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et Jackson《The Velvet Rope (Deluxe Edition)》Pitchfork乐评全文翻译

Janet Jackson《The Velvet Rope (Deluxe Edition)》Pitchfork乐评全文翻译

MusicLover翻译小站 欧美女星 2022-10-16 16:18:28 434

by Rich Juzwiak
翻译by bld

在现实生活中,你一般不会傻傻地站在一条天鹅绒绳索后苦苦等候,除非你很清楚绳后的东西值得你的等待。Janet Jackson在1997年交给听众的第六张个人专辑《The Velvet Rope》迫切地想要打破她在数十年来在公众场合确立的个人形象。在她比作“小丑”的笑容背后的是痛苦。准备好迎接她的讯息吧。
在这之前,Janet与前Time成员Jimmy Jam、Terry Lewis共同制作的三张畅销专辑——1986年的《Control》,1989年的《Rhythm Nation 1814》和1993年的《janet.》——都是大胆的个人声明。它们分别探讨了从家庭中独立、社会意识和性解放的话题。《The Velvet Rope》在概念上也毫不逊色,但它的表达手法更像是证词,因为它的概念本身更内省。在专辑开场曲也是同名曲目中,她邀请听众“来我的天鹅绒绳索后”看看她的思想。她在1998年告诉华盛顿邮报:“我需要为了自己制作这张专辑,让人们知道我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这张专辑发行25年之后,文化环境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容易接受Janet的邀请。因此,Janet和Virgin唱片提供了更多的“绳索”,发行了这张专辑的豪华版来作为纪念,收录了B-Side曲目和那一时期的大量混音版本曲目。尽管这都已经是四分之一个世纪之前的音乐了,它们听起来还是都很新鲜,这要部分归功于这几年当代浩室乐的复兴,另一部分则是因为Janet一向拒绝追逐潮流(最“潮流”的大概就是Timbaland对专辑中切分打击乐的轻微影响了)。
《The Velvet Rope》的强大影响力已经被探讨得很充分了,这张专辑已经成为了象征着流行明星地位的成熟的标志,经常被乐迷称为他们最爱的Janet专辑。不过,在它最初发行的时候它被大众认为“令人失望”——它只卖出了《janet.》的六百万美国销量的一半。这对于在当时刚刚以历史最高的八千万美金签约Janet的Virgin唱片来说无疑是个坏消息。
如今,这张专辑终于可以摆脱因巨额交易而带来的高期待被理性地看待了。它的艺术性可以从很多种角度来理解,但是重要的是要记住Janet在当时发行一张讲述抑郁的、总体氛围压抑的专辑是一件很勇敢的事:这张专辑几乎没有什么突出的单曲。联手Q-Tip的专辑首支主打《Got ’Til It’s Gone》中的寒意使它显得十分大胆,而这支单曲并没有取得成功。在接受The Boombox的回顾采访时,Jam表示对当时流行电台对这首歌的冷淡感到很惊讶,同时他将歌曲MV的平淡反响归因于它强烈的非洲中心性。这支MV描述了种族隔离时代的南非,Janet则展现了她一贯的自然无拘。
Janet认为《The Velvet Rope》是她最私人的专辑,在随后的媒体报道中人们将它和Joni Mitchell的作品作比较,Janet也为了《Got ’Til It’s Gone》亲自向Joni请求了采样《Big Yellow Taxi》的权利(以脾气差著称的Joni居然同意了,大概是因为几年前Janet曾在采访中称赞过Joni的《Chalk Mark in a Rain Storm》,Joni将其称之为“最佳乐评”)。在《The Velvet Rope》中,Janet有时会像Joni一样紧紧抱紧自己,但她总体上还是用更宽广的笔触来进行创作。她感到孤独。她觉得空虚。她害怕坠入爱河。这感觉就像是Janet将Krs Kristofferson在听过《Blue》后告诫Joni的那句“Joni,给你自己留点什么”的忠告听进了心里。专辑的整体效果和Mary J. Blige1994年的经典作品《My Life》类似,既传达了真正的痛苦,也给听众留下了代入自己情感体验的空间。这是流行乐承载灵魂的方式,专为消费而生。Janet在《The Velvet Rope》中反复就“人类需要感到自己是特别的”这一点进行思考——尽管作为名人的她在一张大肆宣传的专辑中想这些事情可能会显得有点做作,Janet在这张专辑中还是基本上很好地把自己摆到了和听众相同的地位上。但让我们看看最后一首Interlude《Sad》,Janet在其中呢喃道:“这世界上没有比拥有一切却依然感到伤心更让人抑郁的了。”这当然是讽刺,不过还是什么都没有却依然感到伤心更让人抑郁一点。
在《The Velvet Rope》中,Janet在当时保密的丈夫René Elizondo Jr.收获了自己第一个词曲创作署名,尽管Janet在1998年告诉滚石杂志其实他“从Rhythm Nation之后的每首歌中”几乎都和她一起创作。总之,她一直用天鹅绒绳索保密他们的婚姻关系直到2000年宣布离婚(《The Velvet Rope》是他们合作的最后一张全长作品)。尽管Janet在专辑的宣传期透露了大量本应保密的私人事件——接受咖啡灌肠来清除“悲伤细胞”、乳头穿孔、米妮给米奇口交的纹身——她还是拒绝透露在她四岁半时发生的一起组成专辑中部分创伤的事件。这张专辑并不是完全坦白的忏悔,它是经过思考的、为艺术服务的一次公开。不过这张专辑冒的风险依然很大,特别是考虑到它在《janet.》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性方面的探索。Ayanna Dozier在自己的书中谈及《The Velvet Rope》时写道:“Janet用她作为受欢迎的黑人艺术家的身份公开质疑世人对黑人女性性欲和社会形象的解读,这使得在1990s晚期和2000s初期的黑人女性形象更让人接受。”
和《Rhythm Nation 1814》的美学一样,Janet的思想有一种类似军队的严谨性。虽然《The Velvet Rope》与之前的作品不同,但它依然是一张典型的Janet Jackson专辑,曲风丰富多样,通过interlude彼此连接,制作上完美衬托了她细弱甜美的声线。这一切都早已在Janet的脑海中成型——她在疯狂的《Empty》中与一位网络上认识的陌生人打得火热,在激情的《What About》中控诉虐待,在《Got ’Til It’s Gone》中悔恨地回顾一段终止的感情。在她在《Rope Burn》中被绑起来,蒙上眼睛,抹上热蜡油之前,她“躺在这里一丝不挂/只剩下对你的想象。”制作钝而有力:《Empty》满载咔嗒作响的打击乐,在当时它被认为是受到丛林音乐的影响,而如今听来这首歌很明显极具前瞻性;《I Get Lonely》则在寥落的氛围中一路走向激烈爆发的副歌。
《The Velvet Rope》的表达很直白,但细节也很饱满。慢板曲目《Anything》用呼吸感十足的合成器音色让人想起Art of Noise安宁风暴般的《Moments in Love》,先是列举了一连串的渴求(“抱紧我/吻我/告诉我/你想和我在一起...”),而后转向重点,承诺着:“我会做一切/你让我做的事/一切/一切。”这不是一首简单的bottom国歌(Janet自称她是个“bottom”):这是一首Bossy Bottom国歌。Janet用寥寥数语就说明了看似简单的性关系中双方动态感的复杂性。《Together Again》所传达的信息(像前一首interlude《Memory》中所说,“你无需通过聚焦痛苦来保有回忆”)像是在经历过深刻的悲痛之后抓住的一道光亮。听众很容易忽略启发了这首歌的悲剧故事——这大概是讲述艾滋病的最快乐的歌曲了,这种疾病杀死了Janet的好几位朋友——而迷失在这首歌欢快、电台友好的节拍之中。从音乐本身来说这首歌是这张专辑里最甜蜜的时刻,但同时这也是这张专辑中强烈反思的表达最突出的歌曲之一。如果你听Diana Ross式音乐听得还是不够畅快的话,这张专辑里还有《My Need》这首基于《Love Hangover》采样构建的作品。
《Rhythm Nation》和《janet.》都明确提及种族主义,而自我意识尖锐的《The Velvet Rope》则在《Free Xone》中探讨了恐同现象。这首歌延续了《Throb》狂欢式的大段留白,歌曲风格介于《Housequake》与《Batdance》之间。Janet设定了这样一个场景:一个男人因为他的性取向而遭人躲避(她喃喃着“这可真下头”,保持了《The Velvet Rope》一贯的讽刺性,同时灵活采样了Archie Bell & the Drells)。不过Janet在这首歌的大部分时间中都狂热地歌颂着“没有规则”“只有爱”的“自由空间”。《Free Xone》更多的是在畅想乌托邦世界而不是抱怨社会弊端。另外一首颇具争议的歌是翻唱自Rod Stewart的温柔的《Tonight’s the Night》,她在这首歌中保留了原曲的性别视角(她和Rod唱着同样的歌词“因为我爱你啊女孩”),这让当时的许多媒体猜测Janet是不是通过这首歌出柜。MTV曾问她这种对酷儿群体的支持导致的听众流失是否会对她造成困扰,Janet耸耸肩答道:“我没想让所有人都喜欢我,也不可能所有人都喜欢我,我一直很清楚这一点。”手握全球最大唱片合约对她来说并不是规避风险的理由——这是她直面风险的理由。
不过,原版专辑只是将故事讲了一半。这次的豪华再版收录了许多至关重要的作品,包括曾热播的联手Blackstreet的《I Get Lonely》TNT Remix版本。90s早期R&B大咖制作人Teddy Riley在这首歌中与90s末期R&B掌舵者Timbaland的联手象征着接力棒的传递。Jimmy Jam Deeper Remix版本《Together Again》则将这首歌制作成了一首抒情曲目(这也是据传的这首歌的原本形态)。Ummah Jay Dee’s Revenge Mix版本《Got ’Til It’s Gone》则将这首歌交到Dilla手中,而正是Dilla制作的Brand New Heavies《Sometimes》混音启发了原版《Gone》。他为这首歌加入了飘渺的和声,将这首歌推向更前卫的领域。
收录的House混音都是由90s的地下出身的大厂牌制作人制作:Frankie Knuckles,David Morales,Armand Van Helden,Masters at Work,Tony Humphries,Tony Moran,Jason Nevins,这也说明原版专辑实在不适合在夜店播放。通过这一系列的混音作品,这张自省而又柔和的专辑的前四支主打单曲都登上了Billboard俱乐部播放榜前十,其中的两首(《Together Again》、《Go Deep》)夺得冠军。可惜的是专辑没有收录Roni Size混音版《Go Deep》,这让这张专辑没能展现出Janet从DnB转向当代丛林乐的过程。不过没事,去YouTube上听就好。
《The Velvet Rope》的宣传周期不寻常的长,而随着宣传期的不断延续,当时人们也一直在讨论这张专辑相对令人失望的榜单表现。David Ritz在1998年为滚石撰稿:“在被告知她的专辑和巡演都失败之后,她做了她最擅长的事:她比过去更加努力。”专辑巡演由Janet亲自执导,也正是巡演使整个专辑周期更完整(Ritz所说的“巡演失败”有点太夸张了)。这场时长两小时的演唱会每一秒都精彩绝伦,对热门单曲的弱化和引人注目的服装把新专辑完美融入了她的职业生涯。真要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这张专辑的歌曲相比其它作品还是略显酸涩。
据Jam说,Virgin唱片的人并没有对这张略显棘手的专辑的发行做出任何阻挠。他告诉The Boombox:“他们都很爱这张专辑。他们知道这张专辑没那么容易被人接受,但是他们都很支持这张专辑。”对Janet来说,这张专辑的诞生就已经意味着成功,她说她用艺术战胜了内心的恶魔。她在1998年告诉洛杉矶时报:“我以前从来没喜欢过我自己。我恨我自己。但是我现在终于可以诚实地说我喜欢我自己了。”顺便一提,当时被认为是失败的首波主打《Got ’Til It’s Gone》如今是Janet在Spotify上播放量最高的歌曲之一,获得了超过7500万次播放,比她大多数冠军单曲的播放都要高。这也说明了并不是她选错了首波主打,而是她的创作冒险远远领先于她所处的时代。直到今天我们还在追赶她的脚步。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