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椎名林檎让人“恶心”,为什么?

杂谈|椎名林檎让人“恶心”,为什么?

BETTERMUSiC 日韩女星 2025-08-20 11:01:45 23
在日本SNS上,关于椎名林檎的演唱会发生了“炎上”,主要的一条评论内容如下。
“这(图片)是RISING SUN音乐节上拍到的观看椎名林檎的观众的照片,但即便说这不是旭日旗,而是原创周边,看起来也只能让我联想到战时出征那种疯狂挥旗的场景。果然,这种景象还是不想在反思战争的夏天看到。真让人恶心。”
以下是部分日本网友在推特的发言。
“椎名林檎那个旭日旗的东西,简直太不可思议了。她从以前就带着那种时尚右翼的风格,但现在居然还拿类似‘残障人士帮助标识’的周边设计、类似旭日旗之类的东西……都已经这个年纪了,到底在想什么啊。真的恶心,完全不可理喻。”
在椎名林檎的演唱会上看到一大群人挥舞着旭日旗设计的旗帜,让我感到非常不适。那种像吞了墨汁一样的恶心感到现在还没散去。所以说,无论是旭日旗还是卐字旗,就算是恶搞或二次创作也不行。因为总会有人用‘我只是设计,但没有那种意图’来搪塞过去。”
“明明受不了椎名林檎的右翼恶搞风格,但她的歌却深深融入了我的人生……真是痛苦啊。”

——在疫情结束初期,我也去看了一次椎名林檎的演唱会,那种恶心感,说实话,我也感受到了。那时,表演《NIPPON》这首歌时,台下观众突然躁动起来,如痴如醉地合唱,挥舞着什么。万幸的是,这首歌最终没有被作为演唱会的闭幕曲。


正如日本评论家杉田俊介指出:“椎名林檎并非任何意义上的民族主义者,更不是权威主义的国家主义者。她始终是一个艺术家。在她的身体内部,古典主义的形式与浪漫主义的死亡激情彼此角力,因此作品才如此危险、猥杂而富有魅惑。”

我对椎名林檎2010之后的作品提不起兴趣,也欣赏不了那些设计。她从《日出处》(2014)开始,在视觉设计形象上就明显地做一些“日本主义”的戏仿和恶搞风,采用旭日旗的设计等,似乎是在为2020年的东京奥运会进行一种预演。《日出处》也被批评为“纯血主义的狭隘民族主义”、“将日本主义庸俗化为虚构的素材”、“日本版里芬施塔尔的复活”等等(杉田俊介)。


当然,以上这些批评也是有一些表面化。东京奥运会的表演对椎名林檎来说是一个必须和自己的音乐生涯有机结合起来的艺术作品,而其他有关“政治正确”的论争全都是无足轻重的。在这一点上,她是一个执着的艺术家。那么,她在追求什么样的艺术呢?

杉田俊介似乎暗示椎名林檎在奥林匹克的登场,和三岛由纪夫的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有共鸣之处,也就是一种“行为艺术”。三岛由纪夫,带着他那特异的“皇国思想”,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结束的六年之后,即1970年的11月25日自杀。(11月25日也是椎名林檎的生日。)

这和他自身无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激烈的社会变化有关,这个话题或许需要专门的研究。简单说来,三岛由纪夫无法容忍自己和经济高度成长期的战后日本一起变得丑陋。这种经济高度成长,作为“左翼”的平冈正明也曾经指出过,是和“越南战争”等战祸和对他国的剥削脱不了关系的,因此“年轻人就像天生染上了梅毒”。——三岛的理解和认识或许会和平冈不同,但他也感知到了这种丑陋。总之,简单地将三岛由纪夫贴上“极右翼狂热分子”的标签,进而鄙弃他的作品,显然也是错误的。


杉田俊介的评论写于东京奥运会之前,同时也是疫情发生之前,他似乎对椎名林檎之后的动向抱有期待。只是,在那之后,世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椎名林檎似乎没有太多的改变:2010年代的那些“奥运””风的老歌还在唱,恶搞戏仿“日本主义”的路线仍然在进行。

那么,这种重复就不再能让人感到什么“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了,而只会让人感到是一种闹剧,一种陈词滥调,以及和“资本现实主义”、“排外主义”的某种高度相似与巧合。

——有人甚至认为,椎名林檎去给高呼排外口号的“参政党”写一首主题曲也并不违和。事实上,椎名林檎最大的的偶像、在《丸之内虐待狂》的歌词里登场的摇滚音乐人浅井健一就公开表示对“参政党”的支持。

我并不认为椎名林檎真的会走到那一步。她以及东京事变乐队曾经留下的众多杰出的流行音乐作品,也无法因为一些瑕疵和错误而被全部否定。

只是目前来说,一点儿也不想再期待椎名林檎,也无法忘掉那些负面的感觉。对她的“公正”评价,或许要等到下一个世纪,如果那时地球还好好的。

参考资料:杉田俊介 "芸術家・椎名林檎は、2020年の東京五輪に何を「賭けて」いるのか" gendai.media/articles/-/69563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