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逖领了一千多人的粮食和三千匹布,但是朝廷却一个士兵也没给,兵器也没给,朝廷的意思表达得很清楚,北伐是不可能的事情,你祖逖要想送死,也别领那么多冤大头过去,朝廷的兵本来就少,再被你毫无胜算的雄心大志给全军覆没一部分,那可真的就是雪上加霜了。所以,祖逖啊祖逖,你不要怪朝廷无情无义啊,这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在你北伐站稳脚跟之后,朝廷自会给你重兵和重赏的。现在,北伐的伟大事业就要凭着你的一己之力去开拓了。
祖逖毫无惧色,收拾了一下送给自己的粮食和布匹,就带领和自己南下的那帮父老乡亲们重新渡江北上。
应该说,祖逖的这次北伐真的是凶险重重,他没有一兵一卒,没有铠甲兵器,这几百号人一渡过长江北上,就会立刻陷入五胡的千军万马之中。
但是,祖逖是英雄,名留史册,就是因为祖逖敢去做别人看起来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赤手空拳去北伐。
祖逖带领族人,渡江北上,悲壮无比,等大船驶进江心,祖逖面对滔滔江水,举起舟楫,狠命向船帮上一砸,高声宣誓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人无不慨然长叹。
祖逖一行渡过长江之后,就暂时驻扎在江阴,不管他闻鸡起舞也好,击楫中流也好,那只是精神和气势上的事情,要想做事情,还需要脚踏实地去实施。祖逖将江阴作为暂时的根据地,然后就开始他的前两个计划:招募士兵和铸造兵器。最后在祖逖人格魅力的感召之下,先后有2000多热血男儿,投到了他的麾下。
手中有了一些资本,祖逖就要去争取更大的资本,他接着就开始下一步计划:瓦解北部地区星罗棋布的城坞的坞主。
这里,我们就不得不介绍一下什么叫城坞了。在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年年,民不聊生,汉人老百姓为了活命,往往以一个家族或一个村庄为单位,自己铸造城堡,屯集粮食,铸冶兵器,选拔青壮年士兵,用来保卫家园。这些城坞,不是实际意义上的城市,而是有着坚固堡垒的小村庄。
在抗日战争年代,日本鬼子入侵山东,就遇到了一个城坞一样的小村庄,结果这个几百人的村子,凭着坚固的城墙竟然把鬼子打了个鬼哭狼嚎,最终,日军动用了重型武器,这才将小村庄拿了下来。除了高筑堡垒,北方的百姓还学会了另外一种防身的方法,那就是挖地道,现在冀中冉庄的地道因为抗日战争而名扬天下,但是冀中的人民挖地道可不是开始于抗日战争年代,而是早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就开始了。没办法,一马平川的千里大平原,你不筑堡垒,不挖地道,敌人一来,只能伸着脖子等死啊!连年的战争,启发了民众的智慧;朝不保夕的生命危险,让北方百姓的才华施展得淋漓尽致。
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些城堡一样的小村庄很多,有的城坞联合在一起,推举一名有才学有能力的人担任坞主,久而久之,这些坞主就成了土皇帝、南霸天和北霸天,割据一方。一般王朝都对这些坞主采取绥靖政策,比如给钱安抚,加官进爵等等。
(福建的土楼就是古代城坞的一种,在冷兵器时代,敌人想要打进去并不容易)
当时,长江以北地区,只要有三个非常成气候的坞主,他们分别是谯县的张平、樊雅以及蓬陛的坞主陈川。其中张平手下还有董瞻、于武和谢浮等三个小坞主。
祖逖就是从中发现了妙处,这些城坞的军队完全可以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要想办到这点,就要采用反间计和亲情所向无敌计。这个计策一旦使用起来,确实很灵验。祖逖刚开始就采用的是反间计。当时祖逖先把谢浮给收买了过来,让他去杀自己的主子张平,谢浮见钱眼开,就设了一场鸿门宴,一刀将张平就给剁了,军队就归了祖逖。
北伐开门大吉,初战胜利,朝廷一看,祖逖还真是英勇善战的能人啊,就给他千里送粮进行支援。但是毕竟这南北两地隔着长江天险,路途遥远,艰险无比,粮食即使运到祖逖的手中也不知猴年马月。
粮食没有运来,祖逖的军中的粮食就已经吃光了,“军中大饥”,祖逖只好搬师,到太丘修整部队。祖逖一走,就有人搞小动作,这个人就是坞主樊雅,樊雅带着自己的部队,在一个夜晚突袭祖逖的堡垒和大营。这帮人一下子就冲进了祖逖的的大帐,两边的士兵大乱,祖逖的生命眼看就要不保。在这危急时刻,祖逖拔剑带军向前冲杀,一番血战,敌人终于退走。
樊雅这么一折腾,加上张平的一些死不投降的残余部队三天两头来骚扰,祖逖就觉得很头疼,就写信被蓬陛坞主陈川,让他速来派兵进行支援。
陈川就派遣他的得力大将李头带兵去救援祖逖,祖逖得了帮助,三下五除二就把谯县给攻了下来。攻下谯县,也只是征服这些霸王坞主的第一步,另外那些坞主,祖逖就联合南中郎将王含的部将桓宣,继续开拓自己的北伐事业。
祖逖开始使用亲情所向无敌计,当然,这也不能算是计策,而是祖逖的性格使然。我们已经介绍了,祖逖性情豁达,慷慨善施,陈川手下的大将李头征战樊雅有功,祖逖就对他另眼相看,刚好,祖逖手中有刚刚缴获的樊雅的一匹好马,好马配良将,良将爱好马,李头非常喜欢,但是不好意思张口索要。
祖逖那是何等聪明之人,马上就把骏马送给了李头,李头大喜过望,就不断念叨祖逖的好处:“若得此人为主,吾死无恨!”这番话当时就把陈川给惹火了。在自己的主子前面说这种大逆不道的话,李头也真是高兴得有点过头了,这就是得意忘形,李头最后只好脖子一伸,被陈川给砍了。
李头一死,一场血战也就不可避免的到来。李头的手下听说将军死了,马上投奔了祖逖,陈川闻听更是暴怒:“果然都有反意,还算我杀得及时。”
陈川一怒,就去攻击祖逖,一番征战下来,陈川大败,他心急火燎之下,就急吼吼投奔了石勒。
后来,陈川征讨祖逖,杀进豫州,祖逖来征战,将石勒的儿子石虎用计打败。石虎一败,就顺手牵羊将豫州抢了个精光,撤兵之后,只留下手下大将桃豹率兵把守。
祖逖在石虎撤兵后,就开拔进了豫州,于是历史上最有趣的情形出现了:同一座城市,桃豹占据南门和西台,祖逖把守东门和东台,敌我双方就在同一座城市,互不干扰共同生活了四十天。
直到有一天,祖逖读的书派上了用场。
同一座城市,敌我双方士兵也不少,粮食就是个大问题,谁手中有足够的粮食,谁就胜券在握。祖逖就用了一个计策,派遣手下把空口袋装满土,再派遣一千名士兵将土运到东台之上,同时还派遣另外几个人担着米,装作累坏了的样子倒在路边休息。桃豹的部队看见后,就派兵抢粮,装成脚夫的士兵完成了任务,就撒腿跑回东台。桃豹没想到祖逖竟然弄来了这么多的粮食,大惊,看来,这仗不用打了,我们非败不可啊,因为自己的手下已经没有几天的口粮了。主子一动摇,军心就有点乱了。
(后赵高祖石勒,羯族人,五胡之一)
石勒也知道豫州已经被他儿子石虎抢了个精光,桃豹肯定缺衣少穿,就派遣大将刘夜堂赶着一千头小毛驴给桃豹送粮食,结果,刚到城外,就被祖逖一路追杀到汴水,将粮食全给劫到了豫州。到了这个地步,胜负之分就以经很明朗了。桃豹只好抓紧时间去做一件事情:趁着夜色逃跑。
豫州拿下来,祖逖就有了更加厉害的资本,而石勒也明白了,东晋王朝还是有能人的,不能小瞧他们,更不能贸然南下自讨苦吃。
祖逖将北方这帮坞主收拾掉之后,就派手下大将冯铁占据豫州的东西台,派遣韩潜进据封丘,自己率军驻扎雍丘,几番交战,祖逖数次打败石勒的军队,所向披靡的英雄石勒,也终于尝到了自己被打败的滋味。
祖逖在和石勒对抗的同时,当然还要做和事佬的角色,当时北方驻扎的将帅赵固、上官巳、李矩、郭默等人,为了争夺地盘,互相倾轧,差点两败俱伤,祖逖只好又继续发挥读书多的优点,多方劝说,晓以利害,这才化解了一场无休无止的自相残杀。这些人,当然也就成了祖逖的盟友。
石勒经过几次败仗,就发现祖逖这个人确实不好惹,就改变策略,主动向祖逖示好,专门派人修缮位于成皋县的祖逖父母的墓地,还要求共同开辟市场,进行物资交流。祖逖收到石勒的要求,也不回信,任凭手下士兵百姓和羯族人做生意,一来二去竟然赚了十倍的利润。
祖逖身体力行,赏罚分明,不但老百姓爱戴他,连那些胡人也对他崇敬有加,老百姓为了歌颂他,就编了一首歌谣四处传唱:“幸哉遗黎免俘虏,三辰既朗遇慈父。玄酒忘劳甘瓠脯,何以咏恩歌且舞。”
(祖逖塑像)
经过祖逖的数年努力,北方这个曾经乱哄哄的地方终于有一半归于东晋版图,史称祖逖“叶迹中兴,克复九州之半。”这确实非常中肯的说法,一点也没有夸张。
北方在公元320年,就只有匈奴和羯族在东征西讨,那些慕容氏,宇文氏和氐族苻氏还没有开拔进争夺天下的舞台,所以,祖逖北伐面对的主要是这两个强劲的对手。祖逖对付石勒还是有底气的,只要他多活几年,多支撑几年,只要东晋王朝多多进行支援,不要让祖逖一个人孤军奋战,北伐的成果还是可以巩固下来的。
但是,历史往往会朝着我们无法预料的方向发展,很多时候,经常会出现一些令人目瞪口呆的灵异事件,比如,汉光武帝当年要过黄河,本来河水滔滔根本就过不了,结果一夜醒来,黄河竟然给冻上了,等大军一过,黄河马上冰开融化;比如后来前秦苻坚围攻后秦姚苌,城里一点水都没了,苻坚就等着他们渴个半死然后进攻,结果老天爷突然下了一场大雨,城内水深三尺,而百步之外的地方,水深竟然只有几厘米,令苻坚也不得不感叹:是老天爷不灭姚苌啊。
祖逖本来已经替东晋王朝打下了北方半壁江山,只要派个有能力的过来,好好经营一下,北方应该说还算有希望的。但是,东晋王朝估计真的没有什么能人了,选来选去竟然派来了一个叫戴若斯(后来在王敦叛乱中被杀)。祖逖听说这个人要过来接替他的位置,就感到有点郁闷,另外,大将军王敦即将篡权,祸乱东晋,朝廷之中已经是风雨欲来,自保不暇,无力顾及北方。祖逖忧思成疾,一病不起,预感到自己的北伐基业马上就要灰飞烟灭。
这个时候,也怪了,祖逖刚得病,从四面八方就传来各种星象,传言祖逖活不了多久了,并且连祖逖去世的日期都算得一清二楚,时间是公元321年的9月份。
祖逖闻言仰天长叹:“今方平河北,而天欲杀我,此乃不佑国也。”过了没多久,一代北伐名将就死在了雍丘(河南杞县),享年58岁。
祖逖一死,反贼王敦就没有顾忌之人了,开始为所欲为,成为东晋王朝的巨大祸患,同时,祖逖好不容易光复的北方土地,很快就被胡人重新吞并,自此,北国又一次陷入了更加血腥和混乱的征杀之中。自从祖逖死后,晋王朝永久失去了对北方广袤土地的控制权,再也没有建立一块长久稳定的根据地。(全文完)
(下一篇:【王麟说史系列终结篇】乱世英雄谱之6:捐躯为国泣鬼神,讲述浪子周处的故事)
前文阅读链接:
(乱世英雄谱系列)
(西晋篇)
(后赵篇)
(东晋篇)
(前秦篇)
(王麟,本名王俊永,科普及历史专栏作家,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天津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天津市国学研究会理事,天津市科普作家协会“科幻文艺”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铁路高级工程师,百度百科专业影评人,今日头条“悟空问答”签约作家;百度问咖、百度百家、百度知道日报专栏作家,新浪微博签约自媒体,出版图书7部,发表文章百余篇,累计20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