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里的马戏团里有一只大象,它他妈的就一直坐在那,可能有人老拿叉子扎它,也可能它就喜欢坐在那儿,很多人就跑过去,抱着栏杆看,有人扔什么就吃的过去,它也不理。”
这是《大象席地而坐》的开头,于城半裸着身体在自语,脸上没什么表情,随后和一个没能看清楚脸的女人在对话,有些不知所云,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那四个无处可去的人
于城
扮演于城的章宇在《我不是药神》之前和胡波合作了《大象席地而坐》。于城在井陉县是个混混头子,开个台球厅。有自己喜欢的女人但是追不上,在故事的开头睡了自己哥们儿的老婆,亲眼看着哥们儿从窗户口跳下,但是他看起来没有丝毫的悔意。没有想要收拾残局,各种给自己找借口企图抽离这次死亡现场。
韦布
当地一所烂中学的学生,他的好朋友被污蔑(其实是偷了)偷了校霸于帅的手机,韦布为了给好友撑腰,无意将于帅推下楼梯,生死未卜。不敢告诉父母,被于帅哥哥于城全程搜寻,只得在外游荡着,想去满洲里看看那只一天到晚只知道坐着的大象,或许生活能有所解答。
黄玲
韦布的同学,家里有个酗酒的、做医药销售的母亲,母女间争吵基本上没有停止过。渴望家庭温暖的黄玲跟学校的副主任有段恋情,后来被拍成视频流传在同学之中。副主任老婆找上门,黄玲用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
老金
韦布的邻居,跟着女儿女婿住,受气的时候不少,已经睡在阳台的老金要被女儿女婿送去养老院。老金心里的依托是外孙女和一只养了十多年的狗,本来已经习惯性妥协的老金在被小混混追堵时,女婿没有上前解救老人,而是关上家门自保。老金只能漫游去北方,曾经当过兵的地方看看。
这四个灰头土脸的人在世界上被放弃在了一角,一连串事件将几个人串联了起来,或许也是因为有着相似性,让这几个人都有了要去满洲里看大象的想法。
那些与世界没有关联的人
个体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呢?并没有什么意义吧,所以要与世界发生关系才能找到自己的立身之处,电影中的人,无论主配,都不怎么快乐。
导演胡波有意放大了这四个人,或者说他在凝望着这四个人,其他的脸孔在拍摄和镜头运用上有意处理虚化。这样的处理方法有好像让这些主人公在环境中被凸显出来,也被孤立出来,他们无法和身边的人好好相处,没办法走进其他人内心,在与世界拉扯的过程中,杀人一千,自损八百。
电影中主要的四个人物,在家庭上所能建立起来的关联都很弱,哪怕是至亲之间,都没能成为自己与这个世界的羁绊。于城、韦布、黄玲、老金这几个人在都生活在已经失衡的原生家庭中,在碰撞社会规则之后的无奈,在无解的生活中走了一段又一段的路。
最年长的老金在十几年里与世界的联系是一条老狗,然而被另一只狗咬死,要去找一个说法的老金很快对强势的狗主人表示了妥协。以为会很具有仪式感地处理尸体,老金却把装着狗尸体的袋子一把就扔在了桥下,活到这把年纪的老金知道没什么不能放弃了,也没什么值得去盼望了。
与母亲相依为命的黄玲感受不到家的温暖;地头蛇的于城可以呼喝小弟,却也只能忍受父亲在公众场合的拳打脚踢,喜欢的女人哪怕是活在假象中,也不愿意回头看看自己;韦布有个最疼自己的奶奶也去世了,没钱的他要卖掉自己心爱的台球杆准备去满洲里看大象。
这平铺开来的四个人在这一天中形成了某种联系,因为与世界没什么关联,彼此才能一起去更北更冷更虚无的地方。
那个先离开我们的人
胡波还有一个名字叫胡迁,是他写作时的名字。已经出过两本书的胡迁和其他导演比起来,文本叙事的能力在写作中得到了锻炼。《大象席地而坐》本就脱胎于自己的小说,只是那个本来在台湾花莲的大象,在电影里去了满洲里。
满洲里在地理位置上已经接近俄罗斯,大象能生活的可能性有多少呢?满洲里的大象是电影中的人在平凡生活中的幻想,是乌托邦,是生活在别处中的“别处”,在现实中,胡迁的大象可能是文字,是电影,是想爱的人。
他对爱有过自己的解释,他说爱是在沉默中行进和牺牲。这多少还是有悲凉在,在拥抱爱所带来的正面情绪的代价是跋涉、交换,甚至是牺牲。
《大象席地而坐》算是一部作者电影,里头满满是胡波对于世界的观察和表达,在电影的呈现上,从剧本到最终的剪辑,都是他揉碎了自己生出来的结果,所以才会这么爱惜吧,所以不愿意它长成自己不认识的样子,所以才会先离开我们吧。
章宇说电影是被没收了工具的胡波开垦这个世界的方式,当电影无法给予他答案的时候,他无法再继续开垦世界了。而这部电影的很多问题我们也无处可问了,留着吧,等我们见面时好好问他。
那个不知道是否温暖的结局
满洲里真的有大象吗?
存留着这样的幻想,生活才会过得好一些。老金说你就算到达了,也可能发现还不如现在,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在这儿。我们常常说“生活在别处”,这种幻象式的句子总能给人一种生活很美好的感觉。
其实“生活在别处”就是一种最好的状态,心里还有乌托邦的存在,有虚妄的美好让你每天给自己画一个饼,总是好过你到达别处之后发现不如原来,又回不到过去了,这种尴尬的境地真还不如当初只幻想不行动。
电影里的生活漫长、琐碎、无望,仿佛深陷泥沼任由被其吞噬自己,有人不喜欢这部电影就是因为明明都感受到自己深陷泥沼了却不改变,不求救,也不自救。可是啊,这世上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勇敢和聪明的,有的人被挡住去路的时候,想不起要辗转腾挪,也再也看不到另一维度的天空了。
在电影的结尾,韦布、黄玲、老金和孙女坐上了去满洲里的大巴,在途中夜晚,几个人从车上走下来开始踢起了毽子,镜头拉地远远的,空谷响起了大象的叫声,电影在此刻停止。这个为他们带来快乐的毽子,是韦布从一个老头那里抢过来的,这样想想又很有意思了。
在接近四个小时的电影里,胡波把自己揉碎了给你看,作为他这一生中唯一的一部长篇电影,它真的不好咀嚼,不好消化,它有好多的不完美,一如不完美的生活和不完美的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