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鲜为人知的八一三松沪会战导火索

(揭秘)鲜为人知的八一三松沪会战导火索

李涵说历史 日韩男星 2018-01-25 20:00:45 488

淞沪会战是抗战历史上一场震撼中外的重大战役。会战历时3个月,从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其间国民党军队先后投入70万左右的兵力,日本军队亦陆续增兵至30万左右。尽管淞沪会战以上海失陷而告结束,但中国军队在民族大义鼓舞下的顽强战斗,给了日本军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

那么,“八一三”淞沪会战究竟因何而起?战前发生了哪些被后人忽视的细节?日军攻打上海究竟是早有预谋,还是偶然发生的?将日军引向上海战场,真的是蒋介石有意为之的战略意图吗?本期节目,李涵为您讲述:鲜为人知的八一三松沪会战导火索。

 

 


1937年8月14日,南京国民政府发表了自卫抗战声明书,该声明称:“……八月九日傍晚,日军官兵竟企图侵入我虹桥军用飞机场,不服警戒法令之制止,乃至发生事故……”在后来的大部分史书中,提到“‘八一三’淞沪战役”,一般都会提到虹桥机场事件。而关于虹桥机场事件的描述,一般都会以该声明的内容为基础。

但据当事人之一,时任上海市公安局浦淞警察所所长董昆吾回忆,具体情况是这样的:日方两军人于1937年8月9日下午驾车闯向虹桥机场的大门。哨兵向空中鸣枪示警后,日军驾车沿机场东面的铁丝网向北行驶。后来,这两名日本军人都被身着上海保安队服装的国民党部队独二旅士兵击毙在警戒线内。由于此事件发生在董昆吾辖区内,董昆吾带领警员第一时间赶到案发现场。

据董昆吾回忆,事件发生后,淞沪警备司令杨虎即提出将警备司令部中的一名待处决的死刑犯拉出来,将他换上保安队的服装,打上绑腿,拉到机场东面的铁丝网内击毙,以为对这一事件的交涉有站脚地步。董昆吾在和日方人员交涉时说,“起初是这辆汽车意图冲进飞机场大门,不听守兵拦阻,并先向场内守兵开枪,击毙我方守兵一名,场内守兵为自卫计才向汽车开枪”等。

当晚10时,上海市市长俞鸿钧为此事亲赴日本驻沪总领馆交涉。俞鸿钧表示,对虹桥不幸事件深感遗憾,希望日方保持镇静,不要使事态扩大,遵循外交途径以求圆满解决。日方同意将该案交由外交途径解决。第二天,中日双方就该事件展开调查。俞鸿钧除派人调查、搜集证据外,还电告国民政府与日方商谈的经过。外交部训令以外交方式解决,避免扩大。日方也派员调查,日方海军武官并将事件经过向日本海军省报告,请求善后办法。

 

“八一三”淞沪抗战中虹桥事件

 

事件的激化出现在应日方要求的验尸环节上。据董昆吾回忆,事发当晚日军军医曾在现场验尸并质疑。1947年5月在国统区出版的《中国抗战画史》,收集了抗战期间的新闻图片和报道资料。其中有两幅图片分别显示了中日双方人员在夜晚和白天到出事地点调查的情形。其说明文字为:“民国二十六年八月九日傍晚,上海日海军陆战队大山勇夫中尉与水兵斋藤要藏驾汽车经徐家汇至虹桥,欲冲入虹桥机场,击毙卫兵;布防该处之保安队乃开枪射击,将日官兵击毙,形成所谓虹桥事件。图为双方至出事地点调查的情形。”

当年的《大公报》记者杨纪采访过虹桥机场事件,他有这样的回忆:我赶到真如(沪西地名)的法医研究所时,已经有两个日本海军陆战队的军官和两个穿西装的日本人站在解剖室里。手术台上躺着一具尸体,背部有两个小洞,显然是手枪一类的兵器打的。法医们每当工作告一段落时,四个日本人不约而同地总是摇摇头,表示很不相信的样子。一是死尸手臂上有被绳索捆绑的痕迹;二是此人是被驳壳枪打死的,而两名日本军人使用的都是小口径勃朗宁手枪;三是此人蓬头垢面,指甲过长,不像是军人……

关于虹桥机场事件的中方人员替身问题,时任国民党参战部队之一的第九集团军作战科长史说,在其回忆中也有类似董昆吾回忆的内容。还有值得一提的是,事件发生后,张治中立刻在其苏州的住所召见独二旅副旅长杨文瑔,要杨文瑔亲自到上海调查事件真相。经杨文瑔10日上午实地调查核实,发现了淞沪警备司令部制造替身,其结果弄巧成拙,反被日本人和其他国家参与调查的人员看出了破绽的事实。杨文瑔认为:此事件的发生有偶然性,属于突发事件。


 


 

尽管上述人员回忆所述具体细节有所差异,但这个替身问题的确是激化了双方对整个事件的处理。日方态度强硬。8月11日,日本驻上海总领事冈本季提出无理要求:一、将上海保安队撤退;二、将上海保安队已设立之防御工事完全撤除。俞鸿钧表示,中国政府必将此事照外交方式解决,但日方尚在交涉之际大举增兵上海,是赤裸裸的威胁。

除了驻上海的日军在调配兵力备战外,东京方面也在筹划增兵上海。8月11日,日本首相及外相、陆相、海相举行四相会议,决定派两个师团到上海。日本海军军令部首脑会议主张抓住时机,“在近期内再次行使我们的实力”,避免“留下祸根,贻误将来”。当夜11时55分,日本海军军令部总长伏见宫博恭亲王向第三舰队司令官发出放手行动的指示。

8月12日,鉴于上海虹桥机场事件谈判中日方态度强硬,为防日军在上海发动挑衅行为,蒋介石积极部署上海军事。张治中被任命为第九集团军总司令,担任上海右翼(沪西)防务;张发奎被任命为第八集团军总司令,担任上海左翼(沪东)防务。张治中在部队部署完毕后,曾请示是否可以在8月13日拂晓开始攻击,但蒋介石复电:“希等候命令,并须避免小部队之冲突为要。”对于张治中先发制人的意图受阻一事,许多史学家认为中国军队错过了最佳的作战时机。

同一天,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次长陈介会晤日本驻华使馆参赞日高,商讨虹桥机场事件的解决办法。在当时中国国内抗日情绪十分高涨而日本又急切希望尽快使中国屈服的情况下,中日双方态度都很坚决。双方交涉的内容以虹桥机场事件为开端,延伸到对方的备战举动,相互激烈指责对方破坏了1932年双方签署的《淞沪停战协定》。因此,不管虹桥机场事件的真相究竟如何,但它突然引爆了淞沪战役却是不争的事实。以就事论事而言,虹桥机场事件是淞沪战役(日方称为“上海战役”)的导火索。这个导火索的点燃虽然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偶然的背后,有日本妄图全面侵华的必然性。


 

1937年7月18日,日本参谋本部作战课对7月11日制定的陆海军《关于华北作战的协定》作出说明:“根据情况派遣一部分兵力到青岛、上海。本作战限于保护侨民及夺取飞机场,但力求避免向上海派兵。”根据这份协定可以看出,直至淞沪战役开始后,日本还没有在上海“大打”的意图。另据《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史料长编——大本营陆军摘译》记载:淞沪战役打响后,日方最初仅想以第3、第11师团组成“上海派遣军”应对,但随着对中国军队在上海做好防御准备,日军开始向上海增派兵力。

其实,中方一开始也并没有大打的意图。

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为了防止日本再次由上海入侵,国民政府于1934年起密令修筑防御日军攻击南京的工事,即吴福线、锡澄线和乍嘉线,以及以城垣为核心构筑的核心阵地。不过,直至1937年,其修筑质量仍令人担忧。1937年8月7日,在南京召开的国防会议上,蒋介石指出:“我们现在对于国防上作战的准备与外人比,不但十分之一没有,就是百分之一也没有。”蒋介石还给出了具体例子:“官方报告称南京的防空工事已接近完成,但在飞机上往下一看,事实是十个里有九个还暴露在外,极易遭到空袭。”“就防空一端可以推知其他事情了。”

1937年1月国民党参谋本部制定的《民国26年(1937年)度国防作战计划》指出,“长江下游地区之国军,于开战之初应先用全力占领上海……阻止敌之上陆……不得已时,逐次后退占领预设阵地。最后须确保乍浦—嘉兴—无锡—江阴之线,以巩卫首都。”在同年8月7日的国防会议上,决定在华北部署三道防线进行抵抗。军政部长何应钦作了七七事变以来的中央军事准备报告,在谈到弹药储备时,称:“在长江及黄河以北囤积三分之二,江南囤积三分之一。”

8月10日,国民政府行政院通过了《上海各工厂迁移内地工作案》。关于这个工作案的执行,只有一小部分工厂,123家左右进行了迁移。其他大部分工厂,同平、津一样,都落入敌手。

 

 

淞沪战役开始后的8月20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制定的作战指导方针提出:“对于侵入淞沪之敌,应迅速将其扫荡,以确保京沪政治经济重心。同时对于浙江沿海敌可登陆之地区,迅速构成据点式之阵地,阻止敌人登陆,或乘机歼灭之。”

在参加淞沪战役的国民党军队将领的回忆中,还有这么一个内容可资佐证。第九十八师二九四旅旅长方靖回忆,他们于1937年8月12日由武汉乘轮船开往南京担任警卫,13日抵达南京下船后得悉上海发生战事,于是在14日下午乘火车奔赴上海。在这里首先是奉命警卫南京,到达南京后才改变了目的地。而宋希濂担任师长的第三十六师,8月13日晚在驻地西安接到的命令是:“火速开赴上海参战!”

七七事变后,张治中被任命为京沪警备司令。张治中制定的作战预案,拟进行“先发制人”,决定在上海发生战事时,“先以充分兵力进驻淞沪,向敌猛攻”,争取“一举破敌”。张治中于7月30日致电军委会,要求自行掌握发动进攻的时机。于是,张治中派正规军,即独二旅的部队,穿着上海保安队的服装进驻虹桥机场。此事被日方察觉后,向中方提出抗议,还向中方提出要求查看。但日方要求均被中方拒绝。同时,中方也指出了日方的“敌对行为”,即日方在上海的一系列备战举动。日军在中国土地上横冲直撞,其本身就构成了侵犯中国主权的挑衅行为。

通过以上史料可以看出,开始时中日双方都没有大打的意图。作为中国,不过是吸取了日本惯于寻找借口搞突然袭击进而得寸进尺的教训,采取了事先防范措施。一旦可以“断定敌必发动无疑”,即“先发制人”。而日本,一来开始时没有把上海作为作战重点,二来认为七七事变后,三万日军几天就攻陷了北平天津,在上海只要再次发挥一点实力,就会将上海轻易拿下。但日军没想到的是,八一三淞沪战役开始后,他们在上海遭遇了全面侵华以来中国军队最顽强的抗击。

 


自上世纪60年代以后,台湾史学界开始流行一种说法,认为蒋介石之所以下决心在上海开战,是有战略目的的。简言之,就是将主战场和日军主力吸引至长江沿岸,防止日军从华北南下直扑武汉。后来不少大陆学者也多多少少认同了这种说法。

另外,蒋纬国在《抗日御侮》绪论中写道:蒋中正在战略指导上“诱导日军作战指向错误方向:八一三淞沪集中国军精锐,采取攻势,迫使日军追随国军行动,改变其作战线由北向南方向为由东向西方向。因此中国获得换取时间之空间,从容地将华东华中人力物力,撤迁西南,在大后方建立持久抵抗战力。”此一野战战略指导,打破日军‘速决战略,使中国抗日战争,持久到了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合,中国乃由独立奋战,演进与同盟国联合抗日,遂造成必胜之势”。

这种说法,实际上陈诚早在1946年的《八年抗战经过概要》中就曾提到过。至于大陆不少学者认同这种说法,则主要还是依据1987年大陆公布的关于陈诚的回忆史料。下面是这则史料的有关内容:

1937年8月20日,陈诚向蒋介石建议:“敌对南口,在所必攻,同时亦为我所必守,是则华北战事扩大已无可避免。敌如在华北得势,必将利用其快速装备,沿平汉铁路南下直扑武汉,于我不利,不如扩大淞沪战事以牵制之。”蒋立即表示:“一定打。”陈说:“若打,须向上海增兵。”

这则蒋介石和陈诚对话的史料来自《陈诚私人回忆资料》。据刊载这份资料的《民国档案》季刊介绍,该回忆资料是1945年由陈诚本人口述、经其身边人记录整理而成,后来保存于国民政府“国防部”参谋总长办公室内。1948年,国民政府“国防部战史编纂委员会”指派专人从重庆到南京,拿回回忆资料的全稿,摘录其中部分章节交该会编纂组用于编写抗日战史的参考。

 

 

《陈诚私人回忆资料》是否能作“铁证”,值得商榷。不妨比较一下《陈诚将军持久抗战论》一书,此书是1937年11月14日,即淞沪战役结束后第二天出版的书籍,由上海战时生活社编辑并发行。该书收录了陈诚、张闻天、郭沫若等人的文章。其中有陈诚的三篇关于淞沪战役的文章。第一篇是《持久抗战应有的认识》,发表时间是在淞沪战役进行到两个月的时候。该文写道:“当卢沟桥事变爆发之初,我们就窥破了倭寇这一次的企图,很明显地是在倾其全国可能兵力,运用大炮战车的威胁,求达速战速决之手段以遂其一面占我整个华北,一面发动淞沪战争,以牵制我军力,甚至妄想‘威胁我南京’,造成所谓既成事实,使我们屈膝求和,使列强措手不及,而予以默认。”陈诚同时对战事进展充满信心,称:“经过两月的苦斗,敌人已疲于奔命,处处暴露了懦怯的丑态与难堪的破绽。”“将来战争延长半年以上,谁能说敌人国内,不发生政治经济崩溃,引起内部叛乱,和国际的干涉呢?”

通读陈诚的这三篇文章,找不到任何陈诚向蒋介石提出建议那样的内容,倒是有陈诚发现日军的作战意图是“牵制我军力”。这与8月20日国民政府军委会指导方针中的“敌国为牵制我国军兵力之转用”也是一致的。所以,蒋介石下决心在上海开战,是否有其战略目的,还是纯粹出于偶然,目前还无法下定论,有待学者们找到更多的史料加以佐证。

 

《同舟共进》胡新民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