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 总第37期】
WWF国际熊猫日活动现场照片 © WWF
标签:国际熊猫日、物种保护
10月27日,在「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期间,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组织的「国际熊猫日」活动在上海举办。
活动回顾了过去30多年间,WWF在中国自然保护工作中做出的努力,以及所见证的中国在生态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探讨了国际环保机构如何与中国政府及社会各界一起,更好地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当中。同时,WWF中国发起,将10月27日这一天作为「国际熊猫日」,倡议国内外社会各界像关爱大熊猫一样,关注和支持其他物种及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
来源:世界自然基金会(WWF)
第四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
在杭州顺利召开
合影 © 全国自然教育论坛
标签:自然教育、行业论坛
10月28-29日,第四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在杭州顺利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为了明天的约定”,希望启迪并激励今日行业从业伙伴们不忘初心、寄望未来、砥砺前行。据统计,现场约有650位来自全国各地和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自然教育伙伴参会。为了吸引更多的伙伴参会,今年论坛还开设了网上论坛,通过“优酷直播间”同步分享论坛精彩发言并与参与者进行互动。
本届论坛有幸邀请到了《与孩子共享自然》的作者约瑟夫·克奈尔,北美环境教育学会执行董事、理事长茱迪·布劳斯,以及华人地区最具影响力环境教育权威专家之一的台湾师范大学周儒教授,为全体参会伙伴做专题分享。WWF作为本次论坛承办方之一,还主办了课程设计和原创课程分论坛,并与参会伙伴分享了最新开发的《我的野生动物朋友》课程。
来源:世界自然基金会(WWF)
2017WWF环境教育实务培训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举办的WWF环教培训圆满落幕 © 王晰
标签:人才培育、注册体系
10月24-26日,WWF环境教育实务培训落地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近五十位来自全国各地自然保护区及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公益机构、政府部门、科研院校以及社会企业的环境教育老师、科普宣教人员、教师等参与培训,共度了研习环境教育课程方案编写方法和实践体验的三天。
实务培训是面向环境教育专业从业人员及基地推出的,集培训、注册和实践服务为一体的系统化人才培养计划。培训以WWF独创的环境教育课程设计方法论为核心,辅以一系列WWF课程实践体验,并提供配套的课程教具包,以实现理论学习与课后实践的无缝对接。本次培训还邀请到了亚洲地区知名环境教育先驱,台湾师范大学环境教育研究所周儒教授作为特邀嘉宾,为学员们做了“在自然学校里超越自然”的专题分享。
来源:世界自然基金会(WWF)
教育部关于印发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的通知
标签:政策文件、正规教育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教育部于日前印发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
综合实践活动是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纲要要求课程需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引导学生从日常学习生活、社会生活或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提出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主题,使学生获得关于自我、社会、自然的真实体验,建立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联系。
来源:教育部
联合国:非洲大象盗猎活动
连续5年呈下降趋势
肯尼亚销毁105吨非法象牙,总统亲手点火 © 中新网
标签:象牙贸易、盗猎活动
联合国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组织于10月24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由于非洲各国加强对象牙贸易的打击力度,截止2016年,非洲大象盗猎活动已连续5年呈下降趋势。
报告指出,过去10年间,非洲共有逾11万头大象被非法杀害。2016年非洲各国共缴获40吨非法象牙制品,是2007年缴获的象牙制品重量的3倍。从整体情况来看,非洲野生动物保护依旧不容乐观,针对象牙和犀牛角的盗猎活动尚未得到全面遏制。尽管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保护大象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但任务远未完成,需要各方继续给予这项保护事业政治、财政和技术上的支持。
来源:央视网
拯救海龟的努力
是一个「成功进行全球性保护的案例」
海龟 © EurekAlert!
标签:海龟保护、成功案例
近日,有研究团队对4417个年度海龟筑巢丰度估测进行了研究,时间长度范围在6-47年间。他们用2010年或之后的估测来评估:每种海龟的区域管理单位内,检测到筑巢丰度显著变化趋势所需的时段长度。这些管理单位代表了特定区域内的离散型筑巢位置,分别按遗传学、分布、运动及人口进行统计。结果发现,有95个海龟群体的数目显著增加,35个海龟群体数量显著减少。
海龟在历史上遭遇了种群数的衰减,其原因包括遭到意外捕捉和对成年海龟及海龟蛋的盗取。自1950年代以来,海龟的减少促发了全球性的保护措施,其策略包括严格的渔获法规及对海滩实施保护。得益于这些多年来的保护措施,海龟总体数量有所增加。
来源:EurekAlert!
中国碳卫星数据正式对外开放共享
2016年「碳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 央视
标签:数据共享、二氧化碳监测
从10月24日开始,我国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简称「碳卫星」)数据正式对外开放共享,这也意味着,继美国、日本之后,我国成为第三个可以提供碳卫星数据的国家。据中国气象局卫星专家介绍,这颗由我国自主研制的碳卫星于2016年12月22日发射,目前在轨运行良好。
碳卫星克服了地面监测站在空间分布上的局限性,从宇宙空间完成对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监测,定期获取全球和区域的二氧化碳分布图。此次数据开放,包括了碳卫星的两个核心仪器的数据,高光谱温室气体探测仪、云和气溶胶探测仪两台仪器的数据,公众可以登录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网站免费进行数据检索和下载。
来源:网易新闻
聚焦全球教育合作与创新
2017亚洲教育论坛年会开幕 © 中国网
标签:全球教育、行业论坛
2017亚洲教育论坛年会于10月28日在四川成都开幕。亚洲教育论坛由博鳌亚洲论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共同主办。本次年会上,来自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驻华使节、高校校长、国际组织代表等齐聚蓉城,围绕“教育联结世界,创新引领未来”展开探讨。
在会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杜玉波,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等教育界大拿,“一带一路”项目官员以及各国驻华大使均发表演说,强调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及世界性教育在当今全球化、信息化、知识经济的时代至关重要。在接下来的会议中,年会期间,与会者还将就“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科技文化与科普教育”“互联网+教育”等议题展开研讨。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海洋持续酸化
研究称全体生物都将因此遭殃
图片来源于网络
标签:海洋酸化、研究报告
一项超过250名科研人员参与、历时8年完成的综合性研究发现,受人类现代社会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影响,海洋正日益酸化,所有海洋生物、特别是其幼体,都会因此遭殃。海洋酸化主要源自化石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在海水中溶解,致使其pH值降低。而气候变化、环境污染、沿海经济活动、过度捕鱼以及农业用化肥等因素也会导致海水酸化程度加剧。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此次综合性研究自2009年开始,研究人员已将相关的350多篇论文概括成研究成果报告《海洋酸化的生物影响》,计划于11月在德国波恩举行的年度会议上,提交给各国气候变化谈判专家。
来源:新华网
标签:荒漠治理、公益创新
蚂蚁森林是支付宝为首期“碳账户”设计的一款公益行动,用户步行、乘地铁、在线缴纳水电费、网络购票等行为就会减少相应的碳排放量,可以用来在支付宝里养一棵虚拟的树。当能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公益组织会在现实某个地域种下一颗实体树。
10月27日,支付宝官方晒出了蚂蚁森林的航拍视频,61万棵梭梭树已经将根系深深的扎根荒漠,为防风固沙做出自己的贡献。据支付宝介绍,一棵梭梭树可以固定10平方米荒漠,防止水土流失。它们虽然貌不惊人,却可以长出繁密的根系,是荒漠的守护神。
来源:凤凰科技
感谢志愿者胡玥萌、林欢、李雪瑶、李慧妍、苏怡柠、吴袁翔、吴鹿捷、仰杨提供的整理素材,以及志愿者娇阳、王晰进行图文排版。
「盒子」是熊猫自然学堂2017年推出的新栏目,主要目的是为广大立志成为优秀环境教育工作者分享全球最新最优的环境和教育领域的动态和案例。所以「盒子」的设立就是想帮助你在脑海中建立一个知识的盒子,并积累素材。
当然我们也非常期望能听到你的评价和反馈,或者你有什么更新更有意思的新闻,都可以分享给我们,熊猫菌等着你的留言哦。
-随手转发朋友圈-
欢迎订阅“WWF熊猫自然学堂”微信,请点击文章标题下的微信名称,或查找微信公众号:wwfnatureschool。
【关于熊猫自然学堂】
熊猫自然学堂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环境教育项目推出的公众参与自然保护的平台。面向一切关爱自然、期望参与自然保护的朋友,用互动式、参与式、启发式的教育方法演绎自然保护的专业故事,旨在激发兴趣,启发思考,引领行动。熊猫自然学堂也将邀请世界各地自然保护不同领域的杰出代表,为保护世界的伙伴们提供相互交流分享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