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读史② 秦汉削藩大行动:中央与地方的博弈

国庆读史② 秦汉削藩大行动:中央与地方的博弈

国家人文历史 港台男星 2016-10-02 21:01:46 804


汉景帝

摘自《变革之路:中国历朝改革得失》,中国工人出版社2016年8月。经出版社授权转载。

削藩大行动

公元前155年,在汉朝廷的皇宫大殿上,正在举行一场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关键词是:“中央”和“地方”。

 

此时的西汉王朝,是第六代领导人汉景帝时期。这位年轻的皇帝刚刚执政,就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政令不出长安城。大臣们的神态都很凝重,皇帝的心情很不好。

 

“中央再也不能对地方政府手软了,是该打压的时候了!”汉景帝开门见山。

 

“陛下英明。”时任御史大夫的晁错站出来,“在当前国内紧张的局势下,地方政府尾大不掉,几乎已成割据一方的形势,若再不打压,国家就会陷于分裂。”

 


晁错


皇帝点点头,将目光投向其余大臣,期望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但大臣们却一个个低头不语,他们知道这件事风险极大,成功了未必能保全自身,失败了则会断送仕途。

 

有人站出来反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地方政府尾大不掉,不是一朝一夕形成,而是经过了长期的放任发展。如果打压,势必激起动乱,只能循序渐进慢慢来。”

 

“非也。当今之势,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地方政府已经不听命于中央,再耗下去已没有任何意义!”晁错鲜明地反对道。

 

“如若强行打压,大搞‘削藩’,一旦激起叛乱,你该如何收场?”


晁错斩钉截铁回道:“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祸小。不削,祸大。”短短三句话,令在场大臣们醍醐灌顶,汉景帝的眼睛也为之一亮!

 

“朕已决定,削除藩国!”发生在公元前 155年的这次重大会议,成为西汉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这一年,“削藩策”轰动全国,引发了汉朝政府的体制改革运动。山雨欲来风满楼,一次重新的利益分配即将到来。


在此,我们需要解释一下:中央为何要“削藩”?


当初,汉朝建国时,因为能力有限,搞了“一国两制”:中原地区实行“郡县制”,由中央政府直接掌控,皇帝说了算;而南方的吴、楚等旧地实行“藩国制”,这些王国的国君都是刘氏宗亲,他们在自己的国土里有自己的人事权、财政权甚至兵权,相对独立(其实就是效仿周朝的各诸侯国效忠天子的模式)。

 

汉高祖刘邦刚刚建立国家的时候,由于中央力量不强,鞭长莫及,难以管辖到遥远的南方,所以分封藩王去管辖,当时各藩王势力尚浅,还听命于中央。可是自从惠帝、文帝几代人实行“无为而治”国策,对地方政府放任发展,很少加以干涉,这些藩王渐渐尾大不掉,称霸一方了,他们可以掌握王国内各级官吏的选拔,可以自己征收赋税,发行货币,财富都在王国内部进行流通,实际上处于半割据半独立的状态。

 


公元前155年的西汉行政地图


汉景帝即位不久,接手的是这样一副烂摊子。作为他昔日的老师,又是本朝“三公”之一、握有实权的御史大夫晁错,力主打压地方,权力收归中央。

 

这些藩国当中,又属吴国、楚国势力最大,已达到“分天下之半”的程度。无论是在人口还是财富上,他们都能与中央抗衡。尤其是吴国,吴王刘濞依靠大海的优势,煮盐、冶铁,坐收暴利,几代积累,富甲天下。为了收买人心,吴王刘濞还招纳了各地逃亡的罪犯,作为私家军队,又出钱代替老百姓支付朝廷的徭役税,长此下来,老百姓都只记得吴王刘濞的恩德,而对中央政府没有太多的感情(“即山铸钱,煮海水为盐,诱天下亡人,谋作乱”)。

 

汉景帝才刚即位,就面临诸侯尾大不掉的处境。他回忆起父亲汉文帝时,中央就已经显得捉襟见肘了,未央宫里发出的文件,到地方一级时,根本没有效力。面对这种严重局面,汉景帝开始“削藩”。地方豪强、藩王皇族、各级官僚、士族大户等,是中央政权在全国各地的“代理人”,他们既是基石,也是祸根。著名史学家范文澜曾说:“以皇帝为首的统治阶级,包括贵族、官僚、地主、商贾,他们既是朝廷的支持者,同时又是破坏者……只有在皇帝和朝廷坚强有力的时候,他们才拥护统一,成为中央集权的支持者。皇权力量衰弱了,他们便为扩大自己的利益,加紧割据活动。”

 

一场中央与地方的较量,拉开了帷幕。

 


七国之乱形势图


在中央提出“削藩”的第二年,便爆发了西汉历史上著名的“七国之乱”!各诸侯王国不满自己的权力被削夺,将矛头一致对准中央。以吴楚联军为首的七国集团,集结在一起,率兵20多万,渡过淮水,向长安方向进攻,战争全面爆发!汉景帝慌了手脚。天佑大汉,朝廷启用老将周亚夫,力挽狂澜,调整策略,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半年后,终于击败了武装叛乱力量,维护了国家的稳定。“七国之乱”的平定,标志着地方势力威胁基本清除。汉王朝也由此真正开启了一个大一统时代,为后来的汉武帝举全国之兵打击匈奴奠定了基础。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纠结而复杂的。

 

二者的博弈,无论是在今天,还是在过去,都不断地上演。

 

从“八王之乱”到“三藩之乱”

从古至今,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向来微妙,既是上下级关系,需要相互依存,又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一方面,中央政权要实现在全国的统治,必须通过各级地方政府进行管理,上级命令下级,下级服从上级;另一方面,中央与地方又同属于统治阶级,它们共同面对的是民众、百姓,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央、地方是同一战线,互为彼此,互为依托。

 

这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点在于:中央政府是“无限责任公司”,是整个国家的象征,往往要考虑到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而地方政府是“有限责任公司”,地方官员一旦任期满了就可调走,他们不对当地民众负责到底,通常为了满足自身利益最大化,会在政策上做手脚。地方政府把成本转嫁到百姓头上,而百姓则把怨恨投向了中央朝廷。

 

所以每逢兼并加剧、贫富拉大时,中央政府往往要出重拳。公元前2世纪的汉王朝、19世纪的美国与德国是幸运的,成功统一。但公元3世纪的晋王朝,却没有那样幸运了。当晋朝的第二任帝王、著名的“白痴皇帝”司马衷登上皇位时,就已注定这位昏庸无能的皇帝将导致中央大权旁落。不久之后,“八王之乱”爆发,以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的争夺大战为开端,众多诸侯王为争夺中央政权,各地方政府之间、与中央政府不断地斗争,一直持续了16年之久!这是导致西晋灭亡的原因之一。

 

综观古今,各集团为了争夺最高权力进行的斗争,用残酷、血腥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但是像晋朝的“八王之乱”这样骨肉相残,自家人灭掉自家人,不念一点亲情血缘的,也真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不同的时代,亦有不同的命运。“八王之乱”没有像“七国之乱”那样迅速终结,而是使国家四分五裂,异族入侵,五胡乱华,生灵涂炭由此开始,导致了两晋南北朝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局面。


集权与分权的“死结”

汉唐之亡,亡于内乱——地方强、中央弱的局面,豪强、藩镇割据不止。以中国历史为参照,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条宏观的线索——历朝历代都是在“集权”与“分权”的模式中循环:


夏、商、周时期,采取的是“天下共主,诸侯四方”的分封建制模式,地方诸侯的力量往往大于中央王朝的权力,是松散的分权政治。到战国后期,及至秦朝统一中国,“郡县制”否定了周朝的“封建制”,变为彻底的中央集权制。秦朝灭亡之后,西汉初期又一次否定秦朝,部分回归周朝分封的模式,由此形成“郡县集权”与“藩国分权”并存的状态。到西汉中期,汉武帝执政后,对西汉前期的“藩国制”又再否定,回归到秦朝的集权制,汉武帝一度加强中央集权。到东汉建立后,刘秀的“以柔道施于天下”,豪门大户的势力如日中天,一直到魏晋时期,门阀士族力量强大无比,中央权力又衰微,门阀权贵尾大不掉。历经南北朝之后,隋唐又一次创造大一统时代,“科举制”“均田制”为皇权集中提供了更为科学的可行性方针,这一时期又再次中央集权。再到唐玄宗后期,地方藩镇尾大不掉,各地州府拥兵自重,经“安史之乱”后,中央乏力,再一次变成各藩镇割据分权的状态。

 

好 文 推 荐


日本兵是不是真的很矮?二战日本步兵平均身高低,强调近战搏杀

笔者曾问过多位抗战老兵一个问题——“都说小日本小日本,日本兵是不是很矮?”这些老先生们的回答大同小异,他们见到的日本兵身高大多在160厘米以下。另有一些老先生回忆,到抗战胜利前,侵华日军中出现了高度近视甚至一些有轻度智力障碍的士兵。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时代 | 正史留名的诈骗案:尼姑摇身一变成公主,骗得皇帝大臣团团转,与驸马共枕十二年才被揭穿

《宋史·公主传》中记载了一个胆大包天的诈骗案:尼姑冒充公主。最后居然还真的蒙混过关了,甚至于在享受了十几年的皇族富贵生活后,骗子最终以公主之礼下葬。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这个就是我,是美国人给我拍的!”:寻找微笑的远征军娃娃兵

在腾冲的国殇墓园,松山的远征军雕塑方阵,都有以娃娃兵为原型的雕像。原型出自一张抗战时期的珍贵照片:一名明显未及从军年龄的小小少年,穿着不合身的远征军军服,浑身上下挂满挎包、水壶等行军装备。他对着镜头竖起大拇指,稚嫩的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毫无对战争的畏惧之色。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点击图片,获得本期杂志


国家人文历史

微信ID:gjrwls

长按关注

点击图片进入微店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