本身就是一个在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中认识,反思,改变,再认识和超越的过程。女性天生带着更多的自然属性的价值观,与成长中的社会性,与已带着社会属性的父母的影响,和在成长中创建社会属性的男性,总要在相互关系,相互在乎,和基础的人性尊重中发展出自己特有的个性属性。这样的片子,让成长中孩子观看,是非常能有启发的。

(《怦然心动》宣传海报)


《飞越疯人院》(1975,美国)


又一部美国金像奖片子。是跟戴爷的电影课中跟学认知的片子。戴爷说,奥斯卡是美国电影的主流将,是对美国社会、美国主流文化的全面肯定(象《阿甘正传》《肖绅克的救赎》),而有学者说《飞越疯人院》是奥斯卡奖的唯一例外,因为他具备一定的批判意识。

戴爷说,事实上,这部电影的批判能力有限。

我看《飞越疯人院》,的确具备好莱坞获奖电影的特色,演员演技高,电影表达方式和故事情节均佳,高潮设置令人入胜。但这部电影对我的最大作用,是理解戴爷对美式大片的讲评。

戴爷说:“好莱坞最大的秘密和好莱坞最大的魅力都在于,它永远最敏感地从最真切的社会问题进入,而后从最虚假的梦幻式解决离开。”

戴爷说:好莱坞的电影工业就本质来说,没有任何的“革命因子”,它永远不会真的在表达一种颠覆性的反叛。

另一篇认知中说:“典型的奥斯卡钟爱的,好莱坞钟爱的童话:看似伤感却又让人满怀希望。伤感的是事件的不幸,但人性却依然闪耀美好之光。美国社会,是富足平等又稳定的,是激发人性之善的社会,大部分人们都是善意的生活着工作着,少有波澜,人们乐于讨论这样“幸福的烦恼”。”

戴爷说:我想还有一种电影细读的方法,就是去发现谎言下的真实和真实下的谎言,去发现电影叙事的秘密,去因此获得一种更有趣的揭秘和探幽之旅。

《十二怒汉》(1957,美国)和《控方证人》(1957,美国)



这两部片子是剧情片的神作,都故事A,电影A,思想A,看时目不转睛,看后回味无穷。


1《十二怒汉》

在一个环境恶劣的狭窄空间里,12个陪审团的裁决戏,由一个人一点点的合理质疑,引领到全局的理性自我。100来分钟,12个人的群戏,12个人的个性,观点,态度,行为表现得淋漓尽致。

12个陪审员,与被告并不相识。他们的所有表达,并非为了自己,并非为了名号,并非为了欲望,并非为了个人利益。无论我是谁,在这一刻我被召集在这里,为了身而为公民而被赋予的一种权利,即尊重他人身而为人的权利,不能随意以己之念处决他人的权利。这样,我们可以就事论事,可以平等辨论,可以明镜悬众,可以坦诚,可以指责,可以自省,可以对质,可以畅快淋漓.....

8号同志的角色设置得太绝了,由他导演了一场活脱脱的人心战术,太精彩的电影。

(《十二怒汉》宣传海报)


2《控方证人》


演员、导演、编剧均为神作的电影。

侦探女王阿加莎的原著,台词精湛,编剧,情节,节奏,悬疑,紧张,幽默;律师,女主,男主,管家,没有一个角色不出彩;关键是每一分每一秒都屏住呼吸,结局那短时间内的大反转。不剧透,谁要剧透,你就骂谁。

《铁皮鼓》(1979,德国)和《雾中风景》(1988,希腊)




《铁皮鼓》和《雾中风景》都是明显带着自身国家特色的电影。前者是德国电影,带着现实主义的批判和深度的思考;后者是希腊电影,带着其自身的冷静和艺术之美,也是我看的第一部希腊电影。

1《铁皮鼓》

德国新电影流派名导施隆多夫的扛鼎力作,用一个家庭的故事来影射20世纪上半叶的纳粹史。“一部电影看尽人类历史的全部荒谬虚幻及不可理喻。”

故事线索:血腥,战争,侏儒,信仰,种族,杀戮,成长,性爱....

故事的超现实的表现手法:奇幻,荒诞,愚蠢,荒谬,滑稽、恐怖、黑暗,猥琐,晦涩

人性的解析,表达的思想情感:母性,父性,不可理喻,扭曲,讽刺,无奈,颠沛

政治隐喻:历史,战争,人,事,政治,畸形,丑陋....

电影的表达:配乐,影像,叙事节奏,特效,构图、运镜....

在配乐:下葬时,战斗时,集会时,那一场在纳粹集会时狂热的行军曲在Oscar的铁皮鼓的干扰下变成了施特劳斯圆舞曲的情景; 在色调:暗色调,除了奥斯卡的铁皮鼓的红色; 在镜头:Oscar出生时的颠倒镜头;Oscar从反射的镜子里看到妈妈和舅舅亲热,与镜子里的父亲的镜头;Oscar被母性揉搓手心后到阳台上的仙人球等等,   隐喻:

以母亲隐喻但泽,一个因为地缘政治被来回撕扯的民族。但泽是波罗的海沿岸的一座城市,是最重要的海港,被誉为琥珀之都。历史上它一直是波兰和德国反复争夺的焦点,交替地被两个民族统治。

以父亲隐喻德国。

以母亲的情人隐喻波兰。


“奥斯卡的尖叫声和铁皮鼓是潜藏心底的冲动,他们主要辅助了奥斯卡的人生历程,让他成为了读者代表,成为了一双旁观的眼睛,看尽那些不能理喻的、尽显人类之愚蠢的战争与世事变迁。”

“一个孩子的成长史,一个家庭的兴衰史,一个城市颠沛史,和一整部二战史,” “复杂全面,堪称电影百科全书”

在众多评论中,最喜欢这句:“唯有富有文学气质的电影才可能跻身经典行列。而什么是文学,一,叙述的方式,二,思维的方式。”

(《铁皮鼓》宣传海报)

2《雾中风景》

不敢说我看懂了这部电影的隐喻,我仅仅只看懂了人物角色这一层,但已让我震惊。只想用三个词来表达这部电影:美、深邃、艺术。就如表达我心中的希腊这个国家一样。 (此前霏刚去了希腊,向我所描述的感觉亦是如此)


电影的配乐,与人物,与画面混然一体,这三角,差了哪一点,都不够达意。


电影的画面,每一幅都极具美感,尺寸,比例,设计,绝对的美学大师。


电影的镜头,每一帧长镜头,都有一个深邃的表达。漫天的雪,留驻的行人,截去去路的机器,直升飞机吊起的那只大手,跑向的大树,电影大师。


最难忘的是女孩被污辱的那一段镜头的表达方式,周围嘈杂的声音,两辆车的停留,卡车上后的那一横黑黑的空隙,女孩的腿拖从黑幕中拖出来的慢凝,腿间慢慢流出的血,女孩用手痕画出的印,最后指尖那向下的一抹,卡车司机瞬间的悔意......这种表达方式,挑战了我认知的极限。


下雪的那一段,雪纷纷地下,所有的人都停下来,仰望,雪是新的,雪是白的,雪是期待,雪是洗刷,两孩拉起手跑啊跑啊,是有了希望,又洗白了一切。


最后两姐弟跑向大树的一段,是生命之树,又是父亲之树,两孩先是慢慢慢慢地走着,带着很多的沉重,最后突然放松地跑,自由地跑,与树合为一体,从此,树的力量,父的力量,灌输入孩的心海,从此,就此有了力量。


(《雾中风景》剧照)



《樱桃的滋味》(1997,伊朗)和《一次别离》(2011,伊朗)



两部伊朗电影,伊朗电影是我在情感方面写影评写得最深入最多的,因为有着与我国相似的环境和发展和人物思想境遇。


1《樱桃的味道》

巴迪先生决心死。他已经找到了荒山中一个樱桃树下的地方,已经挖好了一个坑,他打算在一个黑夜服用大量的安眠药之后,自己躺进坑里死掉。但他需要一个人帮手把自己埋了。于是便是他开着车四处去寻找这个人,他的预想是,给这个人20万金币,这个人只需要第二天来到他躺的坑边,铲20铲沙子进到土坑。这样,就完满地完成了巴迪先生的自杀计划。

他遇到三个人:新兵、年轻的神学院学生、和一位博物馆老先生。

巴迪先生与新兵深情地缅怀他的军队生活,但新兵并无同感,同时听到巴迪先生的自杀帮助请求,在谈话中,士兵认为可以杀敌,却不认为可以协助掩埋一个死人。因为前者是执行命令,后者是个人自主选择。所以士兵选择落荒而逃。

神学院学生一听到他要自杀,就开始从宗教教义出发对巴迪先生进行劝导,认为自杀是一种罪过。巴迪先生说:“你无法体会我的感受”。

之后,这一段很有意味的话:“我知道自杀是很重的罪,可是不快乐也是很重的罪,当你不快乐,你会伤害他人,这不也是罪吗?当你伤害别人,不也是罪吗?伤害你的家人...朋友,伤害你自己,这不是罪吗?如果我伤害你,那不是罪,但是我杀了我自己,就是罪?

一个人不会理解另一个人的痛苦,自杀并非是不珍惜生命,而是活着对他来说太痛苦了。心无所恋,誰來埋我?

巴迪先生不可以自己跳楼吗?不可以用其他方式吗?为什么非要选择要一个人来埋葬自己的方式?

我想要解脱,想寻求一个人帮助我,其实,我就是想要找一个人来认同我。认同我的态度。认同我对生活的看待。

遇到一位老人,有着共同自杀体验的一位老人,一个曾经经历过自我拯救的人,他答应帮助他。老人愿意帮他掩盖。老人告诉他: “世界本没有错,错的是你的主观想法,你要努力思考” 。 活的不确定性和多选择性意味着人生的道路更多依赖于自我心态的调整,而非客观世界的限制。

这部电影只有一件事:一个人,一辆车,一条长长的路,想找个人活埋自己,一直是主角眼中的镜头,三个对方,几段对话,几个场景。最后满屏的落日全辉,在方块线上跑跳着的孩子,云中穿行的圆月,电闪雷鸣反射的人面,瞬间全幅的黑,清晨的花间朝气,寂静,又有一点点嘈杂的自然之声和生命之声......各种生命的讯息不段地进入,出去,能如此简单,朴素,而又饱含深情地表达着生命生死这个复杂的命题。

巴迪先生到底死了没有,导演没说,导演最后的镜头,告诉你,这只是一部电影,一个故事。

但故事之后的生活,不仅于此。

喜欢这句话:“观众收获的仅仅是故事的真相,但导演要让你看到生活的真相,这才叫艺术,才叫电影。”




(《樱桃的味道》宣传海报)

2《一次别离》

详细的影评见:观影《一次别离》|一次身体的分离到人心的别离

摘一段豆瓣网友评论《一次别离》的文字作为本月观影总结的结尾:

对于大陆电影而言,那些老是把怀才不遇归咎于投资匮乏的苦主们可以闭嘴了,人家这部基本用手持摄像机拍摄的《一次别离》才花了不过区区30万美元,这点钱都不够国内某些豪华烂片做宣传,用来雇水军在网络上刷分可能还差不多吧。

至于把所有症结都推诿到审查制度上的借口,似乎也显得不那么可靠了。

继《三个傻瓜》和《芭萨提的颜色》令我们惊觉,原来印象中只会又跳又唱的印度电影已经远远甩开我们一大截之后,面对受到同样桎梏的伊朗电影,大陆电影还留有多少自辩的余地呢?整体水准低劣,审查制度当然难辞其咎。

个人拍不出好电影,恐怕只有怪自己内功不够。对此,借用卡尔维诺的一段话再合适不过了:“免遭痛苦的办法有两种,对于许多人,第一种很容易:接受地狱,成为它的一部分,直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第二种有风险,要求持久的警惕和学习:在地狱里寻找非地狱的人和物,学会辨别他们,使他们存在下去,赋予他们空间。” 

 以上,是为本月观影作业。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