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电视机,全是张嘉译。”
本文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电影烂番茄(ID:dylfc99)
在流量明星霸屏的年代,一个驼背的中年男人脱颖而出。
同一时段,四剧霸屏。
加上上半年的两部,一年六剧连发。
火爆程度,打脸所有鲜花鲜肉——
讲述老北京故事的《生逢灿烂的日子》(已安利,戳此回顾),开播分数曾达到惊人的8.7。
后来因为三位年届五旬的男主集体扮嫩,跳戏得令人生气,现在一路滑到6.8;
换成张老师单打独斗,在《我的!体育老师》中老牛吃嫩草,竟然很有眼缘,不仅收视高走,还被赞创造了类型剧的新高;
至于《急诊科医生》,本来就命运多舛,能拿到及格分已经万幸;
《猎场》在及格线上下晃动,肯定不赖他。
他客串的部分,演技最受好评,甚至比他主演的三部更在线。
毫不夸张地说,他用短短几场戏,创造了中国剧史最经典的高级公务员形象——外表温和平静、内心汹涌霸气。
尤其和胡歌撕破脸的那场戏,从习惯性的礼貌,到冷笑的旁观,再到忍到可忍的爆发,层次分明又浑然天成!
他的眼神,能轻易穿透对方心脏。
他的一句话,能直接把胡歌虐哭。
总之,张嘉译不仅霸占了电视屏幕,而且收视、口碑都不差,演员做到这份上,还求什么?
这情形,乍看,很意外。
来不及回味,即觉得在情理之中。
这个世界除了脑残粉,更多的是普通观众。
中国从来不缺少好演员,但不是每个好演员都能长期活跃。
比如,有些人太挑剔、没运气、受年龄所困又不想凑合……
有些人干脆选择更赚钱的综艺……
剩下的,寥寥无几。
粗略一看,张嘉译是其中戏运最好的一个。
然而稍一用力,你就会挤出这运气中饱含的辛酸。
张嘉译考上北电,是1987年。
他是被当作喜剧演员招进去的。
他觉得这挺幸运的,因为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偶像包袱,放得开。
不过,他并没有多少机会放开。
到1991年毕业,作品数量是零。
张嘉译正式出道,是1995年。
合作当时的头号小生胡亚捷,出演电视剧《道北人》中的大反派张建国。
从故事到表演都口碑不俗的作品,可惜太小众。
然后,他大概几年才能接到一部还算像样的戏,成为这圈中最可有可无的那类人。
讲真,当时他在这个行业中不具备任何优势。
演技是有的,但称不上戏精。
外形是普通的,不帅也不丑。
他还有着因伤病造成的永久驼背,气势上又输人一截。
谁都没料到,这个很丑的驼背,后来会成为演员们梦寐以求的辨识标签。
张嘉译走红,是2009年,与他出道足足相隔14年。
若从考上电影学院那天算起,就是18年。
可以说,他用半生等来宋思明。
《蜗居》不是作家六六最知名的小说,却是她的小说被改编成电视剧后最成功的作品。
这份成功,一半归于原著,一半归于张嘉译演绎的宋思明。
这个角色,在中国剧史上永远有一席之地。
因为他的复杂性与真实性。
抛开善恶,他光彩夺目。
六六对这个人物颇为青睐,并钟情于大帅哥柳云龙,希望他能来出演。
但导演滕华涛坚持认为,张嘉译是不二之选。
事实证明,他是对的。
柳云龙不是不能胜任,但他身上的正气总归是多了一些。
张嘉译既有公务员的一脸伟光正,又擅于游走于正邪之间——
出道作品《道北人》中,他饰演的张建国从一个可怜孩子,逐渐黑化成彻头彻尾的人渣;
何群的《使命》系列中,他饰演的警察,是他最早树立起的个人形象标签;
在《半路夫妻》中,他又把一个家常感十足的乘警,演得令人心悦诚服;
到了《蜗居》,他终于得到了一个纯正的灰色人物。
虽然这个角色的原著设定就是可恨,但不讨厌,可实现目标并不容易。
一个贪官,在老百姓眼里足可一丑遮百美,非常难演。
但如果成功,它的效应也会是地震级。
张嘉译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功——
一个邪恶却无比通透、贪婪却不油腻的中年男人,帮张嘉译踹开了的演艺路上最厚的那扇门。
门外,是金光大道。
然而,一剧爆红的演员一茬茬一片片,能持续下去需要能力,更需要态度。
张嘉译的优势在于,此时,他已年届不惑。
懂得了取舍,更懂得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面对很多机会,他争取抓住全部。
只要喜欢,主角、配角、客串都没所谓。
换句话说,他尽量不清高,也尽量不那么挑剔。
一年出产五六部甚至七八部片子,对他来说,不是奇迹,是常态。
其中辛苦,一言难尽。说出来,又是矫情。
因此,只说▼
更难得,他主演的作品,品相极高。
至少12部,豆瓣评分在8.0以上。
于别人,有一部就足以骄傲地宣布自己是个好演员了。
其中9部,都在成名后,于密集中完成。
说明他有能力在数量和质量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
而且,这些角色重复度极低。
在六六的另一部作品《心术》(也安利过,戳此回顾)中,他扮演一位名医,与吴秀波双生拼戏。
这应该是当时男演员中的顶级阵容。
张嘉译的《蜗居》人气正盛,吴秀波的《黎明之前》家喻户晓。
而医患关系更是敏感到炸的话题。
这种作品,注定毁誉参半,但超过2.1万人给出的8.0分,证明了它的成功。
张嘉译扮演的刘晨曦,是个几乎没有瑕疵的完美男人。
太高大上,就容易假。
张嘉译以真诚换真诚,获得了观众的认同——刘大夫,是真的仁心仁术大大夫。
面对女儿病情和伸手可及的机会,那份隐忍淡定产生的力量,足以融化铁石心肠。
《悬崖》中,他饰演地下党员周乙。
在这部质感超群的谍战片中,周乙是最具质感的存在。
他头发锃亮,穿着极为讲究。
表情和语调都鲜少起伏,代表职业性的老谋深算。
唯一明显的,是那个著名的驼背和走路摇摆的姿态,代表他从来没有也无法停止思考。
《悬崖》是中国谍战剧中,唯二可以和《潜伏》相提并论的。
有人盛赞,它在人性上碾压余则成,在艺术上更胜《黎明之前》。
《下海》中,他尝试的角色是改革开放的弄潮儿。
这是一部冷门的作品,却能让人看出满腔热血。
虽然还是一个好人,但这个“好”,代表的是,大多数中国人在金钱面前拥有的底线。
有挣扎、有苦恼、有绝望、有幸运,总之,绝对不单纯。
这种无聊的小人物,如磨刀石,令张嘉译的演技一次比一次锋利。
《营盘镇警事》,是又一部高分冷门作品。
演一个平凡的好警察,对张嘉译来说如同喝杯好茶,享受就够了。
这是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献礼片。
对,最容易被吐槽的那种,比如一个好警察为什么不能当一个好丈夫之类的。
但张嘉译表演的接地气程度,让你相信,的确,难两全。
当他竞选分局长失败,把那辆破吉普开到荒野,伫立良久,那背影令人莫名泪目。
警察穿着制服是老百姓,脱了制服也还是老百姓。
演的真准。
2014年,张嘉译出了两部口碑大作:《四十九日·祭》和《大清盐商》。
《四十九日·祭》是电视剧版的《金陵十三钗》。
该片入选当年广电总局的“中国电视剧选集”,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张嘉译扮演的被洋人神父收养的中国小混混法比,再次刷新他涉猎的角色类型。
不得不说,他真的很神,扮好人,好得令你拜服;
扮坏蛋,又坏得活色生香。
他的眼神和姿态依旧缺少变化,但只要一点点变化,就把法比的无赖相抖得精光。
在南京大屠杀面前,他充满正义感的良善之心逐渐被激活。
他向前耸出的肩膀,渐渐有了正义的力量。
到最后,从混混蜕变为英雄,几乎顺理成章。
他的眼神和表情让人坚信,在民族大义面前,他也是个响当当的中国男人。
在张嘉译这个蜕变的痞子面前,帅炸天的胡歌上尉也黯然失色。
与此同时,《大清盐商》创下他个人表演的新高度。
张嘉译好象就是用来刷新经典的。
继《心术》创下2005年《无限生机》后国产医疗剧的最高分,《悬崖》整体逼平《潜伏》之后,《大清盐商》又在口碑上完爆经典清代商战大剧《乔家大院》。
这部剧从服装到台词都非常考究,一付堂堂正剧范。
有人盛赞其是国产古装剧的还阳之作,2014年最牛的作品。
因为它特别真实,处处透着正邪之间的人情世故。
汪朝宗也不是道德的化身,而是个彻头彻尾的商人——
精明仁义、老谋深算、运筹帷幄、争求利己不损人,内心的格局比天大。
一眼看去,张嘉译还是那副模样。
二眼看去,这爷们真是同样皮囊下演什么像什么。
没人知道汪朝宗的原型汪春应该什么样,但张嘉译演来,你就觉得——
嗯,就是这个样。绝对。
连他怕媳妇的样子,都分外销魂。
再然后,当然是那部响当当的《白鹿原》。
8.8,这也是他继《帕米尔医生》后拿到的又一个最高分。
此等巨著,怎么拍都有人骂,张嘉译的版本能做到骂声最小。
作为主演兼制片,张嘉译花了最多时间,献出了最大的诚意。
他饰演的“白嘉轩”,于无声处见惊雷。
单单一碗面,就能吃出无数花样来:
第一次吃仙草做的面,他边呼呼吃面边吸鼻涕的样子,开个面馆绝对是金字招牌;
逼做错事的儿子吃辣面,他不急不恼稳稳一声“吃”,儿子和着眼泪也要吃完!
儿子老师假装失职不肯吃面,他一句不劝只把面碗吸得山响,然后一抹嘴喊声:“再来一碗!”
莫说假意推托的老师受不了,看电视的观众也受不了啊。
所谓戏骨,于细微处见功夫。
正合着他的初衷——
从考北电那天起,就奔着表演艺术家去的。
而生活中的张嘉译,和他戏里演的大叔是一个类型,不知道架子是什么东西。
比如最近就有空姐晒出与他的合影,这模样,不要太平凡!
这与他漫长的草根时代不无关系。
为了当演员的理想,他什么都干过,跑剧务,当副导演,不喜欢的戏也拍。
有人算出,他在《蜗居》之前已经拍了超过一千集的电视剧,这种坚持,你服不服?
知道这些,你才会理解,永远弯着背,靠止疼药和止疼针活着的他,在已经不缺钱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这么拼!
他是真的爱这行。
连一向孤高的陈道明都赞他:“作为演员你条件并不太好,能走到今天这步,全靠个人努力。”
哪怕五部戏的片酬不及小鲜肉一部,他还是会拍五部。
因为担心以后身体更加不好,再也拍不了。趁现在还可以,能多拍一部是一部。
跑了太久,不会一直帅气,一两部烂片难免。
一把年纪却始终拼命向上的样子,我们比你还珍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